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北美

打印

多变的美国大选,不变的拥枪之殇

美国虽自诩“人权卫士”“世界灯塔”,却因枪支泛滥而积重难返。枪声一次次响起,到底谁来为“枪殇”带来的伤痛买单?

老墨之前就给大家盘过,川普快没钱竞选了,但这次他好像找到了新的“金主”。

这两天,特朗普全国枪支协会(NRA)年会上呼吁,希望枪支持有者给予他支持。他承诺一旦获得总统宝座,就立马解除拜登的枪支限制,保护持枪权利。

为进一步拉拢“金主”和持枪者的支持,特朗普表示坚决捍卫宪法第二修正案,宣布成立“为特朗普的持枪者联盟”。

特朗普为竞选酬金,大张旗鼓支持NRA守护“人民权利”,一点都不顾美国面临枪支暴力的严峻挑战。美国枪支管控不力的这颗“子弹”,最终射向了美国人民和美国社会自身。

枪支暴力积重难返

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显示,2024年开年以来,在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美国已经发生120起造成除枪手外4人以上死亡的大规模枪击事件。

截至3月24日,今年美国已有3674人死于枪支暴力,6400多人受伤。

该组织的数据还显示,自2014年以来,美国每年死于枪支暴力的人数均超过3.9万,2023年死亡人数更是超过了4万人,平均每天死亡110人以上。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报道截图

近年来,美国大规模枪击案频发,受害者数量不断攀升。

2017年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一处露天音乐节现场发生枪击事件。枪手从酒店32层的房间向楼下人群持续无差别扫射,共造成58人死亡,851人受伤。

如今6年过去了,一些人尽管侥幸活下来,但他们心理的伤痛至今难以愈合。为枪击案幸存者提供心理咨询的医生表示,枪击案造成的心理创伤或将伴随幸存者一生。

幸存者玛莎:靠吃抗抑郁药等药物才能熬过去。

2023年10月25日,美国缅因州刘易斯顿发生多起枪击事件,导致至少22人死亡、50多人受伤。

枪击暴力受害者金丝莉·怀特:为什么要开枪打我和我爸爸?

在美国这个自诩“自由”与“民主”的国度,民众走在街上吃着汉堡、唱着歌,哪成想下一秒就要被枪指着脑袋,只有耶稣才知道你会什么时候去报道!

老墨不禁想说,虽然老美天天说“不自由毋宁死”,但口号归口号,生活归生活,民众的生命安全这项基础权利尚不能保证,有何脸面空谈“自由”与“民主”?拿自己民众生命献祭,沾了血的“自由”与“民主”不要也罢!

校园枪击事件频发

梳理完社会枪击案的基本面,跟老墨再来聚焦一下校园枪击这一特殊案件类别。校园本应是孩子们安全的避风港,但近年来美国校园枪击事件数量呈现惊人增长态势。

2023年美国校园枪击案件数量突破历史记录,达到惊人的80起,其中有4人以上死亡的严重案件达到38起。据统计,涉枪伤害已超过车祸,成为导致美国未成年人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美国政治漫画网站的讽刺漫画中,孩子询问:“我生活中的学校、电影院、杂货店等都有枪击案,我能躲到哪里并假装一切都没发生呢?”一名大人回答:“国会。”

1999年4月20日,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科伦拜中学的2名青少年学生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13人,并造成24人受伤。

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造成32人死亡,多人受伤。

4.16枪击案地点:NorrisHall。看似优美祥和的校园却再难以见到32条鲜活的生命。

2022年5月,一名18岁男子持枪攻击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造成包括19名学童在内的21人死亡。

尤瓦尔迪大规模校园枪击事件1周年,美国民众悼念校园枪击遇害者。

2023年3月27日,田纳西州一所学校发生大规模枪击案,造成6人死亡,包括3名儿童、3名教职员。

据白宫网站统计,自1999年科罗拉多州科伦拜恩高中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以来,美国共发生394起校园枪击事件,36万多名学生受到枪支暴力的影响。

老墨觉得在这里引用《田纳西人报》纪念枪击事件一周年的报道原文更应景,“我们让孩子们更安全了吗?对不起,没有,一切都没有改变”,“在解决令人震惊的枪支暴力问题上似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美国政府,一届一届换了多少总统了,改过吗?换汤不换药啊!为什么枪支管控这么难?美国政府真的就管不了?

枪支管控举步维艰

在美国,虽有控枪法案颁布,但枪支泛滥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据统计,无论是私人拥枪总数,还是人均拥枪数量,美国都高居世界第一。3.35亿人口大约拥有3.93亿支枪,平均每人拥有1.2支枪,且至少有40%的购枪者无需通过背景审查。

3.93亿支枪,没有带给美国人民所谓的“安全”,而是不断增长的枪击伤亡人数。“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从一句调侃逐渐变为事实。

费城市长吉姆·肯尼:我们生活在一个枪的王国,简直疯了。我们是历史上持枪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同时,由于美国国会两党在控枪问题上分歧尖锐、代表枪支制造商利益的游说团体具有强大政治影响力等因素,美国枪支暴力陷入恶性循环中,凸显美国政治管理体系的失能和治理能力的衰败。

2022年6月,拜登正式签署美国30年来最重要的控枪法《两党更安全社区法 》,并将枪支管制的“胜利”作为他竞选宣传的一部分。

然而,随后《纽约时报》发表评论“啪啪打脸”拜登,此法案远没有达到拜登等民主党人在大规模枪击案后所呼吁的效果,法案的关键措施都因无法得到共和党支持而落空。

党争高于一切,枪击暴力案件背后的鲜活生命,在美国政党眼里不过是竞选的“筹码”和相互攻讦甩锅的“政治工具”。

痼疾难除治理困难

相互掣肘的政治体制、日益极化的政治生态、无孔不入的利益集团、难以根除的种族歧视,使美国枪支管控举步维艰,全面禁枪几乎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持枪有法可依,滋生枪支泛滥的土壤。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为维护白人奴隶主利益,赋予了美国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有了宪法作为依据,美国多数州不对持枪权加以限制,一般规定公民年满18岁即可持枪,这甚至比饮酒的年龄要求(21岁)还要低。

2021年6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演讲称,宪法第二修正案限制了可以持枪的人群以及可持有武器的种类,并称想要“对付政府”的人得有F-15战机和核武器。

社会矛盾激化,诱使枪支暴力案件的催化剂。近年来,受经济冲击、贫富分化等因素影响,美国国内阶层对立、种族矛盾进一步加深,社会中弥漫着愤怒、抱怨、仇外等情绪,被暴力极端主义裹挟的民众也越来越多。在各类社会矛盾激化的作用下,美国国内枪支暴力显著增长。犯罪率升高大大增加民众不安全感,促使一部分民众感觉更有必要购枪自保,从而加剧枪支泛滥,让解决枪支暴力问题难上加难。

2017年8月,大批白人至上主义者走上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街头集会,高喊“你们替代不了我们”“犹太人替代不了我们”。

政治分裂,推进控枪立法的拦路石。近年来,美国两党政治极化、立法分裂特点越来越明显,在诸多国内议题上针锋相对,相互攻击。民主党呼吁加强枪支管理,指责共和党将宪法第二修正案绝对化,纵容煽动枪支暴力;共和党则认为是人之过而非枪之过,指责民主党试图“夺走民众手中的枪支”、侵犯民众宪法权利。

由于两党严重对立,美国二十多年来没有任何重大控枪立法获得通过。

资本利益运作,影响枪支管控进程的幕后黑手。全国步枪协会(NRA)、美国射击运动基金会(NSSF)等枪支协会作为军工集团代言人,不遗余力地通过游说、政治献金等方式左右立法、影响选举。

据美国追踪政治献金网站“公开的秘密”网站统计,1998—2022年,枪支协会累计花费1.9亿美元进行游说。作为重要的选举“大票仓”,他们拥有450多万成员。对选举人而言,如果得罪了拥枪利益集团,就意味政治自杀。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前主席大卫·韦恩讲述如何就“拥枪权”影响选举

一起又一起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不仅让美国人人自危,也削弱了美国民众对国家治理的信心。若美国政客仍对民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只顾个人政治私利而拒绝履行职责,美国的枪支暴力“流行病”恐怕永远没有治愈的那天。

美国的青少年不是笼罩在“被枪击”的恐怖之中,就是逐步走上因枪击案而被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的道路。

枪支泛滥将把美国推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bm/2024-05-24/8818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晴朗的天 更新时间:2024-05-25 关键字:北美  小小寰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