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发展经济首要遵循经济规律,政治因素影响很小

发展经济首要遵循经济规律,政治因素影响很小

黄卫东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搞工程和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遵循自然规律是最重要的。同理,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应是遵循经济规律。然而,人们往往将发展经济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马克思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认为政治和经济密切相关。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对立,都力求通过发展经济证明自己制度优越,加剧了人们思想中政治主导经济的观念。其次,经济学还不是一门科学,还难以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使人们往往将经济问题归结到政治上。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在其名著《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中文97版第21页),不同经济学家相信不同的理论,对经济问题得出的结论不同。这在经济学领域是人所共知的,从科学观点来看,只能说明经济学还没有建立科学的理论。我国学者张建平系统批判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在经济学各种各样理论中,人们往往将其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如制度经济学等,宣扬制度的作用,加深了人们的观念。  

经济学理论都承认,发展经济,需要保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这容易理解,因为生产能力过大,产品销售不出去,必然导致停产;消费能力过大,没有商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它们都将打破经济平衡,影响经济发展。在凯恩斯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相信,供给和需求会在市场看不见手作用下,自动平衡。凯恩斯理论打破了这个教条,认为导致不平衡才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规律,必须进行人为干预,才能使经济持续发展。马克思总结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史,通过分析早就指出,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

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规律。自18世纪以来,西方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每隔十年左右必然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http://www.wyzxsx.com/xuezhe/handeqiang/ShowClass2.asp?ClassID=12),导致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商品价格下降。为了抢占其他国家作为殖民地来扩大市场,不惜大打出手,在19世纪发生多次战争,二十世纪发生两次世界大战。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根据凯恩斯理论,实施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制定最低工资制度,提高消费能力,成功地解决了当时的经济危机。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再也没有发生过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战后经济危机反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最主要区别在于战后普通劳动者收入增高,普通商品生产和销售平稳,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虚拟经济破灭(金融危机)或石油价格快速增加(石油危机),前者对奢侈消费影响较大,后者对经济发展和普通人生活有较大影响。二战以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凯恩斯理论,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日本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就叫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以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为主要内容。

苏联建立社会主义以后,早期的发展与普遍集体化,保证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了消费能力相关,后期的停滞则与压制人们的消费有关。我国改革前后三十年与此类似。据统计,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八0年的二十八年之间,中国的全社会固定产值增加了二十一倍,其中工业固定资产增加了二十六倍;然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二十八年之间只提高了一倍。这样大的反差当然不可避免地抑制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趋势越发明显。改革之初,分田到户,将集体财产分给农民个人,提高了消费能力(低收入者增加收入用于消费,高收入者收入增加用于投资)。今天,我们的工资仅占GDP11%,不仅低于西方50%以上水平,而且也低于前30年。这是经济发展受到抑制的根本原因。  

在这些经济发展变化中,我们看不到政治制度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主要是经济措施,与制度无关,但解决了美国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我国台湾地区和南韩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是明显的独裁统治时期,与现在鼓吹的民主制度无关。  

发展经济另一个关键原则是独立自主。只要人是自私的,我们就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更多论证请参见我的其他文章(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很多人将矛盾指向了政治制度。笔者认为,改变政治制度,不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对策,不仅不会改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政治制度方面大的改变会引起社会剧烈的动荡,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灾难。中国经过六十年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中国共产党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只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内资规律,完全能够领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而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使人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正是目前所有老百姓的共同愿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1625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改革开放  经济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