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哲学

打印

贫富两极分化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别名考

 

贫富两极分化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别名考

唐袅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或者说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阶段,既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一方面积累富有、一方面积累贫穷的全球化的继续,又是这种两极分化全球化的登峰造极的阶段。
    全球财富增加了。全球贫困也增加了。富有者从全球掠取财富而富有。贫困者被本国、被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富有者压迫和剥削而贫困。全球富有和贫困的两极分化,两极之间差距的急剧扩大,成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最大业绩。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西方发达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富有的少数人和最贫穷的多数人之间的,富有和贫困的两极化。
    富有和贫穷的全球两极化,为全人类所共同关注。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数据,经常出现于世界各国的媒体和研究性著作。由于来源不一、计算方法不一,也不排除使用者某种偏见的作用,有时候会发现数据本身存在差异。但是有些数据,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使用,数据本身却是多数引用者共同认可的。在媒体文章和研究性著作中,数据难免显得零碎,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为着读起来醒目,我们想集中这些数据,为读者提供一些图表。然后我们将对这些图表作若干必要的说明和补充。

                       表1:世界各地区人均GDP及差距
                               (1990年国际元)
                 1000   1500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8
    西欧           400    774     1232   1974   3473    4594   11534    17921
    西方衍生国     400     400    1201   2431   5257    9288   16172    26246
    亚洲(除日本) 450     572     575    543    640     635     1231    2936
    拉丁美洲       400     416     665    698   1511    2554     4531    5795      
    东欧和苏联     400     483     667    917   1501    2601     5729    4354
    非洲           416     400     418    444    585     853     1365    1368
    世界           435     565     667    867   1510    2114     4104    5709
    最大地区差距    1:1.1   2:1     3:1    5:1    9:1    15:1     13:1    19:1
    资料来源: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1]

    在麦迪森著作中,“西方衍生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他所谓最大地区差距,指最富有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比如1998年,存在于西方衍生国和非洲之间,为19:1。“国际元”,他解释为多边购买力平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而成的统一货币。
    作为对麦迪森研究的佐证,还可以注意两位美国学者的研究。一位是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指出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人均收入差距,1500年为3:1,1850年为5:1,1900年为6:1,1960年为10:1,1970年为14:1。另一位是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说按1960年的美元计算,175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1550亿美元,其中77%即1200亿美元出自亚洲(除日本)。1800年,美国人均收入213美元,西欧260美元,印度160-200美元,中国228美元,整个第三世界200美元左右。这是世界各国之间收入差距最小的时期。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数据不完全一致,但是作为正直的、尊重历史的和治学严谨的学者,关于资本主义怎样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和不平等,新自由主义怎样把这种人类社会的最丑陋篇章推向世界历史的极端,结论居然惊人地接近。

                      表2:世界最富与最穷20%人口收入分配
                    占世界总收入              人均收入差距
                最富20%      最穷20%           最富20%   最穷20%
  1960            69.5%          2.3%                      30:1
  1970            70.0%          2.2%                    
  1980            75.4%          1.7%
  1990            83.4%          1.4%                       60:1
  1996                                                      61:1                    
  1997                                                      74:1
  1998            86%            1.1%
  2000                                                      75:1
  2002                                                      82:1                          
  资料来源:联合国机构、世界银行

  表3:
               世界最富国家与最穷国家人均收入差距与基尼系数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1820           3:1
  1913          11:1
  1950          35:1
  1960                           0.44
  1973          44:1
  1989                           0.55
  1992          72:1
  1994                           0.584
  1995                           0.587
  1996                           0.591
  1997                           0.596
  1998                           0.602
  2000         727:1
    资料来源:联合国机构、世界银行

    《亚洲的戏剧》和《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的作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已经一再表示一种忧愤和无奈:他们这一代和前后几代经济学家,包括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学家,都接受西方大学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并不能向他们提供多少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都使用西方提供的概念和数据而这些概念和数据往往是不可靠的。他的著作,就不断揭露这类概念的虚伪性和数据的经不起推敲。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目前的研究工作,还不能完全摆脱这些概念和数据。
    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人均收入”这个概念。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种趋势,但是掩盖着更多的事实。把脑袋塞进冰柜、双脚塞进烤箱,然后计算一个人的平均体温,这到底有多少科学性呢?一个总裁或是经理年收入100万美元,和他的薪水不低、年收入1万美元的侍者计算人均收入;一个大都会,富翁年收入10亿,贫民年收入1000几百元,由此计算这个城市的人均收入;2003年卢森堡人均年收入45740美元而埃塞俄比亚90美元,两国国内差距姑且不论,就这个最高和最低计算世界人均年收入,——这样的“人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欺骗性。
    计算方法隐藏着政治偏见。用汇率计算显示出的不平等,比之用购买力计算,就更接近事实些。因为资料容易收集,我们使用了最富20%人口和最穷20%人口进行对比的数字。相比之下,世界银行有时候提供最富10%人口和最穷10%人口进行对比的数据,倒是相对而言比较接近真相。最糟糕的是经合组织的方法,用30%最高收入人口和30%最低收入收入人口进行对比,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就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起来了。
    我们使用的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实际上已经打了很大折扣。比如按照绝不会被归为左派媒体的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2年9月4日刊登一篇绝不会被归为左派文章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多地掌握在富人手里》,就举出这样的数据:世界最富20%人口同世界最穷20%人口的收入差距,为140:1。这已经远远超过我们所谈到的差距了。这还是1988年的数据。“越来越”——可惜,我们没有看到这家媒体提供的不同于世界主流调门的更多数据。

                    表4:世界最富20%人口消耗世界财富
          货物和服务 能源  金属   木材   粮食   纸张  电话  汽车  肉和鱼
  1992               70%    75%   85%   60%                       
  1998      86%      58%                       84%   74%    87%     45%
  资料来源:联合国机构

                      表5:高收入与低收入国家其他差距
                    1998      1990        2000        2002   
          高收入              46.8%                   65.8%
  大学生粗入学率(人口%)
         低收入               5.2%                    9.8%
         高收入   730544                 839072      853607
  专利申请文件数量
         低收入     3796                  1503        1469
         高收入     9.9%                  10.1%       11.1%
  医疗支出占GDP
        低收入     5.0%                   5.5%        5.5%
        高收入     2552                   2730        3039
  人均医疗支出(美元)
        低收入       21                     26          29
  资料来源:联合国机构

  表6:高收入与低收入国家数字鸿沟                   
    单位:倍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人均收入基尼系数    0.584      0.587       0.591      0.596     0.602
    因特网普及基尼系数  0.894      0.892       0.877      0.884     0.876
    因特网普及率差距   14281.15   5862.66     1682.51    1485.71   2750.14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按照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8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65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所谓“数字鸿沟”,一般指在分配和有效使用信息及通信资源方面的鸿沟。数字鸿沟是当代世界两极分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解体苏联以后,为着掩盖对于第三世界的统治和剥削,为着淡化霸权主义美国和第三世界关系的政治性质,西方主流媒体曾经鼓噪过一阵第三世界“消失”的理论。严酷的两极分化,包括数字鸿沟的出现和扩大,使他们再一次集体失语。
    表6中1994年至1998年因特网普及率的差距数字有缩小。这不能抹杀数字鸿沟的事实。因特网在第三世界国家很晚才从零起步,比之零,有了一,也已经无限大。在西方国家,因特网岂但普及,实际上已经在走向饱和了。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因特网普及的基尼系数即使有微不足道的缩小,仍然高得惊人,而且在于所有这些都是在人均收入基尼系数不可遏制地扩大的情况下发生的。
    数字鸿沟远不止于拥有因特网主机的数量方面的差距。这种差距,如果略微具体一些,情况简直骇人听闻。比如,芬兰一个国家的主机数量超过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总和,40万人口的卢森堡享有的国际互联网宽带,超过拥有7.6亿人口的非洲大陆,世界3000个数据库中70%设在美国。拥有因特网主机也并非孤立现象。何况“信息”也需要分析: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全面的还是片面的,客观的还是渗透着偏见的,有利于资本的还是有利于人民的,等等。在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信息和信息工具的今天,人民要想得到真实的、全面的、客观的、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即便拥有电脑,仍然困难重重。关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如何不可逆转、美国伟大崇高和乱七八糟如何妙不可言、人民除了当牛做马之外别无选择一类西方洗脑式宣传,在因特网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要想了解一点比如美国人民反对资本统治斗争、尼泊尔人民解放战争的情形,就简直大海捞针,难于上青天了。真理的声音、人民的声音,或者尚未发出就被压抑和扼杀,或者只微弱地偶而出现于西方媒体铺天盖地喧闹的缝隙。
    也曾经有靠发展科技赶上西方的美好理想。然而如果不是把发展、利用科技的基点放在相信和依靠自己人民——其中包括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方面,而是把发展科技归结为大量买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充其量不过成为西方计算机或者计算机零部件的市场而已。科技因其为人民掌握、为人民谋取利益而伟大。忘记或者忽视自己人民的力量,仅仅满足于成为西方技术的推销商,听任西方国家掌握核心技术,亦步亦趋于西方的老路而参与压抑自己人民的创造力,结果是永远跟在西方的后面,差距越来越大。
    已经出现美国靠核心信息技术控制其他国家的情况。微软存在“后门”,奔腾Ⅲ设计有意留下漏洞,加上美国对信息库的掌控,只要使用美国核心信息技术,随便哪个国家的机密都敞开在美国当局面前。这不能不构成危及国家安全的严重隐患。对于美国之外的其他西方国家来说是如此,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尤其如此。“信息殖民主义”、“信息殖民地”这类新术语应运而生并非偶然。
    数字鸿沟既是两极分化的结果,又成为加剧两极分化的原因。日本一家媒体看得清楚:它引发的产业革命,“无法阻止的收入差距”,正在导致新的阶级对立;其所“希望”,只是出现“平和、均衡的革命”也就是“不流血的革命”。[2]

                       表7:世界资产百万美元以上富豪
           1997          2000        2003          2004           
  人数     600万        720万        770万         830万            
  世界          
  资产    16万亿        27万亿      28.8万亿      30.8万亿       
  人数                   250万        227万         270万            
  北美                                       
  资产                  8.37万亿      8.5万亿       9.3万亿    
  人数                   230万        260万         
  欧洲
  资产                  7.2万亿       8.7万亿
    资料来源:《世界财富报告》

    这里的《世界财富报告》,系美国林奇投资公司证券和安永咨询公司按年度发表。还有资产3000万、1亿、10亿美元以上巨大富豪的统计数字。我们使用了资产百万美元以上的资料。百万以上,指可投资的资产,不包括不动产。报告把这些富豪称为“纯价值高者”。不论世界经济出现怎样的起伏和风浪,目前的世界经济体制保证着他们资产的不断增加。自1986年以来,他们资产的增长率达到375%。1999年,亚洲国家还在刚刚结束的金融危机中挣扎,这些富豪的资产比上年增加18%,即4万亿美元。仅仅这个4万亿,就是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4倍。2000年增长6%,1.58万亿美元。这个看起来不显眼的数字,是印度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5倍。
    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手中的集中。

    表8:世界贫困人口状况
                  贫困人口      占世界人口        绝对贫困人口     
  1990            10亿
  1997            13.14亿
  1998            17亿
  1999            24.17亿         40.5%
  2002 28亿                                 13亿
  2004            34亿             67%                 10亿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世界贫困人口不断增加,同样是一个基本趋势。
    现代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使全球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但是富有全球化和贫困全球化,正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两个柱石。一方面富有的积累,一方面贫困的积累,都笼罩着新自由主义的堂皇言辞,在全球的规模上扩展和深化。全球贫困的汪洋大海,供养着、包围着几个富有的孤岛,仿佛一个巨大而枯瘦如柴的肌体,用自己的血肉和几乎全部营养,供养着肌体上的癌组织。孤岛富人炫耀和自鸣得意于自己的富有。汪洋大海中贫困的人们自叹自艾于自己的悲苦。
    贫困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间有着牢固的、密切的关系。贫困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是无产阶级,其中包括西方国家的无产阶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无产阶级。长期贫困、极度贫困的人中间,绝大多数来自这个阶级的家庭。
    美国一家杂志发表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的文章,说到美国的两极分化:“美国正在分化成两个社会——全球社会和国家社会。前者指那些近几年来从新全球化经济中直接受益甚至过度受益的人;后者指为他们的霸权政策付出代价、就业受威胁、工资被压低的人,他们是绝大多数普通人。” [3] 姑且不论“全球社会”、“国家社会”这种概念有多大的准确性,新自由主义使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得以在全球范围进行剥削、导致全球被压迫者的贫困,这种判断是正确的。
    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富有和贫困这两者的必然的、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于富有来自贫困、贫困来自富有,在于彼此不可分割又互为条件和因果的联系,在于这种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循环往复愈加把双方推向极端的对立、愈加使全球社会在两极化中被撕裂和走向崩溃。
    曼谷的打工妹为了两个美元的日工资,在狭窄、昏暗、嘈杂和污浊的空气中缝制体恤衫,每天工作16个小时或者更多。这些体恤衫不仅使普通的美国人廉价地享受舒适和潇洒,还抑制着最富有国家的通货膨胀,造就着家资千万的总裁和家资百万的经销商。她的祖国成为一个乱七八糟的组装车间。当她在细腰肥臀的美式广告牌下奢侈一回麦当劳的时候,点点滴滴的消费就又转而吹涨国外富人的腰包了。
    非洲山地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进口种子、化肥、农药的诱惑而放弃传统的耕作方式。他的产品遇到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而一钱不值,土地日益板结贫瘠,种子、化肥、农药却价格飞涨。他的每一个生活和劳作的步履,每一滴汗水,都转化为西方老板囊中的美元。如果因为艾滋病而不得不购买西方的高价药品,就更加是在用生命进行必输无疑的赌博了。
    日本一家周刊文章[4] ,讲到美国、日本、中国三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有舆论预言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文章说,如果美国经济以住宅市场的大幅度调整为导火索而发展减速,必将对亚洲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日本全部出口中向美国出口的部分2001年占30.1%,2002年开始下降,2005年为22.5%。这种变化的原因, 是日本制造的产品由向美国直接出口,转变为一种迂回的方式:向中国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在中国组装成产品,然后出口美国。中国出口,可以按照在国内生产总值占34.0%、对美国出口在整个出口中占21.4%计算计算。
    如果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将导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39%,导致中国出口下降6.5%;如果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将导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52%,导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1.4%。“如果考虑到对中国国内产生的波及效果,以及通过其他亚洲国家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增长率很可能还要低”,“如果增长率下降,经济吸收就业的能力有可能减弱,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
    无论如何,下面这些有关著作和媒体文章中经常提到的事实,都是在全球范围发生的:

    全球大约一半人即30亿人营养不良,长期缺乏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其中26亿人缺乏良好的卫生条件,13亿人每天依靠不足1美元生活,10亿人住在贫民窟里,11亿人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20亿人没有使用电,10亿儿童的衣、食、住和卫生条件极度缺乏保障,每年3.5万儿童因饥饿和可以治疗的疾病死亡。
    全球最富20%人口吃肉的次数是最穷20%人口的11倍。
    全球最富的3个亿万富翁的财产,超出拥有6亿人口的48个最穷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首富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相当于5000万人口的乌克兰的国民生产总值。
    全球200名最富有的人如果每年拿出其财产的1%,就可以满足全球一年初级教育的费用。
    解决全球教育问题需要6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每年用于购买化妆品的支出为80亿美元。
    解决全球医疗问题需要13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每年用于给宠物购买食品支出170亿美元。
    2003年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1亿美元。这是美国一年用于治疗狗咬伤人的费用。又是1名英国5岁富儿2005年生日宴会的费用。

    如果全球平均计算,当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体可以达到500美元左右,不应该再有贫困。然而在人类宣布“生而平等”之后几百年,一个美国自称“领导世界”、又有那么多人认可这种领导的时代,居然是一个富有和贫困都达到极端的时代。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新自由主义造就的世界体制。
    全球两极到富有全球化和贫困全球化,不仅出现于西方高收入国家和第三世界低收入国家之间,同时出现于西方国家之间、西方国家内部、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和第三世界国家内部。
    在西方世界,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西方全球化是资本家不断增加利润和工人不断丧失生存基础的过程。就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在新自由主义秩序中,西方国家剥削第三世界国家,西方世界内部也是富国剥削次富的国家。当美国软件席卷欧洲的时候,美国公司雇佣意大利的专家,其工资收入虽然远高于来自俄罗斯、印度、东欧国家的专家,却只是美国同行的零头。根据联合国经济委员会1998年的数据,欧盟15国的生活水平,比美国落后33%。这个委员会的一位专家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人均收入方面差距的缩小曾经成为一种长期趋势,但是1973年以后这种趋势在减缓,八十年代以来有所加大。[5] 这正是新自由主义登上主流地位一个必然结果。
    欧洲内部的差距在扩大。世纪之交,西欧除不动产外家资百万以上的富翁达到220万,但是贫困人口1997年5700万,2000年增加到6500万,欧盟国家贫困儿童达到1700万。1997年,欧盟国家人均收入1.83万美元,最富有的汉堡和布鲁塞尔为15国平均数的两倍,卢森堡人均3.349万美元,葡萄牙仅7945美元。
    按照《世界财富报告》提供的数据,欧洲不动产之外家资100万美元以上的富翁,以至于3000万以上、1亿以上、10亿以上的超级富翁,其财富都在大幅度增长。但是法国全国统计及经济经济研究所在欧元区10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无情地拉大。调查分三个大项、17个小项,提出若干标准。荷兰达标比例最高,为60%,葡萄牙最低,为14%;贫困户占欧元区居民的11.8%,涉及1300万个家庭;西班牙住房过于破旧和拥挤不堪者分别占到10.6%和20.5%。[6]
    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澳大利亚破产和失业问题,以及白人与土著之间、白人之间、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凸现。就中等家庭收入而言,农村比城市低40%。农村失业率比城市高出26%。它的全国社会和经济模式中心2002年调查表明,20%最富有的人平均财富77.2万澳元,20%最贫穷的人平均财富1.8万澳元;20%最富有家庭拥有澳大利亚财富的50%,收入最低的40%家庭所占不到8%。这个国家人们认为最大财富是房屋,占平均财富的55%,其次是公积金,占平均财富的20%。但是对于最贫穷的20%的人来说,公积金几乎是他们财产的全部,而对于最富有的20%的人来说,公积金只是他们财产的12%。[7]
    1998年一篇讨论加拿大经济问题的文章,标题就是《尽管经济繁荣,一些加拿大人见不到什么好处》[8] 。文章说,这个被世界称道和羡慕、除了正常移民还有腰缠万贯的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犯罪分子争往逃匿和取得长期居留权,几乎要被美国完全同化的国家,在“收益能力越来越集中”的同时,却成为普通人的“失去的10年”。人均收入在下降。1998年,生活在政府规定“低收入限额”的家庭的儿童达到140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 %。官方确定的贫困标准是,四口之家年收入不足31753加元(21592美元),单身不足16874加元(11474美元)。按照这个标准,加拿大社会发展委员会2000年4月17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990年到1995年5年间,全国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550万,占总人口18.2%;城市贫困家庭增加34%,贫困人口增加33.8%;乡村贫困人口增加18.2%;蒙特利尔的贫困率达到41.2%;原住民贫困率为56%,新移民52%,单身母亲59%。政府宣传自己的国家“在七国集团中跑在最前面”,经济学家却尖锐提出“经济的高层和底层两极化”的现实。
    意大利有一种贫困度指数,最高为100。2003年地区差距扩大到100比8,贫困人口678.6万。这个国家有一种叫做食品库的机构,负责向贫穷者每天提供一顿热餐。一位食品库的经理说,他得到的捐助越来越少,但是“新穷人越来越多”。[9]
    上万名乞丐成为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一个不光彩的标志。他们可能是大学生、离家出走的青年、受虐待的妇女,也可能是外来移民和被指为犯罪分子的人。每一个来到这个城市的人,无论白天或是夜晚,都可以听到回响在它的上空、可以作为新自由主义成就的讽刺的乞丐们的歌声:

    眼下人们已经进入了爱的梦乡,
    我们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
    眼前一条无尽的道路,
    不得不走下去,
    不得不诅咒这种生活。[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一向以自己有一个平等的社会甚至宣传说“没有阶级差别”而骄傲于世。九十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以前,街头基本上看不到无家可归的人,即便处境艰难,一般情况下也不愿伸手求助。然而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日本社会平等的传统逐渐消失,平等的神话完全破灭。好面子的日本人尽管仍然不像许多国家的人那样经常谈及社会不平等现象,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此感到担忧。越来越多的人用枯涩阴郁的声调述说他们的处境:“只能维持生存,感觉不出是在生活”,“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2006年6月香港《南华早报》披露,“《读卖新闻》3月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81%的日本人认为,收入差距正在拉大,许多人将这一问题归咎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推行的改革。”[11]
    一方面是摩天大楼和豪华公寓拔地而起,有人在高档购物场所一掷千金,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穷人、失业者和栖身于公园简易棚的无家可归者。过去受到法律保护的劳动者,收入降低而且可能被突然解雇。税收政策减少富人的负担而增加穷人的压力。中产阶级趋于减少,“新贵族层”集财富与成功于一身。这个号称“拥有1亿中产阶级人口”的国家,明确地将人分为“赢家”和“输家”,成为一个“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国家”。二三十岁年轻人之间的差距最为严重。2003年关于储蓄的调查表明刷新了两项记录:拥有储蓄家庭的平均储蓄额刷新了记录,完全没有储蓄的家庭占到22%也刷新了记录。调查还表明,半数家庭的储蓄额,大多因为收入降低而减少。这就是说,日本金融资产的绝大多数,只被人口百分之几的富人所独占。“优胜组的富人阶层仅占全部人口的不到1%。1%统治剩下的99%的日子,很快就要到来。”[12]
    在西方国家中,德国西部每小时平均工资49.23马克(22.65美元),高于日本的39.23马克和美国的35.27马克,是平均工资最高的国家。但是1976年国民生产总值(毛值)的54%流向工资,其余归为利息、利润和社会服务,而16年以后,也就是1992年,流向工资的就只有45%了。国民收入的1/3强流向非劳动的股东和食利者。
    其中的秘密之一,正是所谓“减人增效”。新西兰一位学者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中列举出一连串事实:1996年德国600万劳动者没有永久性工作,失业450万,为1945年以来最高数字。从1991年到1996年,机器制造工业50万个、化学工业18万个、自动化工业3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1993年到1994年,钢铁部门人员减少14%。1991年到1995年,汽车丧失30万个工作岗位。大众汽车公司每年减少7000到8000个工作岗位,四年以后股票红利增长5倍。奔驰公司三年内裁减5.6万员工,股票骤然升值20%。
    所谓减人,是减掉高收入的本国员工,而大量使用其他国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员工。新西兰人文章说得不错:节省了什么呢?“节省的更多的,是以前被裁减的职员的工资”;利润何以增加呢?是因为“工人在丧失其生存基础”。[13]
    失业人口在2004年超过400万,2005年超过500万。在德国历史上,这都是创记录的数字。
    “减人”导致“增效”,德国经济有了明显增长,两极分化则急剧扩大。2003年,20%的富有家庭占有全球部财富的2/3,最富的10%家庭占有47%,而低收入的50%却只占有4%。百万富翁的人数,从六十年代的1.4万,增加到1973年的21.7万和1998年的100万以上,贫困率从1998年的12.1%上升到2003年的13.5%,贫困人口达到700万。
    从1982年起,法国用一种由不平等警示网建立的“BIP40”指数,来显示国家的不平等情况。2002年的调查表明,其中包括的六个方面都不容乐观;就业不足加剧了;贫困工薪者(收入低于月薪的2/3)占全部工薪者的数量,从1980年的11%增加到1995年的18.4%;健康状况,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平均寿命的差距从1980年的4.8年,扩大到1996年的6.5年,30岁到46岁之间的工人和职员的死亡危险,比中高级人员高90%;中高级管理人员子女人数只占人口的7%,在名校预科班中却占到学生的一半;房价不断提高,低租金住房1984年占出租房的38%,47%的贫困家庭可以入住,1996年占9%,也只有9%的贫困家庭可以入住了。[14]
    可以从这里涉及的一些方面进行若干补充。
    关于就业。2000年仅博士生无业可就的人数,就达到2000人。
    关于收入。一个叫做“了解就业、收入和价格研究所”的机构2005年的调查结果是,最近20年来工薪族生活水平暴跌,今天的水平相当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其中九十年代下跌速度最快。贫困人口的80%为妇女。贫困人口还包括多达10万的大学毕业生。1991年到1997年间,法国人的财产增加12%,其中65%被10%的富人掌握。从1997年到2003年,新富翁增加12万人,增幅达到67.5%。
    关于健康。2004年的调查证明,1/3的穷人,“因为缺钱而放弃看病”。
    关于住房。2005年有一个调查说,最近6年里,新公寓房价格上涨54.6%,建筑用地上涨57.5%,旧房价格上涨97.9%,全国享受住房补贴金的600万个家庭大部分不能入住。有将近100万人,只能住在别人的家里。[15]
    法国80%的人认为,社会的不公平加剧了。不满已经在全社会弥漫。一篇报纸文章的标题就是《不平等的法国》,认为法国贫富悬殊现象扩大特别是年轻人中贫困人口增加,表明国家所推行的政策已经遭到惨败,
    这种政策不仅没有增强社会的团结,反而不断地削弱这种团结。这一诊断对于过去来说是很严酷的,对于将来来说也是很令人忧虑的。试问,在一个不公正现象不断增加而且新的一代成为这种不公正的第一个牺牲品的时候,又怎能让一个失去理想的社会恢复信心呢?[16]
    关于英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标志英国人民新自由主义噩梦的开始。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居然成为撒切尔夫人“感到自豪”的依据。[17] 从1979年到九十年代中期,英国贫困人口从占人口9%即500万,增加到占人口23%即1370万;全国人均收入增加39%,其中最富10%人口增加65%,而最穷10%人口却减少13%。[18] 世纪之交,贫困人口增加到1450万以上,为20年前的3倍。2004年,英国《独立报》发表公共研究协会的调查说,自1990年以来,英国人均收入增长45%,但是总人口中10%最富有者在全社会财富中占有的份额,却从47%上升到54%,前100家大公司的老板的收入则增加6倍。2000年的一项调查从另一方面证实贫困率的急剧上升:1983年,14%的家庭缺少三件或者三件以上必需品,原因是他们负担不起。到1990年和1999年,这一比例分别上升到21%和24%。被定义为必需品的项目,是指50%以上人口共同认为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有能力买得起,而且不应该缺少的东西。[19]
    许多西方国家都严重存在青年和儿童贫困的问题。此点以英国为甚。
    英国《卫报》2006年3月28日公布金融管理局和布里斯托尔大学联合调查的数据,说过去5年中20岁到39岁的英国人中,25%遇到各种经济困难,70%一直欠债,81%认为他们退休以后国家发放的退休金难以保障温饱,因此今天英国的青年,已经沦为贫穷的一代。
    英国贫困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68年为10%,1999年达到12%即400万人。布莱尔政府宣布一项目计划,20年内消灭儿童贫困现象。但是历史再一次让他出丑了:截止2004年的统计,英国贫困儿童上升到占总人口的23%。[20]
    2005年2月20日英国《世界新闻报》,评出一位“全英最贪婪老板”。这就是斯科特•法雷尔,一家专门介绍来自东欧国家临时工的中介公司的老板。
    比如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报纸上赫然印着招人广告:平均工资每周230英镑,提供住宿和班车。报名者需要交纳100英镑注册费,然后是100英镑用于购买飞机票的费用。在英国,这些工人被法雷尔转包出去,从事包装鲜花、筛选土豆一类工作。工人凌晨3时起床,一周工作7天。一位女工说,她的工资单上写着,基本工资每小时5英镑,一周工作58小时为290英镑。但是法雷尔以房租、交通费、管理费等名目扣除一番,每个小时只得到52便士。
    他们的住处拥挤、肮脏。记者目睹一处住房,两间卧室,住13个人,其中7人睡地板,一位上年纪的妇女睡在橱柜上。另一处10个女工的住地,没有卧室、没有被褥、没有炊具,也没有卫生间。一位来自拉托维亚的工人说:“这个地狱根本就没有出口”。
     “英国又回到维多利亚时期著名作家狄更斯所描写的那种严重贫富分化的时代了。”[21]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造就了“最贪婪老板”,也造就了这样一个阶级、一个社会。这既是两极分化的结果,也是两极分化的原因。
    美国除了是世界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最强大和国防预算最高的国家之外,还有许多第一。比如,它在全球建立的军事基地和国外驻军世界第一,它的犯罪率、在押犯数量、处决少年犯数量世界第一,它的肥胖病人和宠物消费世界第一,它的文化无耻世界第一[22] ,它在西方国家中还是最不平等和贫富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国家。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全球,这都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和议论迭起的问题。

    表9 : 最富5%与最穷20%家庭平均所得之比
  1979      10:1
  1989      16:1
  1999      19:1
  资料来源[23]

  表10:  2001年家庭净资产分配
  上部的1%             33.4%  
  上部的5%           59.2%
  上部的10%          71.5% 
  上部的20%          84.4%
  底部的80%          15.5%
  底部的40%          0.3%
  资料来源[24]  

    所谓“净资产”,所指为减去债务以后的资产,包括银行帐户金额、股票、证券、人寿保险储蓄、汽车、住房、耐用消费品。大约20%的美国家庭,没有净资产或者只有负净资产。事实上,如果减去住房,底部的80%的家庭,大部分就处于负债状态了。

    表11:大公司总裁与普通员工年均收入之比
    1965  20:1
    1980        42:1       
    1989        56:1
    1990        85:1
    1997 419:1
    1998 475:1
    资料来源[25]

  表12:贫困率和贫困人口
  贫困率         贫困人口  
  1974         11%
  1981         14%                3180万
  1991        14.2%               3570万
  1993        15.1%               3930万
  2003        12.5%               3590万
  2004        12.7%               3700万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按照2006年的数据,在全球16个富国中,美国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最大,17%的美国人是穷人。[26]
    以2003年为例,居民人均收入的中位数23278美元,比2002年的23316美元下降0.2%;户均收入中位数43318美元,比2002年的43381美元下降0.1%。这就是说,这是平均收入下降中的两极分化。与此相关的,是美国两极分化加剧的一个绝好证明:基尼系数逐步上升的趋势。

    表13:基尼系数
    1970 0.394
    1975        0.397
    1980 0.403
    1990 0.428
    2000        0.462
    2003        0.464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这里大公司总裁,有时候也叫做总经理、首席执行官,简称CEO。我们进行比较的还只是一种范围比较大的平均数。范围缩小一点,比如限于前100位大企业的总裁,2003年10月台湾《天下》杂志就报道,平均年薪比员工高出1000倍。至于拿收入最高的CEO,比如2005年的前三名——资本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费尔班克薪酬为2.4942亿美元,雅虎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为2.3055亿美元,山登公司首席执行官亨利•西尔弗德为1.3996亿美元——和一般员工特别是和处于最下层的员工比较,那种差别就更是天文数字了。
    在被美国自己和世界许多国家吹嘘为财富和成功的象征的硅谷,据说每天产生63个百万富翁,家庭平均年收入8.2万,为美国最高。这里的官方贫困线是四口之家53100美元,单身37200美元。但是30%的人买不起住房,2/5的人租不起住房,教师、警察、消防队员年收入也在5万美元以上,有些人只得住收容所。
    这里涉及到来自美国官方的资料的可信度和怎样确定贫困线的问题。比如表12中1993年的数字,美国官方把贫困线定为四口之家年收入不足14703美元,由此给出占美国人口15.1%的比例和3930万的人数。但是根据联合国的调查,如果以年收入8122美元为贫困线,则美国贫困人口达到5000万,占总人口的19%。美国《政企首要情报评论》周刊认为,比较准确的贫困线应该是美国人口普查局规定的1.5倍。由此计算,美国贫困人口为6000万以上,占总人口的22.5%。
    在美国贫困人口中,妇女、青年、儿童占很大的比重。妇女不能实现同工同酬,单身母亲贫困率最高。一向以成年即脱离家庭自立而自傲于世的美国,现在青年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他们被称为“破产的一代”,为了偿还跟教育有关的债务,他们不得不推迟结婚、生子甚至治病,不得不卖掉个人物品,直到重新搬回家里,继续靠父母生活。2006届的大学毕业生,总共背负着400亿美元的助学贷款。[27] 至于美国儿童贫困率25%,比法国还要高。
    有一个富人的美国,有一个穷人的美国。
    美国是世界种族分裂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论者也一再指出,美国由黑白界限分明的两个世界所组成。2004年,非西班牙裔白人中贫困人口从上年的8.2%增加到8.6%,黑人家庭平均收入最低。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美国的人权记录》提供的数字,同为美国人,非裔家庭收入仅为白人家庭的1/10,黑人享受的福利仅为白人的3/4,黑人的贫困率达到24.7%,拉美裔的贫困率也占到21.9%。
    美国媒体经常对其国内贫富两极分化的状况进行历史的比较。比如说,这种差距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大,这是人口普查局1947年开始跟踪这个问题以来最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1929年以来任何时候都没有过的。1996年美国社会学家年会透露一个新的情况:白人财富得到政府资助,一项重要政策是对白人家庭实行减免赋税制,允许积攒巨额资产,黑人则被拒绝在住房市场之外,因此“政府的政策是造成财富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设在纽约的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的迈克尔•霍特,在会上说,美国财富分配比过去75年中任何时候更不平等。[28] 这个75年,已经回到1921年了。
    不是普通黑人劳动者,不是黑人街头流浪者,而是美国全国黑人警察协会领导人隆•汉普顿,说出了这样的话: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的穷人和黑人没有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任何可能。对他们来说,资本主义不可能带来社会进步,他们不可能参与利润的分割和收入的再分配。更为悲惨的是,经济增长意味着监狱增多,而不是入学率和就业率的提高。
    警察的任务正是保护有产者免受一无所有者的侵犯。与其说这是美国的民主,不如说是民主的神话。因为这种民主只对美国的资本家有利,而对穷人却毫无帮助。后者缺衣少食,谈论民主岂不等于天方夜谭。[29]
    英国一家报纸谈论美国两极分化问题的文章,用了一个有点刺激性的标题:《醒醒吧,美国梦已经结束》。所谓“美国梦”,是指“老老实实地辛勤工作就足以得到回报,甚至使最穷的人进入中产阶级,甚至可能发财致富”。这本来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而现在则愈加成为“陈旧的说法”和本来意义上的梦。文章提醒人们,在美国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贫富差距不要大惊小怪。这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而是一种政府行为。正是由于政府的政策,产生了“向少数最富的美国人大大倾斜的经济”,富人的赋税负担已经在下降,政府还在忙着为富人减税,穷人则只能陷入更深的劳苦贫困的黑洞,“跨越贫富差距的能力越来越小”。

 第三世界在两极化。
    西方主流舆论热心于论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在第三世界大地上播下的光明。现代化企业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高速公路、高档别墅、高尔夫球场魔术般地消灭了森林、田地和茅草屋。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有过耀眼的繁荣。然而这种繁荣短暂得让人来不及领略就被危机、混乱、破产、荒芜所取代。真正盈利丰厚的企业总是掌控在西方跨国公司的手里。豪华和奢侈,不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本身既成为一种病态的、扭曲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又成为两种人物的专利——一种是来自西方的新主人,一种是依附于西方、从贱价拍卖国家财富和同胞苦难中分一杯羹的权贵富豪。
    在没有经受资本主义文明洗礼却又抛弃或一味拒绝新生社会主义文明的第三世界国家,新自由主义制造和导演了这样一种奇特的联姻:一方是资本主义的野蛮和残酷,一方是前资本主义的野蛮和残酷。于是地区差距扩大、民族差距扩大、部门差距扩大、职业差距扩大、性别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教育差距扩大、医疗差距扩大,无处不两极分化达到极至,而且带有抹着现代涂料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残余油彩,因此特别地丑陋和卑污。
    这使我们想到中国学者王小强的生动描述:
    美国的穷人在发达国家也算是穷的。即便在美国,哪里看得见那许多发廊浴室,桑那按摩洗头揉脚,从上到下忙活?一般宾馆饭店,哪里有那许多服务人员齐声吆喝,端茶送水,颠前跑后,上个厕所都有人低三下四、嘘寒问暖?服务员着不同服色,分三六九等,从招呼停车开始,门口鞠躬的不管领位,领位的不管开票,开票的不管端盘子,等而下之的连点头哈腰的资格都不够,只能一趟一趟地打扫卫生?能有几家大款雇得起私人保镖看家护院?一般写字楼、机关、小区,哪里看得见各色保安成群结队?又有几家中产阶级雇得起专职小阿姨买菜作饭,家庭教师帮孩子补习功课,接长不短来一趟足疗按摩?廉价劳动力带来各种廉价服务业繁荣娼盛,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出某种磁悬浮式的超级现代化。[30]

    西方全球化、尤其是它的新自由主义阶段,把富饶美丽的非洲造就为世界的贫民窟。2002年8月26日到9月4日,联合国在非洲最南端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大会。按照这次大会提供的数据,非洲40%的人口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14个国家常年缺水,每年消失500万公顷森林,2亿人遭受饥荒的折磨。
    非洲自身成为一块两极分化严重的大陆。
    但是这里的顶尖富人,主要不是本国人而是西方人,或者在新自由主义的旋风中依附于西方资本、为西方资本进入引路搭桥的跟班随从。1997年西方7国首脑的丹佛会议透露出其中的秘密。会议有一个在非洲包括撒哈拉以南发展贸易和进行投资的计划。原因是非洲48个国家中的37个,在进行符合西方口味的改革,改革之风“吹遍了整个大陆”。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也说,非洲经济增长的前景,是“二三十年来最光明的”。——发生了什么故事呢?美国商务部说了老实话:境外投资的美国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在亚洲为14%,在拉美为12%,在非洲却达到33%,“可能赚到巨额利润”。[31]
    就国家之间而言,非洲经济委员会《1999年度非洲经济报告》披露,1998年人均收入最高的印度洋岛国塞舌尔为5972美元,最低的索马里为70美元;7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又有7个国家人均收入不足200美元。1999年世界银行有关统计数字显示,非洲53个国家中,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美元的8个,不足10亿美元的5个,年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000美元的14个,不足300美元的9个。

    各国内部贫富悬殊。
    埃及每年人均收入大抵700美元。但是在它的道路上拥挤着的,既有豪华的奔驰轿车,也有摇摇欲坠的毛驴车和蓬头垢面的步行者。1996年美国《新闻周刊》描绘这种情形,说“埃及目前6000万的总人口,在下世纪将增长三分之一。人们希望,届时埃及贫富分化会有所改变”。——人口增长就一定会改变贫富分化,这是在说什么梦话呢?
    在坦桑尼亚首都德累斯萨拉姆,一位当地官员说:你可以看到穷人有多穷,却不知道富人有多富。饥饿的失业者到处流浪。有一个埋在垃圾堆里的铁皮屋,月收入2万先令(合人民币200元),已经算是小康了。但是铁皮屋包围着的,却是9层的希尔顿饭店和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别墅;在那里来往和定居的,要么是外国人,要么是本国的权贵富商。
    法国一家报纸写到塞内加尔。那里一方面耸立起有白色围墙、一座比一座花哨的别墅,街道上拿着手机的花花公子无所事事地来回游荡,另一方面是拥挤着的乞丐人群。“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多数塞内加尔人并没有感到生活条件有什么改善。”[32]
    世界银行称赞莫桑比克“经济改革上了轨道”。人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轨道:私人汽车和保镖在增加,抢劫、走私、乞丐、卖淫也在增加。
    博茨瓦纳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旅游业。但是所有旅游服务设施都属于外国人。大商店老板、旅馆饭店经理、大小厂家和公司经理,直到高级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白人。20%的人拥有全国80%的财富,5%的人拥有全国75%的牛羊,80%的穷人却一无所有。部长月薪1万普拉以上,工人最高800普拉,牧童则为25普拉,折合20公斤玉米面。
    肯尼亚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以后,经常有一些经济连续增长的数字。但是穷人增长的速度更快。截止2004年,贫困率已经达到56%,3200万人口中占1800万,人均生活费每天不足1美元。这里有世界最密集、生活条件最糟糕的贫民窟,在首都内罗毕,贫民窟成为犯罪、疾病、死亡的摇篮。人们无从知道经济增长的成果哪里去了,知道的是时而传出的腐败丑闻。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最大特征,是巨大的贫富差距。1994年结束这种隔离制度,然而那里不仅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差距,而且黑人之间的差距,都在继续扩大差距。据2000年的数字,白人占总人口20%,其收入高于占人口76%的黑人。在黑人的全部收入中,20%最富裕者拥有58.9%,20%的贫困者只占2.6%。得到好处的是黑人资本家,黑人贫民则更为贫困。从1991年到1996年,最贫困的40%黑人家庭的收入,减少了20%。[33]
    关于亚洲是世界经济发动机、火车头之类的说法,包括1997年金融危机时期,在西方主流媒体从来没有消失过。对这种繁荣和经济增长的代价,泰国一位前总理是清醒的:耗尽了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和扩大了贫富差距。[34] 这里既有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差距包括数字差距,又有地区内部、国家内部的差距。
    《福布斯》和《世界财富报告》提供的世界富人名单,无论百万富翁还是亿万富翁,几乎每年都会增加亚洲人的名字。2005年的《世界财富报告》就写着,亚洲地区2004年百万富翁180万人,比2001年增加10万人,他们的资产总额达到5.7美元。然而亚洲是世界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全球70%的贫困人口在亚洲。他们每日的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更多的人则仅仅2美元。大约19亿人的生活费用与世界贫困线齐平或者低于这个贫困线。这个数量,已经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亚洲人口的总数。1997年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出现严重衰退,受害者首先是下层人民。然而危机尚未过去、国家尚未走出困境,1998年,亚洲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富人们的资产,又增加了10%,达到4.4万亿。[35]
    韩国1994年在13-24岁青少年中进行过一个调查,83.7%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很大”,85.9%的人认为“富人应该交纳更多的税”,88.4%的人认为“贫富差距问题比南北统一问题更为重要”。[36]
    世界银行培植和支持泰国的这样一种发展战略:“故意把农民的生存支柱抽空”。这是英国“圈地运动”的二十世纪泰国版。城市的两极分化已经十分严重,农村人口则把儿子送去打工,把女儿送去当妓女。于是在经济的快速增长中两极分化愈演愈烈,人口中20%的富有者控制国民收入的56%,底层的40%只占17%到12%。[37]
    新加坡一直是一个被国际社会认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中产阶级国家”。但是它的总理吴作栋,却在纪念五一节的一次面向全国的讲话中承认,5%到10%的人可能远远超过中产阶级水平,“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将给我们社会的凝聚力造成重大困难”。[38]
    苏哈托下台以后因骇人听闻的腐败和巨额聚敛财富受到惩罚。这位在美国支持下屠杀成千上万共产党人和左翼人士出任印度尼西亚总统的人物,特别是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一直被西方封为亚洲的改革明星。在他的治下,1995年人均收入达到1023美元。但是87.7%的人,人均收入在380美元(城市)或者190美元以下,仅仅因为贫困辍学的儿童,就达到600万。1997金融危机以后,它的贫困人口又陡然增加2000万。
    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在菲律宾有一个遍及7省和17个城镇的调查:50%的农村人口没有土地,30%只有少量土地。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到海外和城市打工。然而这种来源不仅需要付出人格的代价,而且极不稳定。[39]
    1996年香港人均生产总值列名世界第四。其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平均月收入的差距,1996年为13倍,1999年为23倍。2000年,它的贫富悬殊,被排在世界最严重的10名之内。香港《成报》载文,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香港的写照”。[40] 这种情况没有改变。2005年,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到26倍,低收入家庭112万人,位居世界第三。
    台湾最高10%与最低10%人口个人所得金额的差距,九十年代初为19倍,2002年达到39倍,最富有的20%家庭拥有全地区财富的41%,最低收入的20%只拥有6%。2006年,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有一份“最新家庭收支调查”说,过去5年,台湾23个县市中,13个县市的家庭越来越穷。陈水扁的家乡台南县,一位老太太因为欠债,亲手杀死两个孙子然后自杀。难怪国民党首脑连战如此讥讽陈水扁,说正是他,使台湾“贫富差距拉至最大”。[41]
    印度1976年人均150美元,排名世界第13。新自由主义入侵的印度,以信息产业著名于世,主要是西方媒体好话连篇,真要算起帐来,经济增长速度不能说不快,自己的人民却并未受益。印度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不断登上《福布斯》和《世界财富报告》。2004年世界第三富翁拉克希米•米塔尔即印度人,家产250亿美元。他的一处豪宅1.2亿美元,女儿婚礼耗费6000万美元。然而印度贫困人口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球都首屈一指。3亿印度人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孟买郊区有世界最大的贫民窟,生活着全国70%的贫民。1/3农村人口得不到清净的水,50%儿童营养不良。印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得不错:“即使有100个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仅靠它们的力量也不可能解决印度顽固的贫困问题和深层次的不平等问题。”[42]
    印度一家报纸2006年载文,摆着一种骄傲的姿态,说中国经济比印度发展迅猛,而印度却创造出了比中国更多的亿万富翁。它作为根据的,是《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印度亿万富翁36名,为中国的两倍;印度最富有的40人的净财富总和1700亿美元,远远超过中国的380亿美元;印度最富有的人中钱最少的7.9亿美元,中国只有5.14亿美元。[43]
    为什么不比一比,印度的穷人比中国所占比例更大、更多和更穷呢?
    阿拉伯世界中一些国家在非洲,另一些国家在亚洲。
    在这里,巨大的石油储量没有成为自己人民幸福富裕的源泉,反而因为西方首先是美国的干涉和控制而长期陷入分裂与动荡。
    阿拉伯国家人口是以色列的50倍,土地面积是以色列的600倍,国民收入只是以色列的5倍。美国一家报纸说到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战争,认为此举得到阿拉伯穷国的支持,“从约旦到毛里塔尼亚各国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声援萨达姆”。背后的原因,就是两极分化。阿拉伯世界内部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更为明显。同时债务直线上升,1990年债务总额2200亿美元,经济总价值也不过2000亿美元,而富国积累的剩余资金中只有5%被投入到中东地区。[44] 话说到这里。再坦率一点,就该说到生产石油的大部分赢利,或者流入西方国家,或者被阿拉伯富翁的奢侈消费所吞噬。
    沙特阿拉伯《生活报》写道,“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国家放弃了一些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阿拉伯社会的阶级结构像是一座金字塔结构,底座很大”。[45] 富翁们欢天喜地。据2005年的《世界财富报告》,一个400万居民的阿联酋,就有5.28万人净产值在百万美元以上。但是阿拉伯世界有1亿贫困人口。处于最底层的,是来自南亚各国的建筑工人、勤杂工、清洁工、售货员、护士、家庭佣人。有一种说法:在他们中间,最廉价的商品是香烟和尊严。
    即便以色列,从2000年到2005年,全国人口增加8%,穷人增加45%,新增贫困家庭10万个、50万人,贫困者总数从108.81万增加到160万。[46]
    沙特阿拉伯2003年公布过一个《国家反贫困战略》,说阿拉伯世界28%亦即73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000万人处于饥饿状态。
    正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中,拉丁美洲虽然不是全球最贫困的洲,却成为全球贫富两极分化的冠军。
    按照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报告提供的数据,1960年到198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率为5%,人均收入增长75%,但是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经济增长率却只有3%略多,人均收入增长7%。贫富两极分化,恰恰在这种整体倒退的情况下发生和恶化起来。
    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2000年8月南美12国有一个在巴西利亚举行的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公布的一组数据证明,这12国的人口,占到拉美33个国家的70%,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6000美元不等,有些接近发达国家,有些和贫穷的非洲国家类似。而国家收入的50%,掌握在15%的富人手里。
    在拉美,一方面是贫困者增加:1980年1.36亿,1994年2.09亿,2000年2.2亿,由于一些国家左翼政权寻找逐步摆脱新自由主义的道路,2003年以来贫困人口减少2300万,仍然有2.13亿。另一方面是暴富者增加:1994年的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拉美亿万富翁1987年6人,1994年42人,7年增加6倍。
    和美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两年之后,拉美社1995年12月11日发出的年终专稿这样评论墨西哥:《从第一世界的梦想走向64年来的最大危机》。执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执政70多年的革命制度党遭到人民抛弃。美国一篇报纸文章说,全球化使全球变成一个既有贫民窟又有富人区的村庄,而墨西哥成为“全球化的一个小例子”。[47] 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一手出卖国家财富、一手加重国内盘剥。于是有《福布斯》公布的数字:世界最富有者中的墨西哥人,1990年2人,1993年13人,1994年24人。同时是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增加:1982年2500万,1994年6000万。
    阿根廷曾经是世界粮仓肉库。新自由主义把它闹得国家经济全面崩溃和两极分化空前加剧。它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收入差距,1975年为8:1,1991年为16:1,1997年为25:1,2000年扩大到50:1。1998年,10%最富有人口占有国民总收入的37.3%,10%最贫困人口只占有1.6%。2000年,百万富翁比上年增加12%,达到28万人,但是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州,就有270万中产阶级人士落入穷人行列。
    还在墨西哥和阿根廷之前,智利就被美国树为拉美最早的新自由主义样板。缘起于美国支持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杀害民选总统阿连德,以军政府的权柄强制推行新自由主义。于是,“智利的国民经济全部纳入国际资本主义体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实际工资、社会保障经费、人均社会公共支出,以及劳动大众的就业率等,都通通低于1970年之前的水平”。[48] 工人在阿连德时代的国民收入中可以得到50%,到1989年只能得到19%。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95年,智利20%高收入者占有国内生产的60.4%,而20%低收入者仅占有3.3%。至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皮诺切特的智利存在50万童工和将近5000名童妓,其中20%年龄在6岁到12岁之间,就更加为这位美国青睐的拉美新自由主义老明星,增光添彩了。
    这种情形,成为拉美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必然产生的普遍现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好学生”哥伦比亚,2001年贫困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赞扬玻利维亚,说这个国家奉行新自由主义,就如同“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它大规模引进外资和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同时第一个成立持续发展部,以制订中长期协调发展规划,把人的素质、环境质量、保持和恢复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和社会利益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如此这般,截止1996年,贫困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农村贫困人口达到94%。[49] 危地马拉贫困人口达到85%。新自由主义者滕森1990年出任秘鲁总统的时候允诺,10年内贫困人口减少50%,结果执政5年而贫困人口增加一倍,达到1200万,人口中最富10%的收入比最穷10%高80倍。
    世界银行也认为,巴西是世界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1968年到1974年,这个国家经济增长很快,被称为“巴西奇迹”。但是就在那时,它的分配不公,就已经和奇迹一道引起世界关注。其基尼系数一直超过0.4这个警戒线,徘徊于0.5到0.6上下,远高于一个一个争先恐后想拿两极分化金牌的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和巴拿马。1989年,巴西基尼系数高达0.635,1995年有所下降,也还在0.601,1999年占总人口50%的贫困人口拥有全国总收入的13.5%,占总人口1%的富人却拥有总收入的13.8%。这就是说,富人收入是超过穷人收入的50倍。

    苏联东欧两极化。
    冈纳•缪尔达尔在其《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中谈到社会主义,认为这种新政权的确立通常意味着有力地清除腐败,它在最初受到欢迎,部分原因正是因为第一次给了人民一个不腐败的政权。与此相关,英国著名记者保罗•哈里森《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一书更加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问题。
    这位有国记者根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料,围绕平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不平等的程度比西方国家明显。其中少数几个国家分配比较公平:在斯里兰卡、泰国、巴基斯坦,人口中最穷的40%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7%或者还要多些。社会主义国家达到的平等程度最高。在那些国家,收入最低的40%人口,占有总收入的25%左右。对比人口中最富20%和最穷40%的收入,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是最平等的。在捷克斯洛伐克,前者平均收入为后者的2.25倍。在匈牙利为2.79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达到近似水平:日本3.86倍,美国3.96倍,英国4.14倍,瑞典6.28倍,德国6.86倍,法国11.3倍。[50]
    对于今天生活在苏联和东欧的人们来说,这已经是遥远的、陌生的往事。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人类在为实现平等而进行的探索中,曾经取得怎样的成就,而新自由主义又怎样地毁灭了这些成就。
    在“休克疗法”肆虐下发生的苏东地区的两极分化,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带有更加残酷的、野蛮的性质。
    ——这是国家被分裂、主权丧失与日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美国霸权建立在第三世界的废墟上。这种世界新秩序分配给原属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的角色,是原料殖民地。这以俄罗斯最为典型。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独联体国家:美国对乌克兰的殖民化与德国和法国共同进行;对阿塞拜疆及乌兹别克斯坦的殖民化,有土耳其参与;对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殖民化,与日本共同进行;在爱沙尼亚经济中,外国资本比重接近80%。
    ——这是伴随着国家廉价拍卖、资源和财富大量向国外流失情况下的两极分化。后来在美国出任大学教授的波兰经济学家卡其米耶日•Z•波兹南斯基的《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写道:波兰为新自由主义改革鸣锣开道,2003年工业固定资本中外资拥有的份额超过60%-70%,2001年外资控制的银行资产占总量的75%、在保险行业所占份额为45%,国内零售业已经被逐步赶出本地市场;匈牙利工业部门1999年外资所占比重已经为75%左右;捷克工业部门中外资1999年占35%,银行业中2001年占65%;罗马尼亚银行业2000年外资比重占到44%;阿尔巴尼亚变成“被保护国”和“供外国人购买国有资产的天堂”,一切都被肢解,“学校的校舍和医务室的房子被一砖一瓦地拆走了。尽管每个农民都得到了一块砖头,但他们作为一个集体所得到的却是一片废墟,再也没有学校和医务室了。”[51]
    ——这是买办寡头集团和国际垄断资本、腐败官僚机构与暴富巨商、精英分子和黑社会内外勾结、互为表里、上下其手,主导和加剧的两极分化。谢•格拉济耶夫《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写道,摧毁俄罗斯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政治交易,它为世界寡头集团即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带来巨大的超额利润,使俄罗斯成为他们掠取无尽财富的金矿。俄罗斯蒙受的损失至少在几千亿美元以上。他谈到几个方面:外逃资本1000亿美元,国民收入减少一半,经济损失每年至少1000亿美元,以低估价格向外国公司廉价拍卖国有资产控制权过程中损失不少于800亿美元,国债方面损失300亿美元,向外移民、人才流失损失数百亿美元。
    ——这是社会陷入动荡与混乱,民族素质与道德水平和社会组织程度下降、犯罪率上升中的两极分化。
    ——这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社会地位大起之后,在大落中的两极分化。
    ——这是经济大幅度倒退、生产基本停滞状况下的两极分化。进入恢复时期的2000年同1991年相比,整个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下降34%,工业下降40%,农业下降28%,投资减少67%。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991年的比重,俄罗斯为68%,乌兹别克斯坦为97%,白俄罗斯为90%,哈萨克斯坦为78%,吉尔吉斯斯坦为72%,乌克兰为47%,摩尔多瓦为0%,阿塞拜疆为60%。这就是说,在新自由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微乎其微。因此,新自由主义改革旋风中内外强盗与吸血鬼进行抢劫、瓜分、剥夺的对象,主要只能是人民已经创造出来的巨额财富——不论这些财富此前是属于国家所有还是属于居民个人所有。
    ——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降低、贫困化加剧、失业率攀升中的两极分化。这只消举出《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一书中关于居民一环套一环的贫困化周期的表述就足够了。这就是周期1:1992年,价格放开,市民的收入和储蓄贬值;周期2:1992-1993年,绝大多数居民丧失了自己对先前创造的国家财产的权利,这些财产已经被极少数人实行私有化;周期3:1993-1994年,人民的储蓄蒙受贬值,财产被金融“金字塔”所吞噬;周期4:1995年,宏观经济政策导致了人民实际收入的急剧下降和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周期5:1995-1998年,政府预算、居民储蓄以及生产领域的货币资金都被吸进了国债“金字塔”,导致国家金融体系破产。
    在这种两极分化中,就一国而言,比如俄罗斯,同一企业内部收入扩大了,管理层和普通职工的工资差距1994年已经达到19倍;部门和地区之间工资差距达到9倍至11倍;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了;大量失业之后有所谓再就业,再就业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工资、养老金的扣发、拖欠成为普遍现象。
    在这种两极分化中,原来各具特色和优势、发展水平大抵相近的东欧各国,差距扩大了,原来实行同一政策的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差距更为触目惊心。根据2005年第三季度的统计,月薪最高和最低差距为200倍:最高的爱沙尼亚593美元,最低的塔吉克斯坦28美元。就国家竞争力排名而言,最高的爱沙尼亚和最低的吉尔吉斯斯坦相差90位。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急速下降。他们的抱怨是:“不如苏联”。[52]
    苏联时期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政策,没有造就全民一夜之间齐步走、共同大富,也没有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新自由主义改革造成的却是,一方面大面积的贫困,一方面少数人的暴富。即使在比较好的年份,也有不少于1/4的居民,收入不足以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人口大幅度减少,成为这一现象的最悲惨的表现。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一篇《俄罗斯的10个富人和10个穷人》举出几个例子:富人为石油、冶金、银行、计算机、通信、酿酒、娱乐业巨头和政界、文学、体育界人士,资产从152亿美元到89万美元不等;穷人中既有社会名流也有一般劳动者,包括世界艺术体操全能冠军、部长会议副主席、航天飞机项目工程师、功勋演员和邮递员、锅炉工、矿工、图书管理员、助产士、大学生,收入从4700卢布到不名一文。1美元折合28卢布。图书管理员索罗金娜担任列宁图书馆一个阅览室的主任22年,退休金和工资总和4700卢布,其中一半用于买药治疗心脏病和腿病。功勋演员科罗利科夫退休金3000卢布。他靠土豆和方便面充饥。
    这些举例有代表性却还看不出宏观的情形。
    按照格拉济耶夫的计算,苏联解体初期的贫困人口为7000万。1992年官方公布的贫困人口为4970万,占总人口33.5%;2000年达到5990万;2003年减少到3720万。但是俄罗斯《经济学家》杂志认为,“俄罗斯科学院人口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的统计数字,要比上述官方数字多得多。例如,1995年官方统计数字为24.7%,科学院学者估计为40%。二者统计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科学院的数字包括老人和孩子。”[53]
    也是这篇文章指出,俄罗斯的两极分化在加剧。在全国货币收入总额中,20%穷人所占比重从1991年11.9%下降到2001年的5.9%,同期20%富人所占比重则从30.7%上升到47%。
    俄罗斯人口中最富10%同最穷10%的年收入之比,1991年为4.5倍,1992年为8倍,1999年为13倍,2003年为14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第一副校长弗•伊•多博列尼科夫2003年10月2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举出的数字是:1999年,俄罗斯最富10%人口比最穷10%人口的收入之比,已经达到80倍。这就出现俄罗斯经济部2003年公布的数字:5%的富人掌握全国75%的银行存款,71%的人口掌握3%的存款,40%的家庭几乎没有存款。直到2005年,另一位院士利沃夫指出,西方国家收入低于平均收入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约20%,俄罗斯为80%,人数达到1.15亿。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目前俄罗斯人的平均工资还没有恢复到苏联时期的水平。[54]
    俄罗斯人民用自己的贫穷和生命,用一种被欺骗的和被强制的、自我灭绝式的付出,制造了自己民族的丧天害理、脑满肠肥的富翁。这些人只占民族的极少数,却控制着国家的绝大部分财富。国家和人民在贫困下去,富翁却一茬一茬生长出来。200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俄罗斯亿万富翁27名;2005年增加到33名;2006年又增加到44名。2006年,他们的资产总额高达248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4强。
    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富翁以剥削起家,有些却也多少有过自己的奋斗,有些不管是良心发现还是虚情假意,或许还知道该做点积德行善的事情,那么,俄罗斯在国家解体、新自由主义横行、私有化成为国家主导政策,因此绝大多数人日益贫困的年代,靠偷窃、掠夺、瓜分国家和人民财产暴富起来的分子——普京曾经说,这是一些“国家任命的富翁”,就连一点起码的道德良心,也荡然无存了。在贫困者冻死街头的时候,他们热衷于研制长寿药品和进行奢侈性、炫耀性的消费比赛。俄罗斯人民不为富豪榜上俄罗斯人的增加而丝毫感到高兴。他们说得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没有住房。应该把大亨们卖资源的钱,给老百姓建房、发工资。”他们索性把“富豪榜”叫做“窃贼榜”。[55]
    被称为“挥霍冠军”的罗曼•阿布拉莫维奇,2006年资产183亿美元,还出任楚科奇自治州州长。在2003到2004的两年中,他挥霍掉7亿美元,每天平均97万美元。他用2.9亿美元购买“英超切尔西俱乐部”,用2.2亿美元购买两艘游艇,用5.6亿英镑购置波音767-300,把它改造为豪华程度不亚于美国总统座机“空军1号”的“空中办公室”。他在莫斯科和英国、法国、德国,有多处不动产。俄罗斯富翁喜欢伦敦,很多人把这里作为“第二个莫斯科”安家置业。伦敦珠宝业把自己销售的增长,归功于俄罗斯富人。重量70.39克的世界最大玫瑰钻石,被不愿披露姓名的俄罗斯富人买走。石油巨头、上院议员瓦维洛夫,购买1.07亿美元的钻石,送给妻子作为生日礼品。伦敦街道的热闹地段,为接待俄罗斯顾客不惜专门设立俄语销售人员。房地产则在萧条的年代里,因为俄罗斯富翁的光顾而成为购销两旺的产业。住宅市场百万英镑以上的交易中,俄罗斯顾客占1/3;销售价格超过1000万英镑的豪宅,一半以上买主为俄罗斯人。这使法国《欧洲时报》一篇文章的作者感慨万千:“俄罗斯富人已经买下英国的半壁江山。”[56]
    苏联曾经在全球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封锁中,自力更生,不是靠别人的施舍式援助,而是靠自己的资源,靠自己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节衣缩食的积累,建成了世界一流强国。一场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使国家解体并休克。一方面,民族遭受着历史性的灾难的煎熬,人民在日甚一日地贫困化。另一方面,却冒出一批连西方媒体也称之为强盗的百万富翁、亿万富翁,陶醉于消费的疯狂比赛。民族灾难和人民贫困,成为他们暴富的原因,也成为他们疯狂消费的背景。他们知道,他们的出现和生活方式,已经在人民中引起愤恨。难怪在莫斯科这座曾经属于人民的英雄的城市,他们要不惜以一个小时25美元的重金,高价雇佣保镖了。
    消费促进生产吗?看来这个被西方经济学奉为经典的公式,在俄罗斯遭遇到了滑铁卢。俄罗斯富翁的富,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富对国家经济的破坏和造成的经济衰退,也是前所未有的。他们那种炫耀式的消费比赛,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来说,绝对有百害而无一利。
    论者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俄罗斯和原来属于苏联的那些加盟共和国,经历过“休克疗法”、国家解体和私有化的浩劫,贪污腐败遍于国中,无以数计的资源和财富被劫掠到西方国家,或者成为强盗式富翁的私有财产,人民几近一贫如洗,十多年来经济陷入停滞、其实不生产什么,怎么还能够作为国家继续存在和运转呢?西方媒体总是不知疲倦、喋喋不休地宣传,社会主义只同贫困相联系。现在看来,症结恰恰在于,尽管出了那么多败家子,尽管这些败家子和外部的强盗勾结成奸,疯子一样地共同侵吞糟蹋,然而社会主义苏联创造的财富是那样地巨大厚实,以至于扫一扫地缝墙角,就够他们折腾若干年。这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环球视野》)
     [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17页,2003年版。
     [2]《要使IT革命成为不流血的革命》,日本《东京新闻》2000年12月17日。
     [3]美国《外交政策》季刊1999年夏季号。
     [4]《如果美国住宅泡沫破裂,日本和中国的“出口”及“GDP”增速将大减》,日本《经济学人》周刊2006年3月7日。
     [5]法新社日内瓦2000年5月3日电。
     [6]《欧元区人穷的穷富的富》,《环球时报》2002年3月18日。
     [7] 法国《欧洲时报》2002年9月21日-24日。
     [8]《尽管经济繁荣,一些加拿大人见不到什么好处》,美国《华盛顿邮报》1998年6月11日。
     [9]法新社2004年罗马11月17日电。
     [10]《西班牙的乞丐们》,西班牙《时代》周刊2002年12月26日。
     [11]《日本越富,穷人越多》,香港《南华早报》2006年6月3日。
     [12]《在新日本,平等的传统逐渐消失》,美国《纽约时报》2001年1月4日;《“新贵族层”崛起的日本社会》,日本《文艺春秋》2000年5月号;《日本成为阶级社会》,日本《现代周刊》2003年11月8日;《日本经济复苏扩大了贫富差距》,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06年4月16日。
     [13]《全球化对劳动市场的冲击——一个德国的前景》,《欧洲事务评论》1998年第1期。
     [14]法新社巴黎2002年4月11日电。
     [15]法国《费加罗报》1999年10月6日;法新社巴黎2002年4月11日电;2005年4月28日电;法国《欧洲时报》2004年3月15日、2005年2月2日。
     [16]《不平等的法国》,法国《世界报》1996年9月26日。
     [17]《英国是西方贫富最悬殊的国家》,英国《星期日独立报》1996年7月21日。
     [18]英国《金融时报》1997年4月16日。
     [19]菲利普•布朗、休•劳德《资本主义与社会进步•序言》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法新社伦敦1999年9月21日电;法国《欧洲时报》2004年8月4日。
     [21]法国《欧洲时报》,2004年12月2日。
     [22]中央社纽约2002年6月27日报道,意大利电信公司前董事长罗西说,美国文化无耻:“这是一种道德之癌”。
     [23]《富者更富》,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0年2月21日。
     [24]《朝向社会主义前进》,美国《每月评论》2005年第7-8期合刊。
     [25]见王如君《美国大公司总裁大富大贵》,《环球时报》1999年8月6日;詹武《用造福全人类的经济全球化替代美国化的经济全球化》,《当代思潮》2000年第2期。
     [26]《有关数据表明美国是个二流国家》,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2006年8月28日。
     [27]《爸,妈,我回来了》,美国《商业周刊》2006年6月5日。
     [28]合众社纽约1996年8月19日电。
     [29]见美国弗吉尼亚州联邦大学教授彼得•基克派特克《资本主义是不可超越的前景吗?》,法国《思想》季刊1996年秋季号。
  [30]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解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复兴》第73-74页,大风出版社2004年版。
  [31]《非洲突然占据舞台中心——在一个危险的大陆出现的复兴迹象》,美国《商业日报》1997年6月23日。
  [32]《塞内加尔在失望中走出危机》,法国《回声报》1998年1月5日。
  [33]《南非:贫富差距仍然很大》,法国《热带与地中海市场》周刊2000年8月4日;路透社约翰内斯堡2000年2月8日电。
  [34]在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成员国1996年年度会议上的开幕词。美联社曼谷1996年4月22日电。
  [35]《新亚洲的两个阶级:富人和穷人》,香港《亚洲新闻》周刊1999年8月27日。
  [36]《消除贫富差距比统一更重要》,韩国《经济人》周刊1994年12月7日。
  [37]威廉• 格雷德《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逻辑》第440、44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8] 合众国际社新加坡1996年4月30日电。
  [39]新华社马尼拉2005年5月21日电。
  [40]《关注本港贫富悬殊加剧》,香港《成报》2000年2月1日。
  [41]《国际先驱论坛报》2004年2月13-19日。
  [42]《当全球化将民众抛下》,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6年2月12日。
  [43]《印度的亿万富翁比中国的亿万富翁多》,印度《印度时报》2006年11月17日。
  [44]《阿拉伯世界的经济目标遇到了障碍》,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2年4月1日。
  [45]《阿拉伯世界贫富差距大》,沙特阿拉伯《生活报》2000年11月13日。
  [46]《每4名以色列人中就有一个穷人》,以色列《国土报》2006年1月23日。
  [47]《墨西哥,全球化的一个小例子》,美国《世界新闻报》1998年5月21日。
  [48]《智利的经济与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失望和变革》,《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3年11月。
  [49]埃菲社拉巴斯1996年5月19日电;《一个国家在做家庭作业》,德国《世界报》1996年4月19日。
  [50]保罗•哈里森《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第480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51]卡其米耶日•Z•波兹南斯基《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第26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52]《老苏联国家收入相差200倍》,《环球时报》2006年2月17日。
  [53]《国内市场上的消费需求与供给》,俄罗斯《经济学家》2002年第5期。
  [54]《俄罗斯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法国《欧洲时报》2005年4月16-18日。
  [55]见《俄国44名亿万富翁的总资产超其国内生产总值1/4》,《环球时报》2006年4月25日。
  [56]《俄罗斯富豪一掷千金买走了伦敦半壁江山》,法国《欧洲时报》2005年10月22-24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3-05-02/1580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新自由主义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