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毛泽东时代工业体系试析

毛泽东时代工业体系试析

宁可抗日死

  毛泽东时代,中国建立了值得中国人民自豪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六大工业国,中国在国家四个现代化的征途上高歌猛进,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巨大成就,也为毛主席身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人们说,毛泽东时代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究竟包含有什么意思呢?窃以为,它应该包含有下面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毛泽东时代建立的工业体系全面科学合理,囊括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全部工业项目。今天中国的28个大的工业门类,就是毛泽东时代逐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在旧中国工业一无所有,老百姓所需要的许多东西都不能生产,从外国进口的什么洋火(火柴),洋油,洋线,洋布,洋铁,洋钉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国家用短短不到三十年时间,建立起了世界上最为齐备的工业门类,不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不是全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节衣缩食,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第二,这个工业体系是公有制或公有制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公有制的体系。

  第三,这个工业体系的全国布局科学合理。毛主席为了使中国的工业布局科学合理,也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国家从六十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把大量的工业和科研机构迁入内地,这些伟大的工程的实施,也为国家的综合平衡发展,尤其是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这个工业体系保障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鞍钢宪法的实施,保障了工人阶级的国家主人翁地位,为毛泽东时代工人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铺平了道路。工人参与企业的管理,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民主化科学化,而且避免或防止了管理者(厂长经理)腐化堕落。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也为企业进行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进行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铺平了道路。

  第五,这个体系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中国工业整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毛泽东时代中国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这就保障了国家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进行全国协作攻关,如果有了技术科研成果,便可以迅速在全国推广。同样的,如果哪一个企业有了技术革新或技术创新成果,研究出了新技术新工艺,国家便可以迅速组织进行全国推广,组织全国同类企业,到该企业举行现场会,学习取经。这样,国家或企业有了技术进步,能够惠及全国同类企业,这样避免了各企业技术研究的重复投入,这与资本主义的技术封锁相比,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

  第六,这个体系是对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保护。毛泽东时代工业体系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性质,保障了企业利润的国家和集体所有,这就保障了国家利益能够为全国人民所共有共享。这是毛泽东时代,国家能够给予人民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等等国家福利的根本原因。这是毛泽东时代,人民都会感恩共产党,感恩国家,都有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的原因所在。

  第七,这个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这个体系没有企业、部门以及地方的利益,它是一个属于全国人民所共有共享的体系。这就保障了国家不同地区利益的综合平衡,杜绝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出现巨大的利益差距,保障了不发达地区人民也能够享受到国家发展的利益。

  第八,这个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干部工人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这个体系是属于全国人民的体系,而不是属于资本家或属于个人,这就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劳动热情,人民的利益都由国家保障了,人们就会听从祖国的召唤,听从国家的安排,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为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

  第九,毛泽东时代大的工业企业,为工人办了许多具体的事宜,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办社会。企业办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企业食堂,为工人建住房等等。企业办社会,保障了工人的福利和利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改开以后,公知指责企业办社会,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结果,企业都不办社会了,反而是加重了社会的负担。其实现在,许多大的私人企业,比如华为,也是在为职工建设住房的。有些私人企业,也为了方便职工,建设了企业食堂。

  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工业体系,是最民主最科学最合理的体系,是最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和人民富裕与幸福的体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剥削压迫和奴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2019.6.24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9-06-25/5730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6-26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