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祝东力文集

祝东力:《铁人》与我们的时代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71 鲜花数:14

这部电影,相当真实地再现了铁人王进喜,以及那场1960年代的石油大会战。那些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 人物、语言、情节和场景好像复活了,从时光深处扑面而来,震撼人心。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铁人》最引人深思的却并非以上内容。这部电影真正独特的价值,实际上更为深邃而曲折,不易察觉。简单地说,它别具匠心,讲述的是一种精神的背离和传递,换句话说,是一个由负罪而通向觉悟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铁人》隐喻了我们时代的处境。

祝东力:百年中国的“家”与“国”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77 鲜花数:21

百年中国的“家”与“国”
祝东力 
一、引言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既是经济的基本单位,也是价值观的基本单位。经济是基础,先说经济。自战国以来,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佃农,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兼营家庭手工业,这种类型的小农经济,就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的基础和主体。西汉文帝、景帝时代的晁错,有段话很有名,他说: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

祝东力:大目标PK民族主义--提一点不同意见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99 鲜花数:14

大目标PK民族主义(2009-04-05 20:20:05)
  按:《中国不高兴》的剧烈反响,表明民族主义力量的上升。这一次本人选择做《中国不高兴》的诤友,提出一点不同意见。
  观察一个大国核心价值观的演变,大体可以识别出三个阶段或三种状态。以前苏联-俄罗斯为例,从列宁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全球推广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倡导这种红色版的普世价值,从东亚到西欧,从南非到北美,曾经席卷世界,以至于在20世纪的许多时候,许多国家、许多地区的民族解放和社

祝东力:28年后回头重看--潘晓的路和中国的路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87 鲜花数:17

28年后回头重看:潘晓的路和中国的路
  28年前,《中国青年》杂志刊发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作为“文革”后一代人的精神告白,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28年后回头重看,可以从潘晓信中读出更多、更深的内涵,关于那一代人,关于当代中国。
 
    1、潘晓属于特殊的群体
  从1980年到今天,28年过去,好像很少有谁注意过:当年,究竟是什么人,哪个群体,会以潘晓那样的问题意识,尖锐地,追问人生?
  “人生的路啊,怎么

祝东力:精英阶层与文化重建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02 鲜花数:17

精英阶层与文化重建
祝东力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无疑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另一方面,不必讳言的是,如果深究其历史成因,那么,应该说,上一个30年(1949~1978年)计划体制在工农业和科教领域所积累的巨大遗产无疑发挥了强劲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坦率地说,在当代的各种要素当中,这30年的中国经济成就更多地是依靠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也就是基层民众的吃苦耐劳。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国民经济长期表现为低水平扩张的特

祝东力:从思想的制高点俯瞰--《玛雅国是访谈录》序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9 鲜花数:13

从思想的制高点俯瞰——《战略高度:玛雅国是访谈录》序
祝东力
1
世界近代史的总体走向是从西方到东方,这个走向在地理上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革命”的路线:从英国革命(17世纪)到法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19世纪),再到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20世纪),自下而上的、暴力的社会革命一波接着一波,巨浪般由西向东传递。另一方面,相反相成,从西方到东方还伸展着一条“资本”的路线:环地中海(文艺复兴时期)、北大西洋(16-19世纪)和亚太地区(20世纪末至今),依次成为近代世

祝东力:推荐高音的《北京新时期戏剧史》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96 鲜花数:16

祝东力:推荐高音的《北京新时期戏剧史》
原载:作者博客
  一个时代有它自身启、承、转、合的周期,有始,就有终。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或到改革开放前夕,是常说的毛泽东时代,大约不到30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近30年。一个时代的全景渐渐浮现,它的潜力已经释放,问题也暴露的日益充分。只有这种时候,才便于对这个行将结束、又尚未结束的时代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评价和总结。历史写作的条件,到这个时候才算成熟。
  高音《北京新时期戏剧史》

祝东力:从《色·戒》看国家认同的危机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98 鲜花数:21

从《色·戒》看国家认同的危机

祝东力
1
    郑苹如是在西伯利亚皮货店一击不中之后,才又身藏手枪,孤身前往汪伪特工总部的。她的父亲郑钺(英伯)早年留学日本,是老同盟会员,后在国民政府司法界任要职;母亲木村花子出身日本名门,因同情中国革命,追随丈夫来到中国,改名郑华君。郑苹如曾为上海名媛,因美貌而成为《良友》画报封面人物。以这样的高尚门第和个人资质,郑苹如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毅然加入国民党中统组织,周旋于日伪上层,并且

祝东力就电影《色·戒》答《纽约时报》记者问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83 鲜花数:19

祝东力就电影《色戒》答《纽约时报》记者问(2007年11月17日)记:祝老师,您好!我是纽约时报上海分社的新闻助理。是这样的,最近关于《色•戒》的话题沸沸扬扬,在国内挺热的,我们也关注到了。我们看到,大多数对于它的评论都是比较正面的。不过日前乌有之乡开了个讨论会,可以说是批判会吧,对这片子有了些不太一样的看法,我们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想同您聊聊。想问一下,参加这个会的学者都是持怎样的观点呢?都是比较一致的吗?祝:我不同意把乌有之乡的会

祝东力:《色·戒》、以色列民族与中国人的自省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48 鲜花数:20


 
 郑苹如烈士
   以色列建国以后,其特工组织摩萨德的特殊使命之一,就是不遗余力地追杀那些残害600万犹太人的前纳粹首脑,哪怕他们逃到天涯海角。以色列民族以严格的一神教信仰为精神柱石,思维谨严,明辨是非。时间的延宕和历史的尘积,并不能混淆和泯灭他们心中的善恶与恩仇。
    阿道夫·艾希曼是二战期间屠杀犹太人的主要策划人和执行者,战后远遁南美洲。1960年,摩萨德特工精英彼得·马尔金潜入阿根

祝东力:80年代的那些事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54 鲜花数:7


 
80年代的那些事

祝东力
近一两年以来,“80年代”已渐渐成为国内文化界的一个流行概念,一个热门话题。造成这一现象或曰征候的原因是:我们当前的时代境况,与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了实质区别,换句话说,“80年代”与我们今天之间的历史距离已经足够遥远,以至于作为一个历史“对象”或“客体”,其轮廓已经完整清晰——也就是说,把握和分析“80年代”的客观条件,今天已经成熟了。
当然,社会时间不会完全吻合于物理时间。作为社会时间的80年代

祝东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总结80年代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88 鲜花数:21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总结80年代
 祝东力
《八十年代访谈录》将剖析的对象当作反思的主体,仅仅局限于文化表象的范围,要想真正理解80年代,是不可能的。

近一两年以来,“80年代”已渐渐成为国内文化界的一个流行概念,一个热门话题。造成这一现象或曰征候的原因是:我们当前的时代境况,与80年代已经有了实质区别——换句话说,“80年代”与我们今天之间的历史距离已经足够遥远,以至于作为一个历史“对象”或“客体”,其轮廓已经完整清晰,也就是

祝东力:国家话剧院与艺术的尺度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14 鲜花数:29


 
 

国家话剧院天生一张“国”字脸,堂堂正正,可能有人望之生厌,但肯定也会有人喜欢。国话院作为话剧界的“国家队”,就是应该摆堂堂之阵,打正正之旗,精益求精,打造每一个艺术细节,而不应该也一门心思去搞那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机会主义的作品。
最近看了国话院的《失明的城市》(葡萄牙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原作,冯大庆编剧,王小鹰导演)。这部戏,把人类放到假定的集体失明的极限状态下,考验和测试他们的道德、智慧、尊严和

祝东力:中国知识界的分裂与整合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05 鲜花数:22

中国知识界的分裂与整合  90年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分化导致知识界发生第三次分裂。 1

  我们这个时代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1月中美两国建交——以这两个前后相继的事件为标志,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其实质则是:在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被迫承认了中国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并接纳中国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由此,近代以来的“救亡”阶段遂告一段落,中国放

祝东力:当代文化形势及其困境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26 鲜花数:11

 
当代文化形势及其困境
 
 
 

    方力钧作品。美术界的玩世现实主义,以沆瀣一气的方式,表达了中国文化上层的精神塌陷。
 



  审视和分析当代文化形势,首先需要打开一个足够广阔的历史视野。在本文看来,我们至少需要追溯到1840年,即中国近代的开端。

从1840年至今,我们经历了从古典中国解体到现代中国重建这一历史转折期。这期间,有三种社会思潮相继主导了中国思想界,这就是1860到189

作者简介

作者祝东力: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副主编,现任《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翻译《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米哈伊尔·巴赫金》,撰写《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发表文章多篇。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