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宪之文集

百姓眼中的主流“经济学”--不过是为大款唱堂会的流行曲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06 鲜花数:11


近些年,在“全球化”的霸权话语中,新自由主义真可谓名副其实的经济学中的主旋律了。在中国,它也叱咤风云多年,打造出几位著名的“主流经济学家”。去年,也是经济学家的郎咸平先生为“国企改革”仗义执言,一下子产生了“旋风”式的效应,就好像卡通片中的孙悟空用手一指:“变!”,五颜六色的美丽泡沫立即烟消云散。也许是他们的话语太权威,也许是中国的老百姓太好糊弄,“主流经济学家”的高论似乎也有点欺人太甚。在下虽然不懂经济学,却一直觉得无

宪之:质疑《学习时报》文章--谈“民粹化倾向”与“市场迷信”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52 鲜花数:27

谈“民粹化倾向”与“市场”迷信--质疑《学习时报》评论员文章
《学习时报》近期连续发表评论员文章,鼓吹“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 ”,把目前中国严峻的社会问题归罪为“没有完全市场化”,并强调“当前特别需要注意”“民粹化”“向舊體制的意識形態後退”的倾向。读毕不禁使人感到困惑--这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实际吗?与当下“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和谐吗?许多高论使人感到难解:比如,“在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最大的战略风险就是丧失机

也该破除对于“看不见的手”的迷信了--评《学习时报》评论员吉力先生文章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66 鲜花数:20

也该破除对于“看不见的手”的迷信了--评《学习时报》评论员吉力先生文章
6月20日《解放日报·报刊文摘》头版头条介绍《学习时报》评论员吉力的文章,题曰《保持战略思想上的清醒》。文章的是强调“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不过其“话语”方式使人感到困惑。对于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许多严峻的社会矛盾,吉文归结为“主要还是分配方式没有充分市场化造成的”。是这样么?多年来,由于“主流经济学家”垄断着话语,将马克思主义政治

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问题的异议:谈“产业化教育”与“升学教育”虽教育资源的严重的隐性浪费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37 鲜花数:11

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问题的异议--谈“产业化教育”与“升学教育”对教育资源的严重的隐形浪费
谈到“产业化”和教育的严重不公,人们常常会即“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的话题。“优质教育资源”渐为强势阶层也即有钱有权阶层所垄断,广大穷人渐渐被边缘化甚至剥夺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中国的教育事业迅速“深化”的走势。如何面对这一严峻问题?说说不着肯綮的空话,或者做点“实事”--弘扬“武讯精神”,多搞点“希望过程”,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窃

金瓶梅现象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82 鲜花数:16
























《金瓶梅》现象
 
也就在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或米开朗基罗时代,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躯体内部也在孕育着划时代的变化,长篇小说《金瓶梅》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它不同于李卓吾的标榜“童心”和汤显祖的张扬“情”,它以标榜箴诫“酒、色、财、气”的形式露骨地宣扬市井众生对于“酒、色、财、气”的向往、艳羡和追求。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艺术上看,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所标志的转变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

读聂元梓答季羡林先生文字有感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67 鲜花数:15

读聂元梓答季羡林的文字有感
过去年代,讲出身,工人贫下中农最光荣;其实,现在一样讲出身,不过标准反了过来罢了,资、地、贵族、白领乃至前清、汪伪及伪满时期的上流身份都可成了炫耀的资本,都比“下等人”高贵;不要说文革,即使共产党掌权以来所受的苦难,都可以“忆苦思甜”,表现自己的“血统高贵”。而垄断话语霸权阶层,一面大讲“拷问灵魂”,一面却遮蔽自己在文革年代的真实的心灵历程,这一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季羡林先生的人品和学品我都十分

中国精英所贩卖的美国牌的“民主”乃是董事会式的按资分配的民主--再谈浙江村选后的“老板执政”现象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10 鲜花数:21

中国精英所贩卖的美国牌的“民主”乃是董事会式的按资分配的民主--再谈浙江一些地方村选后的“老板执政”现象
05.5.9《报刊文摘》转摘《中国经济周刊》蔡永飞文章《对“老板执政”的反思》谓,“在浙江东阳市农村,‘老板执政’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最近一次村级换届选举中,当选的村官大多有自己的实业,或办厂,或经商……这部分村官大概要占到90%。”对于此类现象媒体早有报道,主流的看法是改革深化的表现。特别是当地官方,更是认为这是让有经

焦国标现象、尹保云现象与现代版的“终南捷径”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88 鲜花数:13

焦国标现象、尹保云现象与现代版的“终南捷径”
追求效益和利益的“最大化”乃当代的为世共识的价值原则,道路有两条:一曰常途,即循规蹈矩,虽然风险小然实现较慢;再一曰变途。虽有风险但利润之大却远非前者可比,这就是“终南捷径”。古代士人立身处世讲究“出”“处”。长期以来,主流观念多贬“出”而扬“处”,文学史更是垂青于“隐逸”,揄扬他们遁迹山林远离污浊与当权阶级的“不合作”精神。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身在南山,心存魏阙”把隐

也谈尹保云现象--“民主自由”背后的话语霸权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012 鲜花数:25

也谈尹保云现象--“民主自由”背后的话语霸权不必谈尹保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立场,也不必谈一个政治课教师的起码要求,尹保云在堂堂北大课堂上的言论是否是一个“民主”与“自由”的问题--窃以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一)堂堂北大课堂,居然可以如此堂而皇之地自由或者说放肆地发表颠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并且,长期以来,可以一直因此被视为“解放”和“先锋”,可以使人因之身价百倍。说起来,这是“民主自由”了,但稍加审视,就不难发现:这种“民主自

论“狼族精神”应该缓行--《狼图腾》异议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9 鲜花数:16

论“狼族精神”应该缓行--《狼图腾》异议时代思潮涌动太快,极力与之俱进也跟不上脚步,只好望潮兴叹自惭保守了。一本《狼图腾》应运而生,“狼族精神”立即成为热门话题;又一本《狼道》跟进,“狼”热迅速升温:
“中国人的性格也开始自发地向狼图腾精神回归:儿童刊物《大灰狼》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歌曲《北方的狼》唱红了中华大地;以狼的强悍性格“与狼共舞”,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的自觉;以狼为商标的产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以狼为店名的餐馆生意兴隆;

大家风范与小家子气--金瓶梅与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主妇群像的比较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468 鲜花数:54


“ 大家风范”与“小家子气”
——《金瓶梅》与《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主妇群的形象之比较
在《红楼梦》的艺术欣赏过程中,出现了一句成语,叫做“刘姥姥进大观园”,它说的是一个缺乏自我意识的穷苦人乍进贵族沙龙时所产生的心态。是艳羡和膜拜?是好奇和茫然?是自馁和自卑?——大概都有。当刘姥姥成了生活的主人——不再靠老爷太太们的周济施舍过活之后,“老太太”和“凤姑娘”们在穷苦人眼里开始恢复了本来面目,于是对她们的感怀也变成了清

评《腊月初八打劫》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04 鲜花数:24

--从“抢劫”回视“启蒙”
真是一个建设和谐社会的极好话题。“抢劫”虽然不像《马嘶岭血案》那样惊心动魄,但对于当下尖锐社会矛盾的深入思考,也有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当然,“抢劫”是愚昧而荒诞的。由此,我一下子想到了“启蒙”的热门话题。据说,因为过去“救亡压倒启蒙”,现在不得不重振“五四精神”,用“现代意识”给中华民族“启蒙”。这一课,也“补”有二十多年了,“启”的结果如何呢?若把许蛮子当作“政绩工程”来看,则启蒙的业绩应该是

美国人要的不光是“姓资”--从南联盟解体到吉尔吉斯“颜色革命”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6 鲜花数:16

美国人要的不光是“姓资”
――从南联盟肢解到吉尔吉斯斯坦“颜色革命”
历史老人也真会捉弄人,南斯拉夫是“改革”起步最早的国家,自然也是最早得到美国支持的国家,殊料半个世纪之后会被美国人肢解了,弄得四分五裂国无宁日。苏联的改革到戈尔巴乔夫应该是划一个完满的句号的了:共产党解散了,实行市场经济私有化实现了,华约主动解散,柏林墙拆除了,该算是举起双手,完全“接轨”彻底“姓资”了。可美国人还是不依不饶,得寸进尺,步步东扩,东欧“大家

诸葛亮的悲剧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617 鲜花数:21

诸葛亮的悲剧
  诸葛亮是个对我们民族精神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一个历史人物能产生这么多的“典故”,化为妇孺皆知的成语活在民族的语言之中!自六朝以来墨客骚人写过多少吟咏诸葛武侯的动人诗篇哪!诗圣杜甫“飘泊西南天地间”之际,“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直接凭吊,吟咏武侯的诗篇就不下十余首;像《蜀相》、《八阵图》、《咏怀古

“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09 鲜花数:29

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
偶阅《报刊文摘》,一个颇有意味的标题抢入眼球:《冷眼静观印度民主》。如何“静观”?匆匆拜读一过,弄得一头露水。文末两段文字,觉得尤耐咀嚼。:

“在印度比如你雇了清洁工,他们不工作,如果有人胆敢因为失职而惩罚他们,那么,明天就会看到罢工了,罢工由当地而发展到邦里,随后就是全国了。你能认为印度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吗?”“座落在德里的尼赫鲁大学象一个巨大的公园。‘这里到处体现民主,校园内大字报到处可见,

作者简介

作者宪之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