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安徽考察 习近平先看淮河有深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赴安徽考察调研,考察第一站他来到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察看淮河水情,了解当地防汛救灾等情况。足履皖地先看淮河,观察认为,考察中的这一安排和期间释放的信息至少透露出三重意涵。

  特殊之年的汛情牵动人心,习近平此次实地察看淮河水情,首先凸显防汛救灾在今年中央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今年江淮流域梅雨超历史,长江淮河太湖水位超保证,全国63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的洪水。就在8月18日,受四川盆地强降雨影响,重庆市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Ⅰ级,并即刻进入紧急防汛期。

  针对防汛救灾工作,早在5月中下旬,习近平即要求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汛情。6月南方暴雨增多后,他在一个月内三谈防汛救灾工作并做出具体部署。特别是在7月1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时说,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他特别指出,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评论认为,以“五个安全”来强调足见其事关全局的极端重要性。

  此次,习近平实地察看被视为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防汛“风向标”的淮河水情,再次体现这项工作“十分重要”,须臾不可懈怠。

  其二,展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和要求。

  “这一直是我牵挂的事。”当天考察中,习近平来到蒙洼蓄洪区利民村西田坡庄台,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庄台农户,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习近平所到的蒙洼蓄洪区,在一个月前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时,当地民众舍小家顾大家,为淮河安澜付出巨大牺牲。得知村民们住在庄台,电没断、水照供、生活用品有人送。现在水退了,都在抢种补种,习近平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

  习近平这份对人民“一直的牵挂”,还体现在今年以来他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及部署之中。他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观察认为,“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的要求除了向全社会传递出明确导向,更为防汛救灾划出“优先级”,明确“救人”为第一要务。

  综合近期国家防总披露的数据,有评论认为,正是由于各级防汛部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尽管受极端天气影响,主要河流水位超过历史极值,但今年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倒塌房屋数量却明显小于以往。

  引人注意的是,考察中,习近平提到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现代化,释放出以机制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灾害防御能力的鲜明信号。

  在蒙洼蓄洪区利民村西田坡庄台,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度高、差异大的明显特点。提高抗御灾害能力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中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一直高度关注提高中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强调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具体到今年的防汛救灾而言,习近平于5月即要求“加强物资储备,组织开展抢险培训和演习”,而“排查隐患”“做好预警”等字眼更是接连出现在他的指示之中。在中国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阶段,雨带北抬可能性加大。习近平再度作出“先手棋”部署,要求“必须统筹抓好南北方江河安全度汛”。各有关地区都要做好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此外,一个月前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还提出,要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观察认为,如何将这些经验通过机制化、制度化安排转化为中国抗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能力,也是习近平此次身临淮河考察的又一重要考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20-08-20/6459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08-20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