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男子花千万开红色文化馆 宁吃方便面不卖藏品

 

  

赵玉刚(右一)在向观众介绍藏品 沈杰 摄

  赵玉刚(右一)在向观众介绍藏品 沈杰 摄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泰兴下起了大雨,当地红色文化博物馆大门紧闭,这是全省首家私人“红色藏馆”。如果不将收入砸在红色收藏上,馆主赵玉刚现在能算上千万富翁,而现在他却是个“负翁”。赵玉刚透露,国庆长假期间来参观的人不多,参观者多是本地人,博物馆处于亏本状态。但他表示,宁可吃方便面也不卖藏品。

  旅馆老板成博物馆“馆主”

  泰兴市红色文化博物馆名声很响,因为它是江苏省首家民营红色文化博物馆。但如果不细心寻找,很难发现它在什么地方。博物馆位于国庆西路一家小旅馆的三楼,赵玉刚既是旅馆的“馆主”,也是博物馆的“馆主”。

  “旅馆的生意还行。”赵玉刚今年49岁,他边泡功夫茶边说,“但博物馆旅游的人就少了,来看的基本上是本地人。”

  博物馆展出的红色文物全部是赵玉刚的私人收藏,有大型刺绣、瓷器、苏区文物、抗战文物等各类文物20000多件,其中有红军时期的各类钱币、票证,抗战时期的各类报纸、书刊,解放战争时期的证章等。

  “有许多都是孤本,是绝无仅有的红色文物。”赵玉刚说,2009年,江苏省文物局批准成立了红色文化博物馆。2011年,建党90周年前夕,黄桥分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花上千万元搞红色收藏

  “这么多年,前前后后在红色收藏上投入有1500万。”赵玉刚是泰兴市滨江镇人,1982年,他参军后迷上了红色收藏。

  “最先是从收集邮票开始的。”赵玉刚回忆,在部队他是通信员,每天从营部把信件拿回来分发之前他都把邮票欣赏一遍,看到自己喜欢的邮票就向战友要。后来,从收集邮票开始慢慢迷上了收藏与“红色”有关的物件。

  退伍后,赵玉刚将红色收藏当成了事业,停薪留职,一门心思搞起了专业收藏。家人、朋友、同事觉得赵玉刚“疯了”,放着人人羡慕的工作不干,非要去干这种花钱不获利的事。

  “当时开了一个加油站,还做别的生意,赚的钱全部投入到红色收藏上了。”赵玉刚说,别人都住上大房子,开起了好车,他却把钱花在这些不能换钱的藏品上。

  宁吃方便面也不卖藏品

  “朋友知道我缺钱,帮我找了渠道,从藏品中挑几件可以变现三四百万,但被我拒绝了。”赵玉刚提高了声音说,“宁可吃方便面也不卖藏品,东西卖出去心疼,每个藏家都是这样。”赵玉刚的博物馆收入很少,但还要支付保安工资和水电费,“黄桥分馆装修了几十万,成本到今天还没收回来。”即使这样,赵玉刚还是想让藏品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泰兴和黄桥两家博物馆只展出了藏品的五分之一。”赵玉刚介绍,许多珍贵的藏品没有合适的地方展示,只能打包存放着,泰兴的展馆几乎成了仓库。

  为此,赵玉刚去了几次井冈山,与当地招商局进行了接洽,打算在井冈山建一个大型红色文化博物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珍贵的物件,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赵玉刚说。沈杰 尹有文

  附:

赵玉刚和他的红色博物馆

陈岷 田留荣 本刊特约通讯员 刘建军

《中国民兵》杂志

 

 

 

  像章、书画、票证、刺绣、旧报纸、纪念章、老照片、电影宣传画……仿佛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了那个红色的年代,这里不是旅游景点的展览馆,也不是某地的国防教育纪念馆,在江苏省泰兴市城区的一个普通的居民楼里,不到200平方米的房间内,琳琅满目的展品只有一个主题———红色。这是一个私人开办的红色博物馆,馆主叫赵玉刚,是一名退伍军人。

  缘起,“疯了”的红色情结

  今年45岁的赵玉刚,家住泰兴市滨江镇。1982年,赵玉刚参军后开始迷上了红色收藏。

  “最先是从收集邮票开始的。”戴着一副眼镜的赵玉刚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当年一入伍,一有闲暇时间就喜欢收集一些红色书籍、听一些红色故事、学唱一些红色歌曲。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玉刚当上了连队的通信员,每天从营部把信件拿回来分发之前他都把邮票欣赏一遍,看到自己喜欢的邮票就向战友要。

  后来,从收集邮票开始慢慢迷上了收藏与红色有关的物件。

  1987年,赵玉刚退伍到泰兴市政府上班。虽然工作很忙,但他一有时间便打探各种收藏信息,收藏一些红色藏品。慢慢的,赵玉刚的红色藏品数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广。

  1995年,赵玉刚成为一名电视台记者,在农村第一线采访时,他意外收藏到几件红色珍品。这让他对红色收藏更加感兴趣。

  后来发生的事情,让赵玉刚下定决心走上了专业的红色收藏之路。有几次他跟人家谈好了去买人家的藏品,但却因工作走不开被同行收去了。几次以后,赵玉刚发现,要想做好红色收藏,就要把它当成事业干,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一心一意地“沉”下去。于是,赵玉刚干脆停薪留职,一门心思干起了专业收藏。

  家人、朋友、同事都觉得赵玉刚一定是“疯了”,放着人人羡慕的工作不干,非要去干这种花钱费神不获利的事情。赵玉刚不管别人怎么说,执著地坚持着。

  赵玉刚说,每当收藏到一件好东西,探寻背后的故事,了解一段历史,其中的乐趣是旁人不能体会的。这种感觉让他深深着迷,这也许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所谓“情结”。而他的这个情结是红色的。

  故事,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收藏的是历史,弘扬的是文化。”赵玉刚说,从生活角度出发,他是愧对家人,当人家都住上了大房子,开起好车的时候,他却把钱花在了这些“不能换钱的藏品”上。但是,从收获的角度来说,他的收获很大,这种收获也惠及家人,他们都从藏品上阅读了历史,感悟了文化,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生活。人活着不能光为了这张嘴,总得有点追求。赵玉刚总是这么对家人念叨。

  “比如,这两张借谷票。”提起这些收藏品背后的故事,赵玉刚来了情绪,他向笔者展示了两张十分罕见的20世纪30年代的借谷票。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两张借谷票的来龙去脉。

  这两张借谷票是1934年我军向群众借谷充足红军给养的重要票据。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被国民党军队封锁了8个月,中央根据地粮食匮乏,红军以借谷票为凭证向人民群众借粮食,并制定了偿还政策。

  该粮票的全称为“中华苏维埃借谷票”,一张上写“干谷伍拾斤”,另一张上写“干谷壹佰斤”,粮票的正面说明此票为一九三四年向群众借谷充足给养之用,落款:粮食人民委员会陈潭秋。“干谷伍拾斤”粮票的背面“一分为二”分别写到,凭票于一九三五年向苏维埃仓库取还干谷二十五斤。

  收藏到这两张借谷票据后,赵玉刚还特意跑去查询资料得知,当时借谷票为红军筹集粮食24万担,由于长征、白色恐怖等特殊原因,借谷票虽然未能在规定的1935、1936年全部偿还。但全国解放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专门发出通告,感谢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支持,并责成当地人民政府按市价加息偿还。

  借谷票充分体现出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赵玉刚指着借谷票上一个明明白白的“核销”印章说,他收藏的这两张借谷票都已经被兑换,它们见证了人民军队秋毫无犯的严明军纪,再现了红军那段艰苦岁月的历史。

  心愿,让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发挥价值

  一万多件红色藏品,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走在自己精心布置的红色博物馆展览厅里,赵玉刚看着每一件藏品都似乎在看着自己心爱的宝贝。

  搞红色收藏是件十分辛苦的事,为了一幅曾经在井冈山影剧院悬挂过的大型毛主席刺绣像,赵玉刚4年间40多次奔赴江西,与刺绣主人推心置腹谈心交流,最终用自己收藏的90把神态各异的红色革命茶壶换来毛主席刺绣像。

  为了得到著名画家靳尚谊1992年画的油画《周恩来》,赵玉刚数次奔赴全国各地的拍卖会寻宝。如今,这幅油画已成为价值不菲的镇馆之宝。

  更令人叫绝的是,赵玉刚为了寻求更多藏品,在全国各地发展起了“线人”,高价收购有关藏品的有效信息……20多年来,赵玉刚收集了上万件红色藏品,品种繁多,很多藏品为全国绝版,极为珍贵。

  从去年开始,一些认识赵玉刚的老干部提议,把藏品展出来,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赵玉刚说:“这些珍贵藏品,不能由我一人独占,我愿意把它展出来供大家欣赏。”

  英国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这首回旋诗经过时间的洗礼,或快速或慢速,或平静或澎湃,都深深地刻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脑海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在走过激情澎湃的岁月之后,留下厚重的历史遗存,供人们敬仰和追思。

  赵玉刚说,他的每一件藏品都无法用金钱衡量,它是历史沉淀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有不少年轻人不了解或忽视了那段历史。我把自己的红色收藏向社会开放,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帮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过去的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

  2009年7月10日,江苏省文物局批准通过了赵玉刚成立红色博物馆的申请,浸注他20多年心血的博物馆,现已向社会开放。

  赵玉刚有1万多件藏品,由于藏馆不够大,目前只有2000多件被陈列出来,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七一”前夕,他想找个更大的地方,把自己的藏品全部展出来供大家参观。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3-10-08/2313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10-08 关键字: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