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美国金融再度显现大规模杀伤力

美国金融再度显现大规模杀伤力


本报记者 杨丽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12

美国政府7日终于出手接管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令深陷次贷危机的美国房市和金融市场在庆幸逃离拖垮、崩盘之灾的同时,又多了些许念想。
死里逃生?还是群狼环伺?

美国政府这番史无前例的动作到底会有多大效果?何时才能显现其真正意义上的积极效果?次贷危机黑洞的吞噬力到底有多强?危机还将蔓延到何时何地?美国政府还有几张真能力挽狂澜的底牌?如此政府干预是否符合美国赖以立德、立法、立国的市场规则?

种种问题正自然而然地扑面而来。

很显然,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答案—至少目前不可能有。各地各类的业者、专家和政客正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寻找,或等待。

“接管两房不是救市行为”

“美国政府接管‘两房’,从概念上讲不是一个‘救市’行为,而是为防范危机而出台的预警干预政策。”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10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美国政府为危机设立的‘防火墙’,在这场席卷世界的‘金融海啸’面前仍显得较为脆弱。世界正为美国承担风险。中国可以从中吸取太多的教训。”

次贷危机如海啸一般

江涌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并发症”,与单纯的金融危机不尽相同。金融危机,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近些年来在全球各新兴市场屡见不鲜,如前不久有惊无险的越南金融危机。而美国次贷危机,则如海啸一般,随季节而一浪接一浪地席卷、冲击。

去年夏天以来,美国已遭受4轮冲击。每个季度,大机构都会有财务季报向公众明示财务状况。最近几个季报都给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造成巨大冲击。

接管只像是设一道“防火墙”

这次,在新一季的季报出台之前,美国政府担心“两房”更改内部财务申报和记录政策而美化财务状况,尤其担心类似“‘两房’的亏损规模大大超出先前评估”的消息对市场形成更大的冲击,因此赶在这一轮冲击之前接手“两房”,就像是给新一轮可能发生的次贷危机设立了一道“防火墙”。

美国政府此次接管“两房”,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政治层面的考量。共和党政府此次在次贷危机不断发酵、新一轮冲击到来之前果断出手,希望通过此举来消弥危机,减轻民主党的攻击力,改善共和党方面在选战中的形象与形势。

干预:防范更大危机的预警行为

江涌认为,美国政府在下一拨危机到来前接管“两房”、干预市场,是一种预防更大危机的预警行为。尽管客观上起到了救市效果,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非救市行为。

目前“两房”分别向美国财政部发行10亿美元优先股,而且财政部已获授权,可以购买股票方式向“两房”分别注资1000亿美元。这里所说的共2000亿美元,只是财政部未来“可能”支出的款项。

是否运用这2000亿美元,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可能这2000亿美元就不一定能用上。如果危机继续恶化,这笔钱可能还不够用。

这一举措可以理解为美国政府对民众信心的一个挽救。

从整体经济形势看,根据目前的一些数据,美国的经济形势其实比欧洲、日本要好。美元汇率近期的反弹,就是一个信心提升的表现。美国政府借机出手,能起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如果美国政府“不作为”,任由局势发展下去,“两房”的业务不仅有次级债,还涉及优质债券,次贷危机就有可能升级为全面的“房贷危机”。那时,美国的许多银行都可能出现挤兑浪潮,就可能引发美国金融的系统性崩溃。

到那个时候再来救市,所需要的成本、所冒的风险都将远远大于现在防范风险所投入的成本。预防性政策与行为,远比灾难后弥补、拯救的效果要好——好得多。

发达国家正在加深政府干预 “经济爱国主义”浪潮抬头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任由市场应对危机而进行“自我调节”?还是政府出手对市场进行“干预”?这是一个大问题。

一些“不干预论者”认为,房利美和房地美完全是以其重要性“绑架”了美国政府,迫使政府最终拿纳税人的钱为两家公司不负责任的市场行为买单。政府以接管方式行使干预,是一种违背市场经济的行为。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甚至批评说,美国政府目前的行为是在用纳税人的钱帮那一群高管们解套,创造的是“最糟糕的公费资本主义”。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上,政府应不应该加大干预力度,这已经成为一个争论较多但结论未定的世界性大课题。

江涌认为,国际经济发展到今天,完全的市场自我调节在应对危机时失灵的现象越来越多、层出不穷。在发达国家里,政府加深干预正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经济爱国主义”浪潮有所抬头,甚至超越了“自由市场”这一纯粹的概念。反而是在新兴的市场中,“政府减少干预,让市场自我调节”占据主流。

针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美国在贸易、并购中采取的保护主义迅速抬头。在加强对外国政府控制资本收购行为的审查力度后,美国国会也开始考虑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立法。“中国国投公司”也是美国防范的重点之一。

金融市场四处起火 美国政府防不胜防

在四处起火的金融市场,美国政府是防不胜防、救不胜救。江涌认为,对于金融市场的很多问题,目前美国政府只能是有选择地进行干预。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11家银行倒闭,众多银行面临着艰巨的困难。之所以偏偏选择救助“两房”,是因为它们持有或担保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几乎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如果它们彻底失败,那不仅是美国房市会垮掉,还会由于房贷的证券化而造成金融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风暴。因此,美国政府出手“两房”也是出于整体考虑。

但面临来势汹汹的危机,美国政府的“防火墙”到底能起多大、多久的作用?

目前,美国住房的开工率基本稳定下来了,但房市交易还远未复苏。上一季度得益于美元贬值带来的出口增长,以及减税措施,美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本季度增长将大幅放缓。

另外,美国目前5%左右的高通胀率,影响到美国财政部门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美国政府还剩多少底牌

美国政府已经接管了“两房”。但这一招数不得已而使出之后,面对危机,它还有多少底牌可以翻呢?

江涌认为,美国应付次贷危机的手段已经不多了。

正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时向议员们所作的经济证词中指出的:美国经济正面临众多困难。房地产市场疲软、信贷紧缩、石油价格高企、通货膨胀都威胁着美国经济。

通常情况下,面对危机,美国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交替使用,藉其共同产生作用以抵御危机。现在,美国政府减税也减了,接管也接了,剩下的财政政策空间已经不大。

江涌说,可以想见,下一步可以使用的就是货币政策。他认为,美国货币政策的选择范围更广,效果可能相对会更好一些。

“金融衍生品是国际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金融创新”一直是美国的长项。“次级贷款打包”、“次级债券”等都是美国的创举。在美国政府主权信用的担保下,全世界投资者都被忽悠进了美国通过金融创新设立的次级债市场,为美国房市提供了繁荣的动力。

欧洲、日本是美国“次级债券”的最大持有者。“次债风波”最终爆发,第一个倒下的是欧洲的银行——英国的诺森罗克银行。现在,欧洲、日本经济及金融市场已经被美国拖翻。中国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欧洲、日本及中国的经济形势变得严峻,帮助美元反弹,给美联储印钞注资又提供了大量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把风险分摊给了世界,各国因此蒸发掉数十万亿美元的财富,而美国自己却得到了最大的利益保护。难怪巴菲特说,金融衍生品是国际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四点教训,中国应从中汲取

江涌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一场席卷世界的危机。通过这次危机,中国应该汲取四点教训。

首先,不要把“金融创新”神圣化。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既孕育着机会,又意味着超高风险与之共存。在发明、运用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之后,金融监管应立即随之跟上。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就暴露出美国在这方面监管的巨大漏洞。

其次,采取措施防范“金融道德风险”。

金融领域从来就不可避免地存大巨大的“金融道德风险”。其表象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大量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对称。中国金融领域明显也因监管滞后、不力而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一些机构在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把风险推向社会和政府。

第三,国际金融风险传递迅速。

在金融市场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钱与普通商品不同的是,钱具有高度的流动性。键盘一敲,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交易就可以完成。随着中国开放的日益深化与扩大,金融领域受国际金融负面影响(包括人为的金融陷阱)的传染机率大大提升。如何在金融开放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是一个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并随时加以关注的大问题。

第四,国际金融竞争正日渐残酷。

此次次贷危机中,美国明显是在向世界各国转嫁矛盾、风险与损失。这中间绝不仅是有金融道德问题,而且还有国家意识于其中。通过美元,世界各国为美国背负了巨大的风险与损失。

由于美元人为地定期贬值,使得各国持有的美元债务急剧缩水。而美国正是一直靠大肆对外举债、利用全球各国的财富来发展、维持自身。美国从来都是发新债抵旧债。八九年一个轮回的美元贬值浪潮,在一涨一跌之中,将世界的财富蒸发——回落到了美国。

本报北京9月11日电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2/984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美次级债危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