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亚洲,我们回来了!”--谈谈奥巴马亚洲之行中的中国行

“亚洲,我们回来了!”

-——谈谈奥巴马亚洲之行中的中国行

刘伯松

柏林墙坍塌20周年纪念,对西方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表明了冷战的结束、共产主义的失败、资本主义的胜利、“历史的终结”、“和平红利”……,西方各国领袖都出席参加庆典,唯有不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看来也许失望。当年不是雷根总统在柏林向戈尔巴乔夫大喊“拆毁这道墙吧”(Tear down the wall!)吗?

不出席欧洲热闹的庆典,反而留在白宫静悄悄地准备亚洲之行,奥巴马有意向世界传出一个很清晰的信息:美国也是太平洋国家之一。

其实,奥巴马的“归亚”十分显著。去年的亚太经合会(APEC)峰会,国务卿赖斯是唯一参与的美国部长级高官。但这次新加坡峰会,陪同奥巴马参加亚太经合会的美国高级官员,包括国务卿希拉里、财政部长盖特纳、贸易代表柯克、商务部长骆家辉、首席经济顾问桑莫斯等,可见一斑。这些都是美国政府的重级内阁部长呀!

“亚洲,我们回来了!”奥巴马似乎在向亚洲招手说。

李光耀为奥巴马摇旗呐喊

据《新华网》记者刘畅10月29日报道,现年86岁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美国-东盟商业理事会获颁终身成就奖仪式上说,如今中国已崛起为亚洲无可匹敌的力量,美国应当维持亚洲地区的平衡,同时,他认为东亚共同体把美国排除在外是“重大错误”。

他说:“亚洲的其它国家,包括日本和印度,在未来的20年甚至30年内都无法和中国的影响力和实力竞争。”

“所以我们需要美国来维持平衡。”

“不论要经历怎样的挑战,美国的核心利益都要求它继续主导太平洋地区,放弃这个地位将减弱美国在全球的影响。”

“如果美国没有意识到亚太地区是未来的经济活动中心而失去了在这里的经济优势或是在太平洋地区的领导力,它就会失去其世界范围的领导地位。”

亚洲“需要美国来维持平衡”、美国“失去太平洋领导,也失去其世界领导地位”。通过李光耀之口,远在美洲的美国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回归亚洲”了。

李光耀在奥巴马出访亚洲前夕说出这一番话,真够用心良苦的。李光耀不仅为奥巴马访亚壮行,还在领头摇旗呐喊呢!

奥巴马前16年的美中关系

奥巴马前16年,克林顿8年也好,布什8年也罢,美国政府从来没有诚恳地、认真地、友好地接触中国,平等对话更是罕见。其实,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就是在玩弄“中国牌”,利用它来对付苏联。中美敌视关系结束后40年,中美关系一直是处于一种不平等、不友善的敌对情况下的。

比如,江泽民主席曾经提出要建立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可惜中国有心,美国无意;而1998年克林顿访华向江泽民推销美国民主1年后,美国空军“误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以及中国对台军事演习期间克林顿派遣军舰进入台海,示警中国不能轻举妄动,这种种不友善的挑衅行为,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但距离甚远,也显示中国当年提出这个构思时,缺乏深思熟虑,不切实际。

布什在竞选时,也曾把中国定位为“战略威胁”(strategic threat)。但911以后,两场战争搞到他焦头烂额,偏重反恐,锁定中东,无暇兼顾亚洲事务,导致常常缺席亚洲重要会议,结果冷落了亚洲。也许由于美国8年来的“放弃”,今天中国和平崛起了、印度和平崛起了、日本也在闹“脱美入亚”了。

克林顿8年,一直敦促中国改善人权问题;布什8年,一直在指控中国玩弄货币。总结美中关系40年,是一面倒的7个字:教训、教训、在教训。

结交新伙伴新对手

奥巴马首次亚洲之行始于日本,然后访问新加坡、中国和韩国,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但在4个国家中,中国是奥巴马访问时间最长的一站。他将停留4天3夜,足见中国是重中之重。

据报道,从年初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到5、6月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克里、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财长盖特纳等访华,再到7月中旬奥巴马政府两位华裔部长联袂访华,外加6月下旬恢复的中美副部长级防务战略对话,以及10月底举行的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政府、国会、军方等几乎所有涉华高层都到过中国。

中国也是如此,外长杨洁篪在4月伦敦G20峰会前赴美访问;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率团,于7月底赴华盛顿出席首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吴邦国委员长9月初访美,实现了中国人大委员长时隔20年后的首次美国行;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也于10月下旬访美,等等。

由此可见,美中关系在高层往来上正进入异常的繁忙期。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也表示,今年将是美中两国建交30年以来最强盛的。他还说:“世界上其实只有两个国家能够解决某些问题。”

奥巴马访华前夕,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他把美中关系定位为:“重要伙伴和竞争对手”。他说,在全球经济复苏、气候暖化、核不扩散等方面,美中必须紧密合作,因为没有任何一方可单独应对。这无疑是对“重要伙伴”的诠释。至于“竞争对手”一词恐怕是说给美国人听的,因为美国在这方面已失去其“竞争能力”了。

如果把奥巴马及其前任的对华政策做了一番比较,前总统克林顿和布什上台后先与中国较量,然后才转为努力与中国合作,而奥巴马的做法不同:奥巴马不走先与中国较量的老路。他“不说教不对峙,温和走入中国。” (《德国之声》11月16日)。

奥巴马成为首位在就职第一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中国准备好了吗?

奥巴马在7月间曾说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他甚至还预言“美中关系将塑造21世纪历史。”他在日本的演讲里已说得清清楚楚。

奥巴马访华的最终目的并不在局限性的双边关系,而是在全球性的问题上寻求合作,如继续推进金融海啸后的经济复甦、双边贸易和人民币滙率、全球暖化、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防核扩散和地区安全等五大议题。除了双边贸易和人民币滙率两大议题外,其他问题取得共识问题不大的。

问题是:中国准备好了吗?

中国在1979年决定推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深知中国急需一个和平稳定的海外环境才能搞好自己的经济建设,因此告诫同志们决要忍气吞声,包括来自国内外的一切压力和诉求,并且小心翼翼搞好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上千万不要抢先做领导。30年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终于见效了。

但现时的中国有足够条件承担奥巴马的要求吗?

不错,今天的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第三位了;但实际上,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它的综合实力仍然十分薄弱。比如,中国经济还不到美国经济的三分之一,而个人收入仅仅是美国的八分之一。

中国的经济奇迹基本上是建立在廉价劳力的出口经济,它的持续发展完全依赖国外需要,不掌握在国内市场和中国人手中的,而它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则需由中国社会自己承担。

不错,中国的大城市可以和欧美的相比,而它们的发展速度和广度也远远超越任何欧美城市;但它的乡村,在很多方面,不但无法与欧美的比较,而且十分相似非洲的乡村,而大部分的中国人就是居住在这样的地方。

由此可见,中国大而不强。它的国内问题比任何一个欧美国家还繁多还复杂,主权问题如台湾统一、疆藏分离主义等;法治问题如贪污腐败、黑社会恶势力等;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恶化等。这些都是混乱的根源。

因此,中国当前所需的不是登上世界舞台与美共舞,也不是站在舞台下面袖手旁观;它仍在演习中,还没达到登上舞台的时候。

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平等友好的美中关系。

“战略互信”:美中关系的新概念

《纽约时报》11月15日有段报道说,“严峻的现实是,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已经成为唯一一个能够挑战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国家,美中关系的核心已经发生变化。”

接着它说,“奥巴马的前辈们总是致力于推动和刺激中国应按照西方模式开放经济和政治,与此不同,奥巴马则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让中国放心而不是劝诫中国。”

这两句话可是一针见血,一语道破奥巴马访华的性质。

奥巴马这次到中国是寻求中国的“战略互信”(Strategic Reassurance),而不是布什时代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Responsible Stakeholder),这表明奥巴马时代已不再以“你负责,我认可”的不平等条件对待中国,这是一大改善。但但中国仍然十分谨慎。正如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116日说:“……中国对此只会迟疑地做出一些让步,北京不想过早把头伸出窗外,也不想伸得太远。面对美国,中国感到很不安全,认为美国不可信任。”

 

既然“战略互信”是相互的承诺,美国也必须重视中国的核心价值和利益。因此,在与美国的任何合作中,中国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底线:第一,美国不能拿人权或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挑衅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制度。第二,美国不能老是在中国大门进行军事“偷窥”,不利于建立中美战略互信。第三,美国不得拿台湾、南海、西藏和新疆等问题做文章,挑战中国主权。第四,美国不能对中国在海外的合理经济活动搞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妨碍中国海外投资和经营。(王蔚 中国《文汇报》11月10日)。

因此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平等待遇、平等对话、平等协议。“战略互信”这个新概念在保证美国的核心价值和利益的同时也该保证中国的核心价值和利益。这样的话,美洲双方互不信任的猜疑和忧虑也许就可烟消云散的。

中国强大,其实只大不而强。当年邓小平的告诫还不可轻易忽视的。同时,在主权上、在货币上,在贸易上还应以中国自己的核心利益和价值为主。这也不正是奥巴马政府所说的“战略互信”中国的一面吗?

消息传来,美中两国领导人会谈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一起露面时,双方给人的印象都是,会谈期间肯定在一系列问题上出现明显的分歧,导致形成各说各话的局面。比如,他们都照章宣读各自的声明。胡锦涛强调,有必要“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意在拒绝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盈余的抱怨。而奥巴马则婉转地说,“更市场化的的汇率发展,……将对全球(经济)恢复平衡做出必要的贡献。”奥巴马提到基本人权“不是美国独有,而是普世的权力”,胡锦涛则说:“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些信号都暗示,双方在相关问题上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奥巴马访华,恐怕空手而归?(2009-11-16;2009-11-18修改)

小结

不管辱华的轮子们怎么说,也不管反华的媒体怎么讲,奥巴马首次访华反映了四个客观事实:一、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不一样,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中国上升,美国下降;中国自信,美国不安;中国人对前途乐观,美国人对前途悲观。二、美中两国经济关系已发展到唇齿相依、同舟共济的处境,彼此难解难分了。三,中国已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债主的话不愿听但也不敢不听!四,美国经济基本上已失去竞争力,偏向消费、负债、入口;极少生产、创新和出口。

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是划时代的巨变,对现在和未来,直接影响全球权力分配、国际机构重组、国内经济变化。

美国一些保守派媒体已开始攻击奥巴马亚洲之行,尤其是中国行,说什么不该向日皇如此鞠躬,不应用“欢迎”两字来形容中国的崛起,中国不配作为美国的伙伴,等等,而那些抓人禁播的负面性花边新闻更不必提了。他如今空手而归,遭遇美国保守派批评人士的猛烈抨击是可预期的。

但美国“回归亚洲”的意义是什么?奥巴马亚洲之行,尤其是中国行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2009-11-16;2009-11-18修改)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2/1526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奥巴马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