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欧洲

打印

苏联解体与计划经济有多大关系?

近来在网络上又看到一些人在讨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现在的舆论场几乎口径一致地认为计划经济是“失败的”经济,他们往往会例举出一大堆理由来,比如计划经济“低效”、“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建设成本高昂”、“政治干预”甚至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等等。刚才还看到一篇标题为“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失败”的文章。他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体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给出的理由是“计划经济克服了市场经济盲目生产的弊端,避免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无端浪费。工人农民为了自己生产,没有地主资本家剥削,劳动积极性应该非常高涨,因此计划经济体制应该远远超越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国家应该远远落后。可是实践证明不是这样。计划经济体制普遍不行,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人民生活普遍贫困。”

他的这段话,意思是从理论上来论证,计划经济要优于市场经济,但从实践上来看却恰好相反,并连用了三个“普遍”来否定它。有人甚至以前苏联为例,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的失败导致的。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情况,我们知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前,苏联的主体—俄罗斯是怎样的情况呢?

从资料上我们看到,俄罗斯,历史悠久。1721年—1917年3月,这一段时期称为“俄罗斯帝国”,我们称它为“沙俄”,属封建君主制国家。俄罗斯帝国主要强在军事,号称强大的军事帝国,但在1904—1905年发生日俄战争,竟被日本战败。它的工农业生产以及整体经济,远远落后于欧美。根据1897年统计,俄国农业人口占俄罗斯总人口至少达到3/4。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

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帝国,但没有能真正解决俄国穷困落后的生活状况,农奴制也没能真正被废除。

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组成了俄罗斯共和国(俄国临时政府),但极其短暂。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虽然远比我国解放前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旧中国要强得多的多,但从经济层面来讲,它与西方发达国家比,也只能算是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罗斯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后多个加盟共和国加入,1922年12月30日,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主导了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优先发展以重工业为重心的社会主义大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这个时期完成了农业合作化,虽然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但在广大农村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础。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宪法中,正式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苏联从列宁开始,到斯大林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称得上黄金时期。在斯大林时期,苏联不仅在二战中打败了德国等国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战争结束后,斯大林带领苏联大力发展国内工业,修建了不少重工业基地,还有军事工业,发展军事力量等。在几年的时间里,苏联的重工业就有了强劲的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不仅仅是工业上的实力,军事实力也有了飞速发展。实力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按照当时那个速度一直发展下去,过不了多久,苏联的发展就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但没想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了。在斯大林逝世以后,赫鲁晓夫上台,全盘否定斯大林,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后来,苏联不但没有延续之前的发展,继续强盛下去,而是日渐衰落下去了。

苏联的经济虽然略逊于美国,但发展速度远高于美国。十月革命前,苏联的前身主体俄罗斯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国。而美国在19世纪下半叶就进入了资本主义。一战前就成为了强大的资本帝国,又在一战期间发战争财,赚得盆满钵满,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已是并驾齐驱。这不能不说苏联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远高于欧美国家发展速度的。

具体说,苏共(布)1925年12月,“十四大”召开,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要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即要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1928年起,苏联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卫国战争前,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苏联,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二战后的冷战期间,苏联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是经济强国。

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力高速稳定发展,使苏联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富强国家。斯大林逝世以后,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但由于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舆论的制约,和列宁斯大林思想与创造的业绩深深扎根苏联人民,因而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不大。

百度百科、360百科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是这样的:

应该说,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反映了苏联模式的本质,贯穿于苏联模式形式、发展的整个过程,带有稳定性、根本性的特点。这个苏联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与苏联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生产力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苏联社会生产力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保持快速发展,并在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严酷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制度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模式。

至于苏联自1985年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出台,到1991年解体,之前尽管受修正主义的干扰,但仍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模式,苏联的经济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这就足以说明计划经济的可行和优越。同时,也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历史。

“计划经济体制”足以支撑了苏联国力60多年时间快速稳步发展,让苏联终于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试想,其它经济,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其它别的什么经济,能够与苏联60多年的计划经济创造的成就媲美吗?因此,说苏联的计划经济是失败的经济,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至于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以后,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但这不代表计划经济本身的失败,而是人为地改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oz/2023-08-29/8356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8-29 关键字:欧洲  小小寰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