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北美

打印

韩东屏:美国枪支暴力泛滥的根源在于其治国理念

美国枪支暴力背后的治国理念

韩东屏

很多中国人对美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美国人比较珍惜生命。譬如我大学的许多同学就认为,美国在朝鲜败给了中国,在越南和其他地方吃了败仗,是因为美国人珍惜生命,不愿做无谓的牺牲。中国著名网红王朔曾在网上说,美国在朝鲜停战,是不想用优势武器屠杀武器落后的中国军队。

这其实是对美国政府治国理念的误读。美国人在朝鲜停战,不是不想屠杀武器落后的中国军人,而是他们正在被武器落后的中国军人屠杀。麦克阿瑟在朝鲜被解职,不是因为他杀人太多,而是因为他曾告诉杜鲁门,中国人敢参战将被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屠杀,而结果正好相反,让美国人很丢面子。

在美国经常看到支持军队的标语和活动“support our troops”。美国人不懂得,支持军队的最好办法是不卷入战争,特别是跟美国生存无关的战争。二战后,美国是超级大国,没谁能挑战美国,但二战后美国总共挑起了201场战争,占全世界战争总数的80%。这说明美国是一个好战的国家,也说明美国不珍惜生命:因为战争就是杀人,杀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被杀。

美国今天的许多问题,都是由这个好战的治国理念造成的。譬如今天的财政危机,就是因为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近来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尤其是没有明确边界的反恐战争中,直接耗费了大量资源。成千上万的退伍军人因战争造成的伤病及精神疾病,也间接耗费了大量的资源。

2500年前成书的《孙子兵法》指出,兵者,凶事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因为即使杀了更多敌人,自己也要死人。只有不战而胜,才是最佳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孙子兵法》说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到万不得已,不可用兵。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强调,国虽大,好战必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或许是中国是唯一能延续到今天的四大古代文明的原因之一吧。

美国大部分州是没有死刑的,民愤极大的杀人犯一般也不判死刑。即使判了死刑,也要经过10几年的上诉,才能最终行刑。美国人反对执行死刑,看上去是珍惜生命,其实也是各种包括枪支暴力在内的暴力犯罪泛滥的原因之一。1990年我住在佛蒙特州,一个妇女在自家院里被误当作猎物击毙,但陪审团认定那个猎人无罪,因为受害者没有穿橘红色的衣服。一个日本留学生万圣节那天在亚特兰大敲错了门,意识到敲错后就离开了。房主拿着枪喊他“站住”,日本学生没听懂,房主便开枪将那名日本学生击毙。在美国非法进入别人领地,房主有权开枪。最后美国房主被无罪开释。这样的判决绝不是珍惜生命的表现。杀人可以不偿命,可以不受任何惩罚,无异于鼓励杀人。这也是美国枪支暴力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1年后,美国进行入侵伊拉克的舆论准备。各大商场都售卖用萨达姆总统肖像制成的靶子,标题是:要活的还是死的。我当时就想,这会向国民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予杀予夺,岂不是太危险了吗?长期灌输这种理念,绝对是美国暴力犯罪泛滥的原因。现在美国一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的最大死亡原因,就是枪支暴力,达到10万分之25,是全世界最高的。最近有一名六岁的孩子在学校开枪重伤女教师,这怎么看都是触目惊心的事,但美国人总有跟自己无关的态度。我曾问一个家住圣路易斯市的人,怎么看他住的城市是美国枪支暴力最严重的城市,他说他不住在市区,他住郊区,对他没有影响。

上学期我教书,一个美国同事的女儿有个闺蜜,闺蜜两个孩子和我同事的外孙一起长大,一起玩耍。结果这闺蜜的丈夫突然开枪把自己四岁和六岁的儿子射杀,然后自杀。这个悲剧对我同事和他的外孙的精神影响很大,他不得不请假回家处理。但当我跟他谈起这件事,他不从美国的治国理念上找问题,只是认为孩子爸爸是一个邪恶的人而已。

美国枪支暴力泛滥成灾,每年有几十万人被杀。2023年农历新年除夕到大年初二的三天里,加州就有三起枪支暴力事件,几十人死伤,受害者大部分是美籍华人,让农历新年蒙上浓浓的悲剧色彩。美国建国245年,只有20几年没有战争。内战加对外战争,几乎一直在战争中。这样的国家肯定是不珍惜生命的。  

面对日益严重的枪支暴力,共和党仍坚持拥枪是宪法赋予的权利,认为杀人的是人不是枪,没有枪,用别的也可以杀人。他们说得没错。造成美国枪支暴力泛滥的不仅仅是枪,而是背后不珍惜生命的治国理念。

美国黑人不成比例地被执法人员枪杀,黑人因此发起“Black Life Matters”运动,有些美国华人将其翻译为“黑命贵”运动。其实他们的本意不过是“黑人的命也是命”而已。

美国黑人当然不明白,他们被杀不仅仅因为他们是黑人,而是因为他们是穷人。出征海外被杀的士兵大多数来自穷人家庭,警察开枪杀的大部分也是穷人,其他枪支暴力受害者也多是生活无着落的穷人。在美国改变崇尚暴力的治国理念前,枪支暴力只会越来越严重。

(作者系美国华伦威尔逊大学政治学教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bm/2023-02-01/7998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2-02 关键字:北美  小小寰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