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炎黄春秋谈正能量——一篇典型的反面文章

  一篇典型的反面文章

  钟玛

  今年第8期《炎黄春秋》刊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崔敏写的“‘正能量’的正解与邪说”一文,是一篇十分典型的反面文章。这并不是故意扣帽子,应该说是切合实际,是“名至实归”的。崔文从表面上对“正能量”作出正解,并就围绕“正能量”呈现的“邪说”施以鞭苔。但正是由于作者持有与党严重对立的政治偏见,他笔下的“正能量”却成了用来攻讦党对舆论工作领导的一个“推手”,他自己对“正能量”的“邪说”,旨在兜售其心中蕴含的全部负能量之奸。

  “正能量”是一个眼下十分流行的时尚新词。这个新词包含的内核正是日益深广地得人心,得党心。党和政府倡导正能量,社会崇尚正能量,媒体传播正能量,广大公众热爱正能量,见正能量之贤,思与正能量相齐,与正能量灵犀相通。正能量日益覆盖全社会,必将引导最大多数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正能量”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对正能量的追求是对一切真的、善的、美的先进事物的追求,正能量引导人们攀登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及优良道德、伦理、风尚的制高点。正能量是一阵阵启人智、聚人力的春天的清风。且看当今中华大地,城乡各个角落,到处盛开正能量之花。以当前刊播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许许多多户外媒体及流动媒体上赏心悦目的,无数劝人进步,诲人向善的公益广告为例,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但是在社会的某些阴暗角落里,有那么一些人对正能量以及正能量的传播、覆盖充满了酸楚和忌恨,他们横施攻击之能事,恣意歪曲正能量,“邪说”正能量,甚至以之作为一根打人的棍子。崔文攻击“党的政府试图操纵一切舆论,对不顺耳的声音一律打压,不许发声”。这显然是一种恶意的诬蔑。他把矛头指向他点名攻击的任贤良的文章中强调的“党管媒体,党管舆论,这一坚持党的领导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他十分痛恨“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他们痛恨,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条基本原则深深刺痛了《炎黄春秋》的诸位先生们的神经。事实上,对这一基本原则的坚守,是我们党几十年来对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的深刻总结。无论是艰苦的革命岁月,还是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党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媒体、善管媒体、善待媒体的正面经验,也积累了许多诸如盲目追求高产、大办公共食堂,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89政治风波以前舆论失控的教训。至于国外的教训,最惨痛的莫过于苏联被颠覆前夕舆论严重失控的教训。这是国际共运中各国共产党、工人阶级政党共同面临的教训。可以说,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如同党管军队,党管枪杆子一样,是革命的人们用极其丰富的实践(其中包括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党和人民全力维护和捍卫这一基本原则,是我们再也正常不过的本份。只有党和人民的敌对势力才惧怕这一原则,仇恨这一原则。

  当前,互联网上出现某些与党和政府的声音、与主旋律、与正能量不相协调的声音,这是事实,毋庸讳言。但是,网络上某些名人博主、微博大V、意见领袖的声音表面上看来占有相当数量,却不能说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真正的民意,其中有众多“水军”,有操控网络和手机短信群发的“操盘手”(这种手机短信群发,可将两公里之内的电话号码悉数网罗,并立即推送短信,每小时可高达6万—8万条)……等等,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真正的民意是,连国内外敌对势力中的某些死硬人士也不能不承认,中国共产党是当下中国惟一能够领导全国13亿人民往前走的力量,没有任何别的政治力量可以代替这一力量。当然我们党并不以此倨傲天下。我们党深刻认识自己的短处和不足,竭尽全力加强自己的执政党建设,提高自己的执政党能力,反对腐败,反对“四风”,包括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那么,我们的舆论阵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替这样的党和政府说话,有什么错,有什么不应该吗?现在的问题是有一些为党和政府说的话有时说不到点子上,还留有不少应于改进的空间。只有《炎黄春秋》的诸位先生们,他们别有用心,才唆使人们不要替党和政府说话。他们的民意代表自视、自觉地同党和政府闹对立。

  至于说到打压和禁言某些不顺耳的声音,这是作者在蓄意混淆是非。对于逆耳的忠言,那怕话说得很难听,党虚心听取,这是党的优良传统。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号召各级干部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听真话,听批评,努力找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的问题,但是必须看到,在诸多不顺耳的声音中,对其中有一些是蛊惑人心,搞乱社会的谣言予以打压,禁其发声,揭穿造谣者,警戒传谣言,使人民群众从一时被谣言的欺骗、蒙蔽中澄清事实,明白真相。充分显示正能量的说服力和和威力,是大得人心、大快人心的事。在不顺耳的声音中,有一种则正是《炎黄春秋》的诸位先生们的声音,这些声音是货真价实的噪音,很难让人听着顺耳。然而,当下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个奇怪的生态现象是,这些不顺耳的噪音不是自由自在地一期连着一期,一个网页连着一个网页地在发声吗?他们的声音发得还少吗?正如一位网友用小平在“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网文中讲的:“如今中国的互联网上80%的声音都是在恶骂政府,却还说中国舆论不自由”。《炎黄春秋》不停地嘶喊什么对他们“一律打压,不许发声”,党和政府真是蒙受了何等巨大的“不白之冤”哪!

  崔文对任文的攻击,用词之凶,与人身攻击无异。本来,任文有什么偏颇和瑕疵,可以平心静气地指出,从容地讨论,作者竟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大骂山门,如此失态,令人惊悚。应该说,任文主流是好的,是一篇传播正能量的文章。文章讲到对直接挑战党管媒体原则的底线,导致社会阶层分裂对峙,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党的执政基础腐蚀削弱的种种谣言和敌对势力的声音,如前文所述,予以警告、禁言、关闭,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崔文却反咬一口,说别人充满霸气。但不意之中,崔文那种恶骂别人的架势,恰恰暴露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浑身透着戾气,说别人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而自己却是真正的逆时代潮流而动,“开历史的倒车”,说别人是“伪科学”,而自己却才是真正的离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十万八千里。

  崔文的攻击不止于对任文。他声称:“在中国,在执政党内,由于‘左’的指导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这些年又忽视了对于极‘左’思潮的批判与精算,‘左’的影响根深蒂固,遇到一点小小的火星就会死灰复燃”。在作者心目中,倡导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自然是属于“左”的指导思想无疑了。而这些年来,人们闻“左”色变,只要一提“左”,人们准得吓死!作者既然判定“左”的指导思想长期占有主导地位,这几年又忽视了对其批判清算,自然仍占着统治地位不变了。这样一棍子往死里打下去,我们党就必定被打到陷入“左”的泥坑而万劫难复了。事实和逻辑的颠倒可以达到如此惊人的地步!这里,作者有一句话倒是说得颇具“真理性”:“人们的看法会有极大的不同……概由于立足点不同,立场不同”。确实如此,人们绝不能指望《炎黄春秋》及其麾下的某些作者先生们可以改弦易辙,转变自己的立足点和立场,真这么想,那就不啻缘木求鱼了。

  立场不同,带来认识上的极大差异,还可以从对待谣言的不同态度上看得明白如画。作者说:“对于极少数人散布虚假信息,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应草木皆兵。”作者故意讳避谣言两字,而改之为虚假信息。因为《炎黄春秋》绝不会检点一下自己,多年来在刊物上和互联网上散布了多少谣言和虚假信息,人们当然不值得为这些社会垃圾大惊小怪,也从不以之而草木皆兵。在阳光之下,许多谣言都像肥皂泡一般破灭了,最后只剩下谣言制造者的难看嘴脸。人们还注意到一个事实是,这家刊物从来也不在面对他们散布的谣言被拆穿以后有过丝毫自责,他们从不脸红,也从未有丝毫尴尬。这同他们既是谣言制造者也是谣言传播者,起哄者,又是誓不悔改者,身兼数职的身份相符。他们不嫌累,不懈怠,持之以恒,真是敬业得很哪。他们才是真正的对党和人民发动“猖狂进攻,……人为地激化矛盾,徒增对立情绪,使社会的裂痕进一步扩大,造成亲痛仇快的结局,它对和谐社会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

  当代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国家。既有正能量响彻云霄,又有代表腐朽势力、黑暗势力和负能量钻天入地,时时作崇。要使正能量复盖中华大地,给我们宣传思想工作部门的领导者和所有工作人员出了大题,也出了难题。但不管题有多大多难,终将一一得到破解。笔者想到的是,正能量绝不会自动覆盖我中华大地,破解这一大题、难题至为重要的一环是坚决击退代表负能量的《炎黄春秋》诸位先生们的种种心怀叵测的攻击,把他们曝晒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无以遁形。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大是大非面前划清界限,弄个明白。让党纪和国法来证明《炎黄春秋》和他们这些先生们绝不是化外之地、化外之民。这是真正的“王气”,是真正的与时代精神合丝合拍,是走遍天下的真科学。(2013年8月22日)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73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9-02/2272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9-03 关键字:炎黄春秋  共产党  舆论工作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