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曹建海:我这样当面批评茅于轼老先生

我这样当面批评茅于轼老先生

——曹建海2007年8月18日在《贫富分化背景下为富人说话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字整理稿)

    茅老先生文章的集中观点,是讲“仇富”是不好的,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道德的。我认为,对“仇富”这样一个东西进行价值判断,要想探讨出一个真理,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对于关乎财富分配的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阶层必然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点茅老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即“仇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仇富”绝不是伪概念。在这一点上我不能同意薛涌的所谓“仇富是个伪概念”的提法,我认为他的提法是不客观的。在和谐社会,富人穷人也许能够和谐相处。因为这个社会富人不会很富,穷人也不会很穷,“仇富”也许并不明显;在不和谐的社会,“仇富”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客观存在。对它进行价值评判,希望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但是,对“仇富”进行价值判断、评判好坏,则可以体现各自的立场。例如,我们的官员们,就认为“仇富”是个非常不好的东西,他们一致认为当前的中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时代,权力大,责任小,挣得多,地位高,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时代;当然,贫穷卑贱的人不会这样判断,他们认为现在是一个不好的时代,甚至不如几十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

    对“仇富”的批评和赞扬,抑或是持保留态度,鲜明地反映了各自所处的社会阶层和立场。我在《任志强配谈老百姓的住房政治吗?》一文当中,就提出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四大阶层,这里面有贵,有贱,有富,有穷,也就是官员阶层、富豪阶层、小资产阶层(中产阶层)、工农阶层。在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日益分化的时期,四大阶层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利益,对同样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看法。例如,对于住房问题,大家的看法完全不一样,这非常正常,反映了当前已经形成的不同的利益主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同样一个问题,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看法,谁都是对的,前提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比如,任志强是对的,站在他的立场是对的,但却站在了老百姓的对立面;老百姓批评高房价是对的,站在了工农阶层的立场,不过站在了任志强的反面。可以说,现代的中国,是一个新的百家争鸣时代,比起战国时期水平更高。因为我们处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人口多得多,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也比那时候高得多了。争鸣当然是好事,能争起来说明我们的社会进步了。可以想象前两年,很少对问题有如此激烈的争论,我们似乎只能论证中央政策的英明果断。现在,对于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指点江山,批评地方政府甚至中央的政策,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还是回到茅老先生这里,他认为仇富是错误的,是危害社会的。有一点可以肯定,茅老先生的观点肯定不是真理,但要说是缪误也不能成立。但是,这种言论可以充分反映茅老先生的立场,就是牢牢地站在富人阶层立场,这是很明显的事情,你自己都不能否定的。

    最近几年来,茅老先生写了不少文章,发表了不少观点,包括今天刚刚的发言,我希望直接提一些看法。我对茅老先生的文章应当说大部分都仔细读了,也写了批评的文章,我认为茅老先生提到的大部分理论问题,都是非常肤浅的,根本经不起推敲的。例如,茅老先生刚才说“为穷人说话,最后反而会害了穷人”,就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不符合实际的观点。在旧中国,工会领袖领导工人罢工,最后很多工人包括工会领袖被杀了,我们是不是认为罢工领袖是罪恶的?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确实有不少人打着为穷人说话的幌子,其目的在于搏名、搏利、哗众取宠。这些人表面上为穷人说话,实际上在为自己谋利,说他们最后反倒会害了穷人,倒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就是以偏盖全,拿这些虚伪家伙的所作所为,来堵知识分子为穷人说话的嘴,其用心究竟是什么?我们不能相信,真心为穷人说话的人,最后会害了穷人。

    第二个例子,茅老先生认为“最低工资制度不利于穷人”,这是非常浅薄、简化的西方经济学原理。按照你刚才说的西方经济学劳动市场理论,我们都应当感谢山西的黑砖窑主了。因为他们帮助我们的老百姓解决了不少就业。虽然工资是一个负值,但毕竟这些人就业了。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分析“最低工资制度不利于穷人”的结论。如果把最低工资提高了几倍,实际上只是压缩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超额利润,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个例子,茅老先生刚才还说“歌手、歌星的高收入是靠劳动挣来的”,这个观点也是肤浅的,是错误的。当前中国的歌手歌星比其他国家群体庞大得多,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挣得要多得多。这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外国明星到中国“走穴”,还有那么多的在外国属于“老八路”而在中国被包装成了“学术明星”的人到中国露脸讲学?问题的关键何在呢?关键是我们的工人工资,几乎是忽略不计的。这就导致了在工人创造的社会产品分配当中,剩下的管理费用、企业的盈利、国家的税收占据了GDP绝对的比重,导致歌星靠这些部门拿很高的价钱。歌星挣钱多了,很多学术界的浅薄人士也争相转入这个领域。例如余秋雨、易中天、于丹都非常愿意、得意于做学术娱乐明星。

    第四个例子,茅老先生认为我们的社会财富增加,主要是企业家造成的。这是在胡说!在我看来,社会财富是由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如果没有群众的劳动,我不知道茅老先生所谓的一些“企业家”整合什么?而且,他们配得上称为“企业家”吗?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提到,资本主义在其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过去所有年代没有创造过的生产力。但是请注意,这是马克思开始批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把社会财富看成完全是企业家创造的结论,要问问我们的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承认不承认。

    第五个例子,刚才茅老先生还说过去没有几乎没有小轿车,现在轿车很多了,还是改革开放好,而过去完全不好。这种观点完全没有历史的观点。放眼历史,我们有没有考虑毛泽东时代到底有没有经济建设的环境?到底能不能安安稳稳搞建设?邓小平时期我们能够放心地搞经济建设,是不是沾了毛泽东时期国际外交胜利的光?而且我们现在的物质生产进步,有没有科技进步的力量?慈禧太后那时候没有手机,现在有手机了,是不是我们的老百姓现在过得比慈禧太后还好呢?是不是也是改革开放功劳呢?

    第六个例子,茅老先生刚才说“合理分配没办法定义”。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说出这样的话来,怎样让人心服?“合理分配”怎么不能定义?从理论上看,“合理分配”是最容易说清楚的了。茅老先生刚才还希望继续稳定现在的体制三十年,可见在茅老师眼里,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最好贫富分化再搞三十年。

    茅老先生的上述发言,没有一个是随便说、随便写的,而是反映茅先生根深蒂固的立场。他批评仇富这个客观的东西,认为它不好,这反映了他的立场。站在我的立场来看,茅老先生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而站在富人的立场,茅老先生的观点又是极端正确的。所以我下面集中分析一下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每一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坐。

    第一的阶层是我们的官员阶层,这是我们最尊贵的阶层。当前我们的富人当中,确实包含不少贵人,所以不能把“仇富”简单归结为财富集中。一些大案要案说明,我们官员很多实际上已经成为巨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法制取代了不少民主形式,过去人民的不少直接民主权利例如游行、集会、“四大”等被取消了,罢工也被完全禁止了。经过三十年的休养生息,现在官员阶层盘根错节日常强大。经过这三十年,只要是官员,想不富都难。当然我们不能一棒子全打死,我们的官员队伍里还有不少真正好的官员,这是我们应该依靠的政治基础。

    第二个阶层是富豪阶层。中国富豪可以分很多的类,我把他们分为五类:太子党富豪、草根富豪、外商及其代理人、高科技富豪、明星等。我要特别分析一下中国的明星阶层,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我们现在真正从事劳动的工人阶层,他们的工资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这样老板、高管人员、明星都可以从中拿得让人想象不到的报酬。明星的主要收入是做广告代言,当然主要是消费品领域市场营销的代言;投资品领域营销主要靠行贿和回扣,这就是中国史营销,中国式管理。我们可以看看周边的韩国,他们的明星远远没有这么高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工人有罢工的权利,工人的工资占到GDP的70%,明星还能拿这么高的收入吗?显然不可能!在我们,从名义上看我们的工资大约占了GDP的50%,但真正的劳动工人的工资也许只占GDP的10%,剩下的40%让管理人员拿走了。

    第三个阶层是小资产阶层,又称中产阶层,可以说在座的都是了,我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但是我们这里又分三类:一类专门为富人说话的,为官员说话,为他们论证的,这属于走狗型的小资产阶级;第二类是极端自私的小资产阶级,他们时刻希望去掉那个“小”字,变成真正的资产阶级。现在股市里的黑嘴多得是,炒房的人多得是,都属于这个类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我自己赚钱,哪管是不是危害社会;第三种类型是在小资产阶层当中的人,他们的立场是站在工农阶层的利益上的。小资产阶层的三类非常清楚。

    第四个阶层是工农阶层,这是一个在经济上破产的阶层,属于最弱势的群体。我就不再详细讲了。

    这四大阶层的客观存在,是导致当前中国存在这么大争鸣的根本原因。当前的工农大众已经成了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绝大多数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上网发表意见,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都有自己的立场。即使他们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因为他们人多,他们沉默的声音只发出了一点点,就已经强大到像茅老先生这样一群代表富人利益的老专家,就已经受不了了。可见当前弱势群体呼声多大!我想,如果让他们放开说话,获得有话语权,他的呼声有多大、多响亮呢?

    总体来看,今天的这个讨论会很好。茅老先生的不少观点,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这是坏事!但是坏事是可以变成好事的,茅老先生愿意作为大家的靶子,让大家充分展开进行辩论,那是坏事变好事。所以,今天我应该感谢茅老先生提供出这么多的观点,让我们进行评价。

    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849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茅于轼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