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邋遢道人:倒退没有出路真的是绝对正确的吗?

与鬼推磨网友探讨——倒退没有出路真的是绝对正确的吗?  

   

鬼推磨网友 “倒退没有出路,放在任何时候都绝对正确,可是谁来定义‘倒退’呢?”的帖子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困惑,认为虽然有些说法是“任何时候都绝对正确”,但由于标准不好定,因此实际上并不能给人指出判断的原则和行进的方向。贫道觉得鬼推磨网友这种看法代表了非常多网友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特点就是承认主流话语体系对事物基本的判断句式,在这个前提下寻求正确答案。对这些流行了多年的话语句式不做任何怀疑,不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求证,自然会形成困惑。而要寻求正确答案,只能对任何所谓普世的看法都求证其真伪,才会有个符合事实和逻辑的结论。  

   

比如,“倒退是没有出路的”这句话,本身就不正确,更不要说“任何时候绝对正确”了。  

   

既然在说“出路”,就是解决能够行进到既定目标的问题,因此在“有的时候和有的情况下”,倒退就是达到既定目标的正确选择。贫道曾经举过几个河南老乡在广东九江大桥上及时刹车的例子。大雾、深夜,几辆超过他们车的尾灯同时不亮了,如果他们选择“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就只能跟着掉到河下面。他们正确的选择了刹车,并拦截了其他“前进”的车辆。最后所有车辆都选择了“倒退”,绕到走其他桥了。  

   

一个国家或者族群在试图达到某个目标时,都是通过决策——反馈,再决策——再反馈的过程进行操作控制的。所有决策需要通过实践和观察来做下一个决策。要达到既定目标有三种情况需要“倒退”。一个是第一次决策定下的道路在实践中证明根本无法到达目标,需要停下来选择新的道路。第二个是本来选择的道路没问题,但行驶过程中没把握住方向,走偏了路,也需要停下来找到正确的路。第三种情况是道路情况发生变化,比如突然前面桥断了,也只能找条新路。  

   

即使中国人自己的实践,也证明我们是在不断“倒退”。解放前,中国是市场经济。文革结束后,我们认为计划经济这条路有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是历史上最快的,但比起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比起拉美的智利、阿根廷、巴西、秘鲁、墨西哥是慢的。它们走的不是计划经济的道路,走的是所谓“新兴市场经济道路”。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补市场经济这门课”,于是放弃了原来的道路,“倒退”到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去了。当时即使有人说“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不照样走了吗?不能说“当时”那些人说的不是正确的句式,“现在”这个句式就“任何时候绝对正确”了,这就有些前后不一。  

   

其他国家也有同样情况。比如美国这次政府投入3000亿美元解救“两房”,美国经济学家就认为是“倒退”到凯恩斯主义了,而且预言美国政府会越来越倒退到凯恩斯主义的道路上。而凯恩斯主义的做法,在美国早就不流行了。而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西方国家通过高税收平衡居民收入再分配,包括西方很多国家在上世纪中叶大量推行国有化,本身属于西方领主经济中计划分配的范畴,不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西方不照样“倒退”过几次吗?  

   

因此,前进与倒退不是指“道路”,而是指“目标”。只要能够实现目标,一时向前或者向后都是无所谓的。把“道路”这个矢量性质的东西作为评判“目标”能否达到的尺度,中国有很多俗语可以形容,比如“缘木求鱼”,比如“不见棺材不掉泪”,比如“一头撞到南墙上”……等等。  

   

如果本来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就必须考察其他类似中国情况的国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路是否能达到这个目标,考察中国自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路上是否显示出有“共同富裕”的迹象,贫富差距是有缩小迹象还是始终越来越大。如果不是,那么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路上刹车,甚至倒退了。  

   

显然,拉美国家和亚洲小龙小虎们“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路没有走通。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在“起飞”前大约在0.3左右,在起飞的高点基尼系数在0.45左右。到栽下来以后扩大到了0.5-0.6。也就是说,与中国情况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曾经成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国情况也是如此,改革前中国基尼系数是0.28,起飞后目前达到0.46-0.48。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前的100比257,扩大为2003年的100比323。是否中央在2003年开始的惠农政策能解决这个问题?数据是2006年为100比326,虽然减缓,但没有逆转迹象。城镇居民收入中高收入和低收入的的收入增长率始终相差很大,差距始终在扩大。(以上数据均可以从中国统计信息网中查到)。  

   

显然,无论从世界发展中国家选择的道路看,还是中国自己选择的道路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路”都没有走到过共同富裕的“目标”上来。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是一方面,还有“发展是硬道理”这个目标。咱们就再就这个“目标”说一下。  

   

同样,我们必须考察与中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是否通过“新兴市场经济”这条道路实现过“发展是硬道理”的目标,以及中是否能循着这条道路实现“发展是硬道理”。  

   

显然,曾经飞速超过中国这辆车的小龙小虎,拉美诸国,虽然都实现过高速增长(甚至在同样长度年份中比中国改革后的增长速度还高),但无一例外的在世纪交替时期没有让发展成为“硬道理”,经济全部迅速下滑,一些国家十几年后勉强达到当年水平,一些国家至今GDP还不如十几年前。贫道在“九江大桥”的帖子中曾经列举了这些数字,现在再列出来:  

   

几个代表性新兴市场国家从1970年到1997年的26年中年均GDP增长率,以及1997年到2005年GDP年均增长率:  

阿根廷: 8.9%——– 6.0%;    

巴西:9.8%——– 0.4%;    

墨西哥:10.4%——6.2%    

韩国: 16.2%——6.4%    

泰国:13.1%—— – 0.3%;    

印尼:12.4%——3.6%。    

   

而中国从1980年到2006年同样26年中,GDP年均增长率无非为9.2%,比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并不高。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不到有什么东西能让中国用不成这个“硬道理”!  

   

中国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世纪已经陷入困境。中国制造业、甚至包括农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国外,制成的商品要销到国外,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4%,GDP净增长额中,72%来自贸易顺差(国家2007年统计公报,汇率按年中价计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对外高依存度国家,甚至超出历史第二名几倍!这样的经济格局中,外国原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人家说了算,而制成品出口价格你自己说了不算,这种模式能实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西方国家将陷入一次严重程度不下与1929年的经济危机,外需会严重萎缩。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通常是这样描述的: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业。可这次就不同,因为人家没有“企业”,没有“工人”。西方经济危机只能产生“中国大量企业倒闭”,“中国大量工人失业”的结果。中国能既不“倒退”,又实现这种条件下的“持续发展”?  

   

显然不能。有些人说可以扩大内需。可扩大内需早在1997年就提了,2001年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江泽民还专门以此为题做了报告,近几年温家宝总理说的次数也不少,但是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净增长中顺差所占比例始终是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陷入典型的西方经济危机的结构中: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包括大部分农民,大部分城市贫民的一个巨大的低收入群体,这个群体对现代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力非常差。贫道在以前的帖子中曾经多次算过这些数字: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中最高收入群体(占全国人口4%,占城镇人口10%)的群体一年消费现金支出比全国农民消费现金支出还高。2006年城镇中10%最高收入群体消费支出与40%的低收入群体接近。占人口73%的9亿5千万人基本没有在中国主流消费品和服务的市场上,实际在花钱的只有3亿多,怎么扩大内需?世纪上,如果外贸萎缩,中国国内将出现严重生产过剩,严重设备闲置。  

   

如果坚持“不倒退”,那么泰国凭户口买大米的事情就不能做,更不要说恢复粮票了。  

   

总之,人们不能在一种话语体系里活,人只能在现实中活。一些话说得嘴滑,好像已经成为定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768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倒退  改革开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