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卖的时代:卖了爷的屋,又卖曾孙的田

卖的时代:卖了爷的屋,又卖曾孙的田

云淡水暖 2007-10-24 来源:强国论坛

市场经济时代是做买卖的时代,而有两大“卖”是值得一提的,一就是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卖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大潮,二就是21世纪掀起的卖土地大潮,两股大潮并举,“造就”了一帮“弄潮儿”,结果是辉煌的,据最新的报道,美林和凯捷顾问公司(Capgemini)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数据,指出中国内地有34.5万金融资产超100万美元的人,平均每人拥有资产达500万美元,照这个数据,相当于1.725万亿美金,相当于12万亿人民币,今年的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到9月份为止为16.12万亿,34.5万人,相当于13亿人的千分之零点二,他们的金融资产的数目,却相当于居民存款总数的70%,这个数字背后的“宏大”,令人感到34.5万“阶层”与12亿9多千万其它“阶层”之间的鸿沟的深度。

巧合的是,34.5万们的崛起,与两次“卖”的大潮不无关系,据统计,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家”中,有1/3是党员,而“企业家”阶层可以入党以来,先“企业家”而后党员的比例,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绝大多数党员“企业家”,是国有企业的“转制”或者“下海”而转换身份的,当然,在企业“转制”中,被扫地出门的是大多数,原先的少数“高层”,摇身一变成了“企业家”,而“转制”正是少数人“买”得国有企业资产的良机。

至今,究竟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用《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话说,“问不到一个确切的数字”,黑龙江省国资委主任胡祥鼎说过“国有产权转让被很多人认为是最后一次廉价而丰盛的宴席。不少人动用一切手段、关系试图加入这场盛宴。”,原国资委副主任李毅中透露过, 2003年止,全国的一些县级城市有的是将国有企业全部卖光了,造成不仅没有国有企业,而且没有经营性的国有资本;地市一级中60%-83%卖掉了国有企业。当时的统计数据,全国的国有资产有11.83万亿,其中52%是地方的,48%是中央的。

确切的总数不得而知,但惊天的个案不绝于耳,比如,2001年四家民营公司出资3750万元参与山西沁水县国有骨干煤炭企业改制,获得75%的股权;按四家民营公司实际投入375万,年均回报1亿元计算,它们在沁水的这项投资年收益率高达3000%(瞭望东方周刊)。比如,国有企业大连白云旅游汽车出租公司按上级要求进行了改制,原公司法定代表人等15名管理层人员将公司买下。在新注册的民营公司中,公司原经理和原党委书记共持有80%多的股份。其等人只需付223万元,就能得到目前市场价值达4000多万元的223个出租车营运号牌。(人民网)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还有白送的,所谓“零成本收购”,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买”,有买方就有卖方,有卖才有买。

彭德怀元帅在红军指挥权被左倾机会主义把持期间,红军反围剿作战在错误军事路线指导下遭到重大损失,看到历尽千辛建设起来的部队被拼光的时候,说过一句名言“崽卖爷田不心痛”。那么,那些将大量全国人民辛苦积累,工人职工奋斗毕生建设、发展起来的国有企业的有形、无形资产,以低廉得可笑的价格,高得惊人的收益“卖”给少数人的人、行为,也可以视之为“贱卖了爷的屋”了。

“爷的屋”尚有余部未卖,而“卖田”的狂潮又起,这回的田不再是象征意义的说法了,而是货真价实的田地,好田地,金贵的田地。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是,越是鱼米之乡,越是“XX熟,天下足”的地方,其卖田的收益越高,卖得越欢实。有报道说过,本届总理温家宝在飞机上俯瞰江南大地的时候,焦虑地感叹,已经看不到连片的良田了。一个号称“天堂”的省份,竟然成了第一粮食入口大省,这说明什么,子子孙孙的田都被卖掉了。

而这一卖,倒也成就了34.5万们中的相当部分,因为他们得到的是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随着时代的推进,子孙们的世纪什么最宝贵,恐怕要数各种资源了,土地资源尤为突出。然土地资源的收益,又如此集中地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今年的胡润富豪榜出笼了,前十名“首富”中,竟然有六位与田的买卖沾边,当然最抢眼的要算2007年的首富新贵、最大的“地主”杨某家族了,据说目前三身家超1200亿,超过了微软公司的CEO,而杨首富的富,当然离不开买田。据报道,杨氏的手中目前掌握了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总土地储备量。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土地的得到的特征是“低成本”。

比如,杨氏在广东韶关拿下的面积约为239万平方米土地,每平方米楼板价只有大约104元;张家界的地块面积约为69万平方米,总价为人民币1.18亿元,平均每平方米楼板价也仅为171元。比如,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以每平米不足10元的平均单价征用农田和用于灌溉数千亩水田的水库,最后建成一处占地近1500亩、最高单价达2000万元的全封闭式私人花园别墅区。背后是该地区人均耕地0.83亩的贫困县的严峻现实,失地农民的血泪哭诉。

贱买的前提是贱卖,在一买一卖之间,不知道有多少不得见天日的交易,但一个看得见的现实就是,34.5万们资产的无度膨胀,“爷的屋”卖了,子孙的田也卖了,却只造就了这样一个在历史的长河中极为短暂的阶段中的极为少数的人,实在是卖得疯狂,然“屋”卖完了,田卖完了,还有什么可卖。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689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卖的时代  卖了爷的屋  又卖曾孙的田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