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2009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的变与不变

    进入2009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四个新变化,同时,又维持着一个不变。理解这些变和不变是把握当前和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四个变化是:经济出现复苏信号、社会预期开始转好、通胀预期出现、宏调政策呈现调整迹象;一个不变是经济依然处于危机之中,危险和威胁依然存在,这个大格局没有变。  

一、四个新变化  

1、经济出现复苏信号  

一些经济指标数据开始转好,经济呈现回暖迹象,譬如GDP增速、房地产市场情况、发电量、大宗商品市场、以及股市等。  

GDP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1%增加到二季度的7.9%,上半年为7.1%。  

房价   

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6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比6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已连续五个月上升。  

发电量  

7月单月发电量同比增长4.21%(统计局中旬公布数据,历史上看有一定出入),6月当月同比增长3.6%(都是国调中心的口径);已连续2月同比增速为正,形成复苏趋势。  

大宗商品价格  

纽交所的原油价格已经由年初的40多美元反弹至如今的70美元 以上,国内的汽、柴油价格经过几次调整后,也分别提高了930元/吨和 800元/吨。在4月中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国内钢材价格也出现连续第17周上涨,涨幅在50%左右,接近2007年高点,不过到8月中旬出现调整。  

股市  

上证综指由年初的2000多点一度冲高至接近3500点,涨幅超过70%,只是到8月中旬才开始调整,目前回落至2900点左右。  

2、社会对经济增长预期开始转好  

随着一些数据的走好,中央6月份开始重新对经济形势定调,研究机构也纷纷调高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详情见下表。  

   

机构  

预期调高的具体情况  

中央政府  

温家宝 6月17日 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做了一个新的总体判断,就是“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此后中央又称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但基础不牢。  

IMF  

 7月8日 调高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预期,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增长率由4月的6.5%上调至7.5%,明年预期由7.5%调高至8.5%;其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兰查德近日称,世界经济已开始复苏,但进程能否持续取决于“精妙的”重返平衡措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其所长夏斌 8月13日 指出,复苏趋势已经出现,今年的GDP增长达到8%是有希望的;其副所长巴曙松 8月9日 称,从今年上半年增长的情况看,基本可以确定中国经济是V形反转,今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长可达10%,明年一季度很可能达到11%左右。  

摩根士丹利  

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将2009年GDP增长预测调高至9%,2010年增幅调高至10%。  

高盛  

 8月10日 上调内地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至9.4%,是迄今最“牛”的看法,亦是高盛4个月内两度调高内地经济增长预测。  

申银万国  

当前经济形势好于预期,调高2010年GDP增长率至8.5%。  

中金  

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已经超过美国,充足的经济刺激力度缩小了“产出缺口”,中国未来将先于美国出现通胀。预计居民消费价格(CPI)将在10月或11月摆脱负增长,明年甚至将攀升至3.5%至5%。   

数据来源:据网络资料整理  

3、通胀预期出现  

通胀预期的主要来源是上半年的信贷的疯狂增长,上半年的新增信贷达到了7.36万亿。这是什么概念?2007年全年新增贷款是3.63万亿,2008年全年是 4.91 万亿,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是2007年全年的两倍多,是2008年全年的1.5倍。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很可能步入一个“滞胀”时代,通胀预期的出现和扩散是上半年股市、楼市走高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  

4、宏调政策呈现调整迹象  

上半年的宏调政策延续去年年底的基调,以保增长、保就业为核心,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为保障政府“四万亿”投资计划的顺利展开,货币政策的宽松已经远远超越“适度宽松”的限度。上半年的贷款增长了7.37万亿,通胀预期开始出现并持续强化,股市、楼市出现飙涨。在此局面下,过渡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遭遇社会指责,中央7月份开始对宏调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进行反思。 7月28日 ,央行网站挂出一份名为《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通胀预期有所显现。而此前,通胀预期这一敏感的词汇只是出现在机构学者的研究报告中。 8月5日 央行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在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此后中国股市终止连续上行趋势,开始暴跌,目前已由3500点,回落指2900点一线。   

二、一个不变:经济危机的大格局没有变  

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由内需和外需两部分组成。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2007年已经超过70%,而消费率则尚不足40%,这说明我们以往的发展模式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外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和动力。中国经济能否真正摆脱危机,从根本上说,两个条件的必备其一,或者外需恢复,这样以往的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将得以恢复和延续;或者内需振兴,并能替代消失的外需,这样将形成新的内需拉动的增长模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个条件没有一个能够存在,甚至改善的迹象也并不明显。  

1、外需依然低迷  

外需依然低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出口增长数据没有明显改善迹象:前7个月中国外贸出口下降22%,而 7月份则下降23%;另一方面衡量美国经济形势的一些关键指标没有明显改善: 7月份,美国失业率为9.4%,且呈继续升高势头;丧失房屋抵押赎回权案例数量再创新高, 美国7月的房屋止赎率环比上升7%,同比更是大幅猛增32%;7月份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创下了1950年以来的最大按年降幅;7月新屋开工数量下降1%。  

2、内需振兴无望  

通缩的加深是内需不振的直观表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目前支撑中国经济表现出回暖特征的措施是扩大投资,政府的“四万亿”计划。但是,投资并非终端需求,从本质上说,它不是需求而是供给,因为这些投资都是要形成产能的,要生产产品的。投资不但不能能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相反还会加剧。消费、唯有消费才是独立的、真正的内需。中国消费不振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额的两极化严重:富人该买的都买了,穷人该买的却买不起。一个例子就是政府在恢复增长上给予厚望的房地产。在房价上升,房市呈现繁荣景象的背后是真实需求的严重萎缩。中大恒基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目前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已达27:1,超出国际平均水平5倍。按照目前北京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一家人”不吃不喝需要27年才能买到一套房。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市场中的自住型需求正在被挤出,流向二手房市场和郊区。  

要振兴内需,必须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二次分配方面,二是从一次分配方面,但关键地是一次分配。一次分配是主调,二次分配(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只是微调。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给定的,如果一次分配差距过大,那二次分配的调节力度再大也没用。  

要增加中低收入者在一次分配中的比例,必须提高其谈判力,强化其各类权力保障,其关键在相应的政治制度改革,譬如赋予一般公民充分的舆论监督权,通过舆论监督来保障一般公民各类合法权益不被侵害,但目前这方面毫无进展。  

三、结论  

在外需短期改善无望的前提下,中国经济要真正恢复增长,必须提振内需,这需要在改善收入分配的两极化上采取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动作,即需要扩大和保障一般公民的基本合法权力,以提高其在一次分配中的谈判力。  

然而,目前所执行的企图以扩大投资来提振内需的做法是南辕北辙,从长远来看不仅不会改善产能过剩局面,反而可能会使其更严峻。  

目前上一轮政策刺激的效果正在弱化,进一步政策刺激的空间也正在缩小。可以预计,随着政策效力和空间的持续压缩,中国经济真正的严冬也将姗姗而来。  

(执笔:共道经济研究所 www.gongdao.org  蔡历 )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1802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经济危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