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张庭宾:热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怕力量

 

《反热钱战争》第二章  热钱魔力之源(1)

热钱代表来信:曾有一个天才计划摆在我的面前

2008年6月中旬,我收到一封来自热钱代表的信。

自2007年5月开始,我每周一在《第一财经日报》评论版开了一个“庭宾透市”的专栏,主要跟踪分析预测国内外主要金融市场的趋势,特别是紧盯着热钱的动向。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能够抓住热钱的“魅影”,把握了热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判断中国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走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专栏里,我留下了电子信箱(ztb6666@tom.com)经常会收到一些投资者认可和感谢的信,这是鼓励我继续努力的主要力量之一。我也收到过责骂的邮件,2008年1月28日,当天上证指数大跌7.19%,收于4419点,我刚发表一篇题为《热钱舆论正将市场动荡“嫁祸”宏观调控不扭转人民币加速升值A股将酿更大股灾》的文章,文中写道:

(对于此前A股26.5%的下跌)显然,“5·30”后A股付出了3万亿市值巨大代价但未能物有所值。去年6月12日,笔者曾撰《3万亿巨大代价能否换来彻查热钱》一文,再次警醒:(热钱势力)将千方百计推动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促使中国加息,导致流动性更加泛滥,他们再建议以更大幅度升值和更多次加息来解决。使泡沫膨胀得更大,从而逼出财政和税收政策,乃至一些行政调控手段;阶段性泡沫被刺破后,财政税收政策成为“代罪羔羊”,政府威信和决策信心将受到打击。与此同时,某些唱空人士则增强了其对中国决策和市场的影响力,使其在将来某个时间戳破更大泡沫更有效率。如此循环,直到中国资产泡沫最后一次被戳破,再也不能恢复元气而止……当此轮中国A股付出高达约6.6万亿元市值的更巨大代价后,我们再不能纵容“人民币加速升值和加息是紧缩”的虚伪谬论!必须彻底扭转人民币加速升值和加息的市场预期!痛下决心将人民币对美元恢复到年升值3%以内,回归类固定汇率的轨道!如若不然,有关部门继续放纵人民币加速升值和加息,未来A股泡沫仍将卷土重来,还会遭遇更惨烈下跌。

很快,一封破口大骂的邮件发到了我的邮箱,内容很简短、很有力、很深刻——

你傻×啊,发表这样的文章对你有什么好处?中国有这么多傻×,就该他们死,没有“七的”贡献,那有“一”的丰收。还有,国家战不战败关你鸟事,只要有钱,什么制度下你都是老大,他们这些傻×国民值得你这样呼吁吗?除非这轮你没挣上钱。 

与上述这封很黄很暴力的邮件相比,另一封自称来自“热钱代表”的信函就正式得多,也颇具绅士风度,它也透露了更多的信息。收到这封信的时间是2008年5月份,我在4月底刚发表完一篇名为《热钱做空中国最后计划猜想》的文章,并宣布暂停专栏两个月,准备全心投入本书的写作。

就在这时候——5月上旬,我又收到了一封邮件,内容大致如下,本人略有修饰:

张先生,作为你眼中罪恶的热钱的代表,在下也仔细地读了你的大作,撇开金钱方面你对我们的成见不说,出于你个性中某些我比较欣赏的东西,我觉得是时候提笔写些东西了,顺便告诉你一个曾经的计划,一个差一点近乎天才的计划。

没错,前两年的股市大涨大跌,背后的确活跃着我们的身影,但是,2007年的大涨还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当那时股指冲上6000多点的时候,我们这群人口中都念着上帝了。尤其在中石油以如此不合理的价格上市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当仁不让地做了“空军司令”,接下来就是让广大股民叫苦不迭的漫漫熊途。

有些人可能会奇怪,在股指期货没有推出的单边市,做空股指有什么用呢?精彩的部分就在这里了,做空股指,只是计划的一部分而已。精彩的在后面,在做空股指后,我们靠什么盈利呢?我敢打赌,中国包括你在内没有一个人(我除外)能够猜得到我们的如意算盘,精华部分将要揭开了……指数大幅下跌后,会引发资金的大幅出逃股市,资金逃出股市后会怎么样呢?肯定不会自己跑去跳海,资金会涌入商品市场,会涌入房地产市场……所以你可以看到,为什么越调控越失控,股市的几十亿(估计是美元,笔者注)出逃资金无论放到哪里,都会引发剧烈的泡沫,如我们所看到那样,股市极度狂热的时候CPI才不过5点几,但一旦大幅下跌,CPI马上蹿到8点几,这就引发了下面最精彩的部分。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先问你一个问题:央行看到物价上涨,它会怎么做?你可能想到了,但我来替它回答:“加息!”它看到物价一天比一天高,肯定会使用他们常规的方法进行调控,而且会越来越严厉(我们心里暗暗高兴),人民币起码一年升值十几的幅度加上利息的收入,根据我们的模型推算,起码有20%左右的无风险利润!如果加上风险部分的收入,我就不在这里说了,怕大家吓到。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次贷危机烧了我们的后院,计划才没按照既定的步骤完全实施,而不是什么货币调控和那堆素质比**差不多的所谓专家学者的功劳。我看着已经获得的利润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那是我玩金融以来最天才的计划啊,做空(A股)股指推高(内地)利率,有谁会想到呢?当然,以后还会有更天才的计划。这个未画上完美句号的故事就到这里结束了,很唐突,对吧?我也觉得是。有兴趣的话,我们交个朋友吧(做我的敌人你貌似还没够档级),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不会有做敌人的机会了,一个更大的烂摊子等着我去收拾,没空料理这个伤害我太多的国家了。

看到这封邮件,我斟酌一二,随即写了如下的这封回信:

××先生,首先要矫正的是,在我的眼中,热钱并不代表道德谴责上的罪恶,热钱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资本力量,它们靠着自己的智慧、实力以及影响舆论和民众情绪的能力赚取暴利,他们是这个被金钱俘虏的世界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在毁灭中华文明的复兴,而在我眼中,中华文明复兴的根本意义在于——拯救你们这些号称是人类最聪明、最有智慧的精英。

在过去的两三百年中,你们活跃在金融市场上,投入无数的精力和聪明才智,去通过战胜他人,获取他人的财富而证明自己的杰出与成功。但是遗憾的是,你们没有几个人是最后的赢家,你们一次次被洗光,次次再爬起来,即使最后你们抱着成堆的美元,你们也带不走一分钱,你们知道自己上不了天堂。因为你们的灵魂太沉重,天堂里没有金融家,因而你们对自我的精神救赎更加绝望,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为了钱钱钱,你们在金融市场中由少而壮,由壮而老,在这个人类自虐的炼狱中被炼成了一堆炉渣。因为你们忘记了生命最终极的目的——达成精神世界的终极解放和自由,而要做到这一点,是要靠战胜自己的贪婪欲望而不是相反。是要靠到中华文明的精华中来寻找解脱之路,这就是释与道的大智慧,自利利他而非损人利己,最终达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万法归一、一尘不染”的境界,内心再无任何羁绊与痛苦,就可成就大自在。

今天你既然现身,我有机会告诉你,与你们的斗争,不是为了战胜你们,而是为了告诉你们,有一群与你们拥有同样智慧能力的人,他们在走一条和你们刚好相反的道路。在与你们斗争的过程中,在保护帮助大众的过程中,在鄙视金钱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抛弃小我,获得大我,而且心胸越来越开阔坦荡,越来越勇敢无畏,让我们通过自身的这种实验,来证明通过这种“自利利他”的方式,真的能够找到一种真正的大自在的解放。就像我们只有放弃怀中的金块,我们才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一样,并最终通过我们的实践向你们证明,如果你的精神不想让滚滚红尘的贪欲给淹死呛死,就扔掉你怀里的金块,你的精神才可能真正自由遨游。

某种程度上,我们还要感谢你们,我们与你们的关系犹如刀与磨刀石的关系,我们是刀,如果没有你们的磨刀石,我们如何修炼得更锋利?同样,你们磨刀石如果没有刀的存在,也会觉得太孤独寂寞,这是你给我写这封信的原因吧。所不同的是,我们是刀,就有机会修炼成“刀我合一”,甚至“无刀无我”的境界。而如果你们坚持自己的损人利己的道路,被刀磨得再多,永远也只能是一块顽石。

至于你们那个“天才”的计划,也不要太高估自己。你们到中国来,先炒房地产,再炒A股,在(上证指数)4000点撤退,进入银行吃利息,享受人民币升值;2007年三季度以后,央行实行紧缩性信贷政策后,国内企业资金链吃紧,民间贷款利率很高,你们又变身PE,给中国本土企业提供短期信贷,条件极为苛刻,利率30%以上,一旦它们还不上,就要它们“卖身”给你们,将来你们拿它去上市就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利润;你们现在在干什么呢?如果我估计不错,你们在囤积食用油、囤积汽油、囤积粮食,通过各种方式拼命推高CPI,央行一看CPI又涨,就收紧银根,可这根本打不到你们,反而让你们如虎添翼,因为你们的钱早跑出银行了,现在,你们的主力资金已经开始撤退了,留下一部分钱准备收拾中国企业尸横遍野的残局。

这是一场残酷的游戏,你们大有可能成为赢家。但是,你们会赢得一时,但无法赢得一世;你们即使赢得了金钱,但输掉了灵魂的尊贵和安祥。你们毁了中华文明的复兴,也就是毁了你们自我拯救的最后希望。你们之所以如此放纵欲望、贪婪,是因为在西方文明中你们找不到真正的精神故乡。我要告诉你,你唯一的精神故乡在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中,我将一直在这里守卫它,直到你放下屠刀,浪子回头。

尽管对方在信中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应该不会有做敌人的机会了”,但我只会付之一笑,如果就此麻痹大意,岂不是太天真了。

不过,我还是觉得有收获的是,在与热钱舆论博弈了三年之后,终于有人承认自己是热钱代表了——这正是热钱厉害之处,他们的神秘与潜行犹如狼群,只能是他来找你,你如果想找到他们,那就相当困难。那么热钱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巨大的魔力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它们的弱点在哪里呢?

第二章  热钱魔力之源(2)

关于国际热钱必须回答的四个问题

“热钱”是中国人财富保卫战的主要对手,是国际金融寡头遏制中国战略崛起的“轻骑兵”,也可以说是潜伏中国的“特种部队”。要想打赢这场热钱反击战,必须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否则一场艰巨而复杂的攻防战中,如果连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战友都分不清楚,那么结果只能是一个,稀里糊涂地败下阵来,连为什么输都不知道。

“热钱”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被使用频次最高的词汇之一,这个词又意味着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一一来寻找答案。

什么是“热钱”

西方人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今,一千个人口中有一千个热钱的看法。

某些“权威人士”至今仍不承认存在热钱,他们只承认有“长期投机性资本”,而2006—2008年上半年超常规的外汇储备增长,是源于“合法的外汇流入”。那么,到底什么是热钱呢?

“热钱”源于英文的Hot Money,又称“逃避资本(Refugee Capital),是充斥在世界上,无特定用途的流动资金。它们逃避监管,为追求最高报酬及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期、套利和投机。正是靠它,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一手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在短短半年间掀翻了整个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

在笔者看来,定义热钱的最关键要素有二:一是为了资本投机(包括汇率、股市、房地产、信贷、大宗商品等等)获利,不直接参与物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不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二是出入一国或多国的边境。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参考要素,即未经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合规认定的资本项目流入。这与中国出口企业卖完商品获得外商的购货款,与外商直接投资进行较长周期的工商业投资构成了根本区别。

特别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热钱是不分国内国际的,前两年风云一时的温州炒房团其实是国内的热钱,它们与国际热钱投机内地楼市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非常相似。如果它们出境投资或者海外避难,就是国际热钱。二、实业的工商业资本与热钱是有可能相互转化的,当实业资本将本来用于商业竞争的钱变成投资,就像前文中讲到的“雅戈尔”那样,那它就成为“热钱”,只不过它没有出境,暂时不算国际热钱。

本书所指“热钱”是指那些从国外未经合法合规批准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投机资本。而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热钱数量和未来可能出逃的国际热钱数量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本地投机资本为了避祸国内金融危机而出逃,那也就成为国际热钱。从这层意义上说,未来出逃的国际热钱是有可能多于进入的国际热钱的。

国际热钱是怎么进入中国内地的

国际热钱进入内地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粗略列举如下:

——伪装成贸易顺差。一般与外贸出口公司合作,伪造并不存在的出口商品,或者夸大出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比如,实际出口了1000件西服,却谎称3000件,每件单价20美元,却上报100美元。这样就有超过实际出口额的14倍的国际热钱貌似合法地进入内地;另外一种就是在时间上做文章,这批西服刚刚收到定单,按照常规,加工期三个月,海运一个月,出口到美国一个月,5个月后货款才打过来,但现在定单刚到,货款就打来了。当然,以上手法需要中外双方事前协商好。

——伪装为来自国际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国或地区的的居民实体在其本国本地区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中建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这种投资既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初的交易,也涉及二者之间以及不论是联合的还是非联合的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外商直接投资一般有明确的投资项目,并且要被批准。然而,过去几年,中国各地政府对于外商直接投资非常饥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审批很松,而且资金入境后被挪用也很难监管。

——QFII。2002年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对外发布。2003年7月9日,瑞士银行高调完成QFII第一单,QFII正式进入中国A股市场。截至2008年4月,已有52家海外机构获准作为QFII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总的投资额度是102.95亿美元。对比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在QFII额度停批一年多之后,近期外汇局已悄然批出了3亿美元的额度,这标志着200亿美元新增的额度开始启用。而向外汇局申请等批的规模更是超过了200亿美元。权威人士同时表示,截至2008年初,已经获批的QFII机构已累计汇入资金98亿美元,汇出12亿美元。虽然已经汇出了12亿美元,但是目前QFII在境内持有的股票市值已超过了2700亿元人民币,可见其获得的收益可观。但由于QFII是合法批准的国际热钱,一般不包括在“热钱”概念之中。

——直接通过“地下钱庄”汇入。2007年8月,深圳捣毁的杜氏地下钱庄揭开了这个隐秘世界的一角。杜某,香港一家人民币兑换行的老板,隐藏在深圳市的这个地下钱庄是杜某设在内地的一个办事处。杜某的这家地下钱庄非常隐蔽,钱庄的经营已有七八年之久,周围的居民对此毫无觉察,如果没有人内部举报,谁也难以发现。他们进行了长达七八年的外汇买卖交易,平均每天的交易数额高达800万元人民币。杜某的钱庄平均每三分钟就可以完成一笔转账业务,而每一笔业务会按照1.5‰~2‰的标准收取手续费,以此计算,杜氏地下钱庄2006年至2007年5月期间交易金额达43亿元,其手续费用收入估计超过了千万元。杜某的外汇交易方式在国际上被叫做替代性汇款机制,就是境内的公司想在境外做一些投资,想把钱打到境外的话,可跟钱庄谈好一定的汇率,把人民币打到钱庄所控制的、公示的人民币账户上,钱庄通过转换行打到境内的公司指定的境外的账户上,资金是两头走的,境内提现的是人民币资金,境外提现的是外汇资金。一些业务两端分布海外、内地的商业银行如果缺乏自律和监管,也可以轻松地做类似的事情。

——国外亲友的赠款或遗产。由于中国有大量的海外华侨,他们与国内亲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各种汇款和遗产馈赠的方式,将国际热钱伪装在其中汇入。

——PE(私人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亦称创业投资。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它一般采取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运作。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结构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而风险投资公司则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该基金的投资运作,并获得相应报酬)等。开放这两种资本项目的本意是让他们帮助中国工商企业升级进步,但很多资金一旦入境,就方向失控。人们经常会诧异于风险投资的大手笔,对一个小网站都能一掷3000万美元。其实,双方却可能有为逃避监管而签定的秘密协定——1000万美元用于网站投资,另外2000万美元投资方可以自由使用,被投资的合作方不得干预,那么这些钱到哪里去了呢?去炒楼,炒股了!

——携带交易。这是最直接和原始的方式。雇佣人员随身携带外币或人民币,通过深圳海关等边境关口直接携带出入境。

……

总之,国际热钱进入内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花样翻新,千奇百怪。有关人士因此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以现在监管部门的力量,国际热钱是堵不住的,于是更松懈了监管。其实不然,国际热钱固然无孔不入,但是它们有一个巨大的软肋,由于它们大多是伪装非法进入,所以一旦被抓获,监管当局有权罚没其所有收入。即它赚的可能是20%,但亏的却可能是100%——血本无归,因此这是一个极大的震慑。

客观地说,仅靠现在外汇管理部门的人力和能力防热钱,也确实防不胜防,但完全可以借鉴美国证监当局的“群众运动”的方法——美国监管当局为震慑和打击股市中上市公司与庄家的联手操纵或造假,每月两次将所有上市公司的报告全部向社会公布,各界人士只要一百多美元就可以买一份,社会上的财务专家和律师就会研究这些资料,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向上市公司合法索要“封口费”。如果不给,就可以代表投资者进行“集体诉讼”,不用先交诉讼费,而且是被告方——上市公司高管和庄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罪,如果不能证明,即为有罪,一旦一人胜诉,所有股东受害人都可以得到赔偿。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违规者的造假成本,让他们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一年多以来,我一直坚持认为,完全可以引进美国的这种监管制度精神,来制定《反热钱法》,完全可以做到对热钱的有效管理和打击。然而有关部门至今未有理会,甚至有舆论嗤之以鼻——这是开资本自由化的“倒车”。

国际热钱潜入中国的规模有多大

关于热钱多少的测算有许多种,从1000亿到10000亿美元的各种估算都有。

在2006年之前,热钱测算的方法比较简单——当年外汇储备增长额-贸易顺差增长额-外商直接投资(FDI)-资本项目合法净流入,由于此前资本项目合法净流入数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2006年以后,所谓人民币汇率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外汇掉期Foreign Exchange Swap,是交易双方约定以货币A交换一定数量的货币B,并以约定价格在未来的约定日期用货币B反向交换同样数量的货币A。外汇掉期也被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用于从市场上收回流动性或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一些国家如瑞士、德国、英国等中央银行曾使用外汇掉期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之类的花样翻新,再加上外汇部门也不公布其细项,除了央行和外汇管理局的极少数人外,外人根本无从得知这些数据,因而试图通过官方渠道计算出热钱的数量几乎不可能。

截至2008年4月,我个人估计潜入中国内地的国际热钱大约在1万亿美元左右。方法很简单,2003年以前,上海房地产价格尚未暴涨,热钱基本没有进入内地,1995—2002年外汇储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9.55%,以此推算出2003—2007年及2008年前4月的没有热钱水分的正常增长量。截至2008年4月,其外汇储备余额的“正常”总量在1.15万亿美元左右。而2008年4月末的实际外汇储备量为2.1144万亿美元(官方公布统计额1.76万亿美元+中投公司本金划拨1409亿美元+国有金融改革转移注资654亿美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481亿美元)减去“正常”的1.15万亿美元的量,再相应减去合法资本项目(如QFII),得出的大约数为9600亿美元,接近1万亿美元。

这个估算方法没有计算热钱的盈利部分。这个估算方法简单有效,也不会夸大热钱的实际数量。原因在于,由于2005年7月至2008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9.1%,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超过10%,因而同期的中国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不应超过前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的高峰在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过去,商业服务业的高峰也在2005年前后过去,而金融服务业的投资额度增加也是渐进的,数量是有限的,因而外商直接投资也不可能比过去几年加速过多。更何况,在越来越高的基础上,每年保持29.55%的增长率,已经含有高估了“正常”外汇储备增长的成份。

2008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张明博士与《第一财经日报》评论部主任徐以升共同完成了《全口径测算中国热钱规模》的论文,他们的方法更细致、更完整,也颇有说服力,其结论是——2003年至2008年第1季度流入中国内地的热钱合计约1.20万亿美元,热钱利润合计以约0.55万亿美元计,二者之和为1.75万亿美元,为2008年3月底官方发布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

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一艘航空母舰的造价是100亿美元。因此,1万亿美元热钱涌入,相当于在中国经济的内海中,已经有100艘航空母舰驶了进来,只不过它们化整为零,以小舰小艇、无数小舢板的形式进来了。而有关部门竟然看不到!

如果当前中国内地大约有1万亿~1.2万亿美元流入的热钱,如乘以1美元兑7.5元人民币的汇率,再乘以4倍的货币乘数,热钱在国内的流动性大约为30万亿元人民币,即使考虑到被央行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央票和17.5%的存款准备金率锁进“水库”的资金,也可以说,现在中国内地资金流的版图中,国际热钱已经与中国资本平分天下了。

国际热钱什么时候流入,什么时候流出

热钱之所以“热”,它有一个基本特性——就像狼一样对金钱的血腥非常敏感,它就像飞蛾一样对热源非常敏感,它就像吸血蝙蝠一样对财富之血非常敏感。随“热”而动,追“热”而舞,所以称之为热钱。

暴利热源多种多样,在国与国之间,主要有三种热源:一、目标国(比如中国)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经济日见繁荣,财富积累日益丰富;二、该国货币(人民币)相比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更高,而且还会继续走高;三、该国本币汇率正对其他货币升值,而且未来持续升值预期明确。

经济正在起飞,国民所得正在成长,股市正在上扬,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正在上涨,发展中国家只要相较于他国符合以上要件,都能吸引八方热钱进来,随着大量热钱涌入,该国经济更加过热,股市和房地产泡沫更高,形成一浪接一浪的疯狂泡沫,直到最后泡沫破灭。

对于大部分热钱来说,赚到钱就是“英雄”——这是热钱唯一的价值观。但是,热钱的核心力量是极少数负有政治金融战略目的的特殊热钱,在必要的时候它们也会不惜严重亏损以达到战略目的。它们对任何目标国、民族等毫无忠诚度可言,当目标国的汇率升值和利率爬升出现拐点,并向下行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场,变卖目标国货币计价的资产,如外资拥有的股票、国债、投机性房产和土地等,兑换成他国货币之后,倾巢汇出。

但是,未来热钱会不会像以前他们做的那样全部倾巢流出,我不太能确定。因为在美国遭遇越来越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热钱及其背后金融寡头势力的真正目的可能并不仅限于掠夺一番扬长而去。就像南宋所犯的重大战略错误一样,当蒙古强大进攻的时候,南宋的决策者认为他们会像契丹和金国一样,只是来劫掠财富,殊不知,元朝统治者的目的是为了永久占领中原,成为它的新主人。保尔森先生极力推进中国金融业开放,特别是开放中国金融机构控股权的意图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无论上述两种目的的哪一种,都是需要冷酷而嗜血的狼群把中国金融市场掀个人仰马翻,让投资者闻热钱而色变。

商银行2个月股价翻倍的幕后黑手

第二章 热钱魔力之源(3)

 

 

2008年以来,曾经不露声色的“热钱”,逐渐掀去伪装后,已经成为A股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怕力量。

尤其是在6月18日和19日这两天的大涨大跌,其血腥的恐吓和炫耀已经非常嚣张。在上证指数10连阴狂跌19.15%之后,18日上证指数狂拉146点,上涨5.24%,紧接着19日,大盘更惨烈下跌193点,跌去6.54%。这一上蹿下跳的市场行情是什么意思呢?是热钱已经彻底操纵A股的标志!这个市场已经没有任何理性投资可言,只剩下了热钱赤裸裸的操纵。它这么做已不是为了赚点小钱,也不仅是为了彻底摧毁国内投资者的意志和判断力,而是热钱在要挟股指期货之类政策不得的情况下,疯狂地向监管者挑衅——嚣张至极,为最后的恐慌和乱中取胜创造条件。

6月11日,笔者以《弃守3000点之忧》对此警告在先:

6月10日A股雪崩,上证指数大跌7.73%,深证成指大跌8.25%,这一市场走势表明,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使得中国A股将更痛苦地“硬着陆”。换言之,如果决策者不能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市场疑虑,明确3000点保卫战的重大意义,则从4月24日开始的3000点保卫战必败无疑。而且,热钱一定乘10日股市恐慌大跌之际,收集了他们非常匮乏的股票筹码,从而使自己重新拥有了在股市上翻云覆雨的能力。与此同时,投资者对决策者一以贯之的信心将大打折扣,决策者日后再次号召凝聚投资者信心的能力也将降低。这样此消彼长之下,如果决策方态度继续暧昧,上证指数跌到2500点也没什么不可能。

 从6月11日到6月19日的市场走势完全验证了这一判断,也再一次证明我没有低估热钱的力量,遗憾的是,大多数投资人和某些货币权威人士一直低估了这个对手的厉害。尽管中国的主流财经媒体早就警示热钱乃心腹大患!

早在2004年前后,热钱的先头部队已经在当年“千点论”的舆论配合下,随着“国有股减持”导致的A股的不断下跌,悄悄进入内地,开始布局。它们首先炒作上海的房地产,与温州炒房团不谋而合,将上海中心区的房价由4000~5000元/平方米炒到了2.5万元/平方米上下。2005年下半年,A股股权分置改革大局基本已定后,它们开始转战A股,在1000多点成功抄底。而2006年是热钱加速潜进的一个高峰期。

它们真正开始兴风作浪是在2007年初,在股指期货概念的刺激下,它们狂拉A股。它们的策略是以狂拉工商银行以撬动上证50成份股大涨,以上证50成份股带动沪深300成份股,进而拉动整个大盘急速上涨。

让国内投资者目瞪口呆的是,工商银行这样的超级大盘股都能够从2006年11月初的每股最低3.25元狂飙到2007年1月4日的6.79元,上涨幅度达到108.92%,在一个长期熊市之后,国内的投资者根本没有如此牛市思维,更没有如此魄力和实力,只能是热钱所为。

果不其然,2007年1月19日,《中国经营报》以《外资几十亿美金操纵工行股价800亿美元坐庄揭秘》为题,通过一个事件当事人的自述揭露了工行股价被操纵的内幕:

张先生是江苏一家金融机构主管经济业务的负责人,目前,已成功地操作了十几亿美元的境外资金入境再进入股市,并因此在2006年赚得盆满钵满。他说最难的一次操作发生在2006年3月。外方要求在一个月内将7亿美元安全入境,并进入国内近千个股东账户。

只有这种级别的投资基金才会有如此魄力。当他回想起这7亿美元进入股市时境外操盘手的操作,还心有余悸。如果按外商投资的办法操作这笔资金入境,时间上来不及。他只有选择走贸易和地下钱庄这两条成本最高的资金入境途径。

走贸易途径,基本方法就是用虚高价格出口商品,获取差价。例如将国内价值1元的东西以100元的价格卖到国外,这样等于有99元的境外资金进入了国内。

同张先生所在的金融机构相关联的十几家企业,在2006年4月向境外基金在境外的公司出售了交易总额达到5亿美元的刺绣、雕刻等低关税或无关税的商品。

一切都是有办法“搞定”的。张告诉记者,走贸易渠道很麻烦,首先是1元的东西卖100元必须保证没有人追究。同时为保证资金安全,5亿美元需要很多笔不同的贸易来分散完成,这必然牵涉太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事实上境外50万美元进入国内要受到有关部门的监控,我们必须将资金过几次手才能保证脱离监管部门的监控。

尽管我们的律师忙得要死,尽管一个月内做完5亿美元入境已是奇迹,但在客户需求面前我们有时还不够专业,需要求助更为专业的人士。

走贸易渠道正好一个月,更快的方式当然是求助于办理境外资金入境更“专业”的地下钱庄。7亿美元中的2亿美元就是通过地下钱庄进入国内的,最快的一笔2000万美元在开始运作的第6天就进入指定的国内账户,最慢的也在第3周入账。

地下钱庄的优势太明显了。张先生不无羡慕地告诉记者,最快的一笔2000万美元的资金入境,事实上根本没有资金进出过国境。他解释到,国内有等值于2000万美元的资金要借助地下钱庄出境,地下钱庄在国外以2000万美元做抵押担保,国内人民币出境方在确认担保有效后,国内这笔等值于2000万美元的资金通过洗钱手段,直接打入指定的账户。同样境外基金的2000万美元也最终打入国内出境资金指定的海外银行账户。

2006年3月,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998点上涨至1300点附近盘整,当时国内股市空头气氛极浓,而7亿美元在此时几乎是每一笔款进入股东账户就在两个交易日内满仓。

张所在的机构前几年由于股市低迷,公司业绩始终未见起色,然而这家机构在业界多年的打拼使之具备了直接与海外大型机构对话的平台。

“我进入江苏这家机构唯一的目的,是帮助境外资金寻找一个安全、高效的进入国内股市的渠道,严格地说,我是整合境外对冲基金和国内金融机构资源的操盘人。”具有海外背景的张这样定义自己的角色。

“尽管监管很严,但我们总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境外基金进入中国股市。”他表示。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获取和分享其增长的潜力已经成为全世界金融机构的共识,加上2005年底中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掌控12万亿美元的国际对冲基金,自然不惜代价地快步进入中国资本市场。2005年年底,随着境外资金进入中国股市的速度日渐加快,身在海外的张先生看到了这一商机而加入这家江苏的机构。

“我之所以愿意向你透露内幕,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过手的境外资金最终的来源地是亚洲某个经济大国的几家对冲基金。”他显然带有一点民族情绪。据介绍,以前境外资金大多借道香港入境,而目前借道台湾进入中国内地的比例在提高。理论上是在将台湾的资金引入内地。江苏省数量庞大的台资企业成了主要的境外资金入境“蓄洪池”。

买入,全是买入;满仓,还是满仓;拉升,一直拉升。张先生对这十几亿美元看多中国股市的操作方式一度十分迷惑。2006年中国股市尽管不断被唱空,但其快速上涨的势头没有过多的“犹豫”。显然目前在中国股市的境外资金大有来头,资金量巨大,而且行动如事前商量好的一致。

2006年上证指数从1100点涨至记者截稿前的2847点,事实证明上述亚洲某经济大国的基金操作完全正确。他向记者展示了他办公室放着的以麻袋来计数的股票交割单,十几亿美元投资在2006年赚了一倍。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十几亿美元逐渐向数十只超级大盘股靠拢,更可怕的是随着股指快速升高,每到市场多空、双方分歧加大的关键时刻,上述境外基金来回倒仓拉升大盘股的迹象就越来越明显。

“老外绝对不是简单地来中国赚一笔钱就走,否则仅这十几亿美元在中国股市不敢、也不可能去拉升大盘指标股,他们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张披露,这家境外基金在工商银行股价3.4元上市首日开始大量买入,在此后数日连续买入。开始我以为买工商银行股票是赌人民币升值,没想到这家基金居然在工商银行股价接近4元时开始对倒拉升股价,每天总成交额都在20亿元以上,直到一举将股价推过4元一线。此时他才恍然大悟。

“预测A股涨到3000点还是5000点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一切取决于老外的投资策略,以及国家管理层对股市调控的后续政策之间的博弈。”张先生点了题——这是国家层面考虑的问题,一个赚佣金的人不必先天下之忧而忧。

这篇文章刊登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国务院主要领导做了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和严密监控热钱。

   应该说,《中国经营报》在2007年1月19日刊发的这篇文章尽到了主流媒体的历史责任,不谋而合的是,我也分别在2007年1月1日、2月15日发表了警示热钱未来严重危害性的文章(《警惕2007年热钱:为2008酝酿新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1月1日;《热钱疯炒工行预演2008对华货币战争》,2007年2月15日)过去两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也刊登了大量警示热钱投机搅乱中国宏观经济的文章。

这是一个发现热钱,把握热钱,控制热钱和反击热钱的难得机遇。可是,有关部门是如何调查的呢?不得而知。只是一年多以后,2008年4月19日,新任国务院分管金融的副总理王岐山在周末召集的第一次各金融主管部门特别会议,研究的主要课题仍是“热钱”。

在《中国经营报》这篇揭露热钱操纵工行引起巨大轰动后,一时间反而是质疑和否定这篇文章的舆论四起,其言论无非是《中国经营报》记者捕风捉影,乃至造谣生事,可是该文如此深合逻辑的丰富细节根本是不可能编造出来的,如果真是编造的,那记者只能比“天才”更“天才”;另一种怀疑声音是,热钱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力量,如此默契的行动呢?不可能的。似乎这样质疑一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世上本无事,你们这些媒体庸人自扰之。某些汇率权威人士也绝口不谈“热钱”,只是某位官员偶尔以学者的身份称不存在这种“短期投机性热钱”,只存在“长期投机性资本”——由此似乎证明媒体和一些民间学者警告“热钱”的不专业。

不过,有关部门还是推出了一个平衡国际收支的新方法——对国际资本出入境采取“严进宽出”,所谓严进,就是对国际资本项目的“热钱”严格限制进入中国,“宽出”则鼓励国内企业和居民将资金汇出。这个想法咋一看起来似乎有道理,把进来的门关紧一点,出去的门开大一些,鼓励国内资本出海,那么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就平衡了吗?

在这个想当然思想指导下,“严进”没有做到真的严——因为事实上热钱更加加速流入。但“宽出”的确越来越宽。国内个人向海外汇款的额度由1万美元扩大到5万美元,积极推动QDII出境,包括推动中投投资黑石等国内机构投资海外,结果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它们均在美元下跌的大熊市中折戟沉沙,损失惨重,反而中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埋伏,很多资金不得不又退回内地。

这个政策起到了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了吗?没有,此后,国际热钱偷渡内地更加变本加厉,汹涌澎湃。在如狼似虎的热钱看来,它就像一个“稻草人”,或许像一个“诱饵弹”,只能引诱那些不懂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国内投资者偏离盈利的目标。

那么,热钱野狼的豺狼本性是怎样炼成的呢?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1557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热钱  股市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