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蒋高明:长期食用转基因无害?---《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100问》争议点之八

蒋高明
 
        由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具体作者的图书《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100问》第30问有下面的论述:
 
        30. 长期吃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有问题?
 
    答:关于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借鉴了现行的化学食品、农药、医药的验证系统,采取大大超过常规食用剂量的超常量实验,可以评价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如大鼠90天喂养实验,其实验时间相当于大鼠整个生命周期的1/8,大鼠2年喂养实验是观察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慢性毒性试验。在食品安全评价中是否需要进行慢性毒性试验,要根据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及是否有蓄积毒性来定。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区别就是转基因表达的目标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只要转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不是致敏物和毒素,它和食物中的蛋白质没有本质的差别,都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因此不会在人身体里累积,所以不会因为长期食用而出现问题,蛋白质吃进去就消化掉了,不会长期保存在身体里。这和重金属污染是不一样的,重金属不能代谢掉,会逐渐累积,所以才会导致短期吃可能没问题,但长期吃可能会有问题的情况。人类食用植物源和动物源的食品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这些天然食品中同样含有各种基因,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跟其他常规食品所含有的各种基因不存在差异,都一样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食用转基因食品是不可能改变人的遗传特性的。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瑞士政府批准的第一个转牛凝乳酶基因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奶酪,到现在已经有22年的历史;1994年,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迄今17年的历史;1996年,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大规模生产应用,迄今也有15年的历史。这些产品经过大规模长期食用,没有发现食用安全问题。
 
        为回答公众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的疑问,《100问》在620字(含标点符号)的解释中,有三层中心意思:一是90天的大鼠实验,说明没有出现异常;二是推理,即转基因表达的物质通常都是蛋白质,和普通食品一样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三是举了瑞士、美国等国家食用15-22年转基因食物历史,他们没有出现问题,因此可推论其他国家吃其它的转基因食物也应当没有问题。
 
        下面就分别来看看,实际情况是否如《100问》作者描述的那样美好?
 
一、国内外的动物实验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早期英国的Puztai实验、俄罗斯的老鼠实验,几乎家喻户晓,这里不再重复引用。就以今年《欧洲环境科学》发表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估:当前的(实验)局限与可能的(实验)改进》来看看转基因对动物真的没有影响吗?他们用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喂食老鼠,从19次90天的动物实验数据中得出评估是:43.5%的雄鼠肾异常;30.8%的雌鼠肝异常;29.7%的雄鼠骨髓异常;22.8%的雌鼠骨髓异常!

        上文的通讯作者为:Gilles-Eric Séralini criigen@unicaen.fr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得出与人家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其原因在于,他们选择性地利用了实验结果,实验是转基因的人自己做的,其结果就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其实,在中国大陆,有三名年轻的硕士用转基因材料做的实验,出现与欧洲科学家实验结果类似的结果,他们用的材料分别是转基因水稻和大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转基因水稻致小鼠肠腺细胞病变增生》摘要(为了保护当事人,这里不介绍该学生及其导师)有下面的描述:
 
        本论文通过五个试验研究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稻谷中所表达的cry1Ac杀虫蛋白对小鼠的体内血清生化指标、胚胎生长发育、脏器指数、小鼠小肠mtDNA突变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质在小鼠体内残留程度与转基因稻谷的潜在致敏性,旨在为评价转Bt基因稻谷的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并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  
 
        试验1转Bt基因稻谷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试验将80只6周的小鼠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小鼠(5只公鼠,5只母鼠),对照组饲喂同一品种的非转基因稻谷日粮(C组),试验组饲喂转基因稻谷日粮(Bt组)。试验期90d(天),90d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5只小鼠,眼球静脉取血,测定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取血后处死,测定重要器官指数;其中小肠、肝脏、肺脏和脾脏做成显微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正常,重要器官指数未见显著差异,肝脏、肺脏和脾脏切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但小肠切片表明实验组小鼠小肠腺细胞产生了病变性增生。  
 
        试验2转Bt基因稻谷对小鼠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将试验一的雄雌大鼠按1∶1合笼,每天对雌鼠进行阴道涂片检查,以发现精子之日为妊娠0d,于妊娠20d处死孕鼠进行剖检。然后对妊娠小鼠体重增加观察各组于妊娠的0、4、8、12、16、20 d称重,观察体重的变化。对妊娠小鼠生殖能力检查观察并记录胚胎称重、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活胎逐一检查记录性别、体重、身长、尾长及外观有无畸形。将每窝1/2胎仔用茜素红染色,检查骨骼项目。将每窝1/2胎仔用Bouin氏液固定2周,用徒手切片法作内脏检查。结果表明转Bt基因稻谷对孕鼠孕期体重增长没有影响,活胎仔肉眼外观检查结果表明,头部、四肢、尾、躯干、面部、腭、唇均无畸形。用放大镜按顺序检查各脏器大小、形状及位置,Bt组和对照组均未见异常。  
 
        试验3转Bt基因稻谷的致敏性生物信息学预测  用三维结构比较工具比对后发现,Bt毒素蛋白和多种常见的细菌毒素如大肠杆菌素A(ColicinA)、白喉毒素(Diphtheria)具共同的三维构象特征,都含有由多个疏水的和亲水亲脂α-螺旋组成的α-螺旋束,其长度足以跨过双层脂膜,具有相似的穿孔机制。据此预测转Bt基因稻谷具有致敏性可能,具体情况有待于进行实验研究。  
 
        试验4取食转Bt基因稻谷的小鼠小肠mtDNA突变的研究   选定mtDNA的mtDNA12S RNA和16S RNA全序列片段引物,共设计4对引物,扩增4个mtDNA序列PCR产物条带,将DNA测序结果与线粒体基因库中的小鼠mtDNA序列对比,得到所有食用转Bt基因稻谷小鼠小肠标本中一致性的2个有意义的点突变,造成了原来位置上氨基酸的改变,分别为337G>C(His→Asp)和1771G>T(Asn→Lys)。对于实验结果中2个一致性突变,推测它们可能起到协同作用,突变的积累使得线粒体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小鼠出现小肠腺细胞病变性增生。 
 
        试验5转基因稻谷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质在小鼠体内残留的检测  随着转基因植物在饲料中的应用,人们对转基因植物中重组DNA及其表达的目的蛋白质是否会转移到动物产品中越来越关注。本试验以转Bt基因的抗虫水稻的稻谷配成日粮饲喂小鼠,90 d时随机抽取5只,无菌条件下心脏取血,以肝素钠抗凝;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的肝脏、肾脏、脾脏、小肠、腿肌。采用一对cry1Ac基因特异的引物,以转基因稻谷中的cry1Ac基因的229 bp片段为PCR扩增体系和扩增条件的阳性对照,以小鼠内源GAPDH基因340 bp片段为DNA提取效果阳性对照,对血液、肝脏、肾脏、脾脏、小肠、腿肌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有cry1Ac基因229 bp片段残留或转移,结果未扩增出该基因的特异性片段。以转基因稻谷配制的小鼠日粮为阳性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粪便、肝脏、肾脏、脾脏、小肠、和腿肌是否有由cry1Ac基因表达的抗虫蛋白的残留,结果表明转基因稻谷日粮中的外源基因所表达的抗虫蛋白cry1Ac在体内被降解,其小分子片段随粪便排出体外,最终并未在小鼠的内脏器官和肌肉中累积。
 
        湖南师大硕士论文链接: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9/262272.html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的陶冉硕士论文:《饲料中转基因成分检测及对水产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及相关论文《进口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指出,将含有30%转基因豆粕的罗非鱼饲料,饲喂罗非鱼,仅仅经过数小时后,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片段能在胃肠道中检出,四周后的检测则发现已经侵入到了罗非鱼肌体内部,7周后则导致罗非鱼肌体内部产生炎症!研究显示,在罗非鱼心脏、肝脏、肠、胃、卵巢、精巢、脑、鳃丝、脾脏、胆囊、肌肉等不同部位的DNA中都能检测到外源基因的存在。该研究还指出,采用巢式PCR检测方法对市场上的豆制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市场上有46.5%的豆制品被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黄同学等《转Bt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分离计数以及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吴凤实验基地不同种植年份转BT基因水稻对水稻土壤的功能群氨氧化细菌的影响。查明种植转Bt基因水稻会影响其根际浅层的可培养氨氧化细菌种群组成,这种影响表现为:种植转Bt基因水稻的时间越长,种植的强度越大,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影响也就越大,这一现象从A、B、E土样的对比和B、D、E土样的对比中得到明显的反映.同样,转Bt基因水稻也会影响到土壤深层的氨氧化细菌,与浅层土样中的结果具有相似性。
 

二、转基因表达的物质都能被吸收吗?
 
        如果按照上述理论,那么人吃了巴豆蛋白与应当没事,可以降级为氨基酸,并被人类吸收,实际上,巴豆对人体来讲就是毒药,而老鼠吃了则没有事。不要推理,还是让我们来看事实: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国家健康研究所(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网站发布加拿大学者发表在2011年2月《生殖毒理学》论文《加拿大魁北克东部小镇的母亲与胎儿暴露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农药》(Maternal and fetal exposure to pesticides associated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Eastern
Townships of Quebec, Canada)一文。文章指出:在孕妇、她们的胎儿,以及未孕妇女的血液中发现CryAb1毒素(即Bt毒素)。
 
        试问《100问》作者:Bt毒蛋白不是被消化吸收了吗,孕妇血液里的Bt毒素是哪里来的?孕妇血液里的Bt毒素有利于健康吗?不会影响后代吗?
 
        该研究的论文链接如下: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338670
 
三、转基因食物在发达国家的命运
 
        最近,旅美学者曹明华在《社会观察》杂志撰文《转基因不是农业发展方向》(2011年第10期)澄清了《100问》中的不实说法。
 
       曹文指出:美国市场上的其他新鲜蔬菜和水果都没有转基因——曾短暂出现过的转基因西红柿、转基因土豆均已于1998年和2001年早就分别被撤下了美国市场(目前所种植的转基因土豆只是严格供应工业所用)。美国市场上的肉、禽、鱼类都没有任何一种被转基因。其实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市面上获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只不过两大类:转入“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物和转入抗虫害基因的作物。这包括四类农作物:棉花、油菜、大豆和玉米。它们都可用来榨取植物油。而美国白人的传统食用油是白脱油、橄榄油、棕榈油等,有色人种才会主要消费转基因作物制作的植物油来烹调。除了用作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及出口,美国用作食用部分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基本上只是用来制作深加工食品的原料和作微量添加剂用的。以上提到的四类作物中,约68%转入了“抗除草剂”基因,19%转入了Bt基因,13%转入了两者。
 
        另外,占转基因作物市场不到1%的是转入了抗植物病毒基因的下列蔬菜和水果:13%的弯脖南瓜和80%的夏威夷木瓜。除了这两个特例,美国市场上的所有新鲜蔬菜水果都没有被转基因。美国大多数超市卖的木瓜都是“墨西哥木瓜”而非有转基因可能的“夏威夷木瓜”。
 
       可见,“转基因食物无害论”目前还远不是《100问》作者那样轻松下结论的时候,而是“转基因食物有害论”正在被大量事实证明之中。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1/184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食物安全  动物实验  人体影响  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