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哲学

打印

梁柱:毛泽东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走向,也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到世界历史的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确立之后,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对它做出了科学的定位,即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用更明快的语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就会影响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样,如果抛弃毛泽东思想也会影响我们政策的走向。毛泽东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指导地位,这一点不能否认,不能淡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毛泽东思想具有普遍性。我想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个指导思想,它解决的是一个带有时代性的问题。毛泽东思想的中心是要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如何和社会主义前途相连接的问题。中国经过无数痛苦的探索之后,证明只有毛泽东思想才是正确的。毛泽东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学说,把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赋予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其前途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必然走向社会主义。为了实现目标,毛泽东还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策略思想,比如三大法宝、三大作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党的思想路线等等。这些方面是具有普遍性的。今天毛泽东思想及其话语体系已经深深地在中国人民中扎根。

  二、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后,毛泽东提出一个战略性任务,就是要进行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思想。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是第一次结合。第二次结合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般讲,第二次结合是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这是没有错的,也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仅仅这样概括是不够的,不能够反映毛泽东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以往解释为,毛泽东的探索出现了1958年“大跃进”的错误,后来就转入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全面。毛泽东的探索不是一大探索而是两大探索,即他除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之外,还在努力探索一条能够保证党和国家政权纯洁性的有效途径。

  我认为,这两个探索都和苏共二十大有关系。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毛泽东当时讲了他的一个心态,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一则以喜,他在八大期间多次跟外国代表团谈话时提出,实际那个旧盖子冲破了,过去的确是一个盖子,现在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让人敢于讲话;一则以忧,就是他认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从内容到方法都有严重错误。毛泽东在当时看到了,预见到了,如果革命的历史被全盘否定,就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因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苏联革命的结果。这个预言被苏东剧变证明了。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在地平线露头的时候,毛泽东就在考虑取得政权以后能不能巩固政权的问题。毛泽东生命最后二十年这两大探索是同时开始的。当然这两大探索都不完全是成熟的,但是有着巨大的、长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也仍然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历史性任务。在这两大探索里面,毛泽东不但在物质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后来奠定了宝贵的物质基础,而且在如何建设、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我们党都是极其宝贵的,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为我们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的的确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扩展,在这个方面毛泽东提出了许许多多宝贵的观点,我这里主要是讲两条。

  第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有了新的突破。中国共产党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就指出,他力图回答什么叫社会主义。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十月革命经验,大体上从四个方面即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来阐述什么叫社会主义。毛泽东更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就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第一次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种矛盾概括成人类历史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当然,两种矛盾的思想最早是马克思提出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经典表述,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用基本矛盾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基本矛盾是恩格斯最早提出的。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虽然提出了基本矛盾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矛盾概括进去。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作为社会矛盾除了绝大部分来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基本矛盾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毛泽东第一次把两种矛盾都概括成为社会基本矛盾。,这就是创新这就是贡献。

  这样一个贡献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巩固起什么作用?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个方面就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矛盾,要承认矛盾、解决矛盾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一个矛盾解决了,又有新的矛盾被发现、解决,然后再推动社会发展。这样我们就在社会矛盾面前处于主动地位。

  第二个方面是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即它从基本方面来说是相适应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不是搞阶级斗争,而是向地球开战,是在新的生产关系的保护下发展生产力,这样就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个方面是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还有不相适应的方面,这是非基本方面,因为基本方面是相适应的。这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通过调整、改革来进行,这就为社会主义改革指明了方向和任务,即改革是为了发展完善社会主义,而不是相反。

  任何社会都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有意义的是,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在夺取政权之后,大量的主要的矛盾是内部矛盾,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就为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毛泽东在经济思想理论方面有很多好的提法。其中有一个提法对科学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有重要发展。在1959年到1960年,毛泽东提出,所有制解决之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所有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变,它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人与人的关系会发生变化。有两种变化,一种是往好的方面变,往同志式的平等的关系方面变;一种是向坏的方面变,重新建立起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名义上还是公有制,但内部发生变化。在《共产党宣言》里面,马克思把他的理论概括成一句话,即消灭私有制。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条件就认为解决世界上的不平等、不公平、被颠倒的历史,就是要把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变成整个社会所有。毛泽东回答了所有制改变之后的问题,即所有制虽然变了,它还有可能发生逆向发展。毛泽东为了防止中国发生变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实践探索,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的理论对今天来说是非常有意义,即既要肯定大规模的群众性暴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的,但是又要肯定阶级斗争还长期存在,是曲折的,在一定条件下会激化;他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谁胜谁负的问题没有解决;根据当时国际上出现的问题,毛泽东看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现代修正主义,尽管在革命中,我们对这个概念用得不彻底,但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看,毛泽东作出的这个判断是准确的,这对我们非常有意义;再比如,他认为,谁也消灭不了中国共产党,唯一能够打败它的就是它自己,等等。

  总之,毛泽东提出的第二次结合包含了两大探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丰富和发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文为作者2013年11月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3-11-12/2364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11-12 关键字:毛泽东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