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哲学

打印

岳德常:关于价值体系问题的概述

岳德常:关于价值体系问题的概述


在本人答复马门列夫的文章后面有朋友跟贴说没看明白什么是价值体系,所以便再贴一篇本人关于价值体系的思考,供朋友们参考.

(一)什么是价值体系?

从价值这个概念到价值体系这个概念,有一个演变过程。在人们思考价值体系之前,经济学家们所研究的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被人需要,它能满足人的需要。关于价值的定义,可以很容易地从《政治经济学辞典》查到:“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后来又有经济学家把市场因素引入商品价值,提出了边际价值。但不管怎样,商品的价值是与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价值产生于人的劳动,服务于人的需要。

因而“价值”一词就与“需要”一词密切联系,后来有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人的需要,他们发现,人的需要是一个体系,如马斯洛就有一个需要层系理论,他把人们所自觉追求的目标体系称为价值体系,我最早看到的价值体系这个词,就是从马斯洛的著作中看到的。从经济学到心理学,人们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一个从价值到价值体系的深化,是人类精神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的一步,实现了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转换。

可在实际上,马克思很早就超越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完成了从价值向价值体系的这个转换。他说:“实际上价值只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它的物的表现,____人们同他们的相互生产活动的关系。”[1]从这个高度来看社会生活过程,“财物世界的幻影消逝了,这个世界不过表现为不断消失又不断重新产生的人类劳动的客体化。任何持久的财富都只是这个社会劳动的转瞬即逝的物化,是生产过程的结晶化,生产过程的尺度是时间,即运动本身的尺度。”[2]这样一来,马克思就从研究外部世界深入到研究人类自身,完成了从价值到价值体系的转换,这同时也就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换,其意义不亚于天文学上的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转换。

正因为马克思能够深入到这个深度,所以才能够分析商品拜物教,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质。这种认识上的深化便意味着精神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开辟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新领域。价值体系这个东西并不是以前不存在,而是早已有之,但它处在我们的认识之外。就像地球引力一样,即使人们没有认识它,它也仍然存在着,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在研究的商品价值时,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客体身上,其实物质财富不过是人类劳动的不断产生而又不断消失的载体而已,人类的活动才是商品价值的内在核心。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类活动本身的时候,便会进一步发现,在人类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价值体系,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着的东西,马克思曾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借用他的这个说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来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价值体系的不断进化过程而已。对价值体系的研究将把人类的目光投向一个辽阔深远的领域,并将给人类历史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由于人成了关注的中心,而人的价值体系在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所以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关注的中心,价值体系是被人们意识到的需要的体系。这种被意识到的需要就是目标,“人需要有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3]这是因为,人的根本特征就是人是有意识的,他的需要不管合理与否,都要经过他的头脑进行整理,成为他的自觉意识,经济的自然必然性、文化传统、个性发展的需要,甚至于本能,都要经过其大脑的加工,成为他的目标。这些被他意识到的目标所形成的体系便是价值体系,其中那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目标便是这个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历史的进步过程,也即是人们逐步深入认识自身的需要、实践新的核心价值的过程。由低阶的基本需要到最高阶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对核心价值的认识的逐步深入使整个价值体系日益丰富完善,在此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个以由低到高的价值为核心价值的价值体系系列。

还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价值体系与通常所说的价值观不同,它有着深厚的内涵。人们在谈论价值观时,所指的总是存在于人类个体头脑中的东西,而价值体系则与之不同,它不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同时还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时代精神潮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社会集体中占支配地位。它内容复杂、包罗万象,控制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与个体价值体系的灵活变化不同,社会价值体系就像是一位步履蹒跚的古稀老人,艰难地缓慢前行。为了区别这两者,有时我们特意把它们分别称为个人价值体系与社会价值体系。

在个人价值体系与社会价值体系之间有一个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超循环”。个体价值体系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它在社会价值体系的大环境中形成,受其制约。社会价值体系形成于无数个体的价值体系的作用,获得了独立的生命,反过来控制着个体价值体系的成长过程,把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个性稳定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个体的充分发展必须借助于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托举,只有在社会集体的进步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理解了个人价值体系与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我们便可深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支配着社会运行过程。它有一套政治经济制度支撑着它。它产生于人的生活过程,但却又比个体强大,控制着人的行为。人类个体生生死死,来了又去了,而那一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却一直持续下去,反过来支配着人们的生命过程,单个人的力量在它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说腐败现象,人们都知道那是坏东西,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为什么仍然存在并发展着?这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个东西很强大,驱迫着人们按它的要求行动。再比如公款消费现象,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款吃喝等“三公”现象的费用,据说是每年九千亿。为什么这种“三公”现象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在公务员队伍中有一个自发地形成的支撑着“三公”现象的价值体系,人们称之为“潜规则”,如果不能改变这个“潜规则”,而是企图采用一些行政措施来制止它,那就不过是扬汤止沸,不能扭转其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就像动物植物成长过程中都有DNA在其中发挥控制作用一样,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成长过程也有一个DNA在其中发挥控制作用,这就是价值体系。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物,控制着社会的运行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相应地就要有不同的价值体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

由于不同的社会形态要有不同的价值体系,我们要想建立一个新制度,首先就必须建设新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在世界上,就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价值体系,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开篇所说的那个“幽灵”。它先在欧洲的上空飘荡,后来又飘到了俄罗斯,飘到了中国,一些先进的人们接受了它,实践着它,于是它便在社会生活中扎下根、立住脚,逐渐变成为有形的具体的存在。就像胎儿在子宫中孕育成长并最终诞生一样,新制度的成长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从幽灵到成长壮大并最终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毛主席也很重视这个东西,他不再将其称为“幽灵”,而是称为“路线”,他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不管是称之为“幽灵”还是“路线”,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极端重要,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和生命之所在。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道常无名”,其意思是说,大道经常地处在人们的意识之外,而正是这个经常不被人们认识到的东西控制着历史的进程。

只有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深入认识世界,并进而找到其中的关键。通过总结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特别是通过总结我们党执政六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马克思所说的“幽灵”命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总结出这样一个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的遗传密码,是决定着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决定因素。抓住了这个决定因素,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才能像动物或植物一样,是一个成长着的生命,而不再是一个由建筑材料堆砌起来的没有生命的建筑物。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是人类政治文明意识的一次新突破、新进步,必将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将人类政治文明稳定在一个新阶段上。

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人们大都是从那些表面的不重要的属性开始,逐步由浅入深,最后才抓住本质属性。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如此,以往人们所强调的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等等也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但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它们不是本质属性,现在看来,它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和公有制是为新价值体系的成长创造经济基础,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是为新价值体系的成长提供政治保护措施,民主与法治建设则是新价值体系表达和实现自己的途径与方式。就像胎儿在遗传密码的控制下逐渐成长起来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的遗传密码,有了这个遗传密码,自然而然地就要发育出公有制等等社会特征。因而这些特征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们只是社会主义躯体上的“器官”,只有作为遗传密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是本质属性;如果没有这个遗传密码,而是一直让资本主义的遗传密码居于主导地位,社会就发育不出来这些特征,因为这个社会不需要这些“器官”。如果有了这些“器官”却不用来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这些“器官”就会蜕变、衰亡。在另一种情况下,一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站稳了脚跟,诸如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等等“器官”也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归之于消亡。现在我们说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在实际上,和谐也还只是表现,其本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面我就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遗传密码的作用。

第一个例证是秦国的崛起,其起因就在于商鞅为秦国制定了一个好的价值体系。原来秦国的文化很落后,后来来了一位商鞅搞变法,制定了奖励耕战的政策,废除世卿世禄制,制定了二十等爵制。规定不管地位高低贵贱,只要立有军功,就能封官加爵。甚至奴隶只要能立有军功,也可以拜爵或免为庶人。新法规定“富贵之门必出于兵,”(《商君书•赏刑》)“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韩非子•定法》还指出:“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这样的价值体系大大调动了秦人参与战争的积极性。于是,“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商君书•赏刑》)“民之见战者,如饿狼之见肉。”(《商君书•画策》)“秦人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是故秦军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挡未尝不破。”(《韩非子•初见秦》)与之相对比,六国则缺少这样的价值体系,贾谊《过秦论》中也说,六国之士,“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士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由此可见,商鞅制定的军功爵制,使秦国士兵在战场上勇于进取,进而把士兵们成就个人富贵的“军功”凝聚为国家整体克敌制胜的“军功”。“能使民乐战者王。”(《商君书•画策》)价值体系的优越,决定了秦国在与六国的争斗中必然取得胜利的结局。

第二个例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源于价值体系的更新。在此之前的近千年历史中,那些被《大国崛起》提到的大国都处在中世纪的黑暗之中,在基督教和经院哲学的控制下,人们贬低现实生活的意义,宣扬禁欲主义,认为一切物质享受、人间欢乐都应当抛弃;它否定人世生活的一切,生活的目标是在死后灵魂进入天堂,它主张人们把一切献给神。在这种价值体系的控制下,社会生活必然是阴冷的黑暗的。

在启蒙主义针对中世纪的黑暗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建立了新的价值体系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才开始崛起。启蒙主义者把注意力从天国移到现实中的“人”的身上,提高“人”的尊严,把“人”作为思考研究的中心,他们赞美自然,讴歌人生,要求人们不要去追求虚无飘渺的死后灵魂,而是追求现实的生活享受。他们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尽情享受,在人的一切错误中,最野蛮的是轻视自己。这一切都是正确的。

但是,刚从蒙昧中走出的人们对现世生活的关注是狭隘片面的,局限在对物质财富的私人占有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被忽略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尚未提上人类的议事日程。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工商业革命,工业将加工对象由土地扩展至整个自然界,需要大量原料,也产出大批商品,商品和原料都需要更加广阔的市场,由此而产生的扩张的欲望驱使着人们疯狂地掠夺,包括自己国家的人和别的国家,以及大自然。比如说,在历史上,西欧各国都发生过程度不同的圈地运动,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大量农民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被强行剥夺,农民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失去生存保障,被迫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无产者,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才能生存,即只有“自由”地服从雇佣劳动制度和接受资产阶级剥削才能生存。

英国还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必须的资本。他们不但在国内进行剥夺、剥削,在海外进行殖民侵略,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掠夺、洗劫、剥削,他们还大肆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成为其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重要来源。他们还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样的价值体系唤醒了人类的潜能,像魔法一样召唤出了巨大的生产力,科学的进步也被纳入了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地促进了这个过程。“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见解和观点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5]“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由于这种价值体系的锐利,所以这些西方国家便崛起了,而当沉迷于天朝大国迷梦的满清政府在与之相遇之后,自然是不堪一击。

第三个例子是国共两党的较量,这其实就是两种价值体系的较量。国民党的军队也有一套激励机制,打仗的时候,当官的在后面喊“弟兄们给我上,冲上去的赏大烟土五两”。而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就不这样,他们坚持着革命理想,知道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而且实行的是官兵一致,在最危险的地方,领导喊的是“同志们跟我来”,冲在最前面,所以他们虽然武器很差,吃得也很差,人数也少,形势也险恶,但总还是能够坚持下去,直到夺取最后胜利。就是那些原本在国民党军队里很笨蛋很胆小的人,到了共产党的军队里,也很快就变得勇敢起来。这就是因为毛主席为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建立了一个好的价值体系,有了这个价值体系,蒋介石的失败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从上述三个事例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个结论:两国交兵,或者是两个政治集团争斗,价值体系的先进与否决定胜负;我们可以将其简称为“价值体系决定胜负论”。如果要是有耐心,我们还可以找出大量的例证来证明这个命题,比如说,成吉思汗的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洲,李自成为什么无法巩固他的新政权,满清政权为什么能够入主中原,都可以从交战双方的价值体系的优劣对比中找到根据。

(三)判断价值体系优劣的标准。

从“价值体系决定胜负论”出发,我们可以认识到,价值体系有优劣之分,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那么判断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价值体系的评价标准,这是一个很少人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人下意识地本能地把自己的价值体系作为终极的标准,凡是不符合自己的价值体系的即是错误的,凡符合自己的价值体系的即是正确的。但由于人们的价值体系都还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所以人们关于价值体系的评价标准也还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如果人们对自己的价值体系缺少反思,便会自以为是,坚持片面性的标准。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西方文化也大举进攻,咄咄逼人,于是就有那么一些中国人盲从了西方人的标准。这看起来好像是因为他们丧失了对自己的文明的自信心,但这也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因为他们和西方人处于同样的价值体系水平上。为克服这种对自身价值体系的无意识,我们就需要研究不同社会集体的价值体系,从中抽象出一些一般规则来。

首先可以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的价值体系。从秦国的崛起和它统一中国以后的迅速覆灭的过程,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由商鞅所建立起来的那个价值体系,在战国时代的竞争中占据压倒的优势,但它不能适应统一以后的社会需要。换句话来说,商鞅的工作奠定了秦国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基础,但也埋下了秦朝二世而亡的伏笔。他所建立的是一套鼓励杀人的价值体系,杀一个敌对国家的人可以“爵一级”。他还用一套严刑峻法来管理自己的百姓,“秦法:’一人有罪,并坐其家室。’并坐,处分全家以同样罪名。”[7]这样的价值体系使得人人自危,所以便不能长久,能够长久的只能是那种以人为本的、鼓励和谐的价值体系。贾谊在《过秦论》中对此已有分析:“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其意思是说:企图吞并别人的人,当然要崇尚诈术与武力;想要稳定其兼并的成果,则需要制定一套新的政治方案;夺取天下与巩固执政权力要采用不同的政策,所以秦国在统一全国后应当有一个价值体系的转换,但是秦朝统治者完不成这个任务,“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二世“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无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穷困,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而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困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籍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8]由是可见,秦朝的二世而亡是其自身的价值体系所决定的。

其次还可以观察一下现代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秦国的价值体系一样,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过程中,西方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占据了优势地位,被儒家思想控制着的中国官僚愚蠢无知,终至于一败涂地。西方的价值体系尽管也曾风光一时,但它也会走向困境。还在它刚萌芽起步的时候,马克思就预言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它的问题在于突出了物质财富的地位,忽略了人自身的发展,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现在正身处它所造成的危机之中,所以就可以很方便地观察这种价值体系走向没落的过程。

前面还提到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例子,为什么他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呢?人们将其败亡的原因归咎于其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大家都视而不见的那个“迎闯王,不纳粮”,正是因为这个口号使得老百姓纷纷响应,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夺取政权;但同时也正是这个口号使起义军不能建立正常的财政来源,起义军的财政来源竟然靠“吃大户”,这就使起义军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据。“这种劫掠型财政,必然演变成为进入北京后的骄纵。没有系统的财政建设,地方官吏无钱正常运作,只有反正或降清。部属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必然思去,杀李岩实属无奈。李自成由于不懂经济,最终输掉了政治和军事。”[9]现代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也存在着类似问题,候选人为了争取民众的选票而任意许愿,当选以后则必须遵循现实政治过程的自然规律,使得许多许诺无法落实,人民群众意见很大,满意度的民意测验徘徊在20%左右,政治过程于是便在低水平上运转,有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在这样的恶性循环过程中,便不可能出现有效的社会管理,这也决定了其衰败下去的必然的命运。这就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辜鸿民先生在上个世纪之初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他称之为“群氓崇拜”,经过上百年的运行过程,至今未能克服这一弊端,看来这种制度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结以上几种社会集体的价值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概括出评价价值体系的优劣的标准:

首先是要保证社会集体的生存延续。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以及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要能激励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人类个体的生存繁衍,进而保证整个种族的延续。

其次是要促进个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

其三是要能够促进文明的和谐进步,一是文明内部的和谐,二是与大自然的和谐。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发展观。

以上三个标准是有机的统一,必须全部得到满足,才是科学合理的价值体系。如果现有的价值体系还不能满足这个要求,那它就还要继续演变,直到进化出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价值体系来,从而把社会生活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什么时候进化出了这样的价值体系,什么时候才有可能谈论“历史的终结”,不过福山的这个表述不好,马克思对此早有准确的表述,那就是“人类的解放”、“历史之谜的解答”。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到这样一个认识:价值体系的高度决定社会的和谐度。这就像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由固体变为液体和气体一样,随着社会价值体系的升级转换,人类社会也改变其组织结构,使其趋向于和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那追求着新的人生目标的人们总会创造出与这些新目标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政治体制。

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能否理解这个标准,要取决于人们自身的价值体系的发展水平。与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不同,在对社会价值体系的研究中,研究者并不身处被研究的事实之外,而是直接就是所研究事实的参与者,这种直接的参与在一方面使其对研究事实有真切的认识,但另一方面,研究者受其价值体系的高度的限制,又会看不到现实的全貌,找不到正确的结论。用这种研究来指导社会决策,就会形成一种循环,把社会运行锁定在原有的轨道中而无法解脱。

比如说,美国生产力很强大,占有的资源也很多,应当说是能够保证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但是它不以人为本,把人的目标引向物质需要,而忽略了其他更高的需要,把人培养成为“单向度的人”。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世界,当一切神圣的东西被世俗化以后,人们剩下的只是贪婪的肉体。肉体的欲望折腾肉体,令肉体为恶,依靠其武力和资本,无所不用其极的向这个世界和其他的肉体索取。在这里上演的是与动物界一样的剧目,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是无所谓爱与被爱的,有的只是欲望与生存的需要。这样一个价值体系使得这个国家陷在深刻的危机之中。美国人也很坚持他们那一套价值体系,用自由民主人权作为包装,很热心地向其他国家推销,甚至于一再动用军事力量推广输出其价值体系。但由于他们的实际目标是剥削和掠夺其他国家民族,这与他们口头上所标榜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世界人们深受其害,逐步认识到“西方民主传播会带来暴力和贫穷”。[10]包括美国人自己,也进入了情绪低潮期:“国家就像人一样,也有情绪的起起落落,现在美国这个全世界最自信的国家就处于低潮期。10个美国人里有8个认为他们的国家正朝着错误方向前进。”[11]新当选的奥巴马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都明白我们现在处于危机当中。我们的国家处于战争状态,与一个影响深远的、暴力与仇恨的网络作战。我们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这是部分人贪婪和不负责任的后果,但也因为我们作为一个集体没能作出艰难选择,为新时代作好准备。有人失去了家园;就业减少;企业倒闭。我们的医疗过于昂贵;我们的学校有太多缺陷;每一天都有更多证据证明我们使用能源的方法助长了我们的敌人,威胁了我们的地球。”这倒是他们开始进行价值体系的转换的契机,困而学之,仍然也是值得鼓励的。但他们能否完成这个转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但我们还必须看到,当今危机并不仅仅是美国的危机,而是整个人类的危机。由于美国人在当今各民族国家的生物链上居于高端,所以当美国人也感到危机存在的时候,这就表明整个人类的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人类要想摆脱危机,就必须有一个社会价值体系的转换,从资本主义的以物质财富的占有为核心价值的价值体系转换到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谁能率先完成这个转换,谁就有能力领导人类社会进步新潮流。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体系进化的高级阶段。

价值体系的高度决定社会的和谐程度,我们要想构建和谐社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研究价值体系问题,重建一个高级的价值体系。中华民族要想崛起,也必须研究价值体系问题,建设先进的价值体系。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的天朝大国的自信被打破以后,中国人一直在寻找新的价值体系,重建自信心。总结我们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我们看到,如果直接借鉴西方的价值体系,跟在西方国家的后面走,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理由有三条:

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允许,正像毛主席说过的那样:“先生总是打学生”,人家西方人不让你崛起,提防着你,算计着你。我们中国人如果接受了他那一套价值体系,就得接受他们的领导,按着以他们为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的需要,分崩离析为几个小国,当他们的附庸,其结果是中华民族的崛起肯定是一场梦。

二是他们那一套价值体系一到中国就变味了,不是把中国人凝聚在一起到外面去抢,而是只会在自己家里坑蒙拐骗。桔生淮北则为枳,某些精英的做法已经充分地表明这些人的出息不过如此。这也从反面向人民群众证明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说,只能坚持共产党的那一套价值体系。

三是美国人在伊拉克所遇到的困局和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的金融危机表明,他们所坚持的那个价值体系已经不行了,行将就木了。美国社会却被内部贪婪的欲望所征服,被奴役在了金钱的统治之下。它外在权力登峰造极的时候,它内部争斗也越来越激烈,精神品德的沦丧也已达到极致。以前希特勒和日本鬼子坚持着这种丛林法则的价值体系,已经败得很惨了,美国人步其后尘,其命运也只能是循着同样的轨迹发展。我们要是也想用这种方法来崛起,就能崛的起来吗?

但如果继续坚持中国文化传统,完全按照传统的那一套价值体系延续下来,也是不行的。实践已经检验过了,那一套价值体系在与西方文化交锋的过程中,打一仗败一仗,没有还手之力,所以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来一个革命。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这一命运很不理解,如南怀瑾就这么说:“中国文化到‘五四运动’拦腰砍了一刀,到‘文化大革命’再遇一劫。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遭此重创,是我们全体中国人对不起自己的国家民族,对不起自己的老祖宗。”[12]这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必须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逐渐走向程式化形式化,失去内在生命力,所以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的僵化的外在形式打破,才能解放其内在的精髓,如果仅仅是原封不动地继承,那就无法传承光大中国优秀文化。我们所要继承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然后是能站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坐标上,根据人类进化的现实需要来为其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历史把重建价值体系的任务交给了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传统的精华融会贯通,使中国文化实现了一个凤凰涅槃式的转化,诞生了毛泽东思想。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才扭转了打一仗败一仗的命运,中国才得以重新崛起于世界东方。经过八十多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中国革命、工业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把一个积贫积弱、几次面对亡国绝境的半殖民地旧中国建设成了经济位居世界前列的独立强大的新中国。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现在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过建国以来六十年的曲折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世界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它是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它深化了我们对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是东西方文明优秀成果的结合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开拓出来的新境界,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就需要研究这个问题,并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

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之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并且对其内涵作了一个概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赞成这个概括,但还想补充一点,从与它相对立的那个价值体系的对比中来对其进行定义。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对立的价值体系是什么,就是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或者说是私有制社会长期以来支配着人们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有一个核心价值,那就是以财富的私人占有它就像是太阳系里的太阳一样,是这个价值体系的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这个价值体系,而是要对这个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来一个转换,从财富的私人占有转换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以前是不是存在呢?也存在于少数杰出人物身上,但绝大多数人身上所具有的这种价值被限制了,扼杀了。结果就造成了许多人生不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要对这个价值体系的核心来一个转换,从财富的私人占有转移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来。对价值体系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必须是在人们对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才能控制人们的头脑。因而对那些想要复辟资本主义制度的人们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一击。而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说,这场精神上的革命是社会主义运动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必将开辟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

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只有那萌生在人类心灵深处的新精神新目标,才能给社会带来新秩序,创造出新生活,并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物质财富世界。有了这个源头活水,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等等自然就会逐步强化。朱熹有两句著名的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新出现的核心价值就是源头活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五个方面,则是这个源头活水的表现形式。换句话来说,如果人们真正地完成了价值体系的转换,那就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新的价值体系是有生命的,它是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堆砌在一起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遗传密码。根据这个结论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没有新的价值体系就没有共产主义运动,也就没有新中国。但是我们以前所熟知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只有牢记这一真理,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守住我们的奋斗成果,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然而也有那么一些人很想否定这条真理,他们以我们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为根据,把共产党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拉到一个水平上,要实行多党制,搞民主选举,其实质也无非是要用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价值体系来改造中国。然而也正是资产阶级咄咄逼人的攻势,让我们认识到了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到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共产党所坚持的是一套新的价值体系;所谓坚持党的领导也就是坚持这种新的价值体系,并努力把这一套价值体系灌输到社会生活中去。随着这种新的价值体系渗入社会生活过程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精神逐渐觉醒,从被人任意欺凌的状态转变到自己决定命运、激昂奋发地开创新生活,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也就从一盘散沙的状态凝聚为一个强大的整体,从屈辱走向崛起。根据这个事实,我们提出一个新观点:没有新的价值体系就没有新中国。

社会主义与其说是作为一种革命理论被引入中国,不如说是作为一种新型的价值体系被中国人所接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和人生理想。毛主席所做的工作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把这个价值体系用中国普通民众的话来表达出来,让普通民众都能听得进去,变成他们的具体目标,让他们亲身实践起来,这是一个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作,多少泥腿子、奴隶,甚至是地主家庭的少爷小姐、土匪军阀,在接受了这个价值体系后,获得了新的生命,变成了一个为新制度而奋斗的战士。这个新的价值体系唤醒了他们生命中的巨大潜力,他们的生命因服务于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具有了崇高的价值;毛主席在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终极关怀的同时,也把他们凝聚成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从而开创了历史发展的新境界。

毛主席所做的这项工作很像是植物学上的嫁接,在原有的人性发展水平和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嫁接上新的价值体系,从上井冈山改造王左袁文才的队伍,到后来的三湾改编,给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支部建在连上”等规章制度,再到后来写了“老三篇”,再到后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倡导学雷锋,如此等等,他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即如何把新的价值体系灌输到社会生活中去。当然光靠他一个人是干不好这项工作的,所以也就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的政党——共产党。共产党在社会生活中的职能,归根到底说来,也就是灌输新的价值体系。通过这个党来把那些愿意接受新价值体系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自我强化和坚持这种价值体系,进一步向人民群众传播这种价值体系,领导人民群众完成改造旧社会建设新中国的各项具体任务。

因而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坚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党,是往社会生活中灌输这种新价值体系的工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因为没有共产党来做这个灌输新价值体系的工作,新价值体系就只能躺在书本里,社会生活就只能在低水平上不断地重复,旧中国那种一盘散沙的局面就还将继续下去。但是如果党员干部队伍淡化了理想信念,不能坚守新的价值体系,也就失去了往社会生活中灌输新价值体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党的领导也就徒有其表、似是而非。共产党也就失去了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前进的锐气和朝气,腐败现象就会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牢牢地纠缠着党组织,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其执政地位的丧失也就是一件自然而必然的事情了。

社会价值体系的转换升级或者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始终一贯地坚持下去,善始善终,人类才可以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上。只要走上了这条路,就必须一直走下去,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我们都已经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随着市场法则在中国大地上的猖獗,人民群众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和灾难。不仅那些被奴役和被损害的人是不幸的,处于这种奴役关系中的所有的人都是不幸的,人们都需要得到拯救。人们必须自我拯救,那些先觉悟的人们负有更大的责任。共产党不光要为人民群众解决生存的物质需要,而且还必须坚持以高阶价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只有坚持了这种价值体系,社会生活才能逐步地趋向和谐,其他低阶的价值才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满足。

一旦人们认识到价值体系这个东西的存在,那种在潜意识之中控制着人们的陈旧价值体系就再也不能控制人们了。理解便是克服,谁也不会甘于接受那种落后的价值体系的支配,它所造成的灾难不幸也迫使人们抛弃它。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目标,那就让我们自觉清醒地做起来吧。

--------------------------------------------------------------------------------

[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9页。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3页。

[3][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5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7]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页。

[8]同上,第15页。

[9]卢麒元网上文章:《伤于财政,毁于金融》。

[10]《参考消息》2009年1月4日文章:《“西方民主传播会带来暴力和贫穷”,英报称亨迁顿此学说被人误解》。

[11]《参考消息》2008年7月29日文章:《美国进入情绪“低潮期”》。

[12]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3-05-02/1380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价值体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