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马克思图书馆:共产主义在伦敦的星火传承

 
 
 

    在伦敦地铁法灵顿站附近,坐落着一幢白色的二层小楼,漆红大门在一片灰墙中很是显眼,这就是“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90周年纪念前夕,本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克拉肯韦尔格林大街37号的这家图书馆,再次感受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星火源泉。

    最初为工人俱乐部

    这幢小屋建于1738年,最初是一所威尔士慈善学校。在此之后,这栋建筑在现在划定的克拉肯韦尔格林大街37号和38号被分割成了小工坊。在1782年到1838年期间,这里是一家名叫“诺桑波兰阿姆”的酒吧。此后37号仍然在出售啤酒,但38号在1880年之前一直是一家咖啡屋。而这些实际上都是“工人俱乐部”,尤其是咖啡屋,在那里人们可以阅读报纸杂志,各个组织的成员也在那里会面。这可以说是最初工人组织活动的雏形。

    伦敦的一些俱乐部成员会在这里组织辩论,马克思的女儿埃莉诺·马克思就是这些辩论者中的一员。后来这栋房子由克拉肯韦尔的第一家社会主义者的出版社“20世纪出版社”取得。他们后来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最早的英语版本。20世纪出版社在1922年以前一直在这栋建筑中办公。

    在1933年卡尔·马克思逝世50周年时的一次代表会议上,包括贸易联盟主义者、退伍老兵、共产党、工党研究部门代表和马丁·劳伦斯出版公司商议决定为马克思建立一个永久的纪念馆。代表们认为图书馆是纪念马克思的最合适的载体。于是,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和工人学校在当年于克拉肯韦尔格林大街37号成立了。工人学校的晚间学习班包含科学、历史和政治经济三个科系,这是它最显著的一个特色。

 
 
 

    列宁也曾在此工作

    据马克思纪念图书馆馆长约翰·卡洛博士介绍,这座建筑同时也是英国差不多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出版组织———20世纪出版社的基地。它是由英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者和几乎每一个经历过英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同志建立起来的。埃莉诺·马克思、亨利·海因德曼、威廉·莫里斯、哈里·奎尔奇和列宁都曾在这里工作过。几乎每一个英文版本的马克思著作都是在这里第一次印刷出版的。

    当年受到流放的列宁在伦敦期间曾在这栋小楼内工作。1902年4月到1903年5月,列宁和20世纪出版社主席哈里·奎尔奇共用一间办公室。在那里,他编辑并出版了《火星报》。这间办公室现在依然被完好保存着,并对游客开放。在列宁使用过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列宁当年编辑、出版的《火星报》,还有当年马克思赠送给恩格斯的雪茄盒,恩格斯后来将其当做收藏剪报和书信的盒子。案头还放着德文第三版的《资本论》,翻开封面,上面有恩格斯工整的签名。周围的书架上陈列着各国赠送给图书馆的列宁塑像。

    对于这些得以保留下来的建筑和房间,约翰馆长为它的重要意义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这个图书馆对于我们的继续生存、发展并持续成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马克思主义在英国从来没有取得过成功,英国共产党从来没有过当权的经历。但是,我们目前在西欧依然是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左翼联盟的根据地。”

    “国际旅”在这里成立

 

    在这座共两层的图书馆里,一楼是会议室,讲台上左面是一尊马克思雕像,右面是一幅马克思画像,正中央是上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共产国际”组织的“国际旅”的旗帜,周围墙上还有“国际旅”的一些宣传画,因为当年“国际旅”就是在这里成立的。

 

    在二楼阅览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与整面墙一般大小的壁画,这是1934年师从墨西哥艺术家迭戈·里维拉的画家威斯康特·哈斯廷斯的作品,画作的主题是“铲除资本主义之混沌的未来工人”。一排排的书架上陈列着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国中央编译局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以及《邓小平文选》和《陈云文选》也在其中。

 

    这个图书馆目前是西欧最大的共产主义及马列研究的独立机构,收藏了4万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也是英国的国际纵队存档资料之家。这些资料记录着以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为主的志愿者们的鲜活记忆———他们在1936年至1939年间曾前往西班牙为了民主事业与佛朗哥及法西斯主义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听着这些历史,看着书架上那些红色时代的精神书卷,不禁令人对这间小小图书馆肃然起敬,墙上那些似乎已经久远的照片、画作并没有褪色,那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以及充满希望的共产主义梦想在这个图书馆内被书写,被延续。

 

    正像馆长约翰博士所说,对于西方的共产主义力量来说,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取得了一些巨大的、有影响力的成就。所以他们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在帮助其他党员摆脱当地政党铁腕控制方面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年轻人中间通过重建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复兴。

 

    在参观的最后,约翰博士不无感慨地表示,这个图书馆是马克思主义在伦敦的星火,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他说:“我们的会员分布就好比是一个沙漏:在沙漏顶端有很多年纪大的同志,同时在底端我们同样有很多16到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同志,而在中间我们的会员数则很少。整整的一代,或者更多人,对于社会主义是一无所知的。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今马克思的思想体系的影响,尤其是在左翼的思想力量在这里是非常薄弱的。所以我认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这个图书馆正通过其藏书发挥有史以来最为关键而重大的作用。这些书籍不仅是我们的人民准备的,同时也承担着让马克思主义重新为广大人民认知的教育使命。”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6-04-11/3716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123321 更新时间:2016-04-12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