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邋遢道人:我给他们讲历史,他们给我讲人性……

我给他们讲历史,他们给我讲人性……  

   

贫道对罗宁网友关于孔子的帖子提了点看法,说评论历史人物要符合历史真实,起码是史书上记载的事实。赤壁矶网友评贫道的帖子,说贫道这个评论缺少“起码的哪怕一点的人性”,因此不“公正”。既然如此,贫道就从人性角度讲讲孔子和儒家。  

   

从人性角度理解孔子,就是要尊重孔子的思想、品格、个性和人生态度。不能曲解孔子思想品格,也不能肢解孔子的思想系统。曲解和肢解孔子的思想和态度,才算缺少“起码的哪怕一点的人性”来讨论孔子。  

   

赤壁矶说:“不错,孔夫子是主张恢复周礼的,但‘复礼’并不是孔夫子的全部主张,‘周礼’也不是孔夫子的唯一诉求”。这样,赤壁矶网友还是同意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虽然不是全部主张。  

   

这里,赤壁矶有些没抓准重点。把孔子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的主张看得太轻了。“仁”是孔子最核心的主张,仁可以从人生态度上说,可以从对待其他人和事物的态度上说,但最重要的是政治态度,政治态度决定其他方面的主张。如果不这样看,很容易错误理解孔子思想。  

   

前几天朝翔网友也提出类似问题。“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推导下去,就是‘忠恕’,是‘己所不欲,忽施与人’。孔子的平等思想是‘仁’,是终极的人类生命关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是父慈子孝,君正臣直,大家各安其责,从而得到生命互相尊重的价值,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财富平等、职位平等。”这种推论就犯了逻辑错误。  

   

“仁者爱人”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具备‘仁’这种品性的人关爱其他人”。也就是关爱其他人是“仁者”的品性。“仁者爱人”是全称判断,是说关爱其他人是仁者的必要条件,就像“鸡子有两条腿”一样。全称判断并不能反过来说,就像“有两条腿的就是鸡子”是不合适的,“爱人者都是仁者”也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孔子并没有认为只有仁者才爱人,其他政治主张的人也可能爱人。所以,用爱人来定义仁者是不行的。必须找到类似“XXXX是仁”的句型才行。  

   

有没这个句型呢?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复的是哪个礼呢?孔子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如果看完孔子关于仁的全部对话,赤壁矶和朝翔就知道自己理解错了。《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中孔子把自己对仁的理解从内涵到外延基本说完了。仁的内涵是“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说凡是“克制自己不符合周礼的规范,让周礼成为人行为规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的主张和行为就是仁”。没有什么歧义。通常说这就叫仁的定义或者内涵。  

   

孔子为了说清楚这个内涵到底是什么意思,还为颜渊做了解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是:有一天大家都克制自己不符合周礼规范的思想言行,整个中国就达到到理想境界了。这也应该没有别的解释。因为后半句是“天下归仁”,主体不再是个人。因此可以看做孔子的一种政治憧憬。有些人解释为个人修养,意思是克己复礼,自身修养水平就达到高境界了。这显然很勉强。因为“己”不是“天下”。贫道的理解与儒家由己推至天下的思想方式一脉相承。  

   

孔子注重个人修养,但孔子并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说教者,不认为做点好事就认为达到他的要求了,孔子是个有政治理想的追求真理的斗士。就像“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样,真正的侠并不仅仅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果这样看,孔子关于仁的基本理念是希望弟子和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样不畏艰难,为恢复周礼奋斗终生。有了这两段话,赤壁矶认为“孔子推崇周礼,并不是排他性的……孔夫子只说‘吾从周’,并不要求大家都有那个境界”的说法就太不尊重孔子了,把孔子看成个“小人”(子曰“仁者人也)了。  

   

问题在于孔子竟然还对“仁”的外延(即颜渊问的“目”)进行了介绍:为克己复礼这个愿景努力,必须做到不符合周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要求很严格的哟,也就是别说see了,连look都不行。  

   

因此,孔子这段关于“仁”的对话是他对“仁”最核心的看法。而“仁者爱人”,是说有这样理想抱负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人,必须关爱他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是说“仁爱是人的属性,爱父母第一位”。都是说“有这样理想抱负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人”应该在其他方面还做到什么。  

   

不知道还有更好的解释或理解没有。  

   

贫道觉得,讨论孔子有一点是必要的:要读点论语,读一些关于孔子的研究。仅仅听说过孔子某句话就望文生义的理解,很容易出错。起码把这段话的前后都看完再判断。比如赤壁矶仅仅根据“吾从周”一句就认为孔子“只要各国能够‘彬彬有礼’就好,无论夏殷”,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周礼本来就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姬姓宗法贵族的礼制,也就是贵族、政治方面的礼仪。一是民间习俗。孔子凡是希望人做到的礼不是夏礼、殷礼、夷礼、蛮礼,而是专指周礼,这是所有研究孔子的文章都承认的。孔子虽然出生于鲁国,周礼之乡,但他是破落的殷王室后裔,接触最多的还是殷商习俗和东夷风俗。“十有五而志于学”学什么呢?学周礼,学好后能为人按周礼殡葬。《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意思明明白白,是在演绎礼仪。但那时“子入太庙,每事问”,被时人讥笑为“邹人之子”不“知礼”。意思是孔子这时候并不真懂周礼。  

   

他说自己“三十而立”是怎么回事儿呢?是因为这个时候他基本掌握了周礼规则,甚至小有名气。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去世,临终立下遗嘱,令其二子师事 “达者孔丘”学礼(见《左传》)。能被贵族承认地位学问,可安身立命,以此“而立”。同时,所谓“立”就是按规矩办,可则可,不可则不可。   

   

《史记·孔子世家》说他稍后由南宫敬叔陪同,到东周王都洛阳“问礼”,并会见了做史官的老子。孔子真正得以系统地接触周官典籍,并广泛研究各种礼制,全面检讨“周礼”,最后成为当时最权威的周礼专家。于是“四十二不惑”。 “不惑,达权也” (程树德《论语集释》)也就是知道周礼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进行权变。孔子此时对典籍的解释,已经能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意愿进行解释,修正了很多不合适的地方。说来说去都是周礼的问题,不是现代意义的“彬彬有礼”那个礼。  

   

孔子到五十岁读了《周易》,这才自顶向下把握了周礼的来源和根基,由此敢说自己“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不是脾气好了,啥话都听进去了。而是达到“心与耳相从”(皇《疏》),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周礼的规则知道了,怎么权变也知道了,周礼的理论基础也了解了,谁在与自己探讨时连他怎么想的都能搞清楚了,自然对周礼的理解、演绎做到随心所欲,怎么都符合周礼了。  

   

这个时候的所谓“周礼”,已经不是原来的周礼,而是经过孔子自己博古揽今,融会贯通,加上自己政治、伦理理念的周礼。虽然贫道着实佩服孔子的钻研精神,佩服孔子最终达到根据当代需要和自己理解来发扬光大所历史继承,甚至认为自己一辈子休想达到孔子的境界一半,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孔子政治理念的根基不是周礼,政治愿景不是西周基本范式。也不能因为孔子的这些优良品性而赞扬孔子的政治理念。  

   

贫道讲历史,爱国者网友给贫道论态度,问贫道对孔子“是全盘否定、彻底打倒还是去芜存菁、推陈出新?”贫道那个帖子,虽然只是指出罗网友不符合历史记载的问题,但态度已经很明了了:研究和评论都要实事求是。贫道否定的是罗网友的评论,不是“全盘否定、彻底打倒”孔子。凭贫道这点德行,干不了这个。  

   

孔子的问题,除了对中国政治框架的设计不符合已经变化的国情外,其次就是过于强调“师古”。虽然“封建论”和“复古论”不见得就是孔子政治主张的核心,但后来的儒家却把这些内容加以发扬光大,搞成儒家在很长时期的主要政治态度了。孔子在对周礼的解释中,将很多已经落后过时的东西进行了重新修正。比如《孔子家语·五刑解》中有这样的对话:“冉有问于孔子曰:‘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乎?’孔子曰:‘不然,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言不请而擅行此五者,大夫既自定有罪名矣,……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曰:‘子大夫自取之耳,吾遇子有礼矣,以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者,教使然也。’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  

   

本来,冉有对“刑不上大夫”的理解应该是西周礼制的本意——“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但孔子用通过礼制教育能让人自觉按照礼制办事的一贯主张对其含义进行了修正,说这些犯法的大夫们会“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杀”。这个解释其实有点勉强,有些像依靠“道德血液”面临的问题。如果不“自裁”怎么办?如果照样赚黑心钱怎么办?虽然如此,总是在宣扬自己道德治国的理念,而且能自圆其说,还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是,这等于给统治阶级提出一个难题:如果按儒家道理办,恐怕要有对付不自觉自裁权贵们的办法吧。能够根据自己理念修正传统中不合理地方,虽然这个传统被自己看做“郁郁乎文哉”,孔子还是很值得尊敬的。对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对孔子这段解释会有更深理解:礼教是对上等人的,不是对庶民的。同时也可以互证:惟上智下愚不移是说上等人受到不同教化。(有人说不是这意思。说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有教无类”相矛盾。应该是“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其实有这两句话就更说明孔子是这意思了:虽然人生来性情接近,但由于受到教化不同结果就无法改变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究竟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呢?贫道以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孔子为了探索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典范的;而孔子在探索过程中不以基本掌握而止步,而是探源寻末,自顶向下,由表及里,并能根据自己对时代的理解进行权变,继承和发展这套理论,是让人望其项背的。当然,这种精神道家、佛家也有。  

   

其次,虽然孔子的政治学说并不适合当时的国情,不是什么“先进文化”(赤壁矶语),但孔子关于教育的理论是那个时期无论中外最高明最先进的。这种教育理念道家和佛家都没有。儒家除了自己学习修养,还要劝人甚至要求人学习修养,对待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相比之下佛家“随缘”,道家“机缘”的传播方法就太“自私”。  

   

第三,孔子提出一套先修养自己道德品性,再报效国家人民的人生态度是值得赞同的。既要修养出好的品性,又要积极入世,回报社会。道家、佛家虽有修养主张,但缺少入世主张。如果说中国知识分子从儒家学说里得到了什么有益的营养,也就是这个东西。  

   

那么,孔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呢?  

   

首先,孔子的复古为中心的政治主张,和借古讽今的春秋笔法,让后来的徒子徒孙们往往办错事,说错话。复古不复古,无所谓对错,只能根据当时的需要来提出。但只提供复古一途就有问题了。当然,这也怪不得孔子,因为孔子主张的周礼就是古的。但相对于同时期的法家就不同,因为法制理念是新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时期传统的东西已经成为桎梏必须打破时,一味地复古就反动了。其实道家也复古,甚至越古越好。相对来说,孔子还“从周”,老子看上的就只有上古先圣了。于是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古代的好,祖先的好。法家虽然主张创新,主张现世规则,但法家是“内”,不上席面。这造成几千年谁创新谁弱势。  

   

其次, 孔子的 君臣父子的秩序观念缺少变通逻辑,现存上下关系的秩序不能变动,天命可“知”而不可违。这与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天人观念不同。不强调秩序不行,秩序至上也不行。因为环境在变,在需要变的时候只懂守秩序社会就不进步。所以儒家理论守成有余,创新无力。小农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土地不断集中,越来越多的小农破产并最终成为流民是规律。打破这种规律的只有流民造反改朝换代。儒家思想从未给这些推动历史演进的人什么思想武器,法家就更不用说了。倒是各种“反动会道门”的祖宗——道家思想能提供思想武器。  

   

贫道表态完了。有什么不妥吗?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说各种代表性思想在不同阶层,通过不同手段,经历一系列的修正改善形成的。这些理念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否定是否定不了的。但必须认识到的是,中国文化几种代表性的思想并不都适合某个时期、某种状态。几种思想武器只有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才取得这个结果的,独尊谁都不行。如果哪个时期“独尊”谁,或“首推”谁了(独尊的大概只有儒家,但首推佛、道的时期也很多),往往是统治阶级有什么想法了。纵观中国历史,贫道说错了吗?  

   

既然给贫道讲人性,又要贫道对孔子表态,这里一并回答了:  

   

在天安门广场立孔子像违反人性!这就是结论。哈哈。  

   

为什么这样说?道理很简单。关于孔子,最人性的对待就是尊重孔子,尊重孔子人生态度和品性。做这件事只能从天上那个孔子会不会愿意(当时指没有与时俱进,还是几千年前那个孔子)。贫道认为,孔子一定很不高兴,甚至厌恶至极。  

   

为什么?因为孔子一生最大追求就是复礼,复周礼。一生修养顶峰自认是“不逾规”。任何不合礼仪的事情都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天安门广场给孔子立像,逾不逾规呢?  

   

 孔子的 老师老子没有立像,自己的像先立了,而且可能是只有自己的像立在那里,还说是代表了中国文化传统,一定不敢苟同。孔子去求教做过周王室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回来后对学生说:“鸟,吾知其能飞也;鱼,吾知其能游也;兽,吾知其能走也。至于龙,吾不知也。今见老子,其犹龙乎?”老师,龙一样的人还没有立像,自己先站在那里受崇拜,合乎礼吗?  

   

就这点看看人家孔子的老家怎么做的。前几天碰见一个同事,现在在济南,说济南也立了孔子像,但是在广场上立了诸子百家很多人的像。最尊重孔子的莫如家乡人了。孔子会在天上说:“知我者,同乡也”。孔子完全可能对独尊儒术没意见,因为他一生追求的就是“天下归仁”,但对只给自己立像就会有意见,因为这恰好“逾规”,不符合自己理念。  

   

还是一群号称孔学专家,儒家徒孙的人,竟然这样冒冒失失、大言不惭地违拗他老人家意愿,还有脸谈人性!!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3-05-02/805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孔子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