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三农

打印

独家专访温铁军:追求真理是不需要报酬的

独家专访温铁军:追求真理是不需要报酬的

  4月20日,8点40分,记者来到东四楼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准备参加温铁军教授9点整在该中心的讲座。看到会议室里挤满了前来听讲座的人,记者随即来到了隔壁的办公室,巧遇正在和该中心主任贺雪峰交谈的温铁军教授,没有犹豫也没有等待,我们立即上前表明来意,贺教授很友好地把讲座前的将近二十分钟留给了——苦苦寻找专访机会的我们。

  记者团:温教授您好,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您辛苦了。非常感谢您昨天带给我们一场既风趣幽默又生动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您是第一次来我们学校,请问您对我们学校有什么印象呢?

  温铁军(以下简称“温”):一个字:“大”。树很多,风景很美;面积大,人也很多,空气清新。学生很热情,我没想到昨天会有那么多的学生来听我的讲座,还有那么多学理工的学生认识我,理工学生那么热情地关注“三农问题”让我很惊讶。(笑)

  记者团:在您的人生经历中,有两个“11”年,是特别引人关注的,前“11”年是参加工农兵,后“11”年是一直在农村实验区做实验,您个人也周游了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会上都评价您是“用脚做学问的人”,请问您对这个称呼是怎么看?支持您一直走下去的动力何在?

  温:前“11”年,并不是我主观上要去做的,那时候是由于客观条件推动着我,文革之后插队当兵当工人。我79年考上大学,大学里非常重视语言学习,但是教材解释不了所有问题。有实践经验的“老学生”都不适应,“60分万岁”的说法是从那个时代兴起的。毕业后在中央机关工作,派出学习人员要求英语好,我当时英语还好,就有机会去了美国。

  美国回来后我开始搞实验区,这一搞就是11年。有了这“11”年的经验,实地观察、研究就成了习惯,我就更习惯强调用事实说话,眼见为实。经过实验区的实证研究后,我发现书本条条框框解决不了问题,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没有意思了。可以用改了辛弃疾的一句词来说明:“近来始觉洋人书,信着更无是处。”我去发展中国家实地考察,经常是没有经费支持的,但我就是相信眼见为实,实事求是,我自己想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我觉得追求真理是不需要报酬的。

  记者团:那您能否谈谈您给自己的定位?

  温:我以前一直把自己定位于试验员,不敢称为专家,我所做的事情是告诉大家客观情况和事实,至今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学问”。1999年以前不敢在高雅刊物上发表文章,认为那些是很有学问的人才能做的事,由于自己是在泥巴里打滚的人,没有资格。1999年12月应邀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三农问题与实际反思》,“毫无争议”地被评为获2000年首届“长江读书奖”优秀论文一等奖,才开始被大家认可。

  记者团:能不能说您这是厚积薄发?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形容您合适吗?

  温:我不这样认为,我做人做事都很低调。其实我就是一直很不自信,当初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的时候,我是同批次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和年轻学生一起上课的时候,他们都以为我是老师,并且我直到将近50岁才得到高级职称。
 
记者团:我们知道您是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那您受到的新闻学教育,对您后来参加农业实践工作有没有影响呢?华中科大也有新闻学院,请您结合自身的经验给我们学新闻的学生一些建议好吗?

  温:新闻是我从事调查研究专业工作的基础,它是一门博采众家之长的学科,不一定要有高深的理论,而是要学习很多专业,只学一个大概,面很杂,比如有些经济学的课程,本专业的学生也许三两年才学完,我们一个学期就要学完。我想对现在学新闻的学生提的建议或者说是劝说有三点:一是基础理论很重要,没有这个其他都是虚无飘渺的东西;二是要广开思路,你们学校开了很多前沿课程,像昨天的人文讲座,对于学新闻的学生来说,最好每场必到;三是专业课不一定追求高分,60分就可以了。像一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学科(例如财政金融和对外贸易之类)就可以多费功夫去学习。

  20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这时候贺教授进来提醒我们,讲座该开始了。于是我们只好作罢。

  11点,讲座结束。因为参加这次讲座的大都是社会学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讨论的问题比较专业,我们不便询问一些非专业问题。心有不甘的我们,在讲座结束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散去,我们继续跟着温铁军教授,想再多请教他一些,我们再次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我们在办公室又得到了十分钟和温教授独处的机会,在这个很难得的机会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温教授的亲切和蔼与平易近人。

  记者团:在很多人眼里,您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是一个“敢说、会说、能说”,“讲真话、讲实话”的一个学者,您也为此受到一些非议和挫折,您以处变不惊的态度面对和克服困难,我们青年学生也会不断地面临挫折,能否结合您的经历给我们一些启发?

  温:现在都流行人生规划,对于我来说,当年可是什么准备都没有做,我也不知道自己15岁会遇上文化大革命,赶上了没办法,只有在家里看书。我从小就老实,有点本事的人都不会去搞实验,可我不会挑地方,老老实实地听从上级的安排,由于我的“不挑食”造成我现在的成果比较多。中国有一句话叫“报喜得喜,报忧得忧”,我搞实验就是不断证伪,不断报忧,所以总是吃亏,但是老实人一时吃亏,长期来看是不吃亏的。

  记者团:现在我们有些学生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但是到社会上去实践,却发现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感觉很困惑,您觉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温:我们在大学里面,应该尽量让善良有发挥的机会,有些年轻人现在表现的很成熟,可能得益于一时,但是不会得益一世。年轻人现在什么都算计好未必是好事。要知道一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就专业上来说,可以看看我出版的通俗些的书,比如说《解构现代化》,搞宏观的、研究国际问题的推荐你们看一下《我们到底要什么》,搞农村发展的可以看《三农问题与实际反思》。这些书,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解惑答疑的作用,可以启发青年人的思维;如果做实际研究的呢,则可以参考一些关于三农的网站,比如说中国乡村网、三农网……

  记者手记:

  一次人文讲座、一次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讲座,两次“抢”到的,总共不到30分钟的简短专访,这一切构成了我们和温铁军教授感性地近距离接触,这种感性着实感动了我们。

  8点40分,当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得知我们的来意,他们微笑地起身,出门,让座位给我们;温铁军教授起身请我们坐下,温和的笑容融化了我们的紧张情绪。

  11点15分,当记者表示要和温教授合影的时候,摄影记者的相机却出了点问题,他友好的笑笑,继续坐下来和我们聊,当摄影记者满脸通红地表示相机可以了的时候,他再次起身,科班出身的他微笑着勉励:“做记者的一定要把自己的相机保持到最佳状态。”欣然合影。

  11点50分,温教授离开东四楼,背上了他的双肩背包,当我们说这种背包很好看的时候,他笑着说背着很轻松,在道别分开的一瞬间,他向我们挥手再见,也许“最是那一回首的挥手”让我们体验到了什么是名若浮云,什么是一个“中国农民代言人”的朴实风度。

  温铁军简介:

  温铁军,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理事长,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温铁军教授基于在农村改革试验区十多年的基层调研,于1995年提出以“三农问题”取代“农业问题”的政策建议,后得到中央主要领导肯定并成为国家重大政策。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其论文《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获2000年首届“长江读书奖”优秀论文一等奖。他在1996年发表的《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首次提出并全面阐述“三农”这一概念及其内涵。其著作《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是受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改革研究基金和农业部软科学基金等多个基金支持完成的报告。温铁军教授还是我国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相关学术研究的主要带头人,并因此成为2003年度唯一以学者身份当选的“CCTV十大经济人物”,2004年又获得首届杜润生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今年又被评为“2006年十大环境大使”。

  温铁军教授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源自两个基本矛盾,一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化解的。对中国这样一个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人口过剩,劳动力也过剩,城市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现实的办法是进行新乡村建设,帮助农民了解合作和互助的具体办法,改变家庭和村社的面貌。

  温铁军教授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一直坚持用“脚”做学问,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温铁军说过:“后半生我就做两件事,一件事是搞新乡村建设,另一件是多去亚非拉,搞比较研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3-05-02/1288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