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三农

打印

温铁军:农村金融体系亟须重构

农村金融体系亟须重构

温铁军

        11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重振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开展金融体制改革使农村资金这个最具有组织作用的龙头要素回流农村。

  温铁军表示:“三农形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严峻,其根源主要在于农业生产三要素的大规模流出农村。尽管近年来政府继续要求已经商业化改制之后的农村正规金融承担‘支农’职能,但却既不符合金融经济规律,也难以在实践中被商业金融全面执行。”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建立社区金融和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前不久全国人大又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上国家已经相继采取的一系列如取消农业税、给农民直接补贴、减免经济落后地区学生学杂费、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温铁军认为,突出解决农村金融如何服务三农、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重点推进农村金融配套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说,如果2007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有关现代农业的政策,则迫切需要对农村金融改革做出总体部署。

  温铁军说,目前那些已经完成了改制的农村正规金融部门,已经转变成主要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农村专业大户服务的地方商业银行,不适应以分散小农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无论从组织还是功能看,都是不完整的,除农村信用社外,大多数农村既没有农民的互助金融,也没有竞争性的商业金融;既没有保险,也没有信托和担保。而国家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和政策金融面对这样的情况,确实也没有办法把支农资金下达到位,于是必然出现支农资金跑冒滴漏,甚至造成大规模“面源腐败”的问题。

  温铁军认为,这其实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这就需要中国人以“创新型国家”战略为指导来自主创新。

  为此,温铁军与长期参与农民合作金融制度建设试验的吉林省四平市银监局巡视员江柏林联名,提出建立“服务三农”、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制度的八项建议。

  一是分散农户的细小规模导致过高的小额交易频率和风险,无法使商业金融追求到利润,必将进一步退出农村市场,因此要大力发展以小农户为主体组建的资金互助组织,培育新型的以社区为边界的村级合作金融。

  二是积极开展整体推进和综合配套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以财政扶持和政策银行支持,用国家支农资金引导和培育新型合作金融组织,有效防范金融系统风险发生。

  三是大力推进以政府引导为主和农户参与的互助保险和担保业的发展,促进商业性信贷及保险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合作。

  四是发展适度竞争主体与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要积极引导和创造条件,加速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同时放开只存不贷小额贷款组织的审批,稳步发展社区银行,鼓励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结合,与农村信用社适当竞争,以培育新的市场主体,产生竞争压力,促其改革和经营体制机制转变。

  五是建立分层次需求主体和农村短期、中期和长期借贷市场。

  六是经过调查研究表明,期货是对冲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有效工具,因此,国家应该以优惠政策推进把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转移给期货市场的试验,帮助组织起来的专业化农户生产经营实现预期的稳定收益,保持农业生产的连续性,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增收,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期货市场发展。

  七是建立资金互助信托,促使城市资金下乡。

  八是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整体改革推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3-05-02/1287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农村金融体系亟须重构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