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为什么红军历尽磨难,却一直能凝聚人心?

都说国民党内部人心涣散、互相算计,而共产党内部却是人心凝聚。这种说法当然不是空穴来风。

毛泽东多次利用国民党内部的缝隙,指挥红军避开了国民党的包围。

事实上,红军经历过无数次艰难时刻的考验,其内部一直都是人心凝聚的。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过一句话:

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

支部建在连上是怎么来的呢?

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

01

那个时候,我的父母都饿死了,哥哥也饿死了,我自己也饿得打摆子。后来,遇到了一队人马,给了我一块馒头,我就跟着他们走了。

老人在向年轻后生们讲自己的过去。

啊?就因为一块馒头?敢情不是什么有阶级觉悟啊?一个后生说道。

要是当时来的是国民党军队,那你就可能参加国民党了?另一个后生补充道。

老人想了想,摇头说:

不是的,要是国民党给饭吃,我的父母和哥哥就不会饿死了。政府不管人民死活,这就是我们国家的过去。

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学生时,曾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么一篇党史故事。这名老前辈加入红军时只有十几岁,刚加入后就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随后跟着部队上了井冈山。

当后辈们问他为什么加入红军时,他给出上述的回答。

说实在的,当时我看到这一段时非常惊讶。

从小,我们就看了很多有关红军的影视剧,一直以为红军战士们都有着很高的政治觉悟,但这位老红军的回答让我发现:现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仅仅因为一块馒头,就加入了红军?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长大,很少有谁因为吃不饱饭而发愁过,即使真有谁小时候家里缺粮,那也不至于残酷到全家饿死的地步吧?

可那个时候,吃不饱饭却是常态。

这里有一个细节,那就是秋收起义正是在秋收时节发生,那应该是一年中最不缺粮的时候,可即便这样都有农民饿死?

大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真的很难体验到那一代人的处境。

至少,在那个老红军说自己的经历时,我们能发现两个重要信息:

其一,太多的农民实在活不下去了,不得已才参加了秋收起义;

其二,很多人参加秋收起义的目的只是为了有口饭吃,并不知道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场由工农革命军发动的第一次起义于192799日爆发了。

起义只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损失了成百上千人,包括总指挥卢德铭在内的大量人员牺牲,时任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决定改变攻打城市的计划,他带领残余军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一个叫做三湾村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这支残余军队出现了大量逃兵,等到达三湾村的时候,部队已不足千人。

说到这里,如果有人用政治觉悟不高阶级感情不深等概念给这些逃兵扣帽子,那只能说明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为他并未搞清楚实际状况,并未站在那个真实的时代背景下、站在那些逃兵的角度上看待这个现象。

从那个亲身经历秋收起义的红军老战士的描述中,我们才能推断当时的实情到底是什么:

其一,很多人参加秋收起义只是为了有口饭吃,眼下起义失败,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牺牲。既然连命都保不住,为什么还要跟随呢?

其二,受阅历所限,绝大多数人显然没有毛泽东那么开阔的思维和眼界,他们确实不知道革命是为了什么,自然就没有忠诚度。

部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整体自然成了一盘散沙。

毛泽东心知肚明:如果不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仅仅靠讲大道理、靠的方式是解决不了逃兵问题的,必须要有釜底抽薪的办法化解团队内部的沟通障碍。

在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的路上,想必那时的毛泽东一直在思考逃兵问题的根源:

其一,自己干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全中国,而眼下大多数人没有那么长远的抱负,他们参加革命的目的只是为了吃饱肚子

如果不把自己想达成的结果与对方想达成的结果紧密联系起来,创造共同的愿景,那么部队离散是肯定的。

其二,自己之前求过学、发过刊物、搞过运动、接触过很多大人物,马克思主义已经根植于心。但是,眼下这些都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受经历所限,他们没有那么多见识,思维固化。

如果不把能用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他们革命的目的是什么,那么这支队伍注定长久不了。

毛泽东很早就总结过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系列运动:比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为什么这些运动全都以失败告终了呢?

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运动只依靠了各路军阀的力量,而这些军阀内部矛盾重重,而且他们的数量只是中国人口的一小部分。

不管是孙中山先生的教训,还是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都已证明:要想彻底的革命,只靠精英阶层、靠军阀,这条路行不通。

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要想革命成功,必须依靠中国农民阶级的力量,要把他们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既然必须依靠农民阶级,但眼下与农民的沟通存在障碍,那么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当下必须解决的,就是建立一个保证沟通顺畅的长效机制,让部队内部所有人在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统一思想,避免内部混乱。

那么,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呢?毛泽东陷入了思考……

在深入基层了解之后,毛泽东发现了一个重要情况:部队里有一个连队战斗力最强、牺牲的战士最多,可是一个逃兵都没有,为什么呢?

在毛泽东了解到真实原因之后,一个精妙的制度设计立刻跃入他的脑中……

02

到达三湾村后,毛泽东立刻召集相关负责人一起开会,并讲述自己的这个重大发现。

原来,这支连队战斗力之所以最强,而且没有一个逃兵,是因为他们在连一级成立了党组织。

毛泽东解释说,连队其实就是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连接和沟通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才能向群众传递统一的思想,同时也能收集到基层群众的真实想法。

事实已经证明,有党组织的连队,他们能在内部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能向群众们传递正确的思想,这样才会在军队里形成强大的政治凝聚力,上下同欲者胜。

三湾改编,除宣布整编部队和官兵平等的原则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为军队和党组织结构设置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精妙制度。

用大白话来讲,通过连级党组织的沟通,那些原先只为有口饭吃的战士明白只要打土豪、分田地就可以长期有口饭吃;

那些不知道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的战士,通过思想的统一,明白了革命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穷苦农民有田分、有饭吃。

把短期需求变成了长期需求,这样战士们才会留下来,团队才会稳定。

解决了思想问题,战士们执行力强,这样整个军队才会上下同欲

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从组织机制上解决了团队内部沟通不畅的问题,让每个战士都明白了革命的目的是什么,避免了内部思想的混乱,也从事实上形成了党指挥枪的结果。

也许当时很少人看明白,但事实上自三湾改编之后,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制度确实迅速产生了效果,至今的党代表制度、双首长制度都来源于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设计。

为什么支部建在连上让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别呢?因为人性深处的两种动力:内驱力和外驱力。

如何区分内驱力和外驱力呢?

举个例子吧,说有个猎犬追了兔子很久也没追上,就有人问兔子:你怎么跑得过猎犬?

兔子回答:它若跑输了只是少吃一顿饭,可我若跑输了就丢了命啊!

无论是身材、腿长还是体力,猎犬都占有绝对优势,可为什么没跑过兔子呢?就因为猎犬只是因为外驱力而行动,而兔子是因为内驱力而行动。

实力强的人象征性的打一下仗,反而不如实力弱的人豁出命的打仗,这就是外驱力与内驱力的差距。

先看看国民党吧,名义上是一个党,实际上却有太多的军阀割据。互相之间为了争地盘、保地盘,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他,后天他打我,大家根本就不是一条心。

军阀割据的时期,军阀队伍里的将领们都习惯用体罚和责骂的方式对待下级官兵,开口闭口就是老子怎么怎么着,临上战场了就给下属官兵说给老子上

这里的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让下级官兵们上,自己躲在后面安全的地方。

你的命是命,别人的命就不是命了?

反观红军,三湾改编时就清除了军官打骂、体罚士兵的军阀作风荼毒,确立了官兵平等的原则,军官不许打骂士兵,废除繁琐礼节,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并有监督批评军官之权,上下级之间以同志相称。

后来,红军又制定了三项纪律八项注意,统一全军纪律,加强部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

临到战场了,军官们常常对下属官兵说:同志们,跟我上!

这里的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第一个冲锋,你们要跟着我一起冲!

一个是给我上,一个是跟我上,二者下属官兵的意愿度差距可见一斑!内驱力和外驱力的作用力是完全不同的。

看到了吗?这就是毛泽东设计支部建在连上的妙处。

直到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在向毛泽东学习。

03

任正非为加快人力资源转型、促进组织变革,吸取了支部建在连上制度的精髓,在华为设立干部部

雷军为使小米公司有更强的战略领航和组织保证能力,吸取了支部建在连上制度的精髓,内部成立了小米组织部和参谋部;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上述企业家那样能成多大的事业,但我想说的是:毛泽东思想并没有过时,也没有那么高大上,它是非常接地气的,它能指导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对于支部建在连上这一精妙的制度生活,如何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呢?

我觉得需要说明两点:

必须要有平等的沟通方式;

要重视沟通对象的真实需求。

当然,一切的方法都是源于初心,一旦以上两点的初心变了,我们只是停留在寻找方法的层面,那么任何行为注定会是徒劳。

毛泽东的思想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仅因为这里蕴含着太多方法类的精华,更因为毛泽东本人的心胸格局。

仅从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设计,就揭露了一个古老的自然法则: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2-08-30/7725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8-30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