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春晚”是如何诞生的?

春晚的帷幕缓缓落下,各大卫视争相斗艳,公众号也纷纷开始统计与回顾春晚节目的收视率及表现情况。在全民“追春晚”的热潮之下,我们且来追溯这一盛会是如何诞生的。

1983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普遍被视为我国首届电视春晚,因为它“在名称、内容、形式、气氛等各方面都为以后的历届春节联欢晚会起到了奠基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孕育、生成的过程。1983年的央视春晚也并非突如其来、从天而降。

图片2.jpg

一、春节联欢晚会的前奏

(一)春晚滥觞:电影纪录片《春节大联欢》

1955年春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联合主办了题为《春节大联欢》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录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956年2月11日除夕之夜,播出了《春节大联欢》的实况录音。之后,该片在全国各地电影院上映。晚会以“社会主义”为题,由张骏祥担任总导演,林农、谢晋、岑范、王映东担任导演,晚会设置了一男一女两位“报告员”来播报节目名称并介绍演员,两位“报告员”分别由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演员郭振清和安琪担任。此次《春节大联欢》为以后的春节联欢晚会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片3.jpg

张骏祥

其一,整场晚会的10个表演节目,汇聚了郭兰英、周信芳、梅兰芳、新凤霞、侯宝林等著名艺术家,综合了合唱、戏剧、相声、歌剧、戏法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

其二,除了节目表演,晚会还穿插了时政信息发布和嘉宾介绍。晚会邀请了工、农、商、学、兵、知识分子等各界代表,在节目串联的过程中,“报告员”介绍了到场嘉宾,体现出晚会具有全民“联欢”的性质。在节目表演中,晚会巧妙地嵌入了一年以来的重要事件,展示了我国在各项事业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使晚会兼具文艺性与新闻性。

《春节大联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有明确记录的、具有联欢性质的春节文艺晚会,兼具文艺价值与新闻价值,具有全国各族人民“联欢”的意义,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这为后来的春节联欢晚会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可以称得上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滥觞。

(二)春晚娱乐“基因”:电视文艺晚会《笑的晚会》

1961年6月,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全国电影故事片创作会议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时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提出:“电视要有更多的娱乐节目”。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为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决定举办一些“有益无害、不太强调政治内容的娱乐性节目,以健康的笑声活跃群众生活。”于是,《笑的晚会》应运而生。

图片4.jpg

1961年“新侨会议”期间周总理与会议代表合影

图片5.jpg

1961年第一届《笑的晚会》现场

鉴于当时尚无录像技术,所有电视节目都是以直播形式进行的。1961-1962年先后举办的三次《笑的晚会》都未能保留相关的录像资料,甚至也没有节目单留存。能够作为史料参考的,仅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参与晚会制作的当事人口述和晚会留下的少量剧照。

首次《笑的晚会》于1961年8月30日20点开播,整场晚会均由相声组成,来自北京和天津两地的相声演员依次上阵表演。晚会播出后广受好评,收到100多封表扬信,观众强烈要求再次举办。

1962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十五)20点整,一把写有“笑的晚会”的折扇出现在屏幕上,第二次《笑的晚会》在报幕员方拤德的引导下拉开帷幕。此次晚会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与创新。第一,晚会现场采用“茶座式”演出形式,改变了以舞台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打破了电视和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第二,晚会节目多种多样,表演形式丰富多彩。除相声外,还有诙谐魔术、小品、独角戏、话剧片段等。第三,晚会的“报幕员”在节目串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整台晚会增添了亮点。第四,晚会聘请了专门的艺术指导,并由耿震担任总导演,王扶林担任电视导演。第二次《笑的晚会》受到大多数观众的肯定。

之后,1962年9月30日,为迎接国庆,北京电视台举办了第三次《笑的晚会》。第三次晚会依旧采用“茶座式”演出形式,由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谢添担任艺术指导,杜澎担任特邀导演,王扶林担任电视导演,并动员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中央实验话剧院、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艺术剧院、总政话剧团8家单位参与演出。整场晚会中,相声的比重降低,小品上升为重头戏,此外还有话剧片段、对唱、独唱、合唱、无实物哑剧表演等节目。其中,无实物哑剧表演《吃鸡》将晚会推向高潮。该节目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王景愚创作,但直播当天王景愚因故无法参加晚会,便由杜澎代其演出。但这次《笑的晚会》播出后,由于晚会一些节目存在思想性不强、格调不高的问题,受到一些观众来信的严肃批评。批评晚会“以廉价的方式来向小市民趣味讨好”,而且还是在国庆前夕,在“外宾云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电视节目中播出”。

三次《笑的晚会》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专题文艺晚会”,无疑是对以“笑”为晚会主题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晚会“试图突破原有文艺节目局限,创作一些适于电视演播的喜剧节目,为探索电视文艺节目的新形式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其中“茶座式”的演出方式,在此后的春节联欢晚会等电视文艺晚会中得以广泛应用;参与演出的侯宝林、马季等人为后来1983年央视春晚的筹备、举办做出相应贡献;哑剧《吃鸡》也在21年后登上春晚舞台,为“春晚小品”这一表演形式的诞生起到了奠基作用。

(三)春晚序曲:1978—1982年间的几场迎新春文艺晚会

1978年2月6日除夕夜,北京电视台举办了以此春节晚会,节目一直播送到次日凌晨1时左右。晚会上,部分文艺界知名人士杨沫、李苦禅、李瑛、于蓝、王晓棠、马季等与观众见面并表演了节目。这次春节晚会的举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文艺开始恢复生机”。

1978年12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79年1月,中央电视台举办了《迎新春文艺晚会》,并于1979年1月28日除夕之夜播出。晚会沿用了“茶座式”表演形式,一改以往政治宣传口号形式的开场方式,采用交谊舞开场,节目中间则由相声演员进行串场。此后,1980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八十年代第一春》春节联欢晚会;1981年1月29日,播出了由国务院计划生育办公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联合举办的《首都迎春音乐相声晚会》(但晚会主要内容是宣传计划生育);1982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由39家科技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迎春联合晚会》。1978-1982年间中央电视台举办或播出的几场迎新春文艺晚会,虽然没有沿用统一的晚会名称,也未形成固定的播出时间和广泛的影响力。但是这几场晚会均以丰富的节目形式给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民群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为1983年央视春晚的诞生做了相应的积淀和准备,堪称春晚序曲。

图片6.jpg

1979年中央电视台《迎新春文艺晚会》

二、春节联欢晚会的诞生

1983年2月12日(除夕)20点,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赵忠祥的开幕词中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晚会由黄一鹤、邓在军共同执导,被视为我国电视春晚的开山之作,是春晚诞生的标志,在春晚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价值。

(一)对历史基因的继承

1.“茶座式”演出形式与丰富的节目类型。

此次晚会沿用了最早出现于1962年1月第二次《笑的晚会》中“茶座式”的演出形式,能够充分体现晚会的“现场感”。600平方米的直播厅里摆放了多张圆桌,演员和观众都围坐在圆桌旁,演员起身就能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入座即是观众。五台摄像机或放置在圆桌之间的空地上,或在观众席间来回拍摄。既能及时、准确地跟拍节目,捕捉表演中的精彩环节,又能将现场观众的表现拍摄进来,从而使得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现场的热闹气氛。

图片7.jpg

1983年春晚名家荟萃,节目形式丰富多彩。在以往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节目类型。整场晚会既有歌舞、相声,也有诗朗诵、黄梅戏、京剧,甚至还有魔术、杂技和武术,此外还插播了3段录像。

2.晚会兼具文艺价值与时代特色

1983年春晚以“团结、欢乐、希望”为主题,精彩的节目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表达了人民的新希望。晚会上演了许多传统节目,诸如袁世海的京剧《坐寨盗马》,马长礼的京剧《空城计》,李维康的京剧选段《霸王别姬》。还有很多节目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例如,相声《山村小景》就是通过模仿家禽的声音,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的新变化,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则巧妙地宣传了计划生育政策。

(二)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图片8.jpg

为了进一步突出晚会的“联欢”性质和“为人民服务”宗旨,1983年春晚在继承以往晚会相关元素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多方面创新。

第一,首次实现了电话点播与现场直播的结合,充分表现了晚会的“现场感”,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1978年到1982年之间的春节晚会采用录播形式,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节目质量,避免出现差错,但现场感较差,观众处于被动状态。1983年春晚在现场直播基础上,大胆开创了“点播”方式,让观众即时点播自己喜欢的节目。实况直播是1983年春晚区别于以往迎春晚会的重要特点之一,而“点播+直播”更是1983年春晚区别于此前春节晚会的显著标志,它改变了你演我看的传统模式,赋予了观众参与节目的话语权。

第二,首次在晚会中设立了“主持人”角色,使节目得以有效的串联,活跃了现场气氛。1983年春晚首创“主持人”这一概念,马季、姜昆、王景愚和刘晓庆四位主持人和晚会节目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晚会上报幕员呆板僵硬的播报方式,灵活地串联节目,生动地介绍演员,在晚会的起承转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首次设置有奖猜谜活动,增进了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晚会进行过程中,共公布了五条谜语,此举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也创新了与观众互动交流的新方式。

第四,首次突出了“零点钟声”的神圣时刻。晚会在零点到来之时,出现了姜昆、严顺开、马季、王景愚共同撞钟的画面。随着阵阵钟声的响起,主持人刘晓庆向大家宣告新春的到来,并邀请晚会艺术顾问之一的王昆致新年贺词。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之所以被视为春晚的开端,是因为“从这一年起,电视春节晚会,才开始逐渐形成内容丰富、格调鲜明、形式多样、气氛热烈的以综合艺术与现场直播见长的艺术特色,并进入成熟期。”它标志着我国电视文艺晚会的成熟,并为此后的春晚提供了一个范本。除了现场直播形式得以一直沿用外,1983年春晚在春晚发展史上还有以下贡献。

其一,在以欢乐为主调的晚会中插入具有情绪反差的“动情”环节。1983年春晚刘晓庆在应观众点播要求演唱歌曲《盼红军》之前深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年三十的晚上,有很多同志为了祖国的建设远离自己的家乡,总后的赵雅红同志希望我唱一支歌献给她的爸爸、妈妈。此时此刻我和她的心情一样,非常想念爸爸、妈妈和家乡的父老兄弟们,在这里请允许我唱一支我们家乡的民歌。我的歌既是给妈妈唱的,也是献给那些大年三十,因工作忙碌,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朋友们的。”这情真意切的一番话,瞬间将晚会推向一个高潮。此后春晚中“动情”环节和“动情”节目的设计即源于此。而以情感人、喻理于情从此成为春晚传递家国情怀、表达家国同构的重要手段。

图片9.jpg

刘晓庆演唱《盼红军》片段

其二,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1983年春晚重视观众的地位,通过电话点播与有奖猜谜的方式与观众进行积极互动。可以说此后春晚中如“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有奖评选活动、赠台大熊猫有奖投票活动、春晚微博话题活动、春晚红包互动等一系列互动活动,皆源于此。

其三,设置了“零点钟声”的重要环节。自1983年后的历届春晚,在零点之前都强化了零点倒计时敲钟环节,借助现场直播和电视媒介平台,给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地的华人营造了“天涯共此时”神圣时刻的体验,特别是对“北京时间”的强调,具有凝聚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1983年后,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惯例:在除夕之夜的神圣时刻固定播出,在近五个小时的节目表演中,运用小品、相声、歌舞和曲艺等多种形式传递“喜庆”“团圆”“祥和”的节日气氛;将国家的宏大叙事与百姓的生活琐事巧妙结合,整合过去一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等领域的重要事件,同时穿插个体家庭企盼团圆、吉祥的温情元素;借助艺术化的表现手法,通过媒介呈现和介入来强化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从此,“春晚”成为具有特地含义的专有名词,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主题内涵建构了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本文选自《试论春晚的诞生》,《当代电视》2019年第7期,参考文献从略,详情见原文。)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2-02-01/7365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2-02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