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68年国庆毛泽东晚十点后仍在天安门等哪位重要人物?

  核心提示:当晚十点以后,天安门广场礼花、焰火施放结束,载歌载舞的欢庆群众开始撤散,城楼上参加国庆活动的首长除周总理外几乎也都走了,可是毛主席还端坐在正殿的沙发上,看上去不像是在休息而是在考虑问题。而此刻的周总理正焦急地在城楼电梯门口徘徊,不知在等哪位重要人物到来。

  

  本文摘自:《中老年时报》2012年12月21日第07版,作者:张宝昌口述 张事贤整理,原题为:《五见胡志明主席》

  胡志明主席曾多次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也有过短暂休养和患病治疗。他在北京时,通常下榻西郊新六所,有时也住玉泉山。我在中南海服务科工作了二十多年,前后共有五次参加了对他的招待服务工作。胡志明主席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位非常亲切好客、简朴、随和的邻国首长。

  北戴河“赋闲休养”

  1957年夏天,北戴河中央机关休养所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宾客——胡志明主席。此前,领导已明确交代:“他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要在这里休养一段时间,你们的任务:一、做好招待服务工作;二、注意安全和保密。”

  当时,胡志明主席比较清瘦,饭量不大,看上去好像疲劳过度的样子。为了尽快恢复他的体力,在饮食方面,我们想方设法,注意提高质量,变换花样。开始几天,一切都很顺利,大家也都高兴,但过后不久,胡志明主席发话了:“昨天我到厨房看了一下,菜肴规格太高了,我在这里住的时间不止一天两天,会长一些,天天吃好的,没有必要。像一天一只老母鸡炖汤喝,太多了,应该改成分三天吃,既有营养又能节约,这样好。”经历过长期革命战争岁月的他,是很讲究勤俭节约的。即便是尊为贵宾,也要一切从俭。因此他明确提出:以后每天正餐荤菜一个、半荤半素一个、全素一个,再加一碗汤,量要少,一定不要多做。主食以普通面包、花卷、馒头为主。西餐甜点没有特别交代不要专门为他准备。总之,一要实惠,二要简单,以吃好、吃饱、不浪费为原则。

  胡志明主席除了要静下来保养身体、增强体质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参加当年11月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和出席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国际会议等做准备。因此他每天都要翻阅资料,查看文件,抄写准备等等。此外,他也喜欢散步。第五浴场周围的小山坡、细沙滩、林间小道,都曾留下他的足迹。出于保密和安全考虑,每次外出他总是戴个大口罩,花白的长胡须一经遮挡,俨然变成了一位慈祥和蔼、上了年纪的中国老人。

  一天,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专程来北戴河看望胡志明主席。两位首长相识已久,又都曾有在苏联考察、学习的经历,加上胡志明主席中文很好,所以见面谈话异常热烈、轻松。当各自的叙旧话题结束后,胡志明兴致极高,滔滔不绝地谈起越南的社会经济建设情况。杨尚昆热情地对胡志明主席说:“我们敬佩越南同志在胡志明主席领导下,既能打仗,战胜敌人,又能带领群众进行经济建设。不过这次您来这里,主要任务是静心休养,恢复体力,千万别劳心过度。”接着,杨尚昆又半开玩笑地说:“毛主席讲过‘会休息的人才会更好地工作’,休息好了,对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胡志明主席吸了一口烟,笑对主人若有所思地说:“就算在这里赋闲休养,对吧?”杨尚昆听了连连摇头说:“哪里,哪里,您是越南人民敬爱的领袖,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工作担子很重,不是我们晋朝告老还乡的潘岳(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称没有工作在家闲着为赋闲——编者注)。”此话一出,两位首长都心领神会地大笑了起来。就这样,胡志明主席在北戴河休养了一个多月。

  赠送精美的《文艺日记》

  我第二次见到胡志明主席,是1959年的春天在北京西郊新六所。胡志明主席来的那天下午,一进门,他就大声地说:“到家了,到家了,我带了越南粽子、香蕉干、花生、水果,你们吃吧。”客人们陆续走进休息室喝茶聊天,我们也找了个闲置的屋子把东西存放妥当。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怎么也找不到粽子,只见一盒一盒的糯米饭。经越南随员指点,原来这一盒一盒用粽叶垫起的糯米饭,就是越南粽子。那些香蕉干吃起来很甜、很香。花生米倒是一般,没有中国产的可口。但那些色泽明艳的热带水果就大受欢迎了。

  在新六所居住的外宾,除了胡志明主席外,还包括中方、越方相关客人。饭菜标准,完全按照胡志明主席讲过的“实惠、简单、吃好、吃饱、不浪费为原则”的意见办。所以那次他们吃的最好菜肴,就是北京烤鸭和涮锅。而涮锅食材,也不过是一些羊肉片、鲑鱼片、猪肝、粉丝、豆腐、青菜之类的东西。

  在短短一周时间里,胡志明主席工作量大,活动频繁,但精神很好。临走的前一天下午,我被通知到他的办公室,胡志明主席坐在扶手椅上,笑着对我说:“你们辛苦了,我托大使馆同志,去王府井买了几册《文艺日记》,送你们每人一册,作为纪念。”接着他打开扉页,拿着蘸水钢笔熟练地用汉字写了“胡志明赠”,落款为“己亥年春”。他边递给我边说:“请你收下。”我双手接住,深情地鞠了一躬,答道:“谢谢胡主席,我将作为非常宝贵的礼物,永远珍藏下去。”回到休息室,我打开本子,不仅质量很好,更让人意外的是里面还有世界名画彩色插页23幅,可把我高兴坏了!

  宴请中国领导人夫妇和孩子

  1961年夏季的一天,胡志明主席在北京时,突然向中国领导人提出,他要在中南海西楼大厅,请中国领导人及其夫人、孩子们吃饭。一位外国领导人,以个人名义,没有任何外交礼仪地招待中国党政首脑,实在是绝无仅有的事,所以中央很重视。为此,警卫局作了专门布置,杨尚昆主任还亲自到大厅内的总特灶同厨师们谈了话,看了菜单。

  出席宴请的人,越方3人,中方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富春、杨尚昆等。夫人们有王光美、邓颖超、康克清、卓琳、蔡畅等。加上孩子们,大约30来人,大人两桌,小孩一桌。

  宴会一开始,胡志明主席站起来说:“我今天在中南海这里,中国同志开会的地方,摆桌请客,把你们都请来了,就同自己家里一样,难得啊!我喜欢中国,喜欢多来看望你们,也喜欢孩子们。我提议为越中友好,为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干杯。”紧接着,他离开座位,几步转到孩子们的桌边,笑着说:“今天好吃的菜不少,你们尽量多吃,吃得饱饱的,好不好?”不知是哪家女孩站起来说:“谢谢胡伯伯,我们一定吃多、吃好。”别的孩子也高声地说:“谢谢胡伯伯!”

  宴会进行得亲切、随意,如同家里人吃年夜饭一样,其中谈得最多的,自然是刘少奇和胡志明两位。刘少奇热情回顾了中越两党、两国的革命友谊。胡志明则对中国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并说我们既然能够赶走法国侵略者,也一定能够赶走美国侵略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席间,胡志明主席还深情地回顾了三十多年前他和不少越南革命青年,在广州听刘少奇、周恩来讲授政治课的亲切场面。说到这里,在座的无不感慨万千,几十年过去了,岁月不饶人,现在都变成老人了。

  其实宴会中最热闹、最有趣的是孩子们那一桌。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这次看到这么多平时根本见不着的美味菜肴、饮料,各个都睁大了眼睛,笑个不停,见什么,吃什么。很快一大桌凉菜和两箱汽水就吃喝完了。等上热菜时,再也吃不下去,只好拍着肚子说:“吃饱了,吃饱了,实在吃不下了。”结果这一桌的主菜,到最后只好撤掉。末了,上水果的时候,康克清过来说:“水果吃不下,拿着出去玩儿吧。”哗啦一声,孩子们都出去了,桌上一大盘水果也没有了。孩子们那种伶俐、活泼、可爱的天性让全场大人都笑个不停。

  在患病治疗的日子里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胡志明主席又一次来到中国,住在北京玉泉山治病、疗养,初到时病情还不严重,基本饮食和睡眠还算正常。身边的厨师和医护人员都是为他专门配备的,我那时虽然不是他住地工作人员,但也去过几次,主要是根据客人的饮食习惯和护理医生的意见,协同研究一些日常菜单和点心品种。因为有些菜肴不只玉泉山的小灶做,西楼总特灶也负责提供一部分。

  这次我见到的胡志明主席,不但身体瘦弱,气色尤差,走起路来缓慢吃力,而且有时神情凝重,似乎有很大的精神负担。使他焦虑不安的,是美国悍然扩大侵略战争,进兵南方,轰炸北方。侵越美军已由1965年底的18万人,不断增加到30多万、40多万……劳心劳神的后果,自然是体力消耗加快,病情开始加重。

  和毛主席在天安门的神秘交谈

  是1967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还是1968年的“十一”国庆节,我记不准了,但节日晚上天安门城楼发生的事,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当晚十点以后,天安门广场礼花、焰火施放结束,载歌载舞的欢庆群众开始撤散,城楼上参加国庆活动的首长除周总理外几乎也都走了,可是毛主席还端坐在正殿的沙发上,看上去不像是在休息而是在考虑问题。而此刻的周总理正焦急地在城楼电梯门口徘徊,不知在等哪位重要人物到来。正当我们心中诧异时,电梯门开启了,一位老人,戴着军帽,穿着军棉大衣,戴着大口罩,在别人的搀扶下缓步走出。周总理大步上前,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我定睛一看,原来是胡志明主席。很快周总理带客人来到毛主席身边,他们手拉着手落座后,周总理便立即退了出来。大殿里,只有毛主席和胡志明主席两位。那时我正好在正殿屏风背后的工作台收拾整理招待用具。虽然宾主说话声音不大,但因距离很近,仅有盆花、屏风遮挡,所以也能看到部分身影和断断续续听到一些话题内容。胡志明主席说:“我自己觉得日子不多了,中国有诗‘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也算是长寿之人了。今后越南是个什么样子,还很难料,希望中国同志多帮助我们啊。”毛主席答道:“谈到帮助,你很早以前也帮助过中国革命,是有着不少贡献的,所以我总说,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情同手足,一点不假。”他们两人你看着我,我望着你,边聊边笑,似乎有许多话要说,可一下又止而不语了。后来胡志明主席谈到了他的遗嘱问题和在中国的一些美好回忆。毛主席则明确表示,中国始终会大力支援越南人民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去;始终会支持越南国家统一;始终会力所能及帮助越南建设社会主义。三个“始终”,让胡志明主席连连点头,深表感谢。会面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胡志明主席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告辞离开了。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因医治无效,在河内逝世。 (据《百年潮》)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7-10-01/4649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10-02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