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6·26”医疗队在甘肃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即“6·26指示”。此后,全国各大城市医院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组建医疗队,分赴广大农村,开展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拉开了医务工作者奔赴农村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序幕。

  在“6·26指示”的号召下,北京、上海等地约6000名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学院校毕业生满怀激情,奔赴我省农村安家落户,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从千里河西走廊到辽阔的甘南草原,从红军当年走过的岷山山区到老革命根据地陇东高原,到处都有他们风雨跋涉、为贫下中农送医送药的足迹。

  上世纪60年代,甘肃的医疗卫生基础十分薄弱,且大都集中在城市,基层医疗卫生状况落后,县以下几乎没有卫生基建投资,广大农民群众缺医少药现象严重。据统计,1965年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4%,但是农村医疗床位仅占39.5%,卫生技术人员占62.5%。尤其是边远地区,药品更为奇缺,刮破擦伤等小伤只能依赖炕土、草灰等就地取材的土办法,而那些患有严重疾病的老百姓,有些甚至寄托于“跳大神”等迷信方式来减轻病痛的折磨。“6·26”医疗队的到来,对于长期以来“有病无医无药”的老百姓来说,真可谓是久旱逢甘霖。此前老百姓们根本不敢想,自己还能享受到来自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医生的医疗服务。队员们来到甘肃后,积极参加农村卫生建设,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使甘肃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比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医疗队的技术援助下,全省各地的医疗卫生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新建的医院不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推进了当地的基础医疗建设,最重要的是大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一锹一铲建起的平凉“小北医”

  1969年,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来的170余名医务工作者来到平凉地区华亭县安口镇。当时的安口是一个非常荒凉的镇子,连一条像样的街道都没有。在安口煤矿落脚后,他们开始建医院,每天扛着铁锹等工具步行20里去工地拖土坯、盖房子,早出晚归,通过辛勤、艰苦的劳动,历经两年的时间,一砖一瓦,一锹一铲盖起了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的所有人员,从领导到医护人员,再到司机、炊事员等后勤人员都是当时响应号召来甘肃的北医人,甚至一些设备也是从北医带过来的,所以这里有了“小北医”的称号。平凉“小北医”很快成了平凉地区最好的医院,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设备、最先进的诊疗技术,虽然地处偏远,但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从天上掉下来的庆阳“天坛医院”

  1970年初,北京天坛医院368名医务工作者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革命老区庆阳。当时,庆阳地区安排176人组建了庆阳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其他192人被分配到区内各县,建立起由“6·26”医疗队员组成的医院。庆阳二院的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都是天坛医院来的北京人,于是庆阳人称她为“天坛医院”。1971年底,医院的基础设施、诊疗场所等建筑工程初具规模,由于北京来的大夫医术高、医德好,一时间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排成长龙。医生们耐心为乡亲们诊治,满足每一位患者的要求,他们个个都有拿手绝招,在庆阳实施的肺叶切除手术、胃大部切除手术等开创了庆阳手术史的先河。他们坚持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巡回医疗、送医送药、培养人才。他们给庆阳带来了好的医疗设备、好的医疗技术、好的医德医风、好的医院管理。他们在大山深处为人民服务,和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了鱼水深情。

  “6·26”医疗队在甘肃建立的医疗单位还有许多,如金昌河西堡“北京医院”,天水地区六二六医院(后改名为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定西陇西六二六医院(后改名为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临潭六二六医院(后改名为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长庆局职工医院等。这些医院成为甘肃省卫生事业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时至今日依旧光彩夺目。

  百姓口中的“新社员”,心中的“在世华佗”

  这些长期在城市里生活的医务人员渐渐融入了农村的生活,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他们积极参与农业劳动,有的顶风冒雪赶着羊群爬陡坡、跳河沟,有的挥鞭赶牛犁地,有的挑起粪担,气不喘,脚不软,能跑几十里山路……他们衣服上沾满了泥巴,鞋里灌满了田土,头上落满了飞沙,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新社员”,这些“新社员”与百姓亲如一家,有的医务人员还给病人理发、洗澡……

  奋战在农村基层第一线的医疗队员们在为群众治疗的过程中,练就了自己“从专到全”的本领。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不可能有内外妇儿科之分,有什么病就得治什么病,从普通伤口的消毒到重大手术的开刀,从常见的伤风感冒到重大疾病的治疗,在这儿是儿科大夫,到了那儿也许又是外科大夫。同时,他们还克服医疗设备不足、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困难,许多手术都是在临时搭建的手术台上进行的,有时甚至没有任何的医疗设备,诊断、手术都要完全依靠医生的理论储备和经验积累。“6·26”医疗队员们为解除广大老百姓病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老百姓心里,他们就是“在世华佗”。

  带出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医疗队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开创了一项项原来为零的手术,填补了甘肃医疗史上的多项空白。来自北京地坛医院的61岁老医生张世荣给甘南大草原带来了第一张心电图,使完尕滩医院开始有了心电图检查项目;从北医来的外科骨干何乃文,给康县医疗史带来了第一例开胸手术,在他的努力下,康县医院有了真正的外科;现任中国癫痫协会会长的李世绰,曾经是赴甘“6·26”医疗队的一员,他是静宁县开展脑外科手术第一人……医疗队员们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县、社医院医务人员和乡村“赤脚医生”,他们通过采取培训班、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和开办各种学习班的形式带出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为广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血液。

  “6·26”医疗队员们给陇原大地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和甘肃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甘肃的岁月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甘肃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还有一部分队员扎根甘肃,成为了真正的甘肃人。

  “直到今天,我依旧牵心那里的人民,也希望甘肃的老百姓越来越好。”——孙燕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内科肿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临床肿瘤学专家。1970年1月,孙燕带着妻儿从北京来到甘肃最贫苦的定西地区安家落户,虽然在定西工作的时间只有两年,但他与定西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时至今日,历经三代人,在定西还流传着一段“敬燕”佳话。1970年春节前一天,也是孙燕来到地区医院上班的第一天,一个刚满月的婴儿被送到医院,婴儿因重症肺炎,呼吸停止,生命悬于一线,当地的儿科大夫束手无策,婴儿父母悲痛欲绝。危急之时,孙燕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果断地对患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一次、两次、三次……婴儿终于恢复了生命迹象,幼小的生命最终得救了。婴儿父母无从表达心中的万分感激,将孩子改名为“敬燕”。2004年,孙燕回定西时,已为人父的敬燕带着全家与孙燕合影留念,并将自己书写的“恩重如山”字轴赠送给救命恩人。1972年孙燕因工作需要回到北京,但他却一直牵挂着定西这片土地,牵挂着定西人民,为了报答定西人民对他的厚爱,他长期担任定西地区高级经济顾问,他还将自己呕心沥血研究的“贞芪扶正”系列中药交给定西药厂生产,药厂也由此改名为“甘肃扶正药业”。孙燕还千方百计地为定西同事联系到北京进修的机会,竭尽所能帮助定西培养医学人才。返京后,孙燕先后11次回到定西,回到他的第二故乡,看到定西人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他深感欣慰。

  “庆阳是我的第二故乡,至今仍怀有深深的回忆与感情,真心希望能重返故里探望庆阳老友。”——王宝恩

  王宝恩,我国著名内科、消化病及肝病学专家。1970年来到甘肃庆阳,在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王宝恩针对庆阳缺医少药、交通不便、病种复杂的特点,率先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他经常组织广大医务人员翻山越岭,采集中草药,并在当地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能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病的乡村赤脚医生。王宝恩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门诊,他耐心问诊,精心治疗,一丝不苟;在病房,他视病人如亲人,真情奉献,经常为困难患者送去粮票、饭票和衣物。1975年调回北京后,他心里一直装着庆阳人民,2005年6月,在离开庆阳30年的一次来信中他说“庆阳是我的第二故乡,至今仍怀有深深的回忆与感情,真心希望能重返故里探望庆阳老友……”2008年8月14日,王宝恩个人出资30万元,在庆城县设立了王宝恩医学人才培养基金。

  调不走的农村医生——王富庆

  王富庆,1969年11月由原北医人民医院来到甘肃平凉,在泾川县党原乡卫生院工作。党原乡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有一次,王富庆接诊了一个双下肢骨折的小女孩,由于伤口有一处三角软组织缺损,愈合迟缓,必须经常换药。王富庆便每隔两天往返20多里的山路去小女孩家为她换药,一直坚持到小女孩伤口愈合。王富庆在基层的医疗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不管是内科、外科,还是妇科、儿科他都能得心应手地医治,方圆几十里的患者都慕名而来找他看病。王富庆在党原乡工作了30年,先后担任党原乡卫生院副院长、院长职务,并被推选为政协泾川县委员会兼职副主席。其间,王富庆有机会回北京原单位,也有机会到泾川县城工作,可是他却一直坚守在最基层,做一名农村医生。直到退休后,孝顺的女儿把他接回了北京,但他却始终惦记着当地的老百姓,每年他都要回党原乡住一两个月,一如既往地为当地群众诊病,听到他回来,很多乡亲们都会找上门来,请他再给自己看回病。

  这条路一走就是一辈子

  来到甘肃的医疗队员们并不知道这是一次多长时间的锻炼,也没有预料到环境的艰苦超乎想象,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一走就是一辈子。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甘肃,他们无怨;他们把一生献给了甘肃,他们无悔;他们把根扎在了甘肃,他们成为了真正的甘肃人。那些选择留下来的队员中,有坚守在最基层的乡村医生王富庆,有被评为“感动中国”2010年度十大人物的“草原曼巴”王万青,有享誉国内外的“西北针王”郑魁山教授,有为我省培养大批优秀放射人才的张书盛、孟宪慎夫妇等……

  怀着理想的憧憬,带着青春的激情,做好奉献的准备,他们把人生最灿烂的时光献给了甘肃这片热土,把最宝贵的聪明才智献给了甘肃人民。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医者和患者之间的朴素感情,更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扶伤济世的使命,用自己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谱写了一曲曲青春的赞歌。

  时间可以流逝,记忆却是永恒。40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故地重游,感慨万千。能够再为乡亲出趟诊,是队员们的最大心愿。

  那些曾经在甘肃工作过的“6·26”医疗队员,有一大批成为全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或知名人物,如以毛江森、陈可冀、孙燕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有一大批成为我国医疗战线上的权威专家。他们始终情系陇原,以各种形式关注和支持着甘肃的卫生事业。

  2011年6月,部分队员参加了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卫生厅开展的“重温‘6·26指示’,再为乡亲出趟诊”系列活动,再次回到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为群众进行义诊服务,举办学术讲座,进行教学指导。

  2011年6月20日,毛江森院士及夫人张淑雅应省卫生厅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来甘肃访问指导。2011年6月,全国医学专家吴庆华、吴学思、赵念垣、李学文、鲍卫汉、康德垣等教授,作为医疗队员的代表开展了多场学术讲座及义诊活动。

  2011年6月22日,原平凉二院的创建者国乐平、何献琦、李学文、吴光煜、彭学敏、王晓琴、刘重禄来到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卫生院为广大群众进行了义诊和健康咨询。队员们故地重游,感慨万千,这里是他们曾经工作的地方,也曾是他们的家,这里承载着他们的青春和梦想,盛满了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黑白照片中绽放灿烂笑容的他们,如今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甚至有些已经与世长辞。然而时间带不走记忆,也带不走感动。甘肃人民没有忘记“6·26”医疗队,也不会忘记“6·26”医疗队。2012年1月11日,“6·26”赴甘医疗队荣获“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特别奖。

  ——“十分熟悉的职业与渐渐陌生的‘6·26’,把难忘的一段美好重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却把青春献给了甘肃,救死扶伤让他们成为陇上天使,普及预防科学把他们铸成一组群雕,成为山乡接近文明的一道风景。”

  (诸葛云艺、张秀娟整理 本文资料由甘肃省卫生厅提供)

创建平凉二院的部分“6·26”队员合影。

北京医疗队赴河西走廊展开巡回医疗。

 

“6·26”医疗队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实施手术。

“6·26”医疗队员为群众诊病。

1970年孙燕(右一)全家在定西。

王宝恩(右一)在庆阳下生产队开展医疗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7-01/2157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7-02 关键字:“6·26”医疗队  6·26指示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