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长篇连载:《毛泽东调兵遣将·开国第一战(3)》

第三章

侵朝霸台 杜鲁门先行不义
调兵遣将 毛泽东未雨绸缪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  
  专吃杜鲁门。  
杜鲁门,     
一生气,    
    喝了两碗滴滴涕!

        ——中国童谣

  
  朝鲜人民军攻势如潮,很快演成破竹之势。
  韩国军队没有象美国顾问团所预计的那样,“完全有能力击退任何进攻”。倒是在逃跑方面表现出美国顾问团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能力。
  开战第一天丢掉古都开城。
  第二天丢掉汉城的门户——议政府。
  第三天干脆丢掉首都汉城。
  接着就是没命地奔逃——只恨爹妈少给了两条腿。
  英国战地记者西德尼·史密斯对这个场面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
  
  我看见一些卡车上的高级指挥官坐在士兵们中间,戴着雪白的手套,一只手握着佩剑,另一只手擎着树枝做雨伞。离奇的现象到处可见:一些南朝鲜人在前线骑着军马逃跑,牲口被枪炮声吓得挣脱缰绳或者扬蹄跺脚;韩国士兵用枪逼着老百姓脱下衣服,穿在自己身上遮住军服,以便混杂在逃难的人流之中,军官则站在一边无动于衷。
  
  什么叫“兵败如山倒”?这就是!
  
  大不咧咧的美国人也并没有象斯大林和金日成想象的那样,大不咧咧地坐视李承晚步入穷途。
  战争爆发当天,美国远东战区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在自己的办公室与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进行会谈,商讨朝鲜局势。
  两次大战的传奇英雄麦克阿瑟神态轻松自如,他告诉杜勒斯:
  “假如华盛顿对我不碍手碍脚的话,我可以把一只手缚在背后,只要一只手就可以对付。”
  ——他压根儿就没把那些黄皮肤的亚洲人放在眼里当回事儿。
  他很快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这种对对手毫无来由的轻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不过,此时此刻,从没玩过枪杆子的政客杜勒斯是不会对威名赫赫的五星上将的话产生任何怀疑的。
  他当天就给华盛顿发去电报:
  
  南朝鲜人有可能运用自己的力量阻止并击退进攻,如果这样,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如果他们无力做到,那么我们相信就应该动用美国部队。……坐视南朝鲜无端遭受武装进攻的蹂躏,将会产生一连串的灾难,很可能会最终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是第一篇提出让美国动用军事力量干预朝鲜的文字。
  
  白宫很快作出了反应。
  6月25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以9票对零票通过了美国提案,对北朝鲜军队“向韩国发动武装进攻”表示“极大的关切”。而苏联的缺席,则丧失了利用否决权在政治和外交上予以反击的机会。
  6月26日,杜鲁门在白宫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会上作出了动用军事力量干涉朝鲜的决定。为牵制中国,还决定第七舰队侵占台湾,“实行双向封锁”。
  据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约瑟夫·格登先生的《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披露,这个时候,杜鲁门甚至开始“琢磨从根本上‘解决台湾问题’办法,他希望考虑将‘台湾重新划归日本’的设想,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状态,并且将其置于麦克阿瑟的控制之下”。①[① [美]约瑟夫·格登《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第68页,解放军出版社。]
  6月27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命令美国远东海空军参加朝鲜内战的第二号指令:
  “为了直接支援韩国军队,要以远东海空军攻击侵入三八线以南的北朝鲜军队。此项行动的目的在于,把北朝鲜军队从韩国赶出去。”
  同时,杜鲁门发表声明,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占领台湾。
  12个小时后,联合国安理会又一次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美国这个实际是先斩后奏的提案,号召联合国成员国参加侵朝战争。
  6月30日,杜鲁门决定派遣美国陆军部队开赴朝鲜,并授予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他所统辖的地面部队的全权,派往朝鲜的美国师数量不限。
  7月7日,联合国又一次利用苏联缺席不能行使否决权的机会,在安理会通过决议,以“联合国军”名义让美英等国军队到朝鲜作战。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从此时起,先后有16个国家加入“联合国军”序列,派出部队到朝鲜作战。
  斯大林失算了。
  
  不过,失算还不等于失败。这两者之间能不能产生因果联系,还得看老麦克究竟有多大道行。
  而麦克阿瑟日子正难熬着呢!
  现在要面对的现实是:别说缚着一只手,就是手忙脚乱使出浑身解数,也阻挡不了攻势凌利的朝鲜人民军。
  为阻滞朝鲜人民军南下的步伐,美国远东海空军的空中出动已到了近乎于疯狂的程度。麦克阿瑟向远东空军司令官厄尔·帕特里奇将军下达了一连串的口头命令,要求远东空军部队在以后36小时里,“动用一切可供支配的手段”,狠揍北朝鲜人。
  可北朝鲜人也不是好对付的。远东空军12架B-26轰炸机首次出动轰炸铁路就遭到沉重打击,12架飞机每架都被猛烈的地面高射炮火打中,其中3架坠毁。
  情急之下,B-29“空中保垒”也披挂上阵,虽然这是一种战略轰炸机,但在麦克阿瑟将军气急败坏地一再坚持之下,空军只好把它当作战术支援飞机使用。给飞行员们的下达的任务是,只要看到人或别的什么东西,只要看上去“值得炸一气”,就扔炸弹。
  “这是奇怪地使用战略轰炸机!”飞行员们摇头。
  许多空勤人员执行任务时完全处于歇斯底里状态,哪怕是看到一头牛,都要扑上去扔个副油箱把那可怜的畜牲烧成焦炭。
  炸弹扔得性起之时,甚至不辩东西南北好歹是非,连韩国军队也炸。一次,一支南逃的韩国部队遭到一架飞机袭击,愤怒的士兵们举枪射击,飞机被击中起火迫降。当飞行员狼狈地爬出机舱后,双方却尴尬地发现,一方是自己的美国盟友,一方是自己奉命保护的对象。
  据美国空军披露,7月,美军空军出动的近距空中支援的作战飞机为4336架次,8月增加到7028架次,对每个师出动支援飞机的架次,比被誉为世纪大战役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各师得到的支援飞机的架次还要多。
  这就是麦克阿瑟要求的,“最大限度的显示力量”。
  可朝鲜人民军照样步步前进节节胜利。
  懊丧的麦克阿瑟转而寄希望于地面部队的卷入。
  从7月1日起,驻日本的美第八集团军所属步兵第二十四师部队陆续进入朝鲜,步兵第二十五师和骑兵第一师的部队也于7月10日和7月18日先后在釜山和浦顶登陆,投入地面战斗。
  在麦克阿瑟的想象中,“美军地面部队一出现在战场上,敌军司令官就会心惊胆战,……”。
  他又错了!
  
  7月1日深夜,美国重型巡洋舰“芝加哥”号编队在朝鲜西海岸注文津附近向朝鲜人民军阵地和和平居民进行炮击,次日拂晓遭到朝鲜人民军海军一支鱼雷艇编队袭击,双方互有损伤。
  7月5日,查尔斯·史密斯中校率领的美步兵第二十四师的先头部队在水原与朝鲜人民军第四师团相遇,一交手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几乎被全歼。
  7月7日,朝鲜人民军乘胜发起大田战役,金日成亲临前线指挥。
  在日本养骄了的美国军队又一次败下阵来。
  7月20日,朝鲜人民军将总预备队第十三师团和新组建的第八师团两个新锐师团投入战斗,迅速攻占大田,歼灭了美步兵第二十四师主力大部。
  此时,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兵员已由入朝时的15 965人,锐减为8 660人。
  17天的战斗,损失了45.6%的兵员和60%的装备。
  师长威廉·迪安少将被俘。
  朝鲜人民军继续长驱直入,不到一个月,就解放了南朝鲜3/4的土地。随后,主力直扑洛东江,将美韩军队向釜山三角地区压缩。
  8月15日,雄心勃勃的金日成在平壤欢庆“8.15”祖国解放五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长篇讲话,向全军发布命令:要使8月成为完全解放朝鲜国土的月份。
  麦克阿瑟再也不说“一只手也能对付”之类的大话了!
  他现在恨不能生出八只手来!
  
  面对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的局面,最感喜出望外、做梦都笑出声来的,并不是金日成。
  是和李承晚一样激烈反共的蒋介石。
  自从中共入主中国大陆,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蒋公的处境是每况愈下,甚至不如那个傀儡“天子”李承晚。人家好歹还有自家的一半庄园,可蒋公那会儿是连屋檐下躲雨的地角都快没了!
  美国人早就不耐烦这个满嘴假牙的总统了。
  你是个什么玩艺儿呀?给你多少枪多少炮多少好家伙你转手就送给共产党了,连收条都不打一张。弄得人家都叫你什么来着?“运输大队长”!几十亿美元哪!就是扔水里也能翻个大水花花吧?还有脸死乞白咧缠着要?合众国的钱就那么好花?这样下去不是糟践咱美利坚合众国的纳税人吗!
  就你这整个儿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谁有功夫再搭理你?
  那时候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基本是上听任蒋介石政权自生自灭。不再向台湾提供物质援助,解放军进攻台湾时也不插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一成立,杜鲁门就决定从台湾撤出美国妇孺。他表示,中共几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拿下台湾,作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他再也不愿让美国人留下来牵涉进任何麻烦问题中去了。
  杜鲁门和艾奇逊在1950年初的讲话,更是在蒋公头上炸响了一声惊雷,“美国政府将不向福摩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顾问”。
  什么意思?
  这意思就是说:台湾俺美国是撒手不管了!你毛泽东爱怎么的就怎么的吧!
  这可怎么是好?
  台湾的那爿弹丸江山,现如今也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要多脆弱有多脆弱。军队是败阵之众,政府是流亡组合,大学生在校园里扭秧歌舞,工人在工厂里护厂待变,但凡兜里有俩钱儿的人都琢磨着还能往哪跑。军队更是军无斗志,士无战心。国民党军队不象共产党军队,没有饷银是绝对哄不住的。虽说手头还有从中国大陆逃跑时卷走的国民政府全部黄金储备,尚可救救急,可老这样坐吃山空也不是个长法呀。本来好容易在金门得了次手,大败了一回共军,总算提了点气回过些神,结果被杜鲁门、艾奇逊的讲话一搅,又弄得人心惶惶,不可收拾。
  没有人相信蒋介石还能守住台湾。
  万般无奈之际,蒋介石请出被他豢养的日寇大战犯冈村宁次,让他写信给日本的旧军人,还委托自已在日本军校的同学张群赴日招募从中国被遣返的旧军人到台湾当“志愿军”,以报答蒋介石在日本投降时对他们的“恩德”,幻想让这些老日本鬼子来帮助保卫台湾。本以为这些人回到日本后生活无着,日子难熬,一旦重金招募,必当勇夫云集。没曾想这些曾经凶神恶煞的老日本鬼子,早在中国让神出鬼没的八路闹腾得没了脾气,宁愿在家饿肚子,也不愿到台湾跟蒋介石凑这个热闹。
  真是没咒念了!
  4月份,林彪的第四野战军10万大军又乘木帆船打过琼州海峡,解放了海南岛。这阵仗,怎么保得准他们不在哪天早上开着大军舰冲过台湾海峡把红旗插上阿里山?
  连蒋总统自己都在打开溜的主意了。
  前不久曾想到过把家搬到菲律宾,为此曾托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布向菲律宾政府询问:蒋总统及其军政要员是否可以到贵国“避难”?
  可人家那位总统季里诺立即表示了不欢迎态度。
  更可气的是那位持激烈反共态度的外长罗慕洛——他来得更刻薄,说什么上岸可以,但不能超过24小时。
  差点儿没让蒋总统背过气去!
  万般无奈之时,总统大人甚至对美国记者团表示:
  “可以考虑将台湾交麦克阿瑟管理”。
  霸气了一辈子的蒋介石,混到了这步田地,那份凄楚、沉痛、没落和绝望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
  朝鲜南北双方在这当口大打出手,不是送救命丹来了吗?
  金日成和李承晚在中国大陆边上中共的眼皮子地下打起来了,而且越打越大,把美国人也搅和进去了,这天下还能不大乱吗?这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是眼看着就要打起来吗?那美国佬为了牵制中共的需要,不是也还得想起我蒋某人么?
  这能不让正走投无路的蒋总统喜出望外吗?
  他立刻向美国人提出:派国民党军队开赴朝鲜作战。
  您甭说,蒋总统还是很有点国际大战略的眼光咧!
  这是一根救命稻草,赶紧抓住。
  
  果不其然,朝鲜这一开打,蒋介石的行情立马看涨。
  杜鲁门立即改变了年初宣布的对台政策,对以往宣布的不介入中国内战的声明也统统食言而肥。他于6月27日宣布“台湾地位未定”,命令第七舰队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确保台湾及台湾海峡的中立化,防止战争蔓延。
  6月28日起,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十余艘舰艇陆续进占台湾基隆、高雄两港口,并在台湾海峡举行“侦察巡逻”和作战演习。
  8月4日,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一批飞机进占台北基地。同时,美国远东军总部还设立了名为“驻台考察团”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其侵台的海、空军部队。
  朝鲜内战,竟成了美国占领中国领土、领海的理由!
  
  几个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伍修权将军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这种混帐逻辑痛加驳斥:
  
  各位代表先生,能不能设想,因为西班牙内战,意大利就有权占领法国的科西嘉?能不能设想,因为墨西哥内战,英国就有权利占领美国的佛罗里达?这是毫无道理的,不能设想的。
  
  可崇尚自由平等博爱,鼓吹民主人权和平的美利坚合众国从来就不认这个账。
  人家只承认强权和实力!
  
  虽然如此,杜鲁门此时也并不愿意冒与中国军队直接冲突的危险。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虽是遏制和牵制中国,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但也有制止蒋介石军队超出遏制的范畴向大陆进攻的使命。
  
  不过东京的麦克阿瑟可没尿这个。
  在太平洋战争中与日本人争夺过岛屿的麦克阿瑟从来就很重视台湾。每遇来访者,他总是喋喋不休地宣传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失去她将后患无穷云云,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
  麦克阿瑟觉得杜鲁门这没脾气的总统太便宜了中共。
  为什么要坐视共产主义在亚洲泛滥呢?有蒋介石这支反共力量在亚洲共产党中心的眼皮子底下,美利坚合众国干吗不用?反正不用白不用。
  麦克阿瑟认为,他需要和蒋介石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7月31日,麦克阿瑟未与白宫请示即亲赴台湾,与蒋介石就“纯军事问题进行磋商”,随行的有由16名“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官员组成的代表团。
  整个阵势给人的感觉就是招招摇摇引人注目。
  恶劣的天气延误了降落时间,但蒋总统表现出非常的耐心,在机场足足多候了一个半小时。
  从未谋过面的两人在机场紧紧握手。
  让人觉着这两位是绝对的铁哥们儿。
  这是两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唔面。
  麦克阿瑟对蒋介石大加颂扬,使这位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挣扎的总统倍感惊宠,憋在心里的委屈不觉间也散了不少。和麦克阿瑟漫步海滩时,还不时轩昂着气宇向海那边的大陆指指点点,颇有一番今非昔比马上就要打将过去的慷慨气度。
  然而,麦克阿瑟虽然与杜鲁门在台湾问题上看法有分歧,但对使用蒋介石军队的建议却同样不感兴趣。
  杜鲁门的出发点是不想让蒋介石与朝鲜战争发生过于直接的牵扯——那样会给美国的英国盟友带来麻烦。英国人之所以能够保留香港这块殖民地,仅仅是由于中共的容忍,否则中共军队勿需动用一兵一卒,只需围困,就能让香港在顷刻之间变成“臭”港。况且,使用国民党的军队实在是没有什么军事上的价值——麦克阿瑟在这一点上,也持与杜鲁门同样的看法,装备国民党军队并把他们运送到千里之外,劳民伤财不说,也没有理由认为他们在朝鲜会比在中国大陆表现更好。
  麦克阿瑟和杜鲁门一样,最终以不要影响台湾本身的防务为由,婉谢了蒋介石的美意。不仅如此,还给他反攻大陆的热望浇了一盆凉水,明确告诉他:如果蒋介石军队进攻大陆,第七舰队将奉总统之命予以制止。
  那意思就是告诉蒋介石,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是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利益来的,不是来给你看家护院的!你蒋介石也只能在符合美国人利益的前提下拔拉你的小算盘。
  在政治斗争的擂台上角逐了大半辈子的蒋介石能不明白这个?
  不为你的利益你也不会找上门来呀?你早不来晚不来,朝鲜一打起来你就来了,不就是看到还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吗?
  但这对于蒋介石已经够了!
  有第七舰队这个保护神,中共军队是没法越过台湾海峡的。至于反攻大陆,蒋某人也就是喊喊而已,真要把仅有的那么点本钱往那无底洞里扔,说实话,别人不心痛蒋总统自己还心痛呢!
  在交易所混过的蒋总统绝不干那赔本的买卖。
  当然,随时放几只船在大陆沿海岛屿乒乒乓乓小打小闹一阵,那不算“进攻大陆”,你第七舰队总不能天天为这几只船的事情跟我蒋某人过不去吧?最低限度,就是为了在北边牵制中共的需要,美国人想必也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蒋总统在心里拔拉算盘珠子算这笔账的时候,脸上一定挂满了灿烂的笑容,而且一定笑出了声。
  他终于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8月1日,蒋介石喜不自胜的发表公报,称他和麦克阿瑟的会谈,已经奠定了共同保卫台湾和“中美军事合作”的基础。
  返回东京后,麦克阿瑟也发表声明,声称如果台湾受到中共军队的攻击,美国与台湾的“有效合作”马上就能完成部署。
  麦克阿瑟这种不把白宫放在眼里的自作主张让总统极为生气。而且这时台湾问题已提交联合国,共产党们正发起咄咄逼人的宣传攻势,指责美国的所谓中立化政策实际上是要把台湾变成美国的军事基地,华盛顿正为此头痛哩。
  8月4日,杜鲁门以国防部的名义致电麦克阿瑟:
  “国家利益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全面战争爆发的行动,或是给别人提供发动全面战争的口实。”
  这是对麦克阿瑟提出委婉的警告。
  可人家三朝元老麦克阿瑟压根就不买总统的账。
  8月28日,他在发给美国“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野营活动”的贺电中,驳斥了美国保卫台湾会失去亚洲人支持的说法。
  “说这种话的人,并不了解东方!”
  自认为很了解东方人的麦克阿瑟用鄙弃的口气如是说。
  杜鲁门听到这句话,气得浑身发抖。
  这时候,他就有了让这位五星上将下岗的念头。
  不过,现在这念头还只能是念头,也就想想而已。
  还得找到这老家伙更大的过失。
  哈里·杜鲁门打破脑袋也没想到,这老家伙的过失,竟使美利坚合众国军队付出了有史以来最大败绩的代价。
  这实际上是杜鲁门的过失。
  
  毛泽东“解放台湾”的口号,现在也变得“只能说说而已”。
  朝鲜内战的爆发,杜鲁门在朝鲜和台湾海峡的介入,使毛泽东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
  本来,新中国此时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向经济方面转移,特别是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后,鉴于中国大陆上大的战事已经结束,中央军委确定了全军的复员计划,准备分两期复员军队,第一期复员140万人,第二期复员100万人,两期复员后,军队将保持在300万人左右,以减少军费开支用于经济建设。
  军事工作的战略重点主要是在南线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上。
  中央军委责成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负责策划起草了《台湾战役实施纲要》,进行进攻台湾的准备工作,并担任台湾战役的指挥员。
  进攻台湾的部队是第三野战军,计划以第九兵团所属的第二十军、第二十三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二十七军共4个军为第一梯队,尔后第三野战军部队除担任剿匪和地方警备外,主力12个军全部投入攻台作战。
  在估计美军是否参战的问题上,粟裕认为:
  “直接参战在政策上、军事上对美帝是不利的,所以美帝只能间接参战,如动员日本的‘志愿兵’去帮助蒋匪。”
  粟裕认真研究计算策划了一番,也没太把这个当回事儿。
  八年抗战大家比划过较量过了,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不是抗战前的国军,几万老日本鬼子即或真集合在蒋总统的麾下,也于解放台湾的大局无碍,就凭现在的家底,完全可以打发他们。
  粟裕还计划征用东南沿海的全部机动船只,分两批运送50万大军登陆台湾。虽然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也有50万人,但根据双方当时的作战意志和作战能力的对比,常胜将军粟裕认为不一定非要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相等数量的部队登陆,就完全有把握在短期内不间断地发展胜利,扫清这些残汤剩羹。
  至于台湾战役中的海空掩护,中央军委也有所准备。
  当时,中央军委一面加紧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一面向苏联寻求援助。毛泽东在访苏期间,两次与苏方签订了海军订货协议,将苏联对华3亿美元的贷款中的1.5亿美元用于购买海军装备。
  考虑到不能在“老大哥”这一棵树上吊死,毛泽东在向苏联寻求空海军武器装备援助的同时,还通过中间渠道,向英国商人洽购两艘排水量为7 000吨的退役巡洋舰、5艘护航驱逐舰、4艘扫雷舰,以解决战争中海空军掩护和配合问题。
  由于朝鲜战争,这些东西都泡汤了。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毛泽东当然不希望北边什么地方再有什么战事。何况毗邻朝鲜的中国东北,是中国唯一的重工业基地,还指望着它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担纲呢!
  作为从来就强调“一个拳头打人”的大战略家,毛泽东历来主张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一个地打。对于中朝两国来说,应该首先解决台湾问题,为金日成准备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全力的支援,然后再寻机帮助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他始终认为,在苏联红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朝鲜人民军,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经受过严酷的长期战争的考验,因而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熟起来,卓有成效地进行这场统一朝鲜的速决战,也很难对付直接参战的优势美国军队。
  朝鲜战争爆发一周后所有的事实,都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
  
  7月2日,周恩来约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委婉地表达了中国方面对朝鲜半岛战事的看法。
  在讨论了如何应付联合国卷入朝鲜战争的外交问题后,周恩来极为反感地告诉罗申说:早在5月与金日成的会谈中,中国领导人就已经提醒他美国可能干涉的问题,而金日成当时不相信。事实证明我们当时的估计是对的。
  与此同时,通过递交给苏联方面的一份综合反映外国人对朝鲜战争的看法的报告,中国领导人也曲折地表达了对苏联选择这个时候支持统一朝鲜行动的疑惑。
  当然,在仗已经打起来了的这个时候,中国只能坚定地和社会主义的盟友们站在一起。
  
  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4年赠送给韩国的根据朝鲜战争档案整理汇编的《苏联朝鲜战争档案摘编》(1949年1月~1953年8月)透露,也就是在此时,周恩来将中共中央对朝鲜半岛的政治、军事形势的估计转告了苏联政府。
  中国领导人估计,美国在日本的12万驻军中,大约有6万兵力能够投入朝鲜;这些兵力可能在釜山、木浦、马山等港口登陆,然后沿铁路线向北进军,建议朝鲜人民军应迅速向南推进,以便占领这些港口。
  毛泽东认为,美军将有可能在仁川登陆,为了防守汉城,朝鲜人民军应该在仁川地区构筑巩固的防御阵地。
  毛泽东,是第一个对仁川登陆作出预测的人。
  这时候,甚至连麦克阿瑟自己,仁川登陆的设想也还只是在胸中蕴酿呢!
  
  对于美国的所作所为,毛泽东立即做出了强烈反应。
  在6月28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毛泽东义正辞严的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中国人民“既不受帝国主义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威胁。帝国主义是外强中干的,因为他没有人民的支持。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同日,周恩来总理也发表声明,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不管美国帝国主义者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是事实,永远不能改变,……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的中国人民,必能胜利地驱逐美国侵略者,收复台湾和一切属于中国的领土。”
  7月10日,中国还成立了“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的群众运动。
  这是未雨稠缪。
  
  然而,解放台湾的决策和日程也被迫进行重大调整。
  6月3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正式提出:
  “陆军继续复员,加强海空军建设,打台湾的时间向后推延。”
  在那一段非常的日子里,中共中央极其审慎地研究了中国的周边形势,认为除朝鲜和台湾海峡外,与中国南方毗邻的越南也出现了现实威胁,美国除大力加强对法军的支援外,还有直接介入的迹象。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有可能与美军发生大冲撞的地方有三处:
  台湾海峡、越南和朝鲜。
  这三处中,台湾海峡是最不利的选择。
  以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空力量,是无法与美国现代化的海军进行海上较量的,一旦在台湾海峡与美国军队冲突起来,没有胜算不说,还极有可能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地位。麦克阿瑟后来也说:“我每个夜晚都祈祷赤色中国能这样做——我常常是跪下来在那里祈祷。”①[① [美]马修·李奇微:《朝鲜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第51页。]
  拿破仑曾说:“不要做任何你的敌人想要你做的事情——理由很简单,因为你的敌人想要你这样做。”
  越南也不是个好去处。
  那里远离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后勤供给就极为困难,难以对美军形成有力打击。
  能不打当然最好,但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朝鲜是最佳选择。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被动中的主动。
  
  后来,周恩来曾在志愿军干部大会上解释中共中央的决策:
  
  我们和美帝国主义的较量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看选择在什么地方,这个当然是决定于帝国主义,但同时也决定于我们。帝国主义决定在朝鲜战场,这个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也决定来抗美援朝。现在我们想一想三个战场,大家会懂,不论从哪条来说,如果在越南作战,更不要说是在沿海岛屿作战了,那就比这里困难得多了。
  
  中共中央当时将准备援助朝鲜的初步预案通知了斯大林,得到了完全赞同的答复。7月5日,斯大林通过苏联驻华大使馆转告周恩来,认为中共中央采取的对策是合适的,即在敌人越过三八线时,中国军队立即以在中朝边境集结的9个师在北朝鲜展开行动。届时,苏联空军将予以掩护。他甚至还明确表示,将派出一个装备124架歼击机的歼击航空兵师掩护这些部队,而且当中国空军掌握这些装备后,这些飞机将同正在担任上海空防的巴基斯基混合航空兵集团的飞机一起,移交中国同志。
  这是中苏双方就援朝问题首次达成的“君子协议”。
  
  《台湾战役实施纲要》遂被搁置。
  而且最终不得不在事实上予以放弃。
  新中国军事工作的战略重点,被迫北移。
  
  由于美国出兵朝鲜,使朝鲜战局变得复杂,有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恶化局面。从未雨绸缪的角度出发,中央军委决定加强东北边防力量。为此,毛泽东委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于7月7日和7月10日,在居仁堂两次召开国防会议,讨论朝鲜局势和保卫国防问题。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出席者有在京的军委主要成员: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
  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
  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恒。
  军队有关方面负责人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空军政治委员肖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肖劲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部长李克农;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赖传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参谋长张经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傅秋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李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委员滕代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谭政;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万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副司令员苏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参谋长贺晋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赵尔陆。
  军委作战局副局长张清化、雷英夫等也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参加者们几年后授衔时大都是肩上扛将星的人物。
  根据会议的讨论,中央军委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担负保卫东北边防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的任务,并规定:一旦入朝参战,则“改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帜”。
  会议还决定: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调集4个军3个炮兵师限7月底前在安东、辑安、本溪完成集结。
  为东北边防军准备的部队是军委的战略预备队,即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和已在东北的第四十二军和3个炮兵师。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国家应急动员体制,第十三兵团是全军唯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被配置于地处中原重地的河南。之所以如此,正是考虑该地区地处中原通衢之地,便于向各方机动,可随时应付任何方向的突发事变,包括作解放台湾的预备队。
  当时,第十三兵团所辖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分别驻扎在信阳和漯河,第四十军在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后凯旋北上,刚从雷州半岛到达广州,正准备向河南洛阳开进。
  根据军委的决定,第十三兵团北上东北后,即与已确定集体转业、正在齐齐哈尔从事农垦的第四十二军合编为东北边防军;同时编入边防军的还有炮兵第一师、第二师和第八师。
  在确定边防军指挥班子时,原第四野战军主要领导人林彪、罗荣恒、刘亚楼认为,这种牵涉国际政治复杂问题的任务干系重大,非该兵团现任司令员黄永胜一介武夫所能胜任;而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不仅是一员骁勇的战将,且谋略不逊,有政治头脑,属于军政全才。故提议:将该兵团领导机关与第十五兵团领导机关对调,原第十五兵团领导机关组成新的第十三兵团领导机关,任命邓华为第十三兵团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沛然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中央军委批准了第四野战军领导人的建议。
  
  然而,由于朝鲜战局发展很快,原定的东北边防军主要领导人粟裕身患重病在青岛休养,肖华、肖劲光又忙于海空军的组建和总政日常工作,均不能到职。7月23日,经毛泽东批准,东北边防军暂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指挥,李聚奎改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
  7月19日,任命著名战将、原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调任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
  8月上旬,任命洪学智为第十三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后因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赖传珠患病离职休养,由邓华兼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
  第十三兵团的领导干部可以说是黄金搭配。
  风度儒雅、狐步舞跳得极好的邓华,1910年4月2日出身于湖南郴县一个书香世家,原名邓多华,字实秋。祖辈三代都是教书匠。他自已7岁就进私塾发蒙,一直是个勤奋好学、聪颖过人的好学生,老师常夸他过目不忘。12岁考入颇有影响的美国教会学校——郴州新华高等小学——启蒙教育就是中西合璧。
  美国人可能没想到,美式启蒙教育为自己栽陪出了一个对头。
  1925年秋,15岁的邓华到长沙考入岳云中学,和那个时代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常常参加罢课和游行示威活动。他在一篇题为《论青年的人生观》的作文中就呼喊出他的一腔报国热情:
  “嗟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当报效祖国,挽救国家危亡,解放亿万生灵!”
  大革命的时代,这样的青年多为共产党所吸纳,邓华当然不会例其外。1927年,17岁的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朱德、陈毅领导湘南暴动时,他跟随朱军长走上了井冈山。以后,18岁当连党代表,22岁成为师政治委员,直到担任纵队司令员和兵团司令员时也不到40岁——笔者常纳闷现时电影电视上那时候的营长连长怎么个个看上去都是些四五十岁的半截老头。
  抗战爆发后,邓华曾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政治委员,参加过平型关战斗。建立晋察冀根据地时,与宋时轮组成宋邓支队深入冀东,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冀东大暴动,之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抗战胜利后奉中央命令率五分区部队挺进东北,当过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七纵据称是东北野战军中最野的“三凶”部队——对敌人凶,对老百姓凶,对自己人凶,只有邓华和陶铸能镇得住。该部后来编为第四十四军,尔后在全军整编时与八纵改编的第四十五军合编为第五十四军,1953年入朝参加了最后一战——金城反击战。
  在长期的战争经历中,邓华常常是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一肩挑,特别有政治头脑——这种战将往往能比一般的勇悍型战将有更宽广的驰骋舞台。
  韩先楚是出自徐海东将军红二十五军的一名战将。
  他16岁参加红军,跟随徐海东从鄂豫皖长征北上陕甘,从来都是打恶仗、打硬仗的角色。抗战初期,韩先楚担任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团副团长。1938年曾配属刘伯承的第一二九师攻打马庄。当时,因敌人火力猛烈,部队节节后退。就在指挥战斗的刘伯承心急火燎之际,突然从望远镜里看见一个小个子提着驳壳枪怒气冲冲往前沿奔,后面忽喇喇跟着一群人;又见前面退下来的部队一看见那个小个子,全换了个人似地掉头折身潮水般地涌向敌人,三两下就把敌人阵地占领了。
  从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军神”刘伯承高兴得直拍手:
  “好样的,好样的!那个小个子是哪个?”
  “第六八八团副团长韩先楚!”
  “这个副团长有胆量,打得好!打得好!”
  解放海南岛也是这样,部队还没占领滩头,韩先楚就跳下指挥船淌着齐腰深的海水往岸上冲,先头团团长一看军长带头冲锋,大惊失色,连忙命令一个连跟上去保护军长。战士们一看军长就在身边,个个奋不顾身地拼命往前冲,很快就占领了阵地冲垮了敌人。
  据说,当时军委作战部向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报告韩先楚已登陆的消息后,聂说:“我只要你这句话,先楚登陆了,我们就放心了!”
  据说,每次战斗后,韩先楚都要在党小组会上作检讨,内容恒定不变:指挥太靠前。
  据说,有人曾问过声名赫赫的许世友将军,在军中同级将领中最佩服谁,很少服人的许世友不假思索地说:“韩先楚,老韩有胆略!”
  洪学智,是从大别山区红小鬼成长起来的战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军师干部,曾经三次走过雪山草地。抗战中在黄克诚手下的新四军第三师当过参谋长、副师长。抗战胜利即跟随黄克诚开赴东北,历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军长,、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被调任东北边防军时,正兼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此人思维严谨,作风泼辣,到哪儿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好手。
  第十三兵团所辖部队大都是响当当硬邦邦的头等主力。
  第三十八军原是1946年8月编成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最早的底子可以追溯到1928年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时建立的红五军一部,该部后来编为红三军团;抗战时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首战平型关后,随罗荣恒挺进山东,发展为山东军区第一师、第二师,后又编入原东北军起义的一一一师;解放战争时期全部整编为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一直是东北野战军的头号主力。解放战争中从山海关一路打到镇南关,战功卓著,威名赫赫。
  梁兴初、刘西元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第三十九军原是1946年9月编成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其前身是1930年在鄂豫皖苏区的商光独立团,后发展成为红25军,由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率领长征到达陕北苏区,编为红十五军团一部。抗战爆发后,该部编为八路军第三四四旅一部,以后又南下编为新四军第三师;解放战争中,作为东北野战军的主力,从北满一直打到广西。
  也是一支王牌军。
  吴信泉、徐斌州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第四十军是一支后起之秀的部队。
  该部原是1946年初在南满成立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韩先楚曾任该部司令员,。最早的底子是1937年底在鲁中建立的抗日游击队,后来发展成为山东军区第三师和警三旅。抗战胜利后北上东北,编为第三纵队,一直是东北野战军的主力之一,在战争中表现极为出色,是著名的“旋风部队”,从松花江一直打倒海南岛。在改编成东北边防军的3个月前,还驾木船横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战争奇观。
  温玉成、袁升平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后来编入第十三兵团的第四十二军是一支年轻的部队。
  该部是1948年春由辽东、辽南组建的3个独立师改编的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说来有趣,当时全军各大野战军中,只有东北野战军有第五纵队。原因似乎是其它野战军觉得“第五纵队”这个番号不顺耳,太容易令人想起西班牙内战中那个间谍“第五纵队”。
  这支部队虽然年轻,但朝气蓬勃正是它的特点,而且也经历过辽沈大战和东北剿匪的煅练。
  吴瑞林、周彪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要准备打仗了,各军当时的装备都陆续作了一些充实:
  每军编一个野炮营,18门火炮;有的军编有一个6管火箭炮营,12门火炮。
  每个步兵师编有一个山炮营,12门火炮。
  每个步兵团编两个炮连,九二步兵炮和八二迫击炮共10门。
  每个步兵营编八一迫击炮2门和火箭筒3具。
  每个步兵连编六0迫击炮3门。
  每军计有60毫米口径以上各种火炮520余门。
  这种装备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算是第一流的了。
  然而由于时间仓促,很多部队还是没有完成改装。
  
  炮一师、炮二师是原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所属部队,也是全军成立最早、经验最丰富的炮兵部队。
  炮八师是刚由东北野战军各部队的队属炮兵改编而成的预备炮兵部队。
  各炮兵部队装备的大都是日式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弹炮,共装备火炮320余门。高炮第一团装备日式75毫米高炮36门。
  邱创成、匡裕民将军时任炮兵指挥所主任和政治委员。
  
  各部开始按中央军委命令向东北中朝边境地区集结。
  
  全国解放了,许多部队正在进行复员工作。
  可这会儿一听说可能要打仗,谁都不愿走了,纷纷申请留队北上。已经安排到地方的同志也要求回队。原第三十八军第三四二团第一营营长曹玉海已经安排到地方当了监狱长,一听说部队要北上,立即找回老部队,一定要跟着走,官司一直打到中南军区组织部,最后在老首长梁必业主任的关照下,才如愿以偿。
  正在二八五七团①[当时部队的结婚条件:28岁以上,7年军龄,5年党龄,团级干部。]结婚杠上的干部们,恋爱的不结婚了,没恋爱的也不找对象了。
  第三三四团第二营营长冯怀志,已38岁了,一听要北上,坚决不找对象,组织动员也不行,理由是不连累人家姑娘,打败了美国鬼子再说。
  兵也如此。第三十八军42岁的老兵大老刘,本已安排复员,组织上张罗着给他找个老伴。可他一听说要北上,死乞白咧地一定要跟部队走。
  有些干部干脆连胡子也不剃,说是打完美国鬼子再说。美国鬼子嘛,不就是美式装备的部队嘛,还能比全美式装备的新一军、新六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厉害?那些美械部队不也是一直牛皮哄哄目中无人吗,到了还不是让咱土八路给大卸八块啦!
  打美国鬼子还能超过3个月?
  据后来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的杨迪老人回忆录所述,当时他也认为第十三兵团的部队都是四野的主力,完全能打败美第八集团军当时在朝鲜的两个师,或再多打两个师也不成问题,估计有3个月时间就差不多能解决战争了。
  虽然也有因刚结束国内战争向往和平生活而带来的各种思想问题,但经过政治动员,总的来说,刚打出了一个天下来的胜利之师锐气正盛,求战积极性都是很高的。
  大家都憋着那么一股劲。
  
  不过,这也反映出他们把打美国鬼子想得过于简单了点。美国鬼子的的确确不好打,一打就打了近3年,而且不是想象中的“从北到南,一推就完。打败美帝,回家过年。”
  而是个平分秋色的结局。
  但是——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历史中,你从哪一支面对强悍敌人的中国军队将士身上,看见过这样积极求战的精神?这样坚定无畏的气魄?这样旺盛高昂的斗志?这样敢打必胜的信念?
  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

  上一章 下一章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2/1931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志愿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