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存孝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卢汉受命率六十军、九十三军入越南受降。我父亲姜弼武,当时在九十三军暂编十八师任少将政治部主任职务。入越后,新任六十军军长曾泽生,为了巩固地位,进行了政工人事调整,他因和我父亲在黄埔军校五期学习时相识,故邀约" />

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七岁"国军"少将之子难忘的眼神

一九四七年四月,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一同到东北看望父亲,当时我七岁,我们在吉林市住到第二年的二月,在军中生活了近十个月……

 

七岁"国军"少将之子难忘的眼神

姜存孝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卢汉受命率六十军、九十三军入越南受降。我父亲姜弼武,当时在九十三军暂编十八师任少将政治部主任职务。入越后,新任六十军军长曾泽生,为了巩固地位,进行了政工人事调整,他因和我父亲在黄埔军校五期学习时相识,故邀约我父亲到六十军任职,经征得九十三军卢浚泉军长同意后,由曾军长协调,父亲即调到六十军升任军政治部主任。

    当时蒋介石急于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同时也为了削弱云南的地方势力,因此在受降结束后,就将在越南的六十军、九十三军于一九四六年四月从越南直接运往东北,参加反共内战,父亲也就随部队到了东北。

    一九四七年四月,我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一同到东北看望父亲,当时我七岁,我们在吉林市住到第二年的二月,在军中生活了近十个月。

    记得当时我们母子从昆明飞往上海,经天津到达北平,父亲到北平来接我们,我们在北平停留参观了几日,然后乘火车到达吉林市六十军军部,我们被安排住在大马路六十军印刷所里。邻居有一八二师政治部主任张维鹏(后调任六十军副官处任处长)的夫人,我们称张婶婶,和他们的女儿张开珍,她当时大约十七八岁了。父亲住在城郊军部,他不时来看望我们。

    印刷所里除了有印刷机外,还有一些其他后勤物资,门口站有岗哨,驻有一些兵,每天作息都吹军号。我们住二楼,我家门前是一条走廊,号兵每天几次从我家门前走廊经过,到尽头窗口处吹号,吹完后又顺着走廊经过我家房门口回去。吹号的号兵个子不大,年龄最多十四、五岁,比我大不了许多,有一张圆圆的脸,一对含笑的眼睛。

    在军中生活的我,没有小朋友玩,感到十分的寂寞,我很想和他说话,总找不到机会。张婶婶在别人面前都叫这个号兵为"小号兵",她常说:"看,小号兵来吹号了。"于是,我和妹妹开始在号兵路过我家门口时轻声地叫"小号兵"。见他没有反应,随后胆子越来越大,就大声的当他的面叫:"小号兵,小号兵!"他仍然不搭腔,只是用含笑的眼睛看我们一眼,不停脚步匆匆的走了。

    晚饭后的号声,每个音符都拖的很长,哒——哒——的,的——哒——哒,张婶婶风趣的学着那号声说:"你们听,像不像是羊——肠——子,猪——大——肠。" 从此,我们见了小号兵时,除了继续叫"小号兵"外,还一边拍手一边跳,学着号音叫"羊肠子","猪大肠"。他也只是含着笑望望我们,并不说话。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你莫叫我小号兵,我叫宋陆军(音)。"之后,一见到他,我们有时叫"小号兵",有时叫"羊肠子",有时又学着他的腔调:"你莫叫我小号兵,我叫宋陆军。"然后,一边大笑,一边跑开。宋陆军并不发火,只是用那双含笑的眼睛看着我们,可再也没有和我说过第二句话。

    有一天,号声不响了,小号兵没来吹号,后来来吹号的号兵换了人。我偶然听到张婶婶和我母亲低声地说什么,她们好像在谈论小号兵,什么"开小差",什么"关禁闭",我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不敢问。又过了几天,我在走廊了忽然遇到了小号兵,他被两个大兵一左一右架着,一跛一跛慢慢迎我而来,他被打了,挨了军棍,我吓得靠在一边不敢动。他本来一张圆圆的脸,而此时变得蜡黄而瘦削,本来是一对含笑而有神的眼睛,此时也变得目光呆滞,充满哀怨,他看看我一眼与我擦肩而过,那目光深深刺入我的脑海使我几十年不能忘怀。他从此再没有消息。

    一九四八年二月,战事吃紧,我们母子离开了吉林南回昆明。三月,传来了六十军从吉林撤退到长春的消息。十月,父亲参加了长春起义。

    五十年风风雨雨,几度春秋。多少往事都已渐渐淡忘,从记忆中消失了,而在童年时所经历的这一小小片段却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任凭岁月流逝抹也抹不掉。哦!我童年时心中的大朋友,小号兵宋陆军,不知你是死、是活?你如今在哪里?

    ......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我此时已升入三年级,十二月九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记得正在读初中的四哥头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要到筇竹寺去远足,家中为他备了些干粮准备带去吃,我们当时家境不太好,平时很少难得买糕点大饼之类的食品,说实在话,我心里是很想分吃的,但又说不出口,那天他很早就出门到校集中,谁知街上戒严不许行人通过,去不成学校只好又回家,准备好的干粮大家分吃,我感到十分高兴。大约十点左右,在民权街口的警察老二分局门口贴出了布告,姐姐他们去看了回来很高兴,又笑又跳说:"解放了,解放了!"

    附一:作者姜存孝简介

    姜存孝,云南昆明人,原国民党第60军政工处少将处长姜弼武的第四个儿子,1940年7月生于云南昆明,1963年9月大学毕业后在云南省永仁县参加工作,历任县农技站技术员、副站长、站长,农牧局副局长,县科委主任,永仁县政协第一届兼职副主席、第二至第四届专职副主席等职,1989年被评为楚雄州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1996年退休,2000年5月病逝。

    附二:作者之父姜弼武简介

    姜弼武,字忠文,云南昆明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第二学生队毕业生,1945年由第93军暂编第18师政治部少将主任升任第60军政治部少将主任,军队政治机构调整后改任第60军政工处少将处长,1948年10月17日随曾泽生军长参加长春起义后进入东北军政大学学习,后转入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1950年4月12日因患肺结核、胸膜炎、糖尿病入住东北军区卫生部第一陆军医院,同年8月7日上午在医院病故。

    附三:作者长兄姜存礼简介

    姜存礼,男,1931年2月22日生,昆明市人,中共党员。1950年牺牲于新化。姜存礼1947年在云大附中读书时,秘密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 1948年,他和同学们一起,不畏惧国民党的镇压,踏着"一二·一"烈士的血迹,投身于"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学生运动。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支委和党小组长。在"七·一五"事件期间,他与同学们在夜深人静时,躲在小楼上编写、油印《解放导报》和革命传单。1949年3月,姜存礼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峨山游击大队,6月,任第三大队教导员。8月,游击队进驻新平县城,9月,他转业到地方,任中共新平县委委员。同月新平县人民政府成立,姜存礼任政府副主席,12月,中共新平县委调他到北区兼任区委书记。
  1950年4月30日,新化发生反革命土匪暴动,百余名暴乱土匪围攻区政府。他和邱文郁率领同志们英勇顽强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区政府被暴匪攻破,姜存礼和邱文郁组织突围,刚冲到大门口,即被暴匪的火力阻住,姜存礼不断向敌人射击,掩护其他同志突围,直到只剩下一颗子弹时,举枪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将子弹射向自己,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仅19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2/1541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国军改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