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朝鲜战争四问之第一问:第一枪重要吗?

     伟大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即将到来,而包括抗美援朝战争在内的整个朝鲜战争再次引起巨大关注,成为左右翼激辩的又一个思想战场。近年来以所谓“苏联解密档案”为武器,右翼试图以“谁开了第一枪”论定战争的正义归属,有些左翼朋友也在认同右翼这一理论的前提下,与其展开了纠缠式的白刃战;实际上这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同样是一种见木不见林的做法,与沈志华等拥有史料却不拥有完整历史观的学者其实是殊途同归。我们都牢记马克思的教导和克罗齐的名言:对朝鲜战争的争论,不仅仅只是一个历史研究的问题,它更是今天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的关键一环。要亡中国,必先亡朝鲜,这是历史的明训。全面败坏朝鲜的声誉,挑拨和瓦解中朝关系,展开大量的舆论和心理战,才是右派真正的目的。本文试图以设问的方式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做一番正本清源式的梳理,非常欢迎批评与指正。
     关于“朝鲜战争”这一名称的使用,有同志认为它代表了美国的立场,理由是西方史学传统和英语原意(雨夹雪《“朝鲜战争”名称背后蕴含的秘密》及《“苏联解密档案”从反面证明了美韩挑起战争》)。第一,我们大可不必去遵循什么西方的史学传统,而按照中国的史学传统,以地名命名战争是最普遍的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第二,英语原意解释其他地区的事物或许比较贴切,但用来解释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原汉字圈地区就未必了。比如“South Korean”一词,在汉语里依据使用者的不同立场,可以有三种译法,这是英语原意所无法表达的。再如“Osaka”一词,我们不会音译为“奥萨卡”,而是根据其汉字写法译为“大阪”,其释义的正确性是英语等西方语种无法相比的。因此,我们采用“朝鲜战争”这一名称与西方史学传统或“英语原意”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它比单纯地使用“祖国解放战争”、“朝鲜人民抗美救国战争”、“6·25战争“更能反映战争的实质:即这场战争自始至终发生在朝鲜;战争根源于李朝末代以来朝鲜半岛形成的所有内外矛盾的总爆发。
                                                 
四问之一:第一枪重要吗?

    谁先在1950年6月25日“开了第一枪”其实并不重要。
    对此持异议的人由于把当时的南北双方看作“国与国”的关系,所以认为先大举进攻的一方即为“侵略者”,这显然是不准确的。正确的情况应该是:1948年之后朝鲜半岛的南北双方先后成立了两个互不承认的政权,而当时在国际上这两个政权也都只是得到了冷战中各自阵营一方的承认,同时双方也没有签订过任何和平或停战协议,故而也就完全不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侵略者”。此外,在6月25日的“第一枪”之前,朝鲜半岛实际上早已枪声不断,甚至是血流成河(下文详述),要注意的是,这些血腥杀戮并不只是发生在军事分界线两侧。而一个统一意志越来越强烈的北方政权,与一个割据倾向越来越明显的南方政权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双方在6月25日走向全面战争,其实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当然,右派可能不管这些,一心要祭出“苏联解密档案”这件通天法宝,以便将金日成和苏联描画成一幅好战的阴谋家形象。那下面就来谈谈此事。
    关于1994年叶利钦交给金泳三的所谓“苏联解密档案”,虽然我不完全认同“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为了妖魔化斯大林时代,销毁和伪造了大量档案,现存的档案可信度基本为零”这样过于绝对的观点(雨夹雪上引文)——因为要证明“现存的档案可信度基本为零”这一结论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但是对史料的盲目迷信同样不足取。而且,对苏联国家档案库进行大规模破坏的事确有先例,比如在赫鲁晓夫时代(尼·津科维奇《极端政治》);伪造标注着“惟一的一份”同时印有“绝秘”字样文件的事确有先例,比如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尼·津科维奇《权力与争斗》》);根据当时的政治气候和政治目的有选择地公布档案的事也确有先例。比如在戈尔巴乔夫时代以及叶利钦时代(尼·津科维奇《二十世纪最后的秘密》)。也许正如俄罗斯的学者所说:“俄罗斯向来惯于虔诚地相信文件......唉,世界上不曾有过绝对客观的文件。文件也是人写出来的,而且经常要迎合当时的政治形势。一位当代哲学家曾指出,只有乘法表是绝对公正的,但就是在乘法表中也是一些人喜欢偶数,而另一些人则喜欢奇数。”(津科维奇上引书)这对于“向来惯于虔诚地相信”苏俄档案的沈志华等人是不是一种提醒呢?对“解密档案”奉若神明的态度,却让人难以苟同。有人以苏联和北朝鲜进行过“内幕勾结”来证明他们确实要进行“南侵”,但却忘了同样的“内幕勾结”也发生在美国和南朝鲜之间。李承晚的原政治顾问文学凤曾经透露,1950年2月17日,日本当时的“太上皇”麦克阿瑟在李承晚访问其东京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部时,“秘密指令李承晚进行战争准备。”(详见曹中屏、张琏瑰等编著《当代韩国史》)3月15日,在美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南朝鲜军事当局制定了名为《陆军作战命令38号——附陆军防御计划》的作战计划,“其基本内容是所谓诱敌深入,‘在后退中寻机反攻’。”该计划经过不断地完善,最终于6月19日被南朝鲜“国防部”定名为“SL-17”。“据起草该文件的美国军事顾问柯蒂斯说,后来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的想法即来自这里。”(上引《当代韩国史》)如果再联系到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全面开始后那过于狂热的表演,我们是不是有理由认为这其中也有着重大阴谋?的确,金日成受到中国解放战争和南方内部形势的鼓舞(下文详述),最终想以革命战争的方式完成统一,但是李承晚又何尝不想通过煽动战争来维持其不得人心的统治?而且李的战争叫嚣和武装挑衅甚至让美国人都感到头疼。美国军事顾问团司令官罗伯茨曾说“以我看,每次都是因一小股南韩人出现在分界线以北的突出部分所引起的。......南韩人希望入侵北方。我们告诉他们:如果此等事再发生,全部顾问将撤走,经济合作署的龙头将被关闭。”(上引《当代韩国史》)有人认为苏联蹊跷地缺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使得美国的提案轻松获得通过,一定有重大阴谋。且不说冷战时期这种互相抵制的事非常普通,苏联就算出席也未必能阻止当时实际上完全受美国控制的联合国的行动(1948年美国操控“小型联大”出台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决议”,在朝鲜半岛成立分裂政权就已经说明了当时联合国的性质)。有人以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演说——艾奇逊在演说中没有把南朝鲜和台湾包括在太平洋防卫线内——为依据,证明这个演说最终使得北朝鲜放心大胆地发动了“南侵”。艾奇逊是做了这个演说,但就在此演说后的6月19日,美国国务院顾问杜勒斯却在南朝鲜国会承诺“在韩国被迫与共产主义者开战时,美国将愿意提供一切道义的和物质的援助。”(姜万吉《韩国现代史》)这岂不是很矛盾?而且在冷战加剧,美国决定重新武装日本,扶植其为亚洲反共堡垒之后(1948年10月7日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2号文件;1949年5月6日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3号文件,可参见《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解密文献选编[1945-1972]》第二册),难道会将战略位置如此重要的南朝鲜和台湾拱手让给共产党?“如果朝鲜半岛也全面共产主义化,朝鲜半岛将成为‘指向日本心脏的刀’,日本的安全将无法保障。”(姜万吉上引书)这一点美国的战略家们会不懂?斯大林和金日成会不懂?可能的情况是:由于当时的李承晚和蒋介石政权不仅风雨飘摇,而且臭名昭著,美国与李蒋的关系又不好,甚至有过更迭其政权的计划,所以为了维护自身形象,表面上与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战略位置又决定了美国根本不可能会在冷战升温的形势下放手。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存在分歧,意见一时无法统一,而要不然这真的就是一个阴谋:美国采用了它历史上发动战争时的惯技,把北朝鲜诱入陷阱,实现其真正的野心。据说这一观点得到了包括在80年代崛起的韩国修正主义(此“修正主义”非彼修正主义)史学家们的认同。又有人说南北双方军事实力悬殊,所以南方不会先发制人。南方军事力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李承晚进行了残酷的“肃军运动”以及大批爱国军人的“越北”,故而李承晚更急于将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的目的不是就达到了吗?总之,南北双方都有发动全面战争的理由,如果一定要究明1950年6月25日谁“开了第一枪”的话,就不能偏信任何一方的史料,而是应该将当事方——中苏朝美韩日的所有档案全部公开,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真相。
    不过我还是在此重申一遍:谁先在1950年6月25日“开了第一枪”其实并不重要。关于“第一枪”的问题,不禁让我联想起日本右翼的一个著名诡辩。日本右翼一直宣称,芦沟桥事变是因为“共产党间谍”或者国民党“开了第一枪”才引起的,好象没有这“第一枪”,“大日本帝国”就能永远和中国人民成为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了。在这些人看来,重大历史事件的形成和发生不是取决于其内在的逻辑,而只是一幕又一幕的阴谋剧。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1/436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朝鲜战争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