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内丘县岗底村共同富裕的秘密:党组织领导咱抓生产

每年的金秋十月,位于太行山深处岗底村,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一盏盏小红灯笼似的苹果,勾勒出一幅幅喜人的丰收景象,为连绵起伏的青山增添了一抹亮色。眼前的丰收盛景,很难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贫瘠荒山。

岗底村远景图

那时的岗底村是有名的贫困村、穷山沟,162户,406口人,8000亩荒山,200亩薄地,靠山吃不上山,靠地吃不饱肚子,人均收入不足80元,可谓是“九龙岗下穷山庄,穷傻愚名传四方”。

如今的岗底村,常驻人口1400多人,人均收入4万多元。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科教兴村先进单位”、“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特色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系列荣誉。原国务委员、国家政协副主席宋健称岗底村是“太行山中的一颗星”。

放眼40年间的变迁流转,岗底村实现了华丽蜕变。山场全部绿化,耕地已退耕还林还果。种有富士苹果3500亩,优质板栗2000亩。先后成立了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硕源苗木繁育、富岗陀摩谷旅游、富庄商贸、富岗酒店、富岗健康饮品、子水农业科技等企业,年销售额达一亿元。

40年来,岗底村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抓好发展惠民生,大力弘扬李保国精神,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产业,以红色“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和绿色“富岗苹果”品牌,打造“红”+“绿”的岗底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靠治山致富、靠科技兴村、靠市场增效、靠品牌兴企、靠旅游腾飞”的“富岗之路”,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富裕之路。

40年的艰苦奋斗,让岗底的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人越来越富,今天的岗底人的生活是“10亩果园一栋楼,美满幸福在心头。”

岗底由穷变富有什么秘诀?用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的话来说,那就是“穷则思变,要想变就得干。穷则思变,穷则思干。干即发展,并且要创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模、河北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共产党员新闻人物”、“全国绿化奖章”、“河北品牌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右一)

依靠科技 借势发力

1984年,岗底村新班子一上任,就开始治山。治山种什么?村“两委”班子决定种植苹果。村民不信任,问“种果树也不能当饭吃。”杨双牛回答,“苹果不能当饭吃,但苹果可以换饭吃,换新房子住,换新衣服穿,换自行车、换手表,换来岗底的好日子。”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1985年秋,班子借了一辆嘎斯卡车,拉着党员、村民代表几十号人到邢台县前南峪参观学习。金秋十月,前南峪苹果挂满枝头。村民看了后触动很大,觉得前南峪这样一个山村能建设成这样,岗底为什么不能把荒山变成摇钱树。

眼界开阔了,信心坚定了,岗底村把脱贫致富的目标确定在了治理荒山上,“收荒山、放绿山”,向荒山要效益。

十年治理荒山七千多亩,栽种苹果树二十多万棵。从1985年开始,岗底村整天炮声隆隆,到1995年底,岗底家家收入达到了万元目标,实现了户均年收入万元的梦想。

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冲走了岗底村“辛苦奋斗的几十年”,让其“一朝回到解放前”。

挽救这一切的是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李保国。

洪水过后,李保国随河北省农业专家救灾团来到岗底,看到满目疮痍、乱石遍地的村落,百姓雪上加霜的日子,他悄悄递给杨双牛一张纸条,上边写着“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经受天灾的捶打后,岗底干部的思想疙瘩也被解开了,“要想穷变富,科技加支部;靠第一生产力,走上快速路。”支部接受了李保国“科学治山、科技致富”的建议。就这样,李保国开始了20年的科教扶贫,每年有两百多天跟岗底村村民摸爬滚打在果园里,直到油尽灯枯,成就了岗底靠第一生产力走上快速路、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老百姓常说“没有李保国,就没有今天的岗底村”。

20年靠科技发展的实践,让岗底村深切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份量。

依靠科技的力量,使岗底村经济发展走上了快速路。到2010年,岗底实现人均收入到达了1万元。

杨双牛(左四)与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右三)

念生态经 走富裕路

之后,岗底村把眼光投向了走绿色发展目标上,探索实施“支部+公司+基地+农户”党建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新路子,把党支部政治优势与企业经济优势叠加互补,成立富岗公司,创建“富岗”品牌,带动了整个冀中南太行山区苹果产业的发展。目前,富岗苹果核心基地已带动周围山区种植苹果5.8万亩,直接带动周边10余个村的1000多户果农增收致富。不仅如此,还组织农民把山上的山葱花、山韭菜花采摘下来,经过深加工,变成美味佳肴。目前,共发展板栗、核桃、杏仁等小产品7大类68个品种,富岗公司销售额超一亿元。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岗底村借助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太行山苹果小镇,建设太行山生态大花园。以侯家庄乡178平方公里乡域面积进行整体打造,促进全域旅游、太行山苹果小镇和国家级自然资源保护区建设充分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可复制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望着眼前这幅绿水青山的崭新画卷,杨双牛目光坚毅地说道,“我们要带动周边更多群众,做生态活儿,吃生态饭,发生态财,走富裕路。”

随着苹果产业的逐渐壮大,“富岗”商标应运而生,注册富岗商标后,岗底村成为全省第一家为苹果注册商标村。村里成立了富岗公司,富岗牌苹果获得“中华名果”的称号,一个最高能卖到100元。为了春、夏、秋、冬四季消费者都可吃上如同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富岗苹果,岗底村投资100万元在全国第一个上了苹果的追溯系统,实现了冷链销售,不仅保果品质量安全,更保住了苹果的营养。这一举动,扩大了销售,解决了富岗苹果只卖一季的困局,开辟了季产年销的先河。

岗底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算吃出了味道:2000年以来,“富岗”品牌获中国名果和99世博会银奖等12项国家级奖项,连续通过绿色和有机认证,被定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果品,成为河北省特色果品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借助“富岗”的品牌优势,苹果产业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岗底村成了太行山区靠种植业发家的富裕村。

杨双牛和班子成员一起听郭素萍(左四)老师讲解果树知识

创“新模式” 建“生态名村”

积极探索实施“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岗底经济发展模式,即村党支部引领示范带动、富岗公司统一品牌销售、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红色”经济助力、果农种植共同“绿色”发展。

村党支部带领探索出“五统一分”科学治山,和“五分一统”的科学管山、管树的管理模式,把8000亩荒山收归村集体统一治理绿化,种植苹果、板栗等农作物,再分给村民经营。如今,岗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39万元。

富岗公司作为河北省第一家为苹果注册商标的企业,统一收购果农苹果,统一品牌、“线上+线下”集中销售,保障果农利益。还成立了河北股权交易所乡村振兴板块第一家上市公司河北子水农业科技公司。在岗底村建立了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展示李保国同志帮助太行山区1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光辉事迹,被授予“河北省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29个红色教育培训教学基地,年接待省内外参观旅游、教育培训人数3万余人。

依托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河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结合岗底独特的自然条件,历经数百次技术攻关,培育出以富岗苹果为核心的绿色食品果品系列。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实施统一设计规划、统一组织施工、统一组织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和分户承包的治山路径,投义务工40万个,动土石210万立方米,栽种果树15万株,高标准治理了“三沟两峪一面坡”,治理荒山近8000亩,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持证上岗下田 乡土人才是关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岗底村始终把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作为全村发展基础性工作,不断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科技“新农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岗底村开始流行这样一句话:有了“绿本本”,能换“红票票”。这个能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的“绿本本”,就是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刚一开始,因为没见到有啥好处,“绿本本”还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肯定。1996年,李保国到岗底村响应“科教扶贫”政策,推广科学种植苹果,“绿本本”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

当时,李保国根据岗底村实际,为苹果种植量身定制了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借着“送教下乡”的东风,在村里的男女老少中掀起一股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潮。熟练掌握工序后,果农们严格按照工序操作生产出来的苹果,不管是从口感、色泽还是个头上看,都像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一样。

岗底村村民采摘苹果,感受丰收的喜悦

村干部因势利导,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有证好上岗,无证难下田。”凡是考取技工证书的,以后村里收苹果每斤多给一角钱。

之后,为了把李保国精神发扬光大、让农业技术惠及更多村民,“富岗种果人”劳务品牌应运而生。岗底村每年邀请岗底村自发组建了一支由60多名职业农民参加的“李保国128技术服务队”,杨双奎等熟练掌握富岗苹果128道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的“富岗种果人”,在岗底村设立送教下乡教研室和培训课堂,每年邀请河北农大教授、农校教师到村举办果树管理技术培训班,在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指导,进行果树专业技术培训,经过培训,全村191名果农分别获得国家颁发的初、中级果树工证书。

就这样,岗底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民“持证下田”的村庄,越来越多的果农变身“土专家”,李保国生前“让农民变成我”的愿望慢慢成为现实,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之路慢慢打通。

如今,“富岗种果人”劳务品牌越擦越亮,辐射带动石家庄、邯郸、承德等地种植苹果,帮助果农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依托富岗公司等平台,“富岗种果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实施苹果深加工和育苗组培等项目,直接提供和间接带动劳动就业岗位10万余个,为推动太行山中南部果品产业发展及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24-01-29/8622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肖凡 更新时间:2024-01-30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