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杨斌:防止全球经济“衰退膨胀”灾难

建立银行存款保护保值制度  防止全球经济“衰退膨胀”灾难

       杨斌

               

 (摘自2008年12月撰写的研究报告,该文预见到全球经济将在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之间交替震荡,提出中国不能仅仅采取传统的单纯紧缩或放松的货币政策,而应采取区别对待和两面兼顾的宏观调控政策,有效防范通货膨胀对广大民众存款形成的威胁。)

2008年中国经历了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促使中央银行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需求。尽管通货膨胀的危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美国金融风暴向全球各地的迅速扩散,美联储不断向各国中央银行施加压力放松银根,促使中国央行也配合欧美央行采取了降低利息政策。目前,国际市场上美元汇率反弹而能源、原材料价格走软,中国面临的输入通货膨胀的危险暂时有所缓解。但是,全球金融危机深化迫使美欧不断注入巨额资金,意味着美元汇率和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将激烈动荡,全球经济将在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之间交替震荡。经济衰退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的暂时的,实体生产部门衰败而政府持续注资降息救市,意味着最终将会爆发更加猛烈的物价上涨压力。随着美欧银行系统的巨额金融衍生品炸弹不断引爆,美欧政府的注资政策将逐渐失效难以挽救银行危机,全球经济可能逐渐从“衰退通缩”走向“衰退膨胀”,最终可能出现经济崩溃与恶性通货膨胀并存,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生存的“崩溃膨胀”的危险局面。美国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并且蔓延到全世界,根源是美国竭力在全球推行恢复自由放任政策的新自由主义,是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观念出现返古复辟的必然结果。倘若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不彻底抛弃新自由主义,金融资本特殊利益集团继续操纵政府挽救金融危机的过程,尽管2008年美国选出了民主党的奥巴马担任总统,全球经济仍然难以摆脱最终爆发“崩溃膨胀”的噩梦阴霾。这种危险形势对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同时面对来自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

中国面对全球可能出现“停滞膨胀”或“衰退膨胀”的压力,不能仅仅采取传统的单纯紧缩或放松的货币政策,而应采取区别对待和两面兼顾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要严厉抑制出现泡沫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同时又要防止经济增速放缓并出现经济衰退的危险。中国面对美国不断滥发美元挽救金融危机的形势,应始终将稳定物价和防止通货膨胀放在重要位置。中国面对出口严重困难迫切需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因此,必须全力保护广大民众长期劳动辛勤积攒的储蓄存款,因为,保护民众储蓄存款就是保护已经形成的购买力,比较提高工资扩大购买力更为现实可行并且见效迅速。中国应立即考虑制定保护民众储蓄存款的法律和制度,向民众储蓄存款同时提供担保保障和通货膨胀贴息,防止储蓄存款遭受银行倒闭和通货膨胀两方面侵害。据报道,中国有关部门正酝酿出台有关银行存款的保险制度,其实效仿美国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着很大弊端。80年前罗斯福时代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确是一个进步,有利于保护曾毫无保障的中小私人银行的民众存款,但是,对于已有国有银行全额保护存款安全传统的中国来说则是退步。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严峻形势下,美国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已陷入破产和失效,根本无法应对波及众多美国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众多银行积累的不良资产数额非常巨大,远远超过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存款保险制度根本无力阻止恐慌蔓延和挤兑现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由于银行倒闭而大幅度下降,从2008年6月底的542亿美元下降到346亿美元,不到已列入问题银行名单的银行总资产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到美国政府为挽救一家大私人金融机构付出的代价。保险制度能够抵御分散的微观风险,却无法抵御宏观的系统性经济风险,美国国际保险集团陷入破产并接受政府上千亿美元救助,原因就是为各种贷款衍生债券保险涉及的宏观的系统性经济风险。正因如此,美国政府才被迫向众多银行注入巨额公共资金,通过国有化来防止信用危机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崩溃。欧洲国家政府也纷纷对出现问题的银行进行国有化,并且向银行的民众存款提供无限度的政府担保,目的是用国家信用代替私人信用以制止恐慌蔓延。这种在欧美国家新近出现的经济政策趋向,充分说明银行体系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中枢神经系统,客观上要求政府推行银行国有化并实行无限度的存款担保,否则根本无法应对全球化时代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建国以来从未发生银行挤兑和金融危机,恰恰是得益于国有银行背后存在的强大国家信用,倘若在全球金融危机日益引起中国民众严重忧虑的形势下,效仿美国已经陷入破产和失效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很可能极大加剧广大民众对存款安全的担心和忧虑,大量提取并转移超出20万保险额度的存款,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引发恐慌情绪和挤兑现象,不利于中国应对不断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许多欧洲国家果断将破产的私人银行收归国有并提供明确的无限度存款担保,原因是银行相当于为国民经济经济各部门运行供应血液的心脏,一旦银行系统出问题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都会中断,维持其正常运行的宏观社会意义远远超过追究微观责任和经济效益,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波及面广泛的银行体系因民众担忧存款风险诱发挤兑现象。中国应借鉴当前美国和欧洲国家大力推行的银行国有化,特别是欧洲国家向民众存款提供明确的无限度担保的政策,将以前国有银行全额保障民众存款安全的传统制度化和法律化,确立国有银行制度乃是保证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的基石,大量增持专业银行的国有股比重并防止银行股暴跌,回购中资银行被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美欧银行持有的股份,严禁沾染了投机恶习、坏账缠身的美欧银行控股中资银行,采取配套的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确保国有银行的安全运行。银行存款的质量取决于面向众多产业发放贷款的质量,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着眼点不能局限于金融领域,必须落实到确保中国的产业安全和主要贷款企业的正常运转。银行发生挤兑风险必然危及众多产业的资金供应,众多产业遭受全球经济衰退冲击也必然危及金融安全。欧洲国家直到形势危急后才宣布全额存款担保政策,迟迟未能采取有力行动加剧了金融恐慌情绪的蔓延。俄罗斯推行金融改革开放中缺乏保护民众存款的制度,转瞬间广大民众数十年积累的储蓄存款就化为乌有,横遭掠夺成为金融寡头和美国国际资本囊中的财富。

当前中国还应警惕通货膨胀对广大民众存款形成的威胁,趁通货膨胀压力减弱之时推出明确的通胀贴息保值制度,确保实际利率能够随着通货膨胀灵活调整,防止突然爆发恶性输入通货膨胀侵蚀广大民众存款财富。中国对十万元以下的存款账户应该提供通货膨胀贴息,不能因为担心存在热钱大额存款账户套利的风险,就拒绝保护广大民众辛勤积攒的储蓄存款。当前制定并出台明确的储蓄存款通胀保值和担保制度,具有稳定经济金融和防范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严格约束政府的货币发行和金融稳定政策,出台风险大的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三思而行。这项稳定金融和防范危机工作现在应该立刻着手去做,因为,美国救市和美元贬值不断持续积累到一定时期,就随时可能引发全球通货膨胀并且输入到中国。倘若中国没有明确的人民储蓄存款通胀保值和担保制度,迟疑、商讨之间转瞬人民的储蓄存款就可能化成泡影。朱镕基主管金融时期尽管国家财力有限,仍然给广大民众存款提供储蓄通胀贴息,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宗旨,这种传统不应因金融自由化导致大量热钱涌入,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和金融风险而放弃。为防止热钱的利息套利应加大审查甄别力度,加大巨额热钱化整为零逃避监管的成本代价,一旦发现热钱套利就深入追查并且严厉处罚,迫使热钱因伪造身份设置分散账户的成本太大,同时惧怕一旦被发现面临深入追查和巨额罚款而放弃套利。凡发现盗用身份开设账户累计存款巨大,与盗用身份人财产和收入严重不符的情况,就应深入追查并全面掌握违规资金的运作情况,然后通过严格的防范、惩罚措施打击热钱套利。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3-05-02/1917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通胀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