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美国真的烂下去了?

美国真的烂下去了?  

   

这是一篇与网友达雅讨论问题的总结。达雅写的《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参见: http://www.ccthere.com/bd/10001/topic/1964690/8 )对我们理解毛泽东时代历史,非常有帮助。  

我在网上发表博文《每年上万亿美元财富是如何奉送的?》(参 见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832731) 。达雅并不认同我分析的后果,认为,  

1美国人被中国免费供养,终将变成肥猪,不会造东西了,最终肯定完蛋。  

2 同意我的分析,中国对美国免费大量输送物质财富。美国人被供养,就是中国免费输送财富养起来的。  

3给我提出了问题,问我的经济主张是什么?人民币汇率应该是什么?  

(参见:http://www.ccthere.com/thread/2908597#C2998217)  

我们的观点差别是中国奉送财富以后,对美国的影响。达雅承认中国财富大规模流失,对我计算的每年奉送超过1万亿美元物质财富,是没有异议的, 但是又认为,这样下去,美国会变得更糟。现在双方比烂,美国烂得比我们快,所以形势大好。还暗含一层意思,就是美国人都变成肥猪的时候,那天把中国惹翻了,中国停止输送,美国人自己又不会造,美国还不完蛋。  

这个观点也是一种乐观的观点,与主流精英的乐观观点的内涵是相反的。精英们认为我们跟在美国后面发展得很好,我们的发展,主要依靠美国市场。只要美国发展好,我们就沾光,就会发展好。美国要关闭市场或因金融危机而减少市场,我们的经济就发生地震了。所谓中美同舟共济,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是也(谁说的?中国政府高官,你尽管往上猜)。至于离开美国,或者说美国完蛋了,那恐怕就等于天塌了,地球毁灭了。河里持这种观点的网友也很多,“不能离开美国来发展经济,保持大把美元是必须的“,很多人对我反对持大把美元很有意见。  

按照达雅的观点,美国什么都不会造了,那我们手里的25000亿美元注定打水漂了,我很赞同这个结论。但是推导的逻辑不同,我的观点是美国不会让中国轻易就将美元兑换为物质财富拿走。美国两房3760亿眼看着就无法拿回来了。虽然王付总理说它是安全的,有美国官员可能的担保(参见:从美国两房退市谈美国赖帐手法和中国损失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78162 ) ,可是作为借贷的主体,两房公司负债累累,即使两房债券到期,如果我们讨债,两房公司什么也没有,我们能拿到什么?美国本来就是诚心赖帐的,而且块头大,你打又打不过,赖了还不就赖了。这和中国古代动乱时代一样,军事力量强大一方借债不还,你什么办法都没有。当然,美国官员会注意自己的普世形象,早就为此准备了很好的借口,例如,借口美国政府的财务权力在国会,美国官员没有还债的权力;借口市场经济,政府不应干涉企业;借口两房债券利率高,高回报,就应该高风险,等等,听起来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笔者预测今后必然是找个借口赖帐,也许是另外一个借口,也许是给中国政府谈债务重组,让我们的债权缩水。  

即使达雅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下去,对我们也是不利的。这个世界不是就中美两家,中美两家比烂变弱,第三家就会起来,变成赢家。  

当然,达雅所说的问题,对美国人来说,是个问题,美国还真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有个美国记者曾经做过调查,从2005年1月1日起,抵制“中国制造”,尝试一年不买任何中国制造的产品生活会是怎样。写成《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生活历险》(参见: http://bbs.tiexue.net/post_2196462_1.html )。 这本书在美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后来美国政府的对策也很清楚,逼迫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从8.7升高到6.8,同时抬高油价至140美元一桶(提高运输费用),从而使中国很多出口为主的厂家倒闭,将工厂前往其它国家,如东南亚,拉美等国。  

然而,现实情况与此相差甚远。即使在此前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高峰期,实际上,根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进口货物中,中国商品占的比重最多也就2006年15.5%,之前2005年是14.6%,而2007年中美贸易逆差就开始下降。这个比例离中国供养还差得很远,而且中国还进口很多美国商品。与美国进口中国商品不同,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很多商品是没有替代者的。  

我们来看看我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是什么:我们以轻工产品为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生活用品,服装,鞋帽,玩具等等。这些东西很便宜,而且美国人拥有量严重过剩,就是停止购买几年,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都没有问题,而重新恢复生产很容易,几个月就可以了。前面所说的美国记者不买中国货,买双68美元的意大利鞋就很贵了,而中国鞋很便宜。我给儿子买了6双,最便宜的仅5美元,还是耐克名牌,这双中国生产的美国名鞋,到了中国,起码50美元。此外,美国市场上充斥了很多其它小国的服装,鞋帽,包括东南亚,非洲和拉美国家的产品,没有中国这些商品,等于美国人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浪费。还有,虽然中国生产了很多服装,但是服装中的高档面料却多是欧美生产的。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是两个极端,一类是高科技,我们做不了的产品,如计算机芯片。全世界所用的个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基本上是美国人生产的。工业设备现在基本上都自动化了,自动化离不开计算机芯片。如果美国联合它的盟友搞禁运,中国工业生产因自动化设备的自给问题而出现大规模停车,从而生产能力会大幅度下降。还有大飞机。如果美国禁运,中国从美国买来的波音飞机,要不了多久,就会飞不了,因为美国搞禁运,欧日必然跟上。而关键零部件全在美国人及其盟友手里。  

美国还有一类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是大豆,食用油等粮食和食品类。中国每年进口大豆占消费70%以上,如2009年进口4255万吨,等于人均进口65斤,等于人均每天消费近2两(当然不是直接吃大豆,但是,大豆榨油,渣子是饲料中的蛋白质主要来源,是我们肉食生产的关键原料),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如果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禁运粮食类,中国的食品消费就会降低到30年前(参见: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03/134701.html )  

美国这30年,是否工业逐渐消失了?美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工业生产也是一样不断增长的。就拿所说的iPOD 来说,设计是美国人做得,制造核心芯片的设备和生产线,还是美国人造的,而产品本身并非只是在中国制造,分布在很多国家。美国人能制造设备和生产线,使用 这些设备制造产品是不可能成问题的。30年来,从美国出来的产品层出不穷,况且,这些制造产品的公司虽然在大陆,但是公司所有权是属于外资的。外资如果撤 走了,就凭在生产线干过的工人,我们就能重新建生产线,恢复生产了?

这30年来,我们的企业慢慢都关门倒闭了,外资占比例逐年增大,2007年国家商务部统计,在我国的外资总资产为2.11万亿美元,相当于我国2004年 总资产。而且精英们还在优惠引进外资(今年4月),不顾对国民一视同仁的中国法律要求和国际惯例,而是歧视国人。在国外,从来只有歧视外国人。如联想购买 ibm公司,美国政府就禁止采购ibm产品。

    在我看来,结论是相反的,没有了自己的企业,我们的制造能力也就逐渐被消灭了。所以研发大飞机,30年前的研发,我们制造飞机上每一样东西,现在的研发,要搞国际采购,因为很多东西都不会造了。  

 前30年,我们逐步学会了造很多东西,例如,汽车,飞机,火箭,原子能电站,计算机,没有大批量生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有一个发展过 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建设生产能力,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老百姓没有消费能力, 生产出来,也是积压,所以,读前30年经济史,最感到荒谬的是,经济也是周期性波动,产品大量积压以后,就人为整顿,让工厂关闭,工人回家,后来,精英们 将其归结为,计划经济,生产产品不对路。
      后30年,生产能力是提高了,但是增长速率反而下降,参见: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11031   例如,近几年发展最快的钢铁,不过与文革期间增长速度相当。改革之前,最为人诟病的是老百姓吃不饱,可是粮食增长速度在文革期间也比后三十年快。现在媒体上,将解决吃饭问题当做后30年的一件成就,实际原因是,一方面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从而人均粮食增长加快,另一方面,粮食进口数量大增。前30 年,进口量最大的时候,也只相当于国内总消费量2%,现在从数量上,已经占10%,从最关键的热值指标来看,已经达到20%,因为进口的都是食用油和大豆 等高热值农产品。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生产不是独立自主的生产能力,离开外部关键设备零件,我们的生产能力就会瘫痪。这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战略敌人控制了我们的 生产能力。现在没有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粮食生产相关的技术还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资改派们正在引进转基因粮食种子,将粮食种子也交给战略敌人,还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  

中国每年奉送超过美元1万亿的财富,每年这样不停地免费奉送物质财富,会使我们的资源枯竭,从而导致经济和社会崩溃,具体说来,引起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化石能源是我们的主要能源来源,它是不可再生的。我们生产的产品,占消耗能量大多数。自己消费的产品仅占自己生产的29%,而免费奉送的超过自己的消费,等于一大半能源都是免费为外方服务的。我们的煤炭占能源供应75%以上,仅够我们使用30年左右,等到化石能源枯竭,我们的工业就没有了动力,经济必然崩溃。(参见:日益枯竭的煤炭资源,走向深渊的中国经济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92155)  

2 我们的粮食生产逐渐萎缩,用来生产出口的农业商品,如大蒜,水果汁等等年年增长,很多项目都是世界最大出口国,而供应自己的粮食生产增长缓慢,年增长率仅相当于前30年一半,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率降低,才使人均粮食供应没有增加,现在的粮食和食品供应,现在进口量已达到10%,这是前30年所没有的(那是进口最多占2%)。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粮食减产20%,美国控制出口,中国就会饿死人而导致整个社会大乱。  

参见: 我国的粮食危机与转基因水稻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53319  

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说得很多了,这里引一个以前多次阐述的两条主张(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19253):  

深化改革,我们必须在经济上做出两个重大转变,第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路线;第二,大幅度提高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从而提高国内消费能力,解决国内生产能力过剩问题(这个主张与达雅最后的建议是一致,以前我也详细阐述过与达雅类似的操作方案)。  

具体说来  

   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路线。人类历史上,还没有无私的国与国关系。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具有成为这个世界主宰力量的天然基础,因而,不可避免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最大敌人。美国从敌对开始,到认识到武力对抗没有效果,在毛泽东时代末期,主动与中国联合,对付当时苏联戳戳逼人的攻势。在苏联即将崩溃的时候,就开始了一轮新的围攻中国的活动,只是在一再遭受挫折以后,才改变策略,攻心为上,进行文化和经济侵略为主,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军事试探。依靠美国来发展中国经济,是我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笑话。我们必须自我发展,必须解决技术上自力更生问 题。  

  2、逐渐消灭外资,落实独立自主发展路线。外资的存在,主要作用是拿走了工人创造的财富,同时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发展经济,缺少的不是外资,缺少的是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和技术。外资不会提供技术,从而让其获得的 垄断利润消失。外资也不会免费提供资源。技术需要我们独立自主来发展,资源需要我们直接与第三世界国家直接交易。今天,我们有2万亿美元,还要优惠吸引外资, 这是一种免费奉送财富的愚蠢行为。国家有政权在手,通过市场手段,而不是武力手段,消灭外资都是很容易的。包括控制外资信贷,使外资资金紧张;取消出口退 税,提高外资税收,环保、劳动者工资等方面要求,在出口方面制定新的更高标准要求,甚至学美国,禁止外资企业出口,掐断外资企业出口市场。  

   3、建立以我为主的独立于西方的国际经济体系,不受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掠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问题。这需要我们的军事力量走出国门,为我们国际经济活动保驾护航,我们应当首先保卫东南亚和中东航线,提高我们的石油安全。其次,应建立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实现我们和资源国家直 接贸易,绕过美元霸权。美国并不能出口给我们需要的资源,第三世界国家出口石油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换取我们生产的日用商品,我们和第三世界国家双方本来互补,通过美元进行交易, 只是让美国人获利。绕过美国,是避免经济损失的唯一选择。未来应发展可再生能源,永久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能源问题。我国有过剩劳动力,将为外国资本家服务的财富转到为自己的建设服务,我们就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解决能源问题。  

  4、大幅度提供普通劳动者福利待遇和收入,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同时提高物价,使人民币汇率恢复正常,防止低价贱卖奉送财富。我们的大量财富免费奉送国外,国内也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它们的消费能力有限,而普通老百姓有消 费需求,却没有收入,从而使新增生产能力没有市场。现代社会,生产能力的建设效率十分高,我们只需要很少的人,就能够生产出足够供应自己的主要商品。我们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消费能力,只要我们保证了粮食生产,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导致经济崩溃的。我们应学习日本和北欧,控制收入差距,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应通过 税收政策,降低富裕阶层财产,包括累计税和遗产税等。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于汇率的分析
 
     根据笔者提出的经济学理论,经济活动就是物质财富生产和使用的过程,我们出口商品,目的是换回我们需要的物资和设备,不是为了换美元。人民币汇率变化,将 影响到进出口商品价格(汇率降低时,出口价格降低,进口价格增高)和贸易量。我们的出口量应根据我们的需要来确定,就是说应近似等于我们需要从国外进口的 商品量,其关键原因是国外货币,如美元,实际是美国的欠条,这张欠条还不断贬值,40年前,1美元等于一张欠1/35盎司黄金的欠条,拿1美元可以换回1 /35盎司黄金;现在,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使每盎司1200 美元,也就是说1美元只能换回1/1200盎司黄金了,40年前的美元欠条,现在兑现,能拿回来的财富只有当时3%不到。我们不应当大搞贸易顺差,将物质 财富低价贱卖,换成美元储存在手里,等美元欠条贬值而损失,搞低人民币汇率带来更多损失。我们应当保持贸易平衡,就是让进出口量相等或近似相等。如果人民 币汇率偏低,出口价格就会偏低,等于低价贱卖我们生产的产品,出口量就会加大,大于我们需要的出口量。

虽然分析了这个原则,但是,应用这个原则,我们还必须拥有独立自主的经济,才能这样做,现在并不具备,我们需要5-10年时间来转换。问题是精英们对目前的情况是沾沾自喜,不知危险将至。详细参见: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18778  

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

[ 达雅 ] 于:2009-01-01 06:28:46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70117

    写这个帖子的最初原因,是不满陈经在《官办经济》里宣称毛泽东不懂经济。而直接原因则是,唵啊吽今天在青史微言的帖子《谈谈文革经济和改革开放经济的区别》,以及周师傅的鼓励和胡一刀的质疑。这里先向这几位表示感谢。另外声明,这个坑有些大,填起来可能时间比较长。

一、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是备战经济
    所谓“备战经济”,是针对“和平经济”和“战时经济”而言的。“和平经济”就是最常见的也是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经济,此时国家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大规模战争的危险。而“战时经济”,则是大规模战争已经打响以后的经济。与这两者不同,“备战经济”则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一个相当大但是不等于1的概率,遭到攻击被迫卷入大规模战争。
    这里有几个地方需要澄清。第一,准备小规模战争,甚至小规模战争已经发生的,不算“备战经济”,而是“ 和平经济”。因为对于国家来说(这里的国家不包括那种有警察没军队的),和平时期也是要搞战备的,军队要训练,军工生产不能停。对于大国来说,这种和平时期的备战,或者略微升级一下,就足以应付小规模的战争了。因此,当前的美国,“两山轮战”时期的中国,都属于“和平经济”。前几年的中国,领导常常号召要 “准备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也是“和平经济”。
    第二,“备战经济”强调“被迫卷入”,换句话说,是否卷入战争基本上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因此,纳粹德国那种扩军备战备好了就去战的情况,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第三,“备战经济”有可能犯错误搞砸。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战争危险很大却不备战,结果敌人入侵遭到惨重损失。另一种是,战争危险本来不大,但是判断错误搞“备战经济”,最后有大炮没黄油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例如1980年的苏联。这种情况的麻烦在于,你说不清它搞的是“和平经济”还是“备战经济”。说它是“和平经济”吧,它备战得比别人“备战经济”还猛;说它是“备战经济”吧,人家和平年代都这么过。我承认,这种地方概念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考虑。
    按照上面的标准,毛泽东时代,从1949到1976,广义一下到1979,大部分是备战经济(抗美援朝之前一年和之后几年可能不是,存异)。这一时期,国家处在全面战争的危险之中,国家的整个经济政策也确实以备战为主要目标,而如果全面战争中国也是被迫卷入的,因此是标准的“备战经济”。
    同样,现在的朝鲜也是“备战经济”。
二、新中国备战经济学的特点
    经济学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
    备战经济学研究为了应对高度可能发生的全面战争,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
    新中国的备战经济学研究,在1949-1979的新中国,为了应对高度可能发生的全面战争,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
    新中国的备战经济学有三个特点:
    (1),备战经济学高度耦合着一个工业化经济学。1949-1979的新中国,同时面临着备战和工业化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是高度耦合的。从长期看,备战拉动了工业化,工业化又反过来促进了备战。但是,在具体的资源配置问题上,两者又常常处在尖锐的冲突中。例如,备战要求把宝贵的知识青年分散配置到广大的农村去,以便坚持全面核打击之后的农村游击战。
    (2),备战经济学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是很难说清的。定性来讲,备战少了,敌人打过来 Game over ;备战太多,群众生活改善太慢,那后果也很严重。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这中间“度”的把握,是微妙的。这和“和平经济学”或“战时经济学”都不一样。和平经济学,例如今天的中国,反正全面战争打不起来,你搞个年平均增长8%各大方面基本平衡,不是最优也是次优。战时经济学,有战争需求在,你就围绕这个需求渴着劲儿折腾吧。而备战经济学呢,你备战越多,那战争越打不起来,打不起来你备战的那些东西就成了浪费。理想上最“合理”的事,备战刚刚超过那么一点,敌人就不来打你了。问题是你也不知道备战到什么程度就“刚刚超过那么一点”。只要战争最后没打起来,就永远有扯皮的空间,你说干这件事情是“合理的”“必要的”,人家总可以拿出“解密材料”啥的论证鬼子本来就没打算打过来,你干的根本“不必要”。
    (3),备战经济学面临一个如何收场,如何转入“和平经济学”的问题。备战经济是一种长期的经济,要搞好多年,搞久了就会形成惯性,搞完以后就有一个如何平稳转入“和平经济学”的问题。这也是晚了不行早了更不行啥时候不早不晚没人告诉你的事情。这个转换要是搞砸了也Game over,因为这时候就跟换操作系统似的,老的新的很容易不兼容,而人类社会又不能 Reset.
    新中国备战经济学的上述特点表明,它是一种“过渡过程经济学”,或者说“自我否定的经济学”,它恰恰要研究如何尽早结束备战经济。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
辩护一:任何攻击1949-1979新中国经济形态“无法持久”的观点,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该经济形态的任务就是尽早和尽可能代价小地结束自身。
=====================================================================

    这个系列的初衷来自对陈经“毛泽东不懂经济”的不满。我认为,不是毛泽东不懂经济,而是陈经不懂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备战经济。陈经由于自身局限,或者是为了迎合西西河当时的口味,没有把自己的“操作主义”坚持到底,才有了上述错误结论,也才有了我发帖表演的机会。
    我写这个帖子,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上纲上线癖”“非也非也欲”,因此希望大家以娱乐的态度,最好是以看小丑跳梁的态度来读。这样你如果看到了什么甚合己心的东西,可以作为意外收获。我保证不以《经济学读书笔记》的严谨性来写作,尽量不使用公式;我同时保证,以大致每个休息日一篇的速度上贴,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前提下提高质量,如果停工事先公告并按期复工,绝不搞超级无敌无底坑。
    本系列的其余部分拟包括以下内容:备战经济的人力资源;农业、工业、科教文卫等各条战线;备战经济的成功终结。
    最后,向强国论坛的超级大邪恶数学致敬。在他的引导下,我走上了邪恶的道路,并且本系列的某些想法直接来自于他。鉴于他的帖子后面都有一个放弃版权声明,我如果不能记起具体哪条来自于他,就不说了,能记得的还是要说的。

三、备战经济学第一原理
    齐孙子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和平经济学谈论“人力资源”的时候,谈论的是一种短期可恢复的生产要素,经济学家们总是假设,工人们睡一个晚上“人力资源”就恢复了。而最高统帅部在谈论“1944年度我军共战死××万人”的时候,这些生命已经永远消失了。
    这就是战争和和平的区别。在战争中,生命是消耗品。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
备战经济学第一原理:必须把人看作消耗性的稀缺资源。必须高度重视人口的再生产。必须为青少年提供基本的食物、医疗和教育,以保证在未来战争中有足够的合格兵员。
==============================================
    备战经济学第一原理可以解释毛泽东时期的以下历史事实:
    土改。土改重新分配了土地,使得大批农民娶得起老婆,生出大量孩子,并能够给孩子以充足的食物。
    一夫一妻制。这属于合理配置育龄妇女这一战略稀缺资源。
    根绝卖淫嫖娼。从道德上打击“生活作风问题”。这属于管好妇女生育能力的跑冒滴漏。
    识字教育、普通话教育、全国低成本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小学教育的基本普及。这是为可能的全面现代战争提供具有合格智力的兵员。
    全国医疗体系的建立、乡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这是为潜在兵员的出生和成长提供医疗保证。
    对于上述事实,可以给出一个反驳性解释:上述这些都是现代国家制度的一部分,新中国搞这些只是在搞现代化制度,与备战无关。但是,请注意,所谓 “现代化制度”,其实是在拿破仑战争以来才有的,这一百多年来大战小战不断的历史,使得“准备打仗”成为“现代化制度”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备战经济学第一原理还可以解释下面这个事实:虽然毛泽东、周恩来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谈论“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但是,直到毛泽东晚年,备战经济胜利在望的时候,带有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措施才开始出台;而终毛泽东一生,也没有搞“只生一个”。当然,他就是想搞,没足够的医生没石化工业也搞不成。
    最后,举两个不遵守备战经济学第一原理的坏典型。第一个是“黄金十年”的中国。在这期间,国民政府和地方军阀都没有从备战经济学的角度认真对待人口问题,导致抗战期间国军士兵身体素质、知识水平、文化观念方面都显著落后于日军。也没有建立起医疗保障体系,导致大批壮丁死在去部队的途中,造成无谓的牺牲。
    第二个是当代的以色列。以色列虽然能够从备战的高度看待人口问题,只要有几分之一血统就算犹太人,满世界拉人回以色列,但始终没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人口出生率。而阿拉伯妇女则在这方面有高度的觉悟,把自己的子宫作为抗击以色列的武器。长此以往,以色列的前景实在不美妙,虽然它现在能炸炸哈马斯。

四、把人当作螺丝钉使用
    备战经济学把人看作一种消耗性的资源。接下来就是,如何合理配置这种资源。
    且慢。人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一种消耗性的资源吗?用那个时代的话说,愿意把自己看作革命的一块砖或者一颗螺丝钉吗?
    有的人愿意,有的人不愿意。如果你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多数人愿意;如果你采取相反的措施,大多数人将不愿意。
    有效的措施包括:
    宣传教育。如果能够说服一个人,做一颗螺丝钉是高尚的、正确的或者必须的,那么他就能自觉地去做一颗螺丝钉。于是从政治局到党小组,一整套宣传教育机构被建立起来了。人们在党的引导下学习、思考。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握手,“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雷锋这样的典型被树立起来了,“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那个时代的高尚道德。绝大多数人,怀着对党中央对毛主席的信任和感激,自觉地成为革命的一颗螺丝钉。
    经济控制。如果能够在经济上控制一个人,那么就能迫使他为你工作。于是共和国迅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绝对垄断的超级企业,变成了960万平方公里上的唯一雇主。所有的公民,只能向 “公家”出卖劳动力。过去的自由职业者们被编入某个“单位”,连和尚道士都在经济上被国家管理起来。
    强制改造。如果仍然有人不做或者不想做一颗螺丝钉,那么,就开动国家机器改造他。这种改造一方面是为了让他最终成为一颗螺丝钉,另一方面,是为了给螺丝钉们一个公平:决不能让拒绝成为螺丝钉的家伙得到任何便宜,必须让他们付出足够的经济代价,必须让他们承担足够的道德羞辱;让他们去农村,去牛棚,去干校。另一方面,必须保全他们的生命,“一个不杀大部不抓”,并提供足够的食物和保健,因为当战争真的来临,他们仍然是“我方”的力量。
   “冷酷无情”、“没有人性”,反对毛泽东的人如此评价。但这本身就是脱离了战争危险之后的评价。战争规律不考虑人性,历史法则冷酷无情。要阻止战争,必须把整个国家最快速地打造成足够强大的战争机器,而为了打造这样的战争机器,就必须让全体社会成员成为螺丝钉。只有在打造好战争机器,确保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安全之后,我们才有资格谈论“人性”。温情脉脉的“人性”在赢得安全与和平后可以成为漂亮的点缀,但在赢得和平的艰苦过程中,必须被无情抛弃。
    但是,对于20世纪中期的普通中国人来说,1840年以来的历史已经让他们懂得,成为强大战争机器的一颗螺丝钉,已经是一种幸福。这意味着,他们不必再象先辈那样颠沛流离;也意味着,他们的后代可以享受和平;还意味着,即便自己在战争中粉碎,其他螺丝钉将接替自己的使命,保证整个战争机器碾碎敌人。——这是他们的先辈梦寐以求的幸福。
    于是,我们有了视死如归的战士,我们有了隐姓埋名的科学家,有了一私不苟的工人,有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有了牺牲一个儿子再为部队送上一个的英雄母亲。
    这才是人性。普通中国人的人性。

外篇一:备战,理解前30年的钥匙 [ 达雅 ] 于:2009-01-11 18:33:55

    我写“备战经济学”这个系列,是因为我确信,“备战”是理解新中国前30周年的钥匙。
    对于新中国的前30年,理解的困难在于,发生了太多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甚至荒谬的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果这些事情是戈尔巴乔夫干的,那我们可以说,领导人水平太差。但问题在于,这些事情是在雄才大略的领导下,是在全党全军的支持下,全国人民热火朝天干的。这就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毛泽东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例如权力欲,故意胡搞。这是最不用动脑子的,也最被反毛分子所钟爱。这种解释的问题在于,第一,相比其他政治领导人,毛泽东是最不谋私利的。第二,“胡搞”说无法解释,为什么广大群众会热情高涨地跟着他胡搞,这得假设广大群众都不是“理性人”,这个假设太强了。
    第二种解释,毛泽东不懂经济,或者“不懂具体经济”。我以前也是这么看的。但是随着掌握资料的增多,我发现,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经济的理解,要比他的战友们深刻得多。例如《论十大关系》,例如《党内通信》。面对这些材料,我不能接受“毛泽东不懂”。
    最后,我发现,真正的问题在于毛泽东的时代,毛泽东的问题。毛泽东的问题不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搞经济,而是在强敌全面战争的危险下备战。理解了“ 备战”,也就找到了理解毛泽东时代的钥匙。许多在我们今天看起来“胡搞”的经济行为,在“备战”意义下,恰恰是“经济”的。
    我把经济学看作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学问。因此,小老板经营夫妻店和斯大林指挥卫国战争,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配置”的主体不同,所能配置的资源不同,“合理”的标准不同。千姿百态的经济行为,本质上就在于这三个条件的不同,而不在于大家使用的经济学不同。 “备战经济学”,就是国家作为配置资源的主体,配置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以迅速具有赢得战争能力为“合理”的标准。这样一看,毛泽东的很多行为就很 “经济”了。例如,院系调整。如果不进行院系调整,不仅工科人才不能满足日后的需要,而且按照旧线路培养的文法人才,在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根本无法学以致用,是稀缺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对浪费的预期,很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教授们的发难:“你教这些资产阶级的东西有什么用?”那“文革”是不是要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前上演呢?至少是有可能吧。
    我相信,把“备战”作为理解新中国前30年的钥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我不过是明确把它写了出来。其他的人,例如葡萄,也有相同的看法,并必然有更精当的论述。但是,既然写了,TJ了总不好,还是硬着头皮写下去吧。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3-05-02/1638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经济  美国  财富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