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山仰止 >

领袖风范

打印

伟大的导师毛泽东——纪念伟人逝世

伟大的导师毛泽东——纪念伟人逝世

 

 

纪念伟人逝世九月九日(本人思路慢,只能提前撰文。)

  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分离;物质由劳动者创造,精神由统治阶级制造;社会物质创造者精神却被奴役,不劳而获者却统治社会;历史多数时间由寄生虫来左右,直至劳动者不堪忍受,推翻统治阶级再换一拨新的寄生虫。

  孔夫子,最早民间教师,把文化精神传播到下层,开启民智,千秋功绩。​饱受统治文化熏陶,孔夫子也传播了统治者的伦理,奉剥削秩序为圭臬。人伦乃进化的成就,统治伦理却是社会进步的枷锁。孟子继承了孔子衣钵,修正伦理,视丘民为统治者的基础,利他和善当仿效原始社会的领袖,可是依然尊崇统治阶级秩序,视之为天地纲常。浩然正气有维护民主正义的宏伟魂魄,也有维护封建社会的气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排斥了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统一,巩固了精神制造者的统治地位。孟夫子尽管做了局部努力修正,把利他与性善与相应的社会形态对位,然而却没有与劳动者对位。从孔夫子到孟夫子,开启了下层的文化传播事业,也开启了奴性精神文化的历史。

  受过教育者知道​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全篇警句多不可数,荀况赋者鼻祖。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作为儒家佼佼者,荀况胜爷羞祖。他对孟子民主精神持否定态度,不承认利他和性善也是人类的遗传,只承认物质性,否认精神性。认为性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受不到教育都是恶民。荀况骨子里鄙视劳动者,尊崇不劳而获受教育的统治阶级。荀况背离仁善,从民间文化传播者,成为统治文化的附庸。荀况是法家文化的集成者和宗师,李斯,韩非皆是其弟子。儒家奴性至极者荀况也。儒家本为传播文化的功臣,自此没落为卑躬屈膝的药渣。

  汉武帝​扬国威,匈奴远遁欧罗巴。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奴役了汉家儿郎。逞威一世,阉割进取精神。司马赋杨雄文举世绝伦,华丽辞藻,堆砌膏梁,烹油烈火后一片狼藉。魏晋六朝后,华夏文化几近灭绝。唐代中兴奋勇,然骨髓敲断,难以雄壮。宋朝挥余勇,只留半壁河山。儒家成为教统,血气难存,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乃华夏最后抗争,终究毁灭于统治者,毁灭于儒家,甲申后华夏进入奴役文化。

  1840年,英国鸦片贩子用大炮敲开了国门,东方睡狮从梦境中苏醒。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伟人抛弃统帅,领袖,舵手的赞美,唯独保留了导师​的称呼。教师这个职业,从孔夫子算起至今有2500多年历史,做得最好的当属毛泽东。他教导人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僚,不怕强敌;号召“造反有理”,扫除奴性,劳动人民不再卑躬屈膝,做了一回自己的主人。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独立自主,平等尊严。人民一身傲骨,浩然正气在胸。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中国的脊梁骨,影响了一代文化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数典如家珍,浩瀚中能针砭弊端,吸收精华,以西方为标尺,启迪了先行者。邹容发出近代中华复兴的檄文。

  毛泽东不止发檄文,还指挥战争,不但影响知识分子,还影响劳动大众。他把人民看作历史的创作者,尊重劳动人民的首创精神。他乃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西读马列诸子哲学,但他从不蔑视劳动群众,把自己看作创造历史的劳动者一员​;从生活到实践,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先做学生后作先生。他不但领导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他也再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中国人民终于有了挺拔的脊梁骨。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他唤醒了人民的精神,使得他们成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毛泽东,泽被东方润芝苍生。名字响亮浩荡,已经成为象征;他人因席位得以扬名,毛泽东使得主席一词具有特殊含义。他与人民血肉相连,一心为民 ,把生命思想心血,全部奉献给人民;名誉随人毁弃,身后不留分文 。忧患为民者长生,弃己利民者永存 。无产阶级不消失,导师将同在。毛泽东同天长,共地久,万古长存​。​

  备注:林彪提出四个伟大,伟大的统帅,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对斯诺谈话中表示,自己只选择保留导师的称呼,这是其本职。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17-09-03/4602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9-04 关键字:领袖风范  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