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文艺评论

打印

有qq号吗?雷锋--《雷锋 最熟悉的陌生人》序言

  有qq号吗?雷锋

  ——《雷锋 最熟悉的陌生人》一书序言

 

  

 

 

  诗人刘国震深情地写下《雷锋,我想和你聊聊》的诗篇——

 

  今夜,好想和你聊聊。

  有QQ号吗?雷锋!

 

  金光大道上风雨兼程,

  方向盘把得娴熟精通。

  键盘你可能有些生疏,

  请开启语音会话功能。

 

  三十多年前我唤你叔叔,

  如呼唤一个民族的图腾。

  温暖了一个国度的,

  是你英俊憨厚的笑脸。

  嘹亮了一个时代的,

  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

 

  那个年代据说很穷,

  是什么造就了精神的富翁?

  如今,有些人已经腰缠万贯,

  为什么却是狗苟蝇营?

 

  你当年做过许多好事,

  赢得千秋万代美名。

  你做的好事我今天去做,

  为什么总是受骗挨坑?

 

  我虽然不肯醉生梦死.

  忧郁中却也多喝了几盅。

 

  今夜,好想和你聊聊,

  有QQ号吗?雷锋!

 

  1962年8月15日,雷锋的身躯融进了共和国三年经济困难过后的第一个金秋,化作了沉甸甸的谷穗。无人想到,这个永远定格于22岁的年轻生命,能够跨越半个世纪,在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留下温暖至深的印记。

  半个世纪时光,半个世纪追怀,半个世纪风雨兼程,半个世纪时代嬗变,雷锋及雷锋精神亦投射下参差斑驳的影像。这影像的清晰与模糊,折射的不仅是一个时代的道德风气,更映射出生活在这一时代人们的美德与良知。

  半个世纪来,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也发生了很多事情。然而,却始终没有改变一件事情,那就是雷锋之于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意义。人们仍在用“雷锋”代表心底的良知和善意;人们仍在用“雷锋’’来为生活中那些最美的人、最美的事冠名。

  半个世纪来,人们过于匆匆的脚步,时常把灵魂落在后边。然而,当真理从喧嚣与浮躁中沉静下来,人们发现,雷锋从未离开过我们,是我们曾经远离了雷锋。

  半个世纪来,雷锋带来的暖流,汇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雷锋”已远远超出了个人称谓。“雷锋”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现象,一种文化。雷锋精神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建设史,就是共和国道德领域的成长史。

  有哲人言,思想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我们要说,物质和精神,一个都不能落下。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永远需要一方明亮的天空,时代故事里永远离不开雷锋这样温暖人心的主人公。

  今天,人民再次选择雷锋,选择的是雷锋那颗博大的爱心。他把自己化作国歌中的一个音符,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他把自己化作花丛中的红花一瓣,浪花中最清纯的一朵。

  今天,人民再次选择雷锋,是因为雷锋在民族精神的基石上,隆起了一个伟大的高度。将他的理想举过头顶,共和国的蓝天一片明丽;将他的情操放在人生的天平上,一切平庸者与贪婪者都没有了生活的意义。

  今天,人民再次选择雷锋,是因为雷锋总是伴随春天而行。只要他到来,只要他在,一年到头都宜于播种。

  雷锋像一首诗歌,越读越觉得生动,而这诗歌饱含真知,充满哲理;雷锋像一串故事,越讲越让人动情,而这故事只有延续,没有结尾。

  而今,观照人生,观照岁月,任凭许多英雄豪杰,奇特人事,无可逃避茫茫零落成泥的命运,但对于这位始终微笑着的平凡士兵,淡忘的只是那些着意用刀刻下的印痕,而他所拥有的至亲至善至美的人间真情,如沉沙之巨石,已积淀在心之长河,平淡中显示着超越时空的力量。

  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下《雷锋》的动人诗篇——

 

  哥哥说:他是一幅美丽的画;

  姐姐说:他是一首悦耳的歌;

  妈妈说:他是月亮,

  是盏指路的明灯;

  爷爷说:他是太阳,

  能照亮世界每个角落;

  老师说:他是一粒种子,

  能结出亿万枚硕果;

  我说:要问他是谁——

  昨天他是雷锋,

  今天该是你,

  是我!

 

  2012年8月·北京

 

 

 

  注: 《雷锋最熟悉的陌生人》,邢华琪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价:29.8元。

  浙江新华书店网有售:http://www.zxhsd.com/kgsm/ts/2013/04/17/2520926.shtml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7-03/2159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7-03 关键字:雷锋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