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文艺评论

打印

从歌曲看劳动者的艺术位置变迁

迎五·一:从歌曲看劳动者的艺术位置变迁

云淡水暖


过两天就是五.一节了,刚才听到央视《同一首歌》栏目正在播放一个所谓“五一专场”,五一为劳动者举行音乐专场,是一种对劳动者应有的尊重,据主持人说,现场有消防队员、公安干警,引人注目的还有参加奥运会“鸟巢”运动场建设的工人们,劳动者云集。据央视预报。五一期间还有一个全国性的职工业余演出团队汇演的专栏。许久没有见到“职工演出”的字眼了,央视看来为劳动者准备了一点节日礼物。

听一听此次《同一首歌》开头的曲目,却难以找到为“劳动者”而歌的主题感觉,第一首是1979年的电影《甜蜜的事业》的插曲,由男声四重唱“八只眼”小组演绎,“甜蜜的工作无限好,甜蜜的歌儿飞满天”,多少有些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艺术氛围,接下来的曲目就比较多元了,有日本电影《追捕》的主题,有日本电影《人证》的插曲,由其原唱者奉献,还有几首国外电影的“名曲”,比如《泰坦尼克号》凄婉的插曲,《少林寺》甜蜜蜜的《牧羊曲》。

时代创新了艺术,艺术融入了时代的潮流,在这潮流中,人们发现,随着男艺术家们的马尾辫子越来越长,女艺术家们的晚礼服越来越入时,歌声中的激越、阳刚、火热也渐渐淡去,代之以越来越缠绵的死去活来的爱,雾里看花的朦胧,无可奈何的嘶吼,故作“大气”的“苍凉”。但这一切的表达,要么是围绕小资情调的泣诉,要么借助昔日富豪大贾内宅的“典故”,要么流连于帝王将相的“伟业”,俊男美女,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皇上皇后,王子公主,衣食不愁,呼风唤雨。当然,也离不开歌曲的陪衬、烘托。

但毕竟能够体味那些“不凡”者,少之又少,社会的主体,还是终日劳作的群体,劳动和劳动者出现在艺术之中,应该是社会主义旗帜下,文艺的必要形态。草民早年在工厂的工人艺术团混过几天,看老师傅们演奏、演唱过许多曲目,有些印象,就留心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轨迹,在80年代以前,有关劳动、劳动者的歌曲创作,演出,果实是颇为丰厚的,其中也不乏究竟不衰的精品,比如,每次劳动节节目中必有的《咱们工有力量》,比如,耳熟能详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还有一些现在不常听闻的歌声,其实是带着一种时代的印记,且不可磨灭的。而其中心,集中于建设、奉献、奋斗、无畏、喜悦的境界。

一、《勘探队员之歌》,人们从当中听出了旷野深山中的豪迈、跋涉前进的轻快,此歌被中国地质大学选择为校歌,可见其在地质工作者心目中的位置: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宝藏。
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燃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为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宝藏。
是那条条的河,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献给了祖国人民。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宝藏。

二、《草原晨曲》,是反映包头钢铁公司建设初期,一群蒙古族男女青年牧民,参与到国家工业化建设时候的心态,他们象“双翼的神马”飞起来,飞向草原的“钢都”:

我们象双翼的神马,
飞驰在草原上,
啊哈嚯咿,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
再见吧绿色的草原,
再见吧美丽的家乡,
啊哈嚯咿,为了远大理想,象燕子似的飞向远方.
我们象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啊哈嚯咿,烟囱林立破云霄,百花饶厂房,
再见吧.青色的草原,再见吧红色的家乡,
啊哈嚯咿,为了草原钢花怒放,我们将飞回包钢.
我们象双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啊哈嚯咿,这里从此不荒凉,钢城闪光芒.
再见吧.金色的草原,再见吧幸福的家乡,
啊哈嚯咿,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

三,歌舞《丰收歌》,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创作演出于1964年,据说受到毛主席、朱委员长、刘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当年风靡一时,《东方红》第一版曾经编入过:

太阳哎一出哟,红满天啦哎。
太阳一出红满天,红光铺满丰收田,丰收田。
哎哟哎哟哎哟,金黄稻穗沉甸甸,盖满大地照亮天,照亮天。
姐妹挥手舞银镰,棵棵稻穗把头点,把头点。
哎哟哎哟哎哟,尝尝稻米甜又香,稻米醉人乐心间,乐心间。
盖满大地照亮天,堆起粮食赛金山。姑娘心里乐无疆,乐无疆哎!
堆起粮食赛金山,姑娘越干越喜欢越喜欢。
水旱灾害算什么,奋发图强能胜天能胜天。
哎哟哎哎哟哎哟哎哎哟,奋发图强能胜天。
社会主义万般好,丰收歌儿唱不完唱不完。

四、《采茶舞曲》,特别富有江浙风味的曲调,对采茶劳动的观察特别细微: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姐妹们,东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得喜洋洋,
采茶采得心花放。
你追我赶不怕累,
敢与老天争春光,争呀么争春光。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采呀么采茶忙。
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
妹妹呀,你摘青好比鱼跃网。
一行一行又一行,
摘下的青叶往篓里装。
千篓百篓千万篓,
篓篓嫩芽发清香。
多快好省来采茶,
好换机器好换钢,好呀么好换钢。
左采茶来右采茶,双手两面一起下,
一手先来一手后,好比那,两只公鸡啄米,上又下啊
两个茶篓两膀挂,两手采茶要分家,
摘了一回又一箱,头不晕来眼不花,
多又多来快又快,年年丰收龙井茶。

还有众多的曲目:打砖歌、大路歌、路是我们开、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工农一家人、二月里来、秋收、军民大生产、枣园来了秧歌队、我为革命多炼钢、钢铁工人志如钢、钢铁运输工人之歌、石油工人之歌、要为祖国献石油、踏着铁人脚步走、赤脚医生向阳花(郭兰英)、我为革命放木排、我为革命下厨房、我送报刊走得忙、我是海港装卸工、地质队员之歌、歌唱女列车员、纺织女工、纺织工人学大庆、、加快步伐朝前走、上班的路上、延河畔上的女石匠、织网歌、请到我们山区来、社员都是向阳花、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今日新大寨、学大寨赶大寨、陇原儿女学大寨、烧暖热炕等亲人、积肥小唱、我唱公社美景多、姐妹们来呀、喜送公粮破浪来、喜摘丰收棉、唱得幸福落满坡、瑞丽江畔栽秧忙、农业英雄真荣耀、富饶美丽的潞江坝、拖拉机开进苗山寨、我的家乡沂蒙山、辽河水从我家门前流、洞庭鱼米乡、春苗出土迎朝阳…

众多的大家,如郭兰英、马玉涛、蒋大为等等的演唱,当然,这轨迹在80年代以后,开始模糊起来,代之以“富起来”、“金山座座”了,但也还有一首比较怅然的,由刘欢演绎的《从头再来》,据说是写给下岗工人的,劳动者的艺术位置,悄然地变化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2/681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劳动者  歌曲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