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心所向 >

网友

打印

邋遢道人:啥叫剪刀差?

基本事实和基本逻辑都搞不清楚,以后就别动辄“原创首发”了

这两天评了右派两个帖子,可惜都是他们转载的,今天看了类宁网友的一个“原创首发”,感觉右派咋都像小孩子一样呢?套用评朝翔网友转帖的话:中学生文字水平,小学生认知能力,幼儿园知识结构。

类宁网友说:“1949年至今,中国农民都生活在刀山火海中。这样的状况是故意而为。还记得曾经提到过的‘剪刀差’吗?‘剪刀差’是政策故意造成的。如果政策公平,绝对不可能出现剪刀差。”关于什么是剪刀差,类宁网友没有定义,只用“记得曾经提到过的‘剪刀差’吗?”提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文中有“将农产品的价格定的极低极低,农民连本钱都赚不回来”的文字,也许是类宁对于剪刀差的理解?不过贫道倒是经常看到类似的理解,意思是政府故意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让农民经济上受损,生活过得越来越差。按类宁的话说就是“政策不公平”。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想一下,如果政府有意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形成一个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差,那么为什么叫“剪刀差”,而不是两条平行线间的差呢?剪刀差就应该指起始点时价格与价值没背离,后来有背离,而且越来越大。

接着的问题是,60年来存在过农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工业品价格越来越高的事实吗?显然没有,农产品价格从解放初到现在不断攀高,即使是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收购价也在提高,而工业品价格无论前30年还是后30年都一直在下降。也就是说现实中我们看不到农产品价格下降,工业品价格上升的情况。原来2斤小麦换一尺布,现在1斤小麦换1尺布。1斤小麦5毛钱的时候(大约80年代末),一台21吋彩电2000元左右。现在1斤小麦1元多了,21吋彩电不到1千元就能买到,而且功能高多了。就使用价值来说,价格剪刀差是呈相反方向的。那么什么会说有剪刀差,而且剥削了农民呢?

严格讲,剪刀差是指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单位农产品与单位工业品交换中,农产品有一种价格“自然”抬高的趋势,也就是说同样数量的农产品会换来更多的工业品的趋势,呈一种剪刀型趋势。

问题在于,这个“自然”是怎么来的。从一般逻辑讲,一个人的收入高低与他创造的物质财富数量有关。创造的物质财富比别人多(或者说劳动生产率比别人高),收入就会高。但是,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空间比非农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要低。一个农民种5亩地,打5000斤小麦,让他第二年打5500斤可不是件小事(扣除天气因素),打7500斤基本没可能。但是一个工人今年生产5000尺布,让他生产5500尺,随便捣鼓一下就能做到。技术设备一改进,2万尺也不难。如果本来1斤小麦能换1尺布(按劳动时间折算),那么是不是等到农民生产5500斤,工人生产11000尺布时,2斤小麦才能换1尺布呢?从创造价值多少来讲应该,但实际上不会,更大可能是1斤小麦换了1.5尺布。

这不是不讲理了吗?农民凭什么剥削工人的劳动(不考虑资本家因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说实话,贫道只能套用数学的话说:“不知道”。也许是工人不好意思?也许是农民没法活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虽然贫道不知道,但贫道看到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都有一个农产品价格逐渐上升,工业品价格逐渐下降,形成一种剪刀型矢量。而且贫道没有办法从中说清楚究竟是谁剥削了谁,谁占了便宜。贫道认为,类宁网友也不能从中做出究竟是市民占了农民便宜或者相反的论证。

那么为什么都说计划经济时期“利用剪刀差剥削了农民”呢?理由是这样的,统购统销和消费品计划供应大约是在1954-1956年逐步形成的。实行前是市场经济,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都是市场价,比如说1斤小麦换1尺布。计划经济固定了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也就是很长时间内一直是1斤小麦换1尺布,这就把市场经济本来“自然”形成的1斤小麦要换更多布的机制给破坏了。换句话说,政府不让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自然”涨价,从而使工业化环境压力降低,工业化进程加快。这才是计划经济吃掉剪刀差的真实情况。

这里,要害在于是不是这个政策不公平,也就是说工人生活越来越好,农民生活越来越差呢?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政策实际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坏政策。

可前30年的实际不是这样。从那个时期过来的大人都知道,市民收入并没有大幅提高,工资一直不涨,平均工资一直在降低(由于2级工的青工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扩大。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时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因计划经济抑制了剪刀差而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市场经济的1953年和1954年,均为2.6比1,除困难时期外,一直到60年代大多是2.3-2.4比1。七十年中后期扩大到2.5-2.6比1,但平均差距低于有剪刀差时期。

因此,类宁网友在搞不清楚马虾那头放屁的情况下诅咒剪刀差,有些滑稽。

改革开放初期,放开了“自然”剪刀差,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这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什么“焕发了积极性”。由于计划经济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剪刀差空间,因此从1979年到1995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年均提高13%。没有这点,农民就那么点地,除了种鸦片,根本不可能收入提高那么快。八十年代中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缩小到2.2比1。但随后不管农产品价格如何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在扩大。到九十年代末已经达到3比1,现在为3.3比1。比计划经济时期扩大40%左右。但现在提高农产品价格已经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制约。记得九十年代初由于收购价格高,广东、云南干脆从东南亚进口大米。现在中国农产品价格与芝加哥农产品价格接近,没啥空间了。也就是剪刀差早就吃到头了。

今天农民穷,不是什么政府还实行剪刀差,因为市场经济不存在这个可能性。政府就是想2元收购1斤小麦,芝加哥1元1斤在那里摆着的,怎么操作?

连基本事实和基本逻辑都搞不清楚,以后就别动辄“原创首发”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808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剪刀差  无知右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