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心所向 >

网友

打印

李承鹏推荐暴力拆迁的榜样?

李承鹏推荐暴力拆迁的榜样?

刘仰

美国电影《阿凡达》在中国上映,应验了鲁迅关于《红楼梦》的一段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当今中国观众来说,有人看到了人类移民外星球,有人看到了电影高科技,有人看到了语言,有人看到了故事,……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帮人,像是约好了一样,不约而同地看到了中国当今社会的暴力拆迁。《南方周末》1月7日有一篇文章,通栏标题是“《阿凡达》:史上最牛钉子户VS史上最惨强拆队”,文章标题如果没有“阿凡达”三个字,绝对会让人误以为说的是中国当前的拆迁。只可惜导演卡梅隆说,他是因为评论伊拉克不方便,便用这种方式把观众带到伊拉克,他希望看完电影之后,观众便站在了伊拉克一边。换句话说,卡梅隆是用这部电影抨击当前美国,因此,《南周》便不好意思违背卡梅隆的意愿,硬把它说成是中国的暴力拆迁,只在标题上做了点文章,文章里面未敢朝着抨击中国暴力拆迁的方向有所发展。

然而,李承鹏先生却不管人家导演说什么,硬是把这部电影与当今中国的“暴力拆迁”紧紧地挂上钩,并且罗列了一堆最近在中国发生的与拆迁有关的暴力事件。确实,中国的拆迁的确存在很多问题,该说也得说,该骂也得骂,该改也得改。但是,李承鹏说完这些之后,在文章的末尾写道:“《阿凡达》是一部讴歌钉子户抗击暴力拆迁的成功典范,不论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都值得借鉴。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好像有点不对吧?美国电影也没有五千年的历史,那么,在五千年尺度上电影人性的比较,又如何做到?因此,我想李承鹏先生的意思大概是要把“电影”两字去掉,直接说中国的人性落后了五千年。我忍不住想说,按照李承鹏先生这种类比,再加上美国先进、中国落后,中国要向美国学习的既定前提,李承鹏先生的言论对于暴力拆迁不仅起不到制约的作用,反而可能使其更加名正言顺地大行其道。

我按照李承鹏先生指点的这个比较思路多想了一下,发现李承鹏先生的算术有点问题。落后可能不是5000年,而是500年。为什么这么说?500年前,世界上最强悍的暴力拆迁队是欧洲人,世界上最悲惨的钉子户是印第安人。一群欧洲人到了美洲,要强行开发印第安人的家园,印第安人不答应,欧洲人便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暴力拆迁:将印第安人从肉体上集体消灭。如果中国当前的强行拆迁在李承鹏先生看来,其暴力程度已经与对付印第安钉子户不相上下,那么,中国最多也就落后500年。但是,多了解一点历史又会发现,中国落后的没有这么多。欧洲人拔掉印第安人这个“史上最牛钉子户”用了几百年,直到美国建国之后,依然用军事手段继续从肉体上消灭印第安钉子户。按照李承鹏先生的这种类比法,我确实觉得中国的强制拆迁还很落后:为什么不像美国人那样,把不愿搬迁的直接杀掉?废那么多话干嘛?

但是,我还是觉得,中国的强行拆迁与西方相比,没有落后那么多。1876年,澳大利亚最后一名塔斯马尼亚妇女死亡,尸体被英国人做成了标本,一个人类的种族因英国人的暴力拆迁彻底灭绝。从这个时间段上说,中国比西方人在强行拆迁上只落后100多年。不管是强制拆迁手段还是强制拆迁的人性,大致都只落后100多年。于是,在诅咒中国的强大潮流下,在一切向西方学习的强大潮流下,中国应该奋起直追,缩小或拉近这一百多年的差距。因此,在向西方学习的必然道路上,唐福珍、潘蓉等等,又算得了什么?那是像西方学习的必然结果啊!也许有人说,西方人的暴力拆迁针对的是其他种族,中国人只会对付自己人,只会“窝里斗”。我觉得,这个说法还真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真正的关键。所以,我们看到,一些中国人背叛祖宗背叛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描绘的一片漆黑,他们自己除了不能将皮肤漂白之外,彻底美国化、西方化,从而将自己与中国同胞彻底隔离,13亿中国人再也不是他们的同胞,而是他们深恶痛绝的垃圾。于是,再将美国人、西方人暴力拆迁的手段运用到中国人头上,便避开了“窝里斗”,避开了骨肉相残,而真正变得同美国历史上一样,是先进对落后的拆迁,是正确对错误的拆迁。暴力怎么啦?谁让你落后,谁让你没本事变成美国人?谁让你天生是中国人?活该!印第安人的命运就该落在你头上!

然而,按照电影《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的说法,我发现,中国的强行拆迁并没有落后一百多年,而是与世界先进水平在同一个水平上。因为,人家卡梅隆说,他所指的是美国在伊拉克的“暴力拆迁”,时间很近。那么,如果李承鹏一定要把《阿凡达》理解为中国的强行拆迁,结合卡梅隆的自白,我们发现,中国发生的事情与美国是一样的,我们不落后啊,我们和美国一样先进啊!但是,李承鹏先生不这么看,他认为《阿凡达》是抗暴拆迁的胜利,并以这种胜利的方式,宣告了暴力拆迁的最终失败,并由美国人这个暴力拆迁方的失败者做出的人性反思,反衬出中国人性的落后(不知道卡梅隆先生是否站在伊拉克的角度也这么想,伊拉克反抗“暴力拆迁”胜利了?美国认错了?)。因为,李承鹏先生眼界很开阔地看到,美国的拆迁基本上已经全部完成了,现在可以高尚地道歉反思了。看看,美国多好啊,美国承认错误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错误,而是承认的勇气,承认便是伟大的人性,错误已经忽略不计。于是我发现,按照李承鹏先生的逻辑,中国在向美国学习、在以美国为榜样的道路上,中国现在与美国相比太落后,应该沿着美国的脚印从头学起。现在先学美国当初从肉体上消灭钉子户的做法,再过50年、100年、500年或5000年,再学《阿凡达》,用电影人性抨击一下如今的强行拆迁,以一个道歉的姿态,使得以往的暴力拆迁统统合法化——反正被拆迁者已经被我从肉体上消灭了,我认错,我道歉,我强占的土地也找不到交还的对象,连后代都没有了,或者连原始档案都没有了。所以,我觉得李承鹏对于《阿凡达》这种比《南周》更大胆的解释,是在为中国的拆迁指引方向:胆子再大一点,动作再狠一点,像西方人、美国人一样,直接消灭最好办。过几百年再用电影在人性上道个歉就行。

如果我们说电影就是电影,其实没有意义。电影首先是文化,其次是文化商品。一部美国电影本来只是为了在中国赚钱,要找点宣传的热点,一些美国文化的帮闲者,便将其生搬硬套到中国的强行拆迁,并以污蔑中国人性的方式,为这个外来文化商品大肆宣传。于是我们看到污蔑中国的真正目的:文化入侵、赚钱,控制中国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而且还让“丑陋的中国人”“被”赚钱之后,还心甘情愿。这样的方式,恐怕是美国人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美国人有时候还想讨好一下中国,但是,一群身为中国人的美国帮闲者却自告奋勇地对美国人说:不用讨好中国人,中国人就是欠骂,痛骂了中国人,他们就会乖乖来交钱看电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承鹏甚至大胆假设,卡梅隆是在中国“卧底”多年才想出了这个剧本。我沿着李承鹏先生的这个思路,不得不假设李承鹏先生是拿了活动经费的“潜伏者”,为一部美国电影在中国的推广,和《南周》等同仁想出了如此绝妙的宣传高招。之所以李承鹏先生能够让美国人喜出望外,一是他对中国的了解,二是长期以来污蔑中国的言论已经在某些中国人自己的内心扎下了根,李承鹏深深知道,只要以美国的名义痛骂中国,管它靠谱不靠谱,目的就能达到。但是,帮着宣传文化商品的目的是达到了,李承鹏先生也许没想到,他帮着推销美国电影的那套说法和说辞,表面上在义愤填膺地谴责暴力拆迁,实际上恰恰成了推动中国暴力拆迁的最佳动力。李承鹏先生,这不会是你真正的想法吧?如果不是,以后再做类似“分内之事”的时候,就不要再乱发挥、乱比喻。

2010-01-08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749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李承鹏  暴力  拆迁  阿凡达  洋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