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心所向 >

网友

打印

孙锡良:反对匆忙增加“教育经费”!

我强烈反对现在匆忙增加“教育经费”!

   

最近教育部高调提出,要争取早日实现教育经费达到GDP4%的目标,很多教育界人士和老百姓也都表示了支持,本人也身在教育系统,本来钱多了是好事,但是,从目前来情况来看,我是反对匆忙增加教育经费的,有人会说我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居然反对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居然反对利国利民的好事,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认为该反对的还是要反对,没必要对所有的事情鼓掌,我想讲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点:我反对近期大幅度增加经费,而不是长期反对。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看是成功的,但是,从老百姓的体会和观察来看是极度失败的,就算抛开所有的个人立场来看也肯定算不上成功,如果很成功,我想xxx也不至于急得亲自过问教育改革方案,一个成功的改革范例还用得着大改特改吗?那不是瞎折腾吗?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首先拿出相对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只有得到大多数老百姓支持的方案才是启动新一次教育改革的指南针,才有启动新一轮改革的可行性,以前的很多改革,老百姓在糊里糊涂中表达了盲目的支持,现在不能再盲目了,一个混乱的教育体制下不是用钱能解决教育的沉疴的,在一个良性的制度下,钱可以让教育良性发展,在一个非良性的制度下,钱可以让教育走向反面,现在教育中出现的大问题根源不在于经费不够,砸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现行体制下对教育本身的摧残,我想请国务院忙将教育改革方案付诸全民讨论,在取得共识以后逐年加大经费投入是完全可以的,也能更加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钱只有花得明白才会取得谅解。

   

第二点:教育经费为什么不够用?用国际上教育经费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经费可能是偏低的,但是,大家也要看到另一个倒挂的现象是中国教育经费的严重浪费现象也可能是世界上少见的。我想举几个例子说说:(1)先说说农村教育投入,我一直是支持大力加强农村的教育投入的,但有一个前提是先要做好规划,不做好规划,乱投入就是浪费,前些年,中国的农村盲目建设教学楼,村村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口号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看起来很动听很实在,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过不了几年,60%以上的小学校舍闲置不用了,合校、并校、拆校之风席卷全国,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就是教育主管部门缺少规划,缺少前瞻性,没有考虑到计划生育、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对生源供给的影响,造成巨大的投入之后巨大的浪费。(2),中学的教育投入,老百姓一直呼吁要改变的教育失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教育投入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极大的不公平性,越是需要得到支持的地区和学校越是得不到大量投入,说什么扶强不扶弱,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根本属性,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把落后的群体教育成先进的群体,让相对落后的群体赶上先进的群体,而不是竞技场上的比赛,不是培养运动员,升学率决定教育投入的力度不符合教育的根本要求。(3),大学的教育投入,我今天谈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很多人不高兴,身在大学却不为大学讲话,但我还是要讲,中国的大学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教育精神和职业道德,中国大学之大堪称世界一绝,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大学,校园扩张之风盛行全国,是普遍现象,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这里面所耗费的钱财非一般国家可比,真的要那么大吗?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有人说教育投入可以提高对高校教师科研的支持,我想先打住再说,中国的教育科研不是钱少了,一直都不少,出不了成果的原因是科学精神出了问题,造假之风、剽窃之风不刹住,投入再多的科研经费都只会进入某些人的腰包,不可能出得了科研成果,科研经费的监管和使用问题非常严重,无论是横向课题还是纵向课题,腐败现象和造假之风都十分猖獗。大学教育投入只有先弄清大学要干什么,然后才是考虑投入的时候。有些方面我不想说得很细,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应当心里有数。

   

第三点:教育投入的增加经费到底目标是什么?我想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教育工作者待遇的提高,三是科学研究的经费。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投入,有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当不错了,甚至比很多西方国家的同类学校都好,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我个人认为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而不是不加选择的平均分,投放在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也要先做好长期规划,要考虑到未来几十年的人口变化,否则很多投入也会形成新的浪费,基础设施的投入最重要的方面是信息化建设和学生生活条件、健身条件的改善,要让中国的学生有一个跟上时代发展的基本条件,要让学生在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有一个保证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生活条件。关于教育工作者待遇的提高要适可而行,教育工作者只不过是所有劳者中的一个职业而已,没有理由享受高于其它职业的过高的待遇,要提高收入,也只能与社会同步发展,就目前来讲,教育工作者在同地区中基本上能够居于社会中等偏上收入水平,过大的提高反倒会引起社会不满,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把教育职业当是发财暴富的职业,如果想做老板,想暴富就不要进学校,老板思维只会害教育,不会有利教育的正常发展。关于科研经费的投入,我还是坚持不要盲目扩大,理顺科研制、加强经费监管、严肃成果评估才是重中之重,科研经费投入还要公平,不要把钱都砸在北大、清华身上,很多其它的高校都有能力做自己的独立研究,即使是二类、三类学校不见得就搞不出科研成果,只不过现行体制让他们没有机会没有经费,“211”学校的经费是可以适当偏重,但其它学校更要加大支持力度,激发所有高校教师的科研热情才能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智力资源,才能形成更多的科技创新,把钱真正用到科研之上才会出真正的成果,如果科研经费变成教授分钱那会出大问题的,老百姓会骂娘的。

   

第四点:教育经费的增加会不会减轻中国人的教育负担?中国流行“三座大山”的说法,指的是“教育、医疗和住房”,这说明中国家庭的教育投入占据家庭收入的比例是相当高的,给家庭消费带来的压力是很大的,以前中国政府在提高居民个人承担教育费用的时候理由是教育产业化,把教育当作一个产业来看待,让人民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消费教育”,从实践来看,这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改革,带来的负作用非常大,老百姓的怨言非常多,现在是该重新审视的时候了,既然国家有能力提高教育经费,就应当适当减轻学生家庭的支出,加大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力度,把义务教育扩大到高中毕业,小学生的营养早餐纳入免费范畴等等,同时是否可以考虑扩大大学学费的免费范围,尤其是对贫困学生的支助力度要加大,让贫困学生享受到与其它学生同样的大学生活,如果说教育经费地增加还是按原来的使用方案,我觉得不如不增加,增加经费就是增加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搞得社会矛盾更加突出,过不了几年,老百姓又要起来反对了。

   

第五点:教育经费的支出如何做到透明化?教育经费完全是财政拔款,是全民的钱,理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用上必须做到透明化,目前的教育经费在我看来,行政上的自由度过大,导致一部分人手握重权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要钱”成为学校领导的一种必备本领,不会要钱的学校领导就只能忍受贫穷,财政的钱一定不能靠“要”,而必须是靠制度保证,上至教育部,下至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有相当一部分钱留着领导“安排”,这种模式不但导致教育不公平,而且容易滋生腐败,现在老百姓对教育腐败意见这么大,根本原因还是集中在“钱”上面,羊毛出在羊身上,有人腐败,就意味着很多钱没有用在教育上面,领导也不可能拿自己家的钱去为学校谋利益,必定还是拿着教育经费去冲抵,对教育经费的审计力度一定要加大,要玩真的,不能流于形式,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地方教育机构都要缩小手中批钱的权力,财政拔款能一次性拔付到位决不搞领导批条子的事情,不能一次性到位的也要建立机制按机制拔付,而不是按人情拔付。

   

最后,我再次申明:我不是反对教育扩大投入,而是反对现在盲目扩大投入,在做好教育改革方案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我支持将教育经费提高到占GDP4%的目标,有不同意见者可以批评我。  

   

中南大学孙锡良(转载须署名)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659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教育  改革  教育产业化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