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心所向 >

读书

打印

《被交锋——公平与效率的苦斗》目录和前言

《被交锋——公平与效率的苦斗》
(东方出版社,2011年1月,定价29元)

                               目录
前言
    上篇 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理论研究
一、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综述
(一)公平问题相关研究
1.公平问题的演进
2.对公平问题的看法
(二)效率问题相关研究
1.效率问题的演进
2.对效率问题的看法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主要观点
2.国内学术界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
(四)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1.公平的实现
2.效率的实现
3.公平与效率的双重实现
4.政府管公平与市场管效率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观
1.对蒲鲁东的永恒公平的批判
2.对公平问题的一般论述
3.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公平问题
4.小结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笔下的效率
1.生产效率
2.资本的效率
(三)公平与效率的唯物辩证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含义
2.公平与效率“被”交锋的实质
(四)公平与效率的和谐与实现
1.公平与效率的和谐
2.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下篇 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调查分析
一、公平问题的调查分析
(一)对社会公平问题看法
1.看到“社会公平”的第一反应
2.对社会公平的关注
3.对社会公平状况的评价
4.对社会公平状况的城乡比较
5.对社会公平状况的国际比较
6.最重要的公平类型
(二)社会不公的原因与影响
1.社会不公的有关方面
2.导致社会不公的原因
3.增加社会不公平感的现象
4.社会不公的可能结果
二、效率问题的调查分析
(一)不同领域改革的效率
1.总体的评价
2.不同职业身份的评价
3.不同地域的评价
(二)不同阶层对改革效率的评价
1.总体评价
2.分项评价
三、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查分析
(一)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直接调查
1.改革开放前的公平与效率
2.理想社会中的公平与效率
3.政府与公平和效率
(二)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间接调查
1.对社会公平与改革这两个词的第一反应的相关性
2.对目前社会公平状况的看法与对改革效率的评价的相关性
3.对目前社会公平状况的看法与对改革开放前的评价的相关性
四、公平与效率实现的调查分析
(一)社会公平状况的未来趋势
1.总体看法
2.相关因素
(二)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建议
1.优先次序
2.需要注重的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
                                                  前言

  公平与效率从字面上看都是褒义词,但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以来,这两个词却成了死对头。十余年来,公平与效率一直被交锋着,不断有人强调必须牺牲公平以维护效率,也不断有人坚持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直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而长期被兼顾时而被不顾的公平也时来运转地与正义一起,最终成为一些人追捧的“普世价值”。
  从效率优先到走回头路式的注重公平,体现出来的是实践对真理的再一次检验。它反映了从“硬”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没有结束公平与效率的被交锋状态。这是因为,这种转变更多的是来自对于现实情况的把握和对现实中积累和发展着的社会矛盾的认识,而不是基于理论上的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明确认识;更多的是知其然,而不是知其所以然。这表现在,一是把公平正义视为“普世价值”,而不清楚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公平正义,正如资本主义的公平正义完全不同于封建时代和奴隶时代的公平正义一样;二是仍然有人对其他学者提出的“公平与效率互促同向变动假设”提出质疑,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不存在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正相关联系。
  显然,要弄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如果我们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以为公平属于伦理学范畴,而效率属于经济学范畴,那么我们是永远弄不清这两者为何会“被”交锋近二十年的。尽管不少学者也曾试图运用辩证法来阐述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但是,这些文献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唯物主义的精神,辩证有余、唯物不足,未能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与现实世界中的社会矛盾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明白这场被交锋的背后所体现的现实经济关系及其意识形态,甚至以为这只是一个西方经济学界人为制造的伪命题,从而大多数文献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未能把握住公平与效率辩证关系及这场“被”交锋的实质,进而对于实际工作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与此相反的是,本书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历史论述,尤其是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的相关现实问题的论述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并以此探讨当下的公平与效率“被”交锋的实质之所在,寻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
  之所以要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探讨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因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一个科学家是马克思,其他的科学家要么是他的伙伴,如恩格斯,要么是他的学生和后辈们。这首先是因为马克思创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而离开了科学的方法论,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得到科学的结果。其次是因为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留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的研究成果,为后来者进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大量的线索和启示。尤其重要的是这些研究成果的学术逻辑是一以贯之的。没有任何一个后来者,包括反马克思主义的无数学者,曾经深入到如此众多的领域,形成过如此完整而决不自相矛盾的理论体系。许多自称超越马克思的学者,其成果要么明显是荒唐的,要么稍微扩展一下就会显出荒唐性,要么根本经不住时代变换的考验。显然要弄清公平与效率的“被”交锋问题,我们也只能尽量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学习,尽量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加以探讨才是可能有所收获的。
  2005年,“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与“人民网”合作开展了转型期社会公平问题网络调查,结果表明:社会不公已成众矢之的。对于这项调查中获得的一万多条调查记录的统计分析结果则构成了本项研究的第二部分内容。这也是这些统计分析结果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公开发表。从这些分析结果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平问题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关键所在,从而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党的十七大对于公平的关注,体现出党对人民利益的代表。
  本书由张国玉(石河子大学)根据余斌拟定的提纲、提供的部分已完成的研究成果和网络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写作出初稿,侧重以往相关研究的综述部分;再由余斌进行修改,补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加以完善后定稿。
  感谢卢周来提供转型期社会公平问题网络调查的原始数据库,感谢杜雨佳对转型期社会公平问题网络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的核算,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的资助。
  欢迎各位读者指正,指正邮箱为haidianqu163@163.com。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dushu/2013-05-02/1365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公平  效率  马克思主义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