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汪晖文集

汪晖经典之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53 鲜花数:36


 

作    者: 汪晖 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3-1
定    价: 198元

乌有淘宝价:159元  购买>>>>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中有一条贯穿全书的线索,即知识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天理与郡县制国家的关系、公理与现代民族主义及其体制的关系等。在讨论康有为时,我特别地提到了他对儒学普遍主义的再创造,而这个再创造的前提恰恰产生于

汪晖:秩序还是失序?--阿明与他对全球化的看法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6 鲜花数:27

汪晖:秩序还是失序?--阿明与他对全球化的看法

 
原载: 人文与社会
来源:《读书》杂志1995年第7期
摘要:“我从阿明的理论中深刻地感觉到第三世界学者正在把中国及东亚当作一个第三世界的例外看待。当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尽管有其脆弱性)鼓舞了人们对全球化的信心时,中国学者似乎也有必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思考当代问题:不仅以效率这一资本主义规则为轴心解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而且是建立不同于所谓理性化的视野来讨论国际关系

汪晖:“中国制造”与另类的现代性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28 鲜花数:9

汪晖:“中国制造”与另类的现代性
《装饰》总第181期 2008 05 汪晖访谈

采访、整理:方晓风 陈岸瑛 田君
编者按:汪晖先生是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著名学者,他有关中国思想、社会现状和历史走向的文著,以及他在担任《读书》执行主编期间所倡导的议题,都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思想界热烈的讨论。2008年3月31日,带着设计与现代性的关系、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制造”的处境和出路等相关问题,我们走访了汪晖先生。以下文字根据访谈录音整理,并经过

汪晖: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56 鲜花数:18

汪晖: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一点再思考
载《开放时代》2008第2期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作者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的总结。文章对书中涉及的帝国—国家、封建—郡县、礼乐—制度等二元对立范畴、历史中的“连续性与断裂”及“时势”概念、科学世界观和民族主义知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阐释和反思。作者强调: 在思想史研究中, 需要将过去的思想世界从观察对象的位置上解放出来, 使

汪晖:超越东方主义与民族主义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86 鲜花数: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奥运火炬在全球的传递以及中国民众和海外华人的回应,吸引观察者将问题聚焦于中国和西方的冲突和对话之上。如何在了解中西冲突和对话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把握西藏现代变迁进程中呈现的问题,对于关心中国前景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难度不小的挑战。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汪晖。相关采访情况,可参见本报4月28日第三版时评《多元民族一体并存的中国》。
 
超越东方主义与民族主义—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94 鲜花数:33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
汪晖
原载《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提要:中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了一场巨变。在经济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的创制;在社会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和地区关系的结构性重组;在文化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市场机制在文化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篇论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论述这些巨变中的一个巨变,即“去政治化的政治”的形成。  一,中国与六十年代的终结

汪晖四卷本导论提要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91 鲜花数:33

提要制作者: 舒奎翰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论问题的开始:第一,中国意味着什么?也就是现代中国认同、地域观念和主观意识是如何历史的形构的。第二个,中国的现代应如何理解?现代是一种自我确认的观点,那么现代人据以对历史进行历史区分的条件又是什么?汪晖从有关中国历史叙事的分析开展出第一个问题,而围绕着天理世界观与公理世界观的相互关系开展出第二个问题的分析。第一节:两种中国叙事及其衍生形式两种叙事:帝国的中国与民族国家的中国

汪晖谈西藏:多元民族一体并存的中国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92 鲜花数:22




汪晖谈西藏:多元民族一体并存的中国
多元民族一体并存的中国目前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围绕"藏独"问题和奥运火炬传递的冲突,不仅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深刻的文化问题。西藏"3·14事件"之后,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一些政要联系西藏事件和北京奥运做文章,奥运圣火传递在伦敦、巴黎、旧金山等地受干扰,部分西方媒体屡有歪曲事实的报道和侮辱中国人的言论,这种种海内外中国人感受到的风波,既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复兴进程的一种政治

汪晖:环保是未来的“大政治”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27 鲜花数:14

环保是未来的“大政治”
——打破发展主义共识,寻找新出路
汪  晖

摘要:发展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共识,以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为中心的发展主义,制造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并使得地方、乡村的传统、文化价值衰败消亡,而后者恰恰是摆脱现代性、惟发展主义的宝贵资源,更是维系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基石。环保是未来的大政治,作为大国的中国应突破单纯的环境保护,通过对发展和生态问题、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思考和规划,走出不同于西方发展逻

汪晖:在西方中心的世界中保持中国文化自主性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86 鲜花数:57

在西方中心的世界中,保持中国文化自主性
——文化、社会价值如何转化为政治实践

汪晖

摘要:在现代资本主义以物质为核心的结构下,在现代世界以西方为中心的结构下,重物质轻精神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政治性与文化、社会脱了钩。对自身历史,尤其是对近代历史中正确性的否定,使得中华民族在解放进程中形成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受到伤害。如何把政治价值问题跟文化、精神、传统、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并转化为政治实践,从而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论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94 鲜花数:33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论
  在历史研究中,试图脱离具体的语境、文本而将问题提炼为简短的结论会牺牲太多的历史感。这篇导论不准备对全书内容进行全面概述,而只是将历史分析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整理出来,提供给读者在阅读全书时参考。这里的讨论集中在两个反思式的问题上:第一,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什么?我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中国”的概念史,而是追问:现代的中国认同、地域观念和主权意识是如何历史地形成或建构的?任何对于

汪 晖:帝国的自我转化与儒学普遍主义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641 鲜花数:12


帝国的自我转化与儒学普遍主义 
汪 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七章
  盖孔子立天下义,立宗族义,而今则纯为国民义,此则礼律不能无少异,所谓时也。
  ——康有为
第一节 经学诠释学与儒学“万世法”
  儒学的变化产生于它的经典原理与社会变化之间不断出现的矛盾和张力。为了适应社会变迁对儒学义理和命题的挑战,各代儒者发展了丰富的经学诠释学(从而能够将新的社会关系组织到经学的视野之中),用以在变化的历史情境中维持

汪晖:亚洲想象的谱系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746 鲜花数:28


亚洲想象的谱系
摘自《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附录二  1531页
  第一节 “新亚洲想象”的背景条件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概念与“反恐怖”战争中重新出现的“新帝国”概念相互呼应,极为深刻地揭示了隐藏在当代世界变动背后的支配力量:前者以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主义原则——与私有产权相关的法律体系、国家退出经济领域、跨国化的生产、贸易和金融体制等等——对各种不同的社会传统加以彻底改造,后者则以这一新自由主义全球

汪晖:承认的政治、万民法与自由主义的困境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91 鲜花数:14


承认的政治、万民法与自由主义的困境
汪晖
一  前 言
  冷战结束之后,为当代世界提供统一规划的抱负似乎只能由自由主义来承担了。但令人惊异的是,为柏林墙倒塌而欢呼的声浪尚未消失,种族、性别、民族─国家、跨国资本、大众传媒、全球化等概念已经以密集的方式成为当代世界的关注中心。围绕这些问题而出现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诉求,严重地冲击着自由主义的诸多前提。问题的微妙之处在于,笼罩在「文化多元主义」这一笼统概念之下的部

汪晖:现代化本身需要被反思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47 鲜花数:11

汪晖:现代化本身需要被反思           2007年08月04日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马国川 北京报道        7月11日,三联书店正式宣布,汪晖不再担任《读书》执行主编。这一人事更迭迅速成为媒体焦点。《读书》无小事,从1979年到2007年,它的创办、发展和嬗变,可以帮我们辨识出近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和思想形态的大变动。如今,这份人称在最近10年蜕变为“新左派”主要言论阵地的杂志,是要回到“以前的样子

作者简介

作者汪晖: 中国大陆著名学者,通常被认为是“新左派”(中国当下语境意义)主要人物。1996年起担任《读书》杂志主编,在其任内,《读书》依然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访问教授。著有《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死火重温》等。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