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马也文集

马也: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四)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47 鲜花数:8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四)
马也
2008年8月
1日,《纽约时报》刊出《更多箭头指向衰退》,评论前一天美国的政府报告,说这一报告承认美国经济的下行走势,“这是自2001年的上一次衰退以来首次官方认可的经济下滑”。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还在增强,作为内需支柱的个人消费趋弱,住房投资未见回升迹象。“住宅市场的低迷导致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膨胀,预计将有200万人宣布破产,地方经济也会受到严重损害。”
4日,路透社援引格林斯潘近

马也: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三)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91 鲜花数:19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三)
马也

2008年5月
3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放轻松还为时尚早》,认为3月间一些人预测美国金融系统会崩溃,现在似乎平静了许多,“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由于楼市状况恶化、粮食和油料方面问题重重,“未来的战役似乎仍会鲜血淋淋”。
6日,英国《独立报》发表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给全球化一个个性化的面孔》,认为全球化加大了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政治领导人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讨论如何通过收入再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二)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2 鲜花数:14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二)
马也
2008年1月
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2008年,美国即将走出拐点?》,认为2007年是美元遭遇近年来最惨痛的一年,但是美国经济将在新的一年里恢复强势。
西班牙《起义报》发表《美国城市饥饿与无房人口增加》。
3日,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下一个作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管理者》,作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哈罗德·詹姆斯。文章提出应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新兴盈余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储备资

马也:为武威一叹——忽然想到之一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18 鲜花数:11

为武威一叹
——忽然想到之一
马也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便是闲到不过散步、谈天、打盹罢,也会忽然想到。这忽然,该是任你法规条令,任你官帽子和工资袋,设不了禁区的。上天入地,春风明月,妖魔鬼怪,没有惆怅伤感的清雅、兼善天下的宏图,想过也就散佚如风。然而抑或仿佛滔天海浪的一滴,有时竟也曲折模糊,映照出点什么。好在有个博客,不必花钱走后门买版面,三五百字,一有备忘的功能,二为练习造句的机会。倘另外的人扫一眼呢,有益是吹嘘不起的,却也决不会遇

马也: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一)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26 鲜花数:16

      (马也按。由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开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成为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历史运动中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危机尚处于继续深化和扩展中,注定成为值得长期关注的题目。由此认识和揭示世界发展的走向和规律,正是理论工作的当务之急。这也属于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蜗居书室,有此资料,弃之可惜,陆续载入博客,欢迎转贴、引用、收藏。如能多少减却研究者的翻检之劳,则幸甚。2008年11月16日)

200

马也:重视第三世界的十个理由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27 鲜花数:6

重视第三世界的十个理由
马也
第一个理由,第三世界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共产党宣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藐视、忽略和抛弃绝大多数,只能暴露政治上的愚蠢和短视。在一国国内如此,在世界亦如此。
第二个理由,第三世界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第三世界是资本主义时代以来形成的一种国际性关系和世界历史现象。第三世

马也:没有不散的筵席——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杂感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89 鲜花数:8

没有不散的筵席——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杂感
马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轰然倒地,世界为之一惊。
2001年“9·11”,两架飞机撞向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世界又一惊。
后来的“惊”,就日渐其多、日渐其密,而且愈加集中于美国,也愈加愁云惨淡。
2000年,美国科技泡沫破裂。一惊之后,是美军浩浩荡荡,开进阿富汗、伊拉克,败于小国里几股至今面目不清的绿林好汉,数千子弟抛尸荒山和沙漠。
经济领域灾祸迭起,安然公司和一系列国际大公司依次垮台于先,200

马也:俄罗斯--死路和生路——四论格俄之战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94 鲜花数:12

俄罗斯:死路和生路——四论格俄之战
马也
格俄之战结束,西方发起恐吓和威胁的吵吵嚷嚷,倾盆大雨一般泼向俄罗斯。先是赶出八国集团、孤立、不许加入WTO、封锁、制裁,《华盛顿邮报》8月14日,还载文拟定如何制裁的四条建议。接着是武力炫耀,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就宣布,如果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如果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如果怎样怎样,“美俄难免一战”。俄罗斯回答得不软不硬。最后的也是最刻毒的招数,是重演《红楼梦》里马道婆的手段。不过一

马也:冷战问题上的老账和新账--三论格俄之战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22 鲜花数:10

冷战问题上的老账和新账
——三论格俄之战
马也

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历史,是把它看作美国为首的资本-帝国主义全球扩张和抗击这种扩张、进行新的社会探索和创造的历史,还是用似是而非却别有深意的表述代替清晰的表述,来一个“大简化”,把它归结为“冷战”、“冷战后”、“新冷战”的历史,成为国际政治研究中最为混乱的问题。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冷战”的解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及其盟国之间公开但

马也:国家的军事抗击开始了--再论格俄之战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45 鲜花数:7

国家的军事抗击开始了——再论格俄之战
马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ace7e10100apo7.html
我们把8月间发生在格鲁吉亚的战争,看作一场总统讨伐本国人民的战争,用自己人民的血捍卫西方价值观的战争,向遥远主子邀功而挑衅身边大国的战争。从另一方面说,我们把它看作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以来,受欺负民族以国家军事力量抗击西方资本全球扩张和美国霸权的战争。
在战争越出萨卡什维利和布什预定计划之外的时候,这两个人翩然起舞、不谋

卡拉季奇:使用两次的废票?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37 鲜花数:13

卡拉季奇:使用两次的废票?
马也
http://blog.sina.com.cn/mayezhuye
在迫于西方压力,逮捕自己的民选总统米洛舍维奇,并且把他送上海牙法庭的时候,当时的南联盟塞尔维亚总理佐兰·金吉奇,对中国记者韩显阳说:“很遗憾,他成了我们重回世界舞台的门票。”[i]
“门票”之说,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解开南斯拉夫灾难历史的专用政治术语。
然而这些门票大都成为废票。
可以说是演变东欧、解体苏联的同一过程,1990年底,美国中央情报局拿出一份“南斯

毛泽东是二十一世纪人民解放的旗帜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14 鲜花数:24

马也:二十一世纪人民解放的旗帜
人民不是在政治喧嚣、空话套话和扭摆明星的矫揉造作里,而是在自己的心底,记着这个平凡的名字:毛泽东。  毛泽东从农家的墙上、工人家庭照片的镜框、司机方向盘的旁边、知识分子的书桌,看着自己的党和国家,看着世界历史的起伏波澜,看着人民的苦难和欢乐、奋争和探索。


  1893年到2008年,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115年,是人类战胜两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又再度陷入帝国主义世界

委内瑞拉:“参与式民主”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32 鲜花数:38

委内瑞拉:“参与式民主”
马也
http://blog.people.com.cn/blog/template/blog_template.html?site_id=244876&log_id=1216717712913221
    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开始玻利瓦尔革命进程。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最重要的领袖。他出生于委内瑞拉,曾在海地、委内瑞拉、秘鲁、牙买加参加和领导反抗欧洲殖民统治的斗争。1825年,取得独立的上秘鲁,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玻利

中国怎么样和怎么样中国—西藏、奥运会及其他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2 鲜花数:24

中国怎么样和怎么样中国—西藏、奥运会及其他
马也
作者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template/blog_template.html?site_id=244876
2008年春天,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西方主要国家,都有点不寻常。
中国战胜肆虐几个省的雪灾,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迎接8月间的奥运会了。中国是一个为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文明古国,是作为由于选择社会主义而取得独立与主权、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

卫建林:能源与国际格局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92 鲜花数:21


能源与国际格局
卫建林
   

    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强国在全球争夺、抢劫资源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石油资源基地中近东,曾经成为英国和德国交战最激烈的地区之一。美国先是脚踩两只船,向交战双方提供石油,从中渔利;后来则全力向协约国提供石油。战后美国石油势力进入中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的石油战。美国石油支

作者简介

作者马也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