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祝东力文集

祝东力:文化强国的条件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23 鲜花数:22

我们构建一种核心价值观,不能总停留在嘴上、纸上,而必须付诸行动。关键在于,一个社会的先进分子要能够在重大利益关系中有取舍、能担当、敢牺牲。由这样的先进分子组成先锋队,才能引导一个社会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而重大利益关系体现于上层建筑,就是政治。

祝东力:谈文化强国的条件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67 鲜花数:22

原载《文化纵横》2012年第二期。
     冷战后20年,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是:意识形态淡出→民族国家凸显→传统文化回潮,三者之间有着明确的递进式的因果关联。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1997年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都是针对时代课题的回应。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任务的界定和表述也进行了根本调整,从六七十年代的“反修防修”和“继续革命”,变为七八十年代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到1997

祝东力:以近代为框架、全球为背景--“中国模式”论一瞥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52 鲜花数:16

刊于《天涯》2012年第一期。
 
一、国家主义左翼与“中国模式”论
8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启蒙主义:一方面是反传统、反体制,相对应的另一面是鼓吹现代化和世界主义。之后不久,启蒙主义遭遇打击,随即又受到市场经济的挤压,被迅速边缘化。此后,经过二十年历史风雨,特别是经历其中的三次国际危机,国内思想界格局几经变迁,到今天已面目全非。这三次与中国直接相关的国际危机分别是:
 
1、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

祝东力:毛泽东对世界会产生更大影响——2006年在北大、清华关于中国和世界的演讲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43 鲜花数:32

[转载] 祝东力:毛泽东对世界会产生更大影响——2006年在北大、清华关于中国和世界的演讲  作者:祝东力 时间:2011年12月26日 16:20 大学网  非常高兴跟大家

祝东力:迎接全球动荡期的来临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57 鲜花数:36

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进入2011年,日本遭遇海啸及核泄露事故,作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东亚战略格局丕变。从长时段的历史看,这无疑是一组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中国的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它所面对的将是新的国际战略环境,同时,它也将迎接来自国内外的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应该说,前途充满变数。我们需要放宽历史视野,才能够预期未来。
 
70年代初,以中美战略和解为标志,中国大体完成了自近代以来延续几代人的“救亡”

祝东力:多重视野中的白求恩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332 鲜花数:36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为白求恩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建国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毛泽东在文中庄重地指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

祝东力:我们仍未走出“近代”——谈近代史周期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0 鲜花数:23

    一、关于“近代”概念
     中国有一个“近代史”,欧洲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分期。如果勉强寻找的话,那么只有“early modern”这个概念。但“early modern”仍是“现代”的一部分,不同于“近代”。欧洲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这三部分。这种三分法,始于17世纪的德国学者Christopher Cellarius。中国现代史学的建立,是经过日本,源自欧洲。“modern”一般译作“现代”,有时也译作“近代”。“近

祝东力:当代社会结构中的“小沈阳”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77 鲜花数:30

1、讽刺起源于“文革”失败 
    1971年,林彪跑了,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拐点。此后,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仍然在叫嚣,其内容却迅速空洞化;维系人心的革命逻辑已经疲惫,但革命机器依旧强大。这是一个内容与形式迅速脱节的时代。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后红卫兵”一代,正处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萌芽期、成长期,正值人格形成的少年,面临这样的政治大变局,于是形成了一种讽刺、调侃、解构的人生态度和语言风格。“后红卫兵”

祝东力:《钢的琴》——工人阶级的困境与解脱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92 鲜花数:24

1、
    在“钢琴”中间,硬生生嵌进一个“的”字,“钢的琴”,这种诙谐、硬朗的很东北、很底层的命名,既拆解了“钢琴”,又用土办法出人意表地重新加以组合,它在自我嘲讽的同时,也调侃了“钢琴”所象征的特定阶层的高雅文化。影片名字,指向了一种黑色幽默的混杂的喜剧风格。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总之,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学琴的女儿,被逼无奈,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土造一架钢琴。他邀集其他下岗的各自或

祝东力:农民是如何被喜剧化的?——评近年农村题材电视剧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58 鲜花数:38


一、农民主题曾经阐释了中国现代历史
农民题材,自五四时代起,就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个基本主题之一。它与另一个主题,知识分子主题,共同组成了现代文学的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主题,从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等开始,就被确立起来,并延续下去。这并非偶然,因为现代文学中的农民主题和知识分子主题,相辅相成地阐释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总主题——现代中国革命,正是这两个社会群体,知识分子和农民阶级相互结合的产物。
&n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14 鲜花数:23


  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用了一个耸人听闻的书名。他的基本立场,简单说就是:西方式的现代化不是唯一道路,中国代表另类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的崛起,这种模式将主导世界。也就是说,该书所涉及的是大约两三个世纪的长时段的世界史趋势,涉及当前的人类困境和全球文明的根本出路。所以,尽管《当中国统治世界》有着类似畅销书的写作风格,可能在两三年内便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它以夸张的方式提出的话题及其引发的争论,仍将延续。本文希望借评

祝东力:“红卫兵-知青一代”的前世今生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01 鲜花数:25


一、引言
  “红卫兵-知青一代”,指的是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人,也就是所谓的“老三届”和“新三届”,即1966-68年间的高中、初中和小学应届毕业生,特别以其中的城市人群为代表。限于主客观条件,本文主要谈“红卫兵-知青一代”的知识分子群体。
  迄今为止,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红卫兵-知青一代”在多个历史时刻一而再、再而三地扮演了特出的历史角色,多次成为历史的亮点,从60年代(“文革”初期)到70年代(四五事件),再到80年代(

美学与知识分子——80年代思想史之结束语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06 鲜花数:10


       结束语 过渡时期的现象:人、知识分子与美学
               一、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45年春写于布鲁塞尔的笔记上的这段话,大概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最著名的论断了。这种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至今仍是无可质疑的。  在马克思的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人”的对立:抽象的人(人本身)与具体的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抽象的人之所以区别于具体

美学与知识分子——80年代思想史第六章 散文时代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95 鲜花数:51


            第6章 散文时代
             一、边缘化  自新时期以来,知识分子的历程从伤痕和反思中起步,并以审美为理想,中间经过报告文学对现实的关注,经过文化讨论对传统的急进批判,到80年代末终于仓皇结束。对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课题,精英知识界提出的答案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土崩瓦解”。在灰淡萧条之中,部分知识分子体味着严重的失败感和虚无感,一时无所适从。一部政治幻想小说《黄祸》便正是部分

美学与知识分子——80年代思想史第五章 衰落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46 鲜花数:19


            第5章 衰落
            一、一个征兆  1982年以后,“美学热”继续保持鼎盛的势头。除去美学的对象、中西美学史和审美范畴等问题外,美的本质仍然是主导全局的重心,成为众多兴致勃勃的文章的主题。例如在1982年,有关的论文就有:  《“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美》(胡健)、  《试谈“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李戎)、  《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美”》(李春青)、  《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  《“美起源于劳动

作者简介

作者祝东力: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副主编,现任《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翻译《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米哈伊尔·巴赫金》,撰写《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发表文章多篇。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