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转基因技术将掀新浪潮 跨国公司仅获益1%?

【转载者按:这是一篇支持转基因的报道。文章中主要让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及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出面为转基因喝彩。ISAAA是受洛克菲勒财团资助并被其控制的推广转基因的机构。中国类似的组织、机构及人员,肯定也不计其数。】

转基因技术将掀新浪潮 跨国公司仅获益1%?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网 日期:2010年02月24日  记者 杨乃芬 发自北京


  众多争议和质疑不但没有减缓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的扩展,而且未来几年内可能掀起一股新的浪潮。

  而根据中科院相关机构的研究,推广转基因作物中,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跨国公司获得的利润在福利分配格局中仅占到1%左右。

  突飞猛进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24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有25个国家的1400万小农户和大农场主种植了1.34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比2008年增长7%,相当于增加了900万公顷,达到历史最高点。

  根据此次报告,2009年仅转基因种子市场的全球价值就达105亿美元。相应的商业化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的价值2008年就已经达到1300亿美元,预计每年的增长率为10%~15%。

  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转基因技术开始商业化时,只是被少数发达国家和大农场主使用。不过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完全逆转。根据报告,2009年,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700万公顷(13%),而发达国家增加了200万公顷(3%)。2009年,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的46%,2015年有望超过50%。

  CLIVE JAMES认为,2009年转基因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亮点,就是中国对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玉米发放了生物安全证书。预计BT水稻和植酸酶玉米将在3年内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生产。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仅在中国就有望使1.1亿水稻种植户受益。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许会效仿中国的做法。

  该报告预计今后几年转基因作物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发展势头。其中,转基因高产大豆2009年已种植50万公顷,2010年将继续种植200—300万公顷;抗旱玉米有望在2012年投放美国和加拿大等国,2017年投放非洲。

  谁获益最多

  很多人质疑转基因作物迅速发展,源于发达国家的种业巨头追求高额利润并企图垄断他国种业市场的“阴谋”。

  ISAAA创始人兼主席CLIVE JAMES对此表示反对:“农民不是傻瓜。你可以骗他一次,但不可能第一次上了当第二年还这么做。”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突飞猛进的原因是农民能够从中看到真正的利益。2009年1400万种植者中,90%是资源匮乏贫困的小农户。

  最新的转基因作物全球影响评估表明,从1996到2008年,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增加农民收入520亿美元。其中有一半是来源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另外50%是来源于于产量的增加。

  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瑞法昨日表示,根据他们的研究,转基因作物带来的福利中,农民获得64.6%,消费者福利32.5%。这样,种子公司和科研单位收入总计不过3%。具体数字是种子公司利润占1.7%,科研单位收入占1.1%。

  另外,对于国内一些人士担心跨国公司通过转基因技术专利,垄断我国种业市场的担忧,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认为,虽然现在国际上推动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主要是跨国公司,但是我国最近批准的转基因水稻和玉米都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包括以前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棉花也一样。我国不可能在某种作物的专利技术还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就推进商业化生产。


附资料: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

洛克菲勒基金会创造了分子生物学及其与基因相关的研究,同时投入了数亿美元促进基因工程在粮食方面的应用。1984年,基金会发起绘制水稻基因图谱的计划,随后开发了一种被称作金水稻的品种,并宣称这种水稻可以提供维生素A。通过由基金会控制的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这种新品种。值得注意的是,优先推广的国家中有一半和基辛格确定的地缘政治目标相重合。事实上,农业跨国公司利用基因革命在强化对全球粮食供应的控制。
洛克菲勒基金会并不是唯一支持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获取服务组织的机构。孟山都、先正达旗下的诺华、安万特农作物科学公司下属的艾格福公司和美国国际开发署都对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获取服务组织给予了经济支持。他们的目标是在工业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农业综合生物科技巨头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为了建立这种全球伙伴关系,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获取服务组织设立了关于组织培养、诊断学或基因工程的技术转移项目。(恩道尔:《粮食危机》)
ISAAA董事会主席克莱夫•詹姆斯Clive James发表在ISAAA简报(No. 34 – 2005)的文章《2005年生物技术商业化及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态势》,“ISAAA衷心感谢Bussolera Branca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为支持本文的筹备工作以及向发展中国家免费发放本文所给予的资助”。
http://bc.zo.ntu.edu.tw/upload/3241.pdf

转基因水稻“身手不凡”

--------------------------------------------------------------------------------
2005年04月30日 编辑:浠粮 
本周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报告,在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水稻生产试验田里,农民大幅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提高了水稻产量并有效地减少了农户施用农药时的中毒现象。这是世界首篇在农田生产上论证转基因水稻影响的报告。

这项研究是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黄季焜主任和胡瑞法研究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ScottRozelle教授、美国Rutgers大学CarlPray教授合作完成的。


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记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创新研究群体

--------------------------------------------------------------------------------
 
作者:张蕾    发表时间:2006-4-27    摘自:光明日报
 
 

  群体档案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5年1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2000年底加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1年,该中心的主要研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首批资助,是当时受资助的唯一的管理科学研究群体。在中心聚集的精兵强将中,有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首批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中心现在的核心成员有:黄季焜、张林秀、胡瑞法、王金霞、陶然、徐志刚、李路平、邓祥征。

   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是当前农业科技发展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制定政策时急需来自实证的研究结果作为依据。为抓住这一国际学术界的前沿问题,以黄季焜为首的研究组过去5年来对转基因抗虫棉和转基因水稻发展对农民农业生产、身体健康和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自然》、《植物》、《发展经济学》等杂志上。学术界认为这些成果对发展中国家未来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此外,他们建立的转基因农作物经济影响的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和政策分析模型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同类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模型。

   目前,中心发挥着为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及政策提供重要咨询的功能。2003年~2005年,在中心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的政策报告中,有23份被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采用,14份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对国家制定相关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6月,中心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报送给温家宝总理。温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农业部拟订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措施,并特别回函感谢中心对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和转基因安全管理研究所作的贡献。

黄季焜

根据单位中科院农研中心网站介绍黄季焜的:
“现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会长、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执行委员、国际农业贸易政策委员会委员等国内外职务。1984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获菲律宾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政策,资源和环境经济政策,价格与市场,食物安全和反贫困政策,国际贸易等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http://www.ccap.org.cn/show.php?contentid=109
我们首先注意到黄季焜是学经济学的,而且是从事农业科技和食品安全政策研究的,地位重要。
但是这个简历隐去了黄季焜的一段重要经历。2004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网站采访黄季焜,发表了一篇文章:“黄季焜:数字说话:中国的粮食安全”。这篇文章是这样介绍黄季焜的:
“1990年获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2年回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1993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同年去斯坦福大学做合作研究。1994-1995年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建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0年以来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数个国际组织的顾问和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兼职研究员、教授。”
http://www.cas.cn/ft/zxft/200411/t20041125_1689612.shtml
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均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的机构。
在这次采访中,黄季焜提到“转基因水稻最近讨论也很多,我们希望在今后的一两年内能够商业化。”其实,2004年这一年,黄季焜没少为转基因商业化冲锋陷阵。
据报道,2004年“6月9日晚7时,在中国农业大学西区新报告厅举办了新一期的名家论坛。中科院创新基地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黄季焜,围绕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政策及其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等方面为在场的师生做了一场详实而又精彩的报告。”(“黄季焜: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符合国家利益” 2004年7月6日  http://www.ahnw.gov.cn/2006nykj/show.asp?ContentID={67091D82-7FB6-468C-942D-CD9B64FBA9D7})
这位学经济学的首席科学家认为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符合国家利益。
2004年9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咨询组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黄季焜是咨询组成员之一。
2004年11月,黄季焜接受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早报记者采访,认为“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符合国家利益。推迟产业化的政策成本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浙江转基因稻米产业化发展是推动中国转基因产业化的重要进程。”(“转基因曙光就在一步之外” 2004年11月25日 《今日早报》)
几天之后,农业部即将召开会议讨论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问题。确实,曙光就在一步之外。
可惜后来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被搁置。黄季焜也被绿色和平组织揭露鼓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涉及私利。
据南方周末报道:“大力呼吁转基因水稻的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季焜,其夫人是转基因科学家贾士荣所在的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又同时在贾士荣任董事的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任职。……贾士荣则是多种身份的人,他是转基因科学家,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又是创世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董事,有商业利益。而现在,他向自己置身其中的安委会申请转基因稻米的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商业化 中国科学家到底有无私利”  http://tech.sina.com.cn/d/2004-12-09/0958473380.shtml
“被文章披露的科学家们后来都在各种场合进行了澄清,而此后,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似乎被搁置。
“多年来的‘教训’似乎让转基因的科学家们最终要学习传播的手段了。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透露,在国家刚刚批准的转基因育种重大专项中,包含了很大的公众宣传教育的内容,争取要给公众一个有关转基因的全面、公正的信息。”
(“谁阻挡了转基因稻米产业化?”  http://www.tech-food.com/news/2008-11-3/n0211892.htm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1/56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转基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