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医改不妨“古为今用”

医改不妨“古为今用”

  大公网  黄燕

  摘要:50年前的卫生制度高度重视农村“赤脚医生”制度的建立。当时政府从下乡劳动的知识分子中选出部分人接受速成的专业培训后,他们便成为乡村“赤脚医生”,背着小药箱,走家串户,为村民提供简单的健康指导、小病治疗和大病转诊。政府此举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并避免传染病在农村的流行及向城市的蔓延。应该说,赤脚医生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重人力胜于重物力。50年前的中国卫生制度,极具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尤其在解决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上以及处理医疗公平性的思路和技术方面,很值得当代医改者学习和借鉴。


  中国新医改,借鉴了西方的经验,“洋为中用”,与此同时,也不妨“古为今用”,借鉴一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医疗制度的可取之处。该制度的几大特点堪称“亮点”,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恰恰可以为当今新医改所遇到的诸多棘手问题提供清晰的解决思路。

  50年前的中国医疗制度与50年后的新医改,均是时代的产物,二者各自诞生于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下。50年前的医疗制度创建于“一穷二白”的中国。当时,国家资源严重不足,医药短缺,财政收入稀缺,人均收入低。当时的政府为满足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在医疗服务公平性方面有独特的解决之道:一是实行国民医疗统筹;二是药品限量供应。医生以“片”为单位开出最小用药量,将药片放入简易纸袋并标明用法,发给患者;三是大力发展和创新廉价中医;四是重点发展农村“赤脚医生”制度,为八亿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而50年后的今天,新的医疗制度则诞生于相对富裕的时代。此时,资源相对丰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和个人财富增速之快,是50年前无法想像的。但即便如此,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卫生资源既浪费又短缺的两难问题,归根到底是公平性缺乏所致。

  实行药品限量供应

  当下的新医改正在努力解决公平性问题,其实不妨借鉴一下50年前的中国卫生制度。首先,医改应在药品限量供应上做足文章。应要求药厂减少药品包装,规定以最短疗程所需药量为一个包装,如果五片药为一个疗程,那么一个包装就应只有五片药。应取消100片或50片一瓶的大包装。医生开药时,也应以“片”为单位开出一个疗程的药量,必要时可用纸药袋装药。从药厂到医生,实行药品限量包装和供应,有几个好处:(一)实行药品最小包装,可降低药价,减少患者医疗开支,并让更多的患者买得起药,同时药厂可薄利多销;(二)医生只限开出一个疗程药量,不仅可防止医生开大处方,利于医生观察患者用药效果,而且可避免患者滥用药物(如抗生素),或因药量过大导致药品浪费。总之,实行药品限量供应,可做到药厂和医患三赢。

  其次,50年前的卫生制度高度重视农村“赤脚医生”制度的建立。当时政府从下乡劳动的知识分子中选出部分人接受速成的专业培训后,他们便成为乡村“赤脚医生”,背着小药箱,走家串户,为村民提供简单的健康指导、小病治疗和大病转诊。政府此举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并避免传染病在农村的流行及向城市的蔓延。应该说,赤脚医生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重人力胜于重物力。可以没有卫生院,没有医疗设备,但不能没有人。只要人在,村民的健康就能管起来。

  重视农村卫生服务的改善是重要的,因为:(一)农村有八亿人口,而其人均寿命短于城市人均寿命;(二)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患病时常源于无知。否则,也就不会出现“爱滋病村”了;(三)农村的生活和劳动环境艰苦,卫生条件差,容易成为传染病发源地。例如,现在肺结核高发人群之一就是农民工;(四)农民接触化肥和农药的机率大,他们是肿瘤易患者;(五)农村是缺医少药地区,加之农民收入低,他们常因看不起病而放弃治疗。

  新医改重视加强农村三级卫生系统的建设确实是正确的。不过,政府应借鉴50年前的经验,不仅要建更多的卫生室和卫生院,更重要的是要把类似于“赤脚医生”、但比之更加训练有素的全科医师安排到位。人比物更重要。

  重视中医中药作用

  第三,虽然50年前政府对中医的作用有些夸大,但它对中医中药的重视是富有远见的,希望以物美价廉的中医中药,满足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国家也支付得起。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新世纪的今天。关键是,我们如何大胆探索和创新中医中药,使其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在现代病和疑难病的防治方面。

  与此同时,面对传统医学,我们也不能头脑发热,而是要用理性而客观的态度看待和使用中医。不高估它,也不低估它,而是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其展示最大的价值。我们要认识到,在某些领域,中医可独领风骚;在某些领域,必须中西医结合;在某些领域,中医或许替代不了西医。

  总之,我们探索医改,不妨借古论今。50年前的中国卫生制度之“三亮点”,极具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尤其在解决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上以及处理医疗公平性的思路和技术方面,很值得当代医改者学习和借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1/454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医改  赤脚医生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