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三农

打印

关注农村的公与私——我对南街村、小岗村、华西村之行有所感

关注农村的公与私

——我对南街村、小岗村、华西村之行有所感

2010年10月20日至26日,我对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及江苏江阴市华西村进行了实地参观访问。尽管时间不长,所到之处走马观花,但毕竟实地察看,并购书阅读,收获不少,感触颇多。

1、进入南街村,觉得不愧为“天下第一文明村”

10月20日,我从湖南出发的第一站是远近闻名的河南漯河市临颖县南街村。从漯河火车站乘公交车到南街村只6元车费,约40分钟就可到达。

一下公交车,映入眼帘的是“南街村集团”五个大字。顺着司机给我的指点,沿着笔直的水泥路往南街村前行,约离南街村一百米处,我赶上了一个约70来岁的老妇人。她手里提着水果和蔬菜,步履沉稳,面容红润。我急忙问:“老人家,这就是南街村吗?”“是的。我们这里可好啦,上学、看病、住房、水、电、电视都不需交一分钱。”老人充满激情和自信。

刚到村办公接待大门,就见有几个中年男子在规划着门前的什么。当听说我是从湖南来参观的,有人告诉我,这位比较清瘦、中等个子的就是村干部。这位村干部将我引进接待室。负责接待的是一位30多岁的女同志,她让我先登记好再作安排。我问她有没有南街村方面的书籍卖,她指着前方的村里商店。我抬头往正面看,村部的大幅标语为:“弘扬红色文化,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传承马列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近商店,喇叭里播放着的全是有关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让人心旷神怡。

笔者进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书名为《中国有个南街村》。全书546页,定价30.5元,作者为陈先义、陈瑞跃,均是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另一本是由河南省高级记者熊焕业和李火烨联名编著。书的名称为《解读南街村》,2002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定价25.8元,全书341页。还花25元购买了王书记讲话录音两个碟片。

回到接待室,接待员只收了我半票旅游费40元,安排了一位20多岁的女讲解员边开车边沿途介绍情况。这个讲解员专为我一个人服务,态度和蔼热情。领我先后参观了村展览馆,听了会议室里王书记录音讲话,沿途观看了学校、幼儿园、工厂(特别是面粉加工厂),到农户家了解家居情况,最显眼的是每户一个大型日历式电子墙钟,两边分别写有“毛主席是人不是神,毛泽东思想胜过神”的对联式文字。还观看了全封闭式的珍稀植物园,以及毛主席旧居、延安窑洞、遵义会议旧址、西柏坡毛主席的办公室、磨坊等处,特别是广场上格外引人注目的毛主席巨幅汉白玉塑像、马恩列斯的画像,使人流连忘返,心生怀念和崇敬之情。

中午,我在大食堂花5元钱就餐,觉得物美价廉,在别处是没有的事。

对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用政治思想工作指导和促发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以及本人(也许年纪大)的特殊优惠,实在终生难忘。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一种用工资加福利的形式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场景,不由得让人佩服:南街村不愧为“天下第一幸福文明村”。

2、走进小岗村,“敢为天下先”却面貌依旧

11月23日,我从阜阳市到凤阳县途经小岗,离县城约有20多里路时下车。小岗村离去凤阳县的大道,足有6公里。到小岗村的大道新修的四车道水泥路刚完工,两旁还未栽树,正用挖机填土沟两边。前边有一路牌“——凤阳县小岗村”。

我是花15元钱租摩托车去的。一下摩托车,就见在村部前有约一对50多岁农户夫妇在收打黄豆。我问过他们,得知这里就是小岗村村部办公地。朝村部前看,正面是由费孝通题写“凤阳县小岗村”牌楼匾额。广场靠匾额不远写有“向沈浩同志学习,勤奋敬业,艰苦奋斗,为民爱民,无私奉献,锐意改革”——小岗村党委宣。左边小岗村档案馆,写有“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和谐美好小岗”的标语。上档案馆二楼下面楼梯间墙上有档案馆简介:为纪念改革开放和小岗村分田到户三十周年,弘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该馆由省、市档案馆及县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185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全馆分为村史档案展览馆、村级档案、科技培训信息中心、文化娱乐、村务行政等部分。具有村级档案、图书、科技信息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功能。……下方著名二00八年六月。

进楼梯间墙上,有“小岗村招商引资项目进展情况一览表”。现摘录如下:

序号

企业名

帮办人

合同投资

已完成

1

小岗村CLC农产品深加工高科园

赵家龙

15亿元

1.2亿元

2

从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苗娟

1.5亿元

4000万元

3

博园园生态农业园

金乔

2.031亿元

4

培训中心有限公司

李梦元

8000万元

5

普朗特生态农庄有限公司

金乔

6亿元

1000万元

6

国防教育园

余谦

广场左边有汉白玉约1.6米高的书形,书形的一面是“分田到户协议:

1978年12月   地点严主任家

内容为: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断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严宏昌

下有20人名单(略)

另一面是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一段语录:“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个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我是当天下午两点多到的。约3:00时,有工作人员上班了。先是一位刚到的负责人,他听完我的来意,特地叫了一位姓严的干部到另一间房子接待交谈。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在笔记本上写了有关基本情况。这位村干部填写了:全村人口3823人,人平土地5亩,总面积15平方公里,1.9万亩耕地。当“每年约向国家的贡献”栏,他无法填写。他说:“我们小岗村不能学那些靠办工厂致富,那种靠办工厂致富的集体主义在大多地方行不通”。从他的言谈中我了解到,目前的小岗村出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后来我提出能否在小岗村住一晚,后进来的一位女干部说,几个农家乐园都已住满。无奈之下,我走出村办公室到就近农户商店买了一本由署名为马剑著的《淮水从我心间流》的书。这本书由时代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全书250千字335页,定价45元,出书1000册。我问能否打折,售货员说不行,我还是买下来了。

无法满足住宿,我只得立即离开。没有公共汽车(据说每天只4趟经过)我背着行礼刚到公路,见出口路前有“沈浩事迹陈列馆”。走了好几里,直到一个三叉路口旁,才请一店里出租三轮车老板花10元钱送我到去凤阳县的公交车路上。

3、来到华西,“天下第一村”名不虚传

11月24日下午,我从江阴城公交车站花3元钱乘3路公交车到华西村。进入华西村中心街,我找了一家“小陈旅馆”先把行李安顿好,然后吃完饭已是到处灯火通明。

我首先从村的尽头转入纺织厂,顺着纺机厂再往前走,是华西村的文化长廊。长廊两边墙上,有参加2010年各省市村级干部交流会的名单及华西村各方面情况介绍,都是图文并茂,非常映入眼帘。

根据头天晚上的记录,现介绍如下:

之一、70年代造房——实现农业现代化

①1961年10月,华西建村时的一首民谣是:

泥垛墙、茅草房,挡不住风,挡不住雨。高田岗,高田岗,半月无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

至1972年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粮(三熟制),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

解放前是茅草房,五六十年代是瓦房。

1963年后,办起了废纺站,铁匠店。

1964年制订了十年规划图。

1969年后,办起了小五金厂,其后又创办了板网厂,塑纺厂等。

1975年,又制订了到1982年规划图,当年开挖河道,成立了铁姑娘队。

1978年,工业产值已达69万元,银行存款100多万元。

到2009年,年销售额超500亿元,与1988年比,翻了500多倍。

②80年代华西村,通讯不用跑,煮饭不用草。洗澡不用烧,老有依靠少有所教。收割机械化

③2001年,建党80周年期间,中宣部、中组部称“天下第一村”。

幸福五子胜天堂: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

美丽五容赛苏杭:山、河、田、厂、村

天下第一:龙王、鼓王、钟王、牛王、塔群、喷泉。

④外国友人看华西

1976年,柬埔寨共产党总书记波尔布特访华期间参观了华西村。面对华西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波尔布特感慨地说:这样好的农村真是不多见!

1976年5月28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访问华西村。

之二、华西村的现状(均见笔记本摘抄二)

①“八有”完善: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摘自纺织厂宣传栏)

2010年10月24日晚7:00

②华西精神为: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提升自己,归口到位。

③华西变化为: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新世纪造人。

④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

高328米,名列世界第15位,投资超过25亿元,内设41部电梯,顶层是世界最大的旋转餐厅(可容纳500人同时就餐),每户投资1000万元。

⑤与众不同的是: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现有固定资产160多亿元。

1974年经国家批准开放以来,已到150个国家,共接待200万人次。

当晚经过记录,发现了一处笔误是:“外国友人看华西”临纺织厂墙上与另一处关于柬埔寨共产党总书记波尔布特的访问时间,一处是1976年,一处是1977年7月18日,到底是一次还是两次使人弄不明白,第二天我向导游小姐反映了此事。

第二天清晨,我洗潄完后,一个人穿过正中大道,观看了村里的部分厂址,经“增地空中大楼”来到了“华西幸福园”。“幸福园”里较高处是几口大钟。其中的雕塑有:五位伟人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英雄人物是焦裕禄、刘胡兰、雷锋、董存瑞、黄继光,还有其他历史名人。

从幸福园出来,我又到达了宝塔与巨龙雕塑处。一路看到有标明的旧运输保管门、五金厂、氨水池和发电厂。这些六、七十年代的旧址虽然矮小而狭窄,今天看来是最好的历史象征和发展图景。

上午先花20元购买了一张华西展览馆参观门票,在二楼观看了整个华西村的变化发展史简介,当导游陪同到幸福园时我就开了小差。经多方打听,找到了一个书报亭,购买了两本书。一本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及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合编,2006年学习出版社出版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355页定价22元;另一本是由农业出版社于2005年7月出版,233千字,319页定价也是22元,售货员只收我两本共40元。随后我又找到了华西村旅行社,问明一张票价是120元没有优惠,自感襄中羞涩立即离开了。

4、返回途中,碰到烦心事很不如愿

这次出行前不久,中央“焦点访谈”介绍了“蒋港村进入世界百强”,于是想前去看个究竟。听说张家港市只有一个长江村很著名,我只得到张家港市下车搭乘228路车前往。正当我为228路车搭乘点犯愁时,一农民模样的小三轮车司机约50来岁,提出收5元钱送我去,我答应了。到乘车点约摸100来米,我拿出一张百元钞和三张十元的,找不到5元的就给了一张10元的让他找补,哪知他说还要5元,我火了,发起了脾气他才离开,多收了我5元钱事少,心里很气恼。

找到了长江村,但还没形成旅游服务。我于是仍搭乘228路车返市区购票到上海。哪知司机要我在港城站下车,我便花51元购了到上海的车票。第二天我也不知道什么港城站和公交站,直接往公交站候车。临车票期9:25时,验票者说是港城买的车票,我于是又到港城站,当班车已过,要加收20%的退票款。正当我拿出10元钱时,服务员说10点多的车马上开,于是我又购了第二张车票。我所搭乘从港城发出的车不几分钟就来到了公交站,我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同一辆车何必让我外地人为难?看张家港城乡面貌十分满意,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不正之风让人心烦!如果在毛泽东时代绝不会出现这种事。

这次我本是应妻女之邀到上海的。因女婿在上海开早点店,老家在安徽全椒县城。在上海停留了好几天又到了女婿的全椒县。

11月4日,我发现公交车上写有吴敬梓路,于是我对吴敬梓这个名字产生了兴趣,非去看个究竟不可。车到终点站,司机告诉我顺着河岸到第二座大桥过桥便是吴敬梓展览馆。其实,吴敬梓车站就在桥边。我沿着河岸往上走,不到100米处发现又在修桥。我问过往行人和修桥的个别工人,得知这里原有一座古桥叫“太平桥”,为了发展旅游事业,便花了一千五百万重修,既不是为了过车,也不是为了过水,我于是想到了“形象工程”四个字,既然是古桥,把它维修加固并立个碑是完全应该的,花巨资并非原貌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后来我在吴敬梓展览馆留言簿上写道:吴老针贬时弊著书《儒林外史》被千古传颂可敬可钦;前面河道花巨资搞形象工程重修太平桥实不可取!

虽然这种形象工程并不与我相干,但我觉得心疼!

5、总的印象、感觉和感想

a、印象

三村比较图表:

序号

类型

南街村

华西村

小岗村

1

人口

3100多人,840多户,现包外地工人有1万多

1961年建村时667人,九十年代原村2000多人,现包合并的约5万人(含外地打工者)

3823人

2

人均土地

不足半亩

不足1亩

5亩

3

占面积

1.78平方公里

原来0.96平方公里,现在30平方公里

15平方公里

4

1979年前

有砖厂和面粉厂

60年代平整土地改山河,70年代连续八年亩产超吨粮(厂况见前述)

公社时缺衣少食

5

1980-1986年

1981年分田到户,1984年起再搞集体

1981年土地由30户人家承包,没有分田到户搞单干

1978年分田单干

6

方针办法

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靠玩泥蛋和玩面蛋发家致富

1968年实行大队核算,办起了加工厂和小五金厂逐步发展

老年在家种地,青壮年外出打工

7

分配方式

工资+福利(供给)

工资+奖金

各行其道

8

富裕程度

年收入几十亿,住房等约20多项免费

年收入几百亿,号称“天下第一村”

解决温饱

9

文明程度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学雷锋,成风尚

共同富裕,具有现代的中国特色

不详

10

旅游开发

每张门票80元(可优惠),每年有游客三十万以上

看展览馆幸福园每张20元,一日游每张120元一个价

有讲解员,其它尚未考证

11

带头人(党委书记简介)

王宏斌,1952年出生,70年初任生产队长,1977年当上党支部书记。他最幸运的是1975、1976、1977年(各级是模范是名人);最倒霉的是1981、1982、1983年分田到户,老百姓告状成罪人。担任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全国党代表

吴仁宝,1928年出生,1954年入党。十届、十一届党代表,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是“农业学大寨”中的全国劳动模范,与陈永贵多次见面

资料不详

12

参观情况

现在平均每年接待参观者30多万人,九十年代,朱镕基、李鹏、李岚清、张爱萍均到过

从1974年开始,已有150多个国家其200多万人

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小岗村,其它数据不清楚

13

笔者认为应是

天下第一幸福文明村(不是毛邓村)

天下第一富裕村(文革起步,改革发家)

对中国、世界没有贡献的小平(贫)村(名声大,收入少)

b、感觉

(1)南街村和谐可爱

凡是怀着一种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看了南街村就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学雷锋,用毛泽东思想育人,坚持集体,真正的幸福文明”所受到启发和感动。南街人“依靠外圆闯商海,严守内方治南街”的方针,既在改革大潮中崛起,又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走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这才是“干群同心如鱼水,共同幸福达和谐”。

(2)华西村富裕不可取

华西村富裕不可取的原因有三:一是它早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是对外开放的先进典型;二是“工资+奖金”促进了人的私欲萌动,最终达不到双文明;三是会背离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富裕途径和程度可望而不可及。

(3)小岗村单干太可怜

“一年进入温饱线,三十多年迈不进富裕坎”。当年邓小平所说“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个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成为现实,可“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之“肯定”已成为泡影,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对照南街村,“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资本主义道路成短见,小岗村单干太可怜!

c、感想

(1)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前三十年,我国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1968年就成为“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兴水利造良田”,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梦想接近实现。而分田单干后,机械化程度至今倒退了至少二十年。为什么一个南街村1000多亩地只70多个劳力就达到农业现代化,完全得益于机械化的推广实行,华西村也是如此。而小岗村呢???

结论是:“集思广益”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靠的是机械化。

(2)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

据南街村王宏斌书记介绍,1998年,中央几个自以为是著名经济学家的家伙一到南街村就竭力反对南街模式,说什么这不是中国农业的方向。王书记说:我们南街村干部水平低,群众认为是好的道路我们就坚持永远走下去。

我们可以分析,所谓的经济学家看不惯南街村发展模式,是觉得南街村干群不懂得经济就是“钱途”,坚持毛泽东思想有什么“钱途”可言?如今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南街村的改革倒退到文革,实在不可思议!要知道,吴仁宝、王宏斌早就是毛泽东思想教育形成的排头兵。他们的共同理念就是“一切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干群众愿干的事业”,难道经济学家眼里所佩服的小岗模式不就是真正的“穷过渡”吗?

结论是:“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主席的话千真万确。干部依靠群众就能“人定胜天”!

(3)真正的幸福是一种满足感

吴仁宝说:“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不怕群众不听干部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话。怎样才能做到不说错话?一是勤奋学习,二是深入群众,注意倾听老百姓的呼声。”所以毛主席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吴仁宝认为:“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须知贪欲和私心是万恶之源。

王宏斌的名言是:“当官不搞官僚主义,有权不搞以权谋私”。“把金钱名誉和地位看重了,就等于给自己背上了包袱,戴上了枷锁。”“金钱放在个人手里是毒品,放在集体手里是财富。”“要让南街人富得个人一分钱存款都没有”。

王宏斌同时认为:“富裕不等于幸福,幸福包括富裕”。

结论是:“知足常乐”,“多行不义必自毙!”

(4)得人心者得天下

中国建国六十年来证明:斗地主打恶霸,分田分地给穷人,穷人拼死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创建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解放后依靠工农联盟,团结爱国的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二十八年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人们才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邓小平搞“拨乱反正”,坚持改革开放,批评毛主席晚年错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清除“三种人”,大量平反“冤假错案”,深得在毛泽东时代受“冤屈者”的拥护,赢得了“邓小平理论”。

“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缘何“一年分田到户进入温饱线,三十年未迈富裕坎”的现实,对照华西村人的富裕和南街村人的文明幸福,再研究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七个怎么看》,也就是“四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和“三不公”:腐败难公开、发展不公平、分配不公正。每个中国共产党的高、中级干部难道不值得反思吗?胡锦涛主席来不及在改革开放的纪念期去看南街村和华西村,而深入小岗村作出支持、肯定、赞扬的重要指示,不是很得人心吗?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不是正在实践吗?

结论是:历史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需要用良机检讨社会!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据有关报道,我国的腐败程度和贫富差距在全世界居前十位,这与当年毛主席的愿望是不相融洽的。邓小平在他的文献和讲话中曾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看来,这种“普遍好过”的日子只有在河南南街村得到实现,华西村其次。

邓小平预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如今,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了《七个怎么看》,外国人和中国人都期待着“中国怎么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此走下去行吗?

结论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早就指引了前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南街村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参观者:邓中秋老师(1948年生)

2010年11月13日于湖南冷水滩

发稿时间2011年6月2号

中央一台准备播放〈永远的忠诚〉,反应小刚村的什么我还未清楚,但歌颂分田单干者只能是卖国贼。为此我特将自己的参观之感公之于众!

给南街村党委的信

敬爱的南街村党委会:

您们好!我为您们真心为群众和国家大局着想,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出发,兢兢业业当官,诚诚恳恳做事,认认真真改革,扎扎实实为公,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紧紧依靠和带领群众用雷锋精神干社会主义,为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而努力奋斗,干出了骄人的业绩,成为“天下第一幸福文明村”,我为您们的成功而鼓掌鼓劲。

以前闻听报刊和河南到我们湖南做工的人叙说,我心有所动。上个月的20日,我从湖南只身来到贵地,人生第一次受到特别礼遇,觉得行有所值,老有所敬,这使我感到了真正的幸福,真是终生难忘。

离开您们村时,我又到安徽小岗村,江苏华西村实地参观访问。三村对比,还是觉得您们南街村能够给人以启迪:

1、由集体(公社化)——分田到户(私有化)——坚持集体(公有制),阵痛坚定了您们的意志而下定决心,找准了前进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秘密武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过程和途径是非常了不起的。

2、您们采取的“坚持外圆闯上海,严守内方治南街,”种种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您们实行“工资十福利(供给)”的分配办法是真正的创新,完全符合“按劳分配,各尽所能”的方针。这种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和巨大成就,足以回击那种“金钱挂帅”、“物质刺激”、“入党做官论”、“唯生产力论”等资本主义复辟美梦;足以批判社会主义“穷过渡”、“吃大锅饭养懒汉”“毛泽东思想吃不香”的无耻滥言;足以对“党内的贪污腐败养二奶,社会上的假冒伪劣黄赌毒生祸害”以响亮的耳光。

3、这次我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不少反对和诬蔑南街的狂言疯语,特别是在小岗村,我正在抄写“分田单干协议”及邓小平语录时,有一位约50岁的游客财佬说:“南街村的贪污腐败很严重,付书记被判无期徒刑,王宏斌书记已经走了”。当我反驳时,他还无耻地嘲笑我无能无知。当然也有对小岗村不满的,当晚我在凤阳县旅社闲谈时,就有人认为沈浩完全是喝酒而醉死的。我在华西村访问时,也有人觉得分配不公,特别怕因说错话而影响工资和奖金,言下之意不敢实话实说。

笔者以为,任何人说话都是从本阶级利益出发的。反对和污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意志不坚定和当“蛀虫”。我坚信南街村的领导和员工一定不会当“蛀虫”,能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胜利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支持关心您们的所有人的!

我打算在通读这次所购的五本书后,试以《韵述“天下第一幸福文明”的南街村》为题进行写作,敬请给予支持和指教!

能否将这些资料、信件复印转呈给所在县、市及省,请考虑办。

附:计划写作提纲:

一、改革遇阻生祸害,文革一套又重来(坚持实事求是方针)

二、坚持外圆闯商海,严守内方治南街(勇立潮头与时俱进)

三、干群甘当“二百五”,毛泽东思想放光彩(甘当傻子斗私批修)

四、按劳分配无奖金,共同富裕乐开怀(敢为人先创造美好前程)

五、物质精神双丰收,幸福文明她独裁(别具一格换来文明幸福)

六、共产主义是目标,资本主义落尘埃(兴无灭资向共产主义进军)

湖南    邓中秋

2010年11月20日


 

给华西村党委的信

敬爱的华西村党委:

您们好!

10月26日,我亲临贵地参观访问,有些心里话跟您们说说。

您们党委一班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屈不挠地同各种自然灾害和困难作斗争,创造了中国大地上的“天下第一村”,这是您们华西人的骄傲,也是江苏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您们实践了毛主席“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诺言,不愧为时代的骄子,历史的巨人!

您们“六十年代造田,七十年代造房,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人,二十一世纪造福”,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创造了人间奇迹——共同富裕。

您们在毛泽东领导的文革时代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敢于立足农村,做到农工副全面发展。1976年就受到外国人“真是了不起”的赞誉。

您们在毛主席逝世后的改革开放中,紧紧依靠上头(党中央)和下头(群众利益及愿望),不搞分田单干,始终坚持公私并举,但实行的基本上是以公有制(集体)为主体,走市场经济的共同富裕发展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令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实践证明,您们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奠基和发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暴富。

愚以为,您们的华西精神为“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提升自己,归口到位”的提法是否值得商榷,这种“归口到位”按富裕程度应该说是非常到位——天下第一村。但我们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邓小平在八十年代一再强调“四个坚持”,我觉得“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您们村完全不走样,而其他“三个坚持”可能还需要完善。

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一心为人民,就是要有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不是资产党,也不是私产党。据说您们华西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在搞活市场经济中,有过个别人搞假冒伪劣产品的欺诈行为,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不守信用的错误作法。敬请您们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当年首富天津大邱庄禹作敏和现今南街村的作法,能够更好地求善求真求美,彻底同假恶丑决裂。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予以指正!

能否将这些资料和信复印转呈给您们所在的县、市、省,请按实际情况确定。

湖南  邓中秋 

2010年11月20日


 

给安徽小岗村党委的信

敬爱的小岗村党委:

您们好!

未到您们村,觉得胡主席访问的名村,肯定是代表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幸福文明村。

上个月的23日下午,我从南街村来到了贵村实地参观访问。从你们村档案馆楼下的“招商引资栏”及二楼楼梯间“档案馆简介”得知,正如《淮水从我心间流》一书第13页第一行所述“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您们村如同全国其他村(沿海地区除外)一样根本没有集体经济。

最可惜的是省财政厅派员沈浩到贵村任职6年,只49岁就离开人世,这也许就是您们村的不幸。

这次给您们来信,没有好的礼物,只能将我这次对南街、小岗、华西三村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告知您们。请您们千万注意:要想干部赢得老百姓的尊重,就必须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借鉴南街村由承包(分田单干)转入集体的幸福文明之道;不可靠出卖土地和招商引资暴富。靠卖土地和依赖别人致富只能是坐吃山空,几百年后会欠债更多。

建议贵村认真反思分田单干的教训,总结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农村由土改分田到户——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分田到户的历史变迁,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的汇报录音讲话值得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对照分析,结合您们村的实际,找准适合本村的发展思路,制订适合本村实际的规划。只有这样,才是唯一的出路。

现将相关资料一并寄给您们,能否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笔者不得而知,希望能给您们以启发和暗示。至于笔者的不足之处,敬请联系指正为谢!

能否将这些资料和信件复印后转呈给您们所在的县、市、省,请考虑办。

湖南  邓中秋 

2010年10月20日


 

给胡主席温总理的信

敬爱的胡主席、温总理:

您们好!

我知道您们身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考虑和处理的事情很多,可能没时间对每一个人的来信都一一过目和回复。但我这次有幸访问南街村、小岗村、华西村,并以我以往对写作的执着,收效很大,增加了对“三农”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我是1948年出生,在红旗下成长,1972年正式担任民办教师的。经历60多年的历史见证,有话要向您们倾诉。

首先,我谈对三村的看法:南街村和谐可爱,华西村富裕并不可取,小岗村单干太可怜。这个看法可从《关注农村的公与私——我对三村有所感》中已有表述。另外,我分别给他们村党委的信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其次,我谈文革与改革的认识。华西村为什么能够成为“天下第一村”?它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干出了骄人的业绩,1981年并没有分田到户,走的是依靠集体共同致富之路。南街村被誉为“中国第一雷锋村”,足以证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开展的“学雷锋做好事,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王宏斌在七五、七六、七七年也是红人,而到1981、1982、1983年分田到户初期成为罪人。1984年他吸取了沉痛的教训才带领村民重新走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说明毛泽东思想永远不会过时,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才能党风正,民风顺。小岗村是坚持改革开放分田到户的先进典型,“一年进入温饱线,三十年来未过富裕坎”说明了什么呢?须知中国几千年造就了“三座大山”,私有制是万恶之源。难道毛泽东主席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真的错了吗?

另外,华西村的富裕离不开文革的基础。它在1974年就已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到1979年已经有了雄厚的家底,存款超过100万元。无数铁的事实证明,改革是从小到多,毛泽东领导的中国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歌颂毛泽东时代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而不能认为是“穷过渡”、“集体养懒汉”。

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当年棋盘乡党委书记《给朱总理的信》,提到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村真危险”的问题只有靠公有制去解决,私有制是行不通的。当年邓小平对小岗村的“这种担心”今天看来很有必要进行认真反思。“战争年代流血水,建设年代流汗水,改革年代流泪水”是铁的事实,我们务必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党和国家的前途不走苏联修正主义的老路,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还要讲句心里话:是党和毛主席培养我成长为人民教师。但我因种种原因没有入党,也许只有党员才能向党的最高领导人反映情况。如今,算是冒犯了。不过,我发现至今五十岁以上的工农兵,很少有人再愿意入党,因党内的严重腐败造成社会黑暗和两极分化,使老百姓与党的关系疏远,利益相差巨大。今天入党又有什么意义呢?党的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南街村无疑作出了榜样。

我所以给您们写信,是了却我一个教师、作者、公民的心愿,有无好处只能由命运决定罢了!

最后祝您们健康长寿,更好地造福于民!

湖南  邓中秋 

2010年11月20日


 

给《人民日报》编辑部的信

编辑同志:

这次我亲临河南南街村、安徽小岗村、江苏华西村实地参观访问,从现场和所购书籍对三个村有所了解和比较。现将我了解到的情况及相关资料寄给您们,作为参考是否可以,请您们参阅,并提出宝贵意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据我掌握的情况,个别地方已将门牌上的“人民公安”的“人民”二字也删掉了,是否太不合民意。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编写了《七个怎么看》一书,由学习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这本书对当今中国面临的“四难”——就业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和“三不公”——腐败不公开、教育不公平、分配不公正等问题作了分析,对解决“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有所探讨。不过作为人民的主体——工农兵来说还很迷茫甚至产生疑虑。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政府文件,由于腐败的大量漫延,滋生并纵容了黑恶势力,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致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干群差别可说是天壤之别。以我本人和马明哲相比,我一生从1972年担任民办教师到2008年退休至今,还未领到20万元工资(1972—1982以每月平均50元计,10年6000元;1982—1992以每月平均100元计,10年1.2万元;1992到2002年每月平均500元计,10年6万元,从2003—2010年月平均1000元计为8万多元),然而平安保险董事长日收入为18.12万元,相当于我近40年的收入,这不是造谣吧!当然与工人比,我的工资并不低,若与农民比,每月就是100元,我也是人家的20倍。改革开放改掉了公平、公正和正义,难道在巨大成绩背后及面前不值得反思吗?

我建议您们多派记者去南街、小岗、华西三村深入进行采访报道,反映真实可靠的情况、事实和数据。我相信《人民日报》一定无愧于人民!

湖南  邓中秋 

2010年11月20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3-05-01/30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南街村  小岗村  华西村  集体农业  分田单干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