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点击 日期
- 抹黑中国知青一代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评《失落的一代》 259 2022-04-19
- 陈先义:用满腔热情讲好中国故事——评张慧敏长篇小说《牡丹花正开》 1246 2022-04-11
- 体裁中的逻辑与张力——写在《阮章竞文存》出版之际 264 2022-04-07
- 郑熙亭:耄耋之年唱《青春》 2292 2022-04-06
- “小丑”不是革命者 316 2022-04-02
- 陈先义:《一代洪商》:用唯物历史观讲好中国故事 1324 2022-03-30
- 再论《海棠依旧》周恩来形象塑造 485 2022-03-26
- 双枪女匪陈大嫂的真真假假 355 2022-03-15
- 陈先义:一代英雄并没有远去——读长篇报告文学《兰考长歌》 1425 2022-03-13
- 刘书林:推荐一部全面反思和肃清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苏联史作 592 2022-02-22
- 电影《怒海轻骑》创作的前前后后 179 2022-02-12
- 战争片的意义就在于反战? 230 2022-02-06
- 钢铁意志与钢铁工业的史诗较量——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12大泪点 277 2022-02-04
- 张文茂:用文学形式阐述新发展理念——《走向乡村振兴》读后感 311 2022-01-26
- 敌特在当今中国都有哪些间谍活动?从谍战剧《对手》说起 1137 2022-01-14
- 电影《苦菜花》创作的前前后后 394 2022-01-10
- “触摸原典”真正让束之高阁的珍稀典籍“活”起来 340 2022-01-01
- 赵磊:也说怎样才能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评奇文《资本红绿灯》 372 2021-12-28
- 陈先义:让赤血忠魂的事迹通过大银幕在人民群众中永远传扬 1429 2021-12-21
-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1316 2021-12-20
- 杨四平:以大型组诗《延安颂》为例 从“四力”看延安精神的诗意传承 309 2021-12-19
- 电影《英雄儿女》与巴金小说《团圆》的关系 361 2021-12-07
- 申鹏:战俘营中的“奥运会” 325 2021-11-29
- 漫威导演的“惊天一跪”是真的“良心发现”了吗? 413 2021-11-27
- 林满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33 2021-11-18
- 郭松民 | 关于战争电影沉思:“爽片”的危险 317 2021-11-17
- 陈先义:写好当代军营的“现在进行时” 1330 2021-11-15
- 有一点不带政治的文学吗?——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94 2021-11-15
- 观看纪录片《冰血长津湖》的震撼 398 2021-11-15
- 评新剧《突围》:谁是林满江? 344 2021-11-14
- 略评新编历史剧《觉醒年代》 357 2021-11-13
- 郭松民:评《漠河舞厅》 ——“用更加空虚来填满空虚” 591 2021-11-08
- 知青文学的责任——兼评电视剧《知青》 1070 2021-10-25
- 赵皓阳:向“两弹一星”无名英雄致敬,以及《功勋》于敏单元唯一败笔 212 2021-10-24
- 评《我和我的父辈》:找回“父亲” 279 2021-10-19
- 周迅演的是屠呦呦? 395 2021-10-19
- 《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好在哪里?终于讲清楚了抗美援朝的意义 443 2021-10-14
- 能够拯救小安东的,只有中国共产党 ——评电视剧《功勋》 388 2021-10-13
- 郭松民:评彩色版《永不消逝的电波》:遇见真正的“谍战”经典 271 2021-10-13
- 《功勋·李延年》为什么好评如潮,因为它道出了我军军魂和无往不胜之源 661 2021-10-12
- 《功勋》,高!李延年,硬! 305 2021-10-12
- 看《长津湖》,不仅仅是感恩 712 2021-10-08
- 三评《长津湖》:不要“敌人的致敬” 589 2021-10-08
- 陈先义:《我和我的父辈》:电影上开始有了老百姓 2147 2021-10-07
- 陈先义:《我和我的父辈》:电影上开始有了老百姓 29 2021-10-07
- 军报发声长津湖:绝不允许软刀子割裂我们硬实力打来的胜利! 464 2021-10-06
- 缺衣少粮又遇酷寒,志愿军靠什么打赢长津湖战役? 242 2021-10-06
- 毛主席与黄继光们:让中国人民挺起了腰杆子! 246 2021-10-06
- 如果我们“气多钢也多”,美军定全军覆灭——《长津湖》影评之三 206 2021-10-06
- 陈先义:《长津湖》:中国电影一个不小的转折 4061 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