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黄纪苏文集

黄纪苏:姜文还是少拍点电影吧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90 鲜花数:28


姜文还是少拍点电影吧
黄纪苏
(载《凤凰周刊》2011年2期)

看过《让子弹飞》后,又到网上搜了姜文的另外两部片子《鬼子来了》和《太阳照常升起》。看过他的“全集”后,我有个希望:姜文还是少拍点电影吧。
几年前,郭德纲要崛起没崛起的时候,我看了他的相声,喜出望外之余,曾对记者发了通感想:论天资、技术、生活积累郭德纲均属上乘,只要时机到了,谁也拦不住他出头;但出头之后他的艺术境界能否再往上去,全看他人生境界够不够了,到时候能拦住他的,只有

黄纪苏:答友人书——推,还是挡,是个问题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66 鲜花数:7

答友人书:推,还是挡,是个问题  
   
黄纪苏 按:我在博客上转帖了曹豫生的文章后,有年轻友人来信对曹文的基本立场提出批评,认为“各打50大板最后只能被两大阵营同时抽打,除了加深矛盾斗争的复杂性、混乱性,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用处。”还说“他的论调让我想起《围城》里面赵辛楣对方鸿渐的评价:是个好人,但全无用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近年来日益激化,在社会辩论中,实事求是的空间日益萎缩,讲道理作为游戏规则日益边缘,袁腾飞事件

黄纪苏:“禾田龟一奖”的获奖分析(简约注释版)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87 鲜花数:17

按:炸药奖出台了半个月,众说纷纭。黄先生结合时代背景与个人历史,把当中的道理说得十分透彻。迫于“有司”(文中用语)的老习惯,黄先生不得不采取隐微的笔法,这加大了读者的理解难度——尤其是不熟悉时代背景与个人历史的读者。本人尽量给出一点注释,但无法给出预备知识。一来本人也是“有司”旗下的职工,面临着与黄先生相同的困境;二来一篇文章加上一点注释,就妄图总结几十年的沧桑巨变,脸也太大了。所以这注释只能是简约的,甚至还需要再注释。如

黄纪苏:百城烟水记长沙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9 鲜花数:8

 
百城烟水记长沙  
 黄纪苏  

湖南以前没来过,但“楚国苍山古”,心仪可太久了。这次参加名博沙龙组织的“文明城市考察”活动,偿了我夙愿。
在长沙的几天都在下雨,雨不大,细细麻麻的,景物含在轻烟薄雾里显得蕴藉而迷离。一座有悠长历史的城市,应该这样。
   
橘子洲  
   
  

   
    小时候家里墙上挂了幅毛主席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还记得有天晚上父亲边看边吟

黄纪苏:“禾田龟一奖”的获奖分析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18 鲜花数:23

“禾田龟一奖”的获奖分析
黄纪苏
听说著名的“文非刀”二皮君的胞弟最近获了“禾田龟一奖”,显然是个日本奖。还听说获奖的主要原因在“非刀”——文老三切东西不用刀切用嘴切。这种文静的切法为日本最爱,他们的宪法又称《文静宪法》。那“禾田龟一”的“田”字象形四张嘴,“龟”通“归”训“久”,意思很明白:人人嘴切,天下归一,就永远“大和”了。
嘴切虽然还不是这世界的基本现实(连日本的现实都快不是了),但确实是老三的全部写实。这一来

黄纪苏:关于现代化与中西医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05 鲜花数:20


黄纪苏
    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体系的大厦颓然倒地,鼠奔狐窜,我记得头些时看一篇谈19世纪末泰国脱离中华体系、扎英国怀里的文章,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传统决堤般流失,多少精金美玉失而不可复得,西方什么样的瘪三都来大摇大摆地登门入室。弱国不单没有外交,也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艺术,甚至“没有男人”。20世纪末以来保守主义情绪潜滋暗长乃至起家树义,无论哪种版本,的确都有可同情之处。应该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就算水分很大),

未来三岔口(未删节版)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31 鲜花数:16

未来三岔口(未删节版)
□黄纪苏
  一  年头岁尾接到两个会议邀请,一是议论“中国未来”,一是议论“世界未来”,都够“虚”的。1990年代没这么“虚”,那个时代的关键词或最强音是“接轨”。接轨就是把一种轨距改成另外一种,是很具体的技术活儿。当时一方面苏东解体,另一方面华盛顿共识,世界会是什么未来根本无须讨论,中国的未来在哪儿也是明摆着的,不存在探索道路的问题。就像国庆阅兵,经长安街由东奔西的路线既已确定,战士们苦练的就是脚尖离

黄纪苏:未来三岔口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84 鲜花数:19

未来三岔口
黄纪苏
(载于《凤凰周刊》2010年第22期)


年头岁尾接到两个会议邀请,一是议论“中国未来”,一是议论“世界未来”,都够“虚”的。1990年代没这么“虚”,那个时代的关键词或最强音是“接轨”。接轨就是把一种轨距改成另外一种,是很具体的技术活儿。当时一方面苏东解体,另一方面华盛顿共识,世界会是什么未来根本无须讨论,中国的未来在哪儿也是明摆着的,不存在探索道路的问题。就像国庆阅兵,经长安街由东奔西的路线既已确定,战士们苦

黄纪苏:政治人,正直人--哀悼日悼念喻权域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72 鲜花数:22

苏按:喻老去世了,其实他并没多老,才七十多岁。见到这消息世界好像安静了好一阵儿。我跟他没有什么接触,但读过他的文章,也听别人说起过他,是政治人,是正直人。这篇文章为喻老生前所作,记述了这些年政治的某一面:非正非直,要不极左要不极右。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成就了不少跳远健儿,但伤害了国家和社会。喻老该说的都说了,去享受安宁吧。  对真理标准讨论的再思考
喻权域
 
三十年前(1978年5月11日)全党全国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

与友人谈吴思《我的极左经历》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13 鲜花数:20

与友人谈吴思《我的极左经历》
黄纪苏
    遵嘱将吴思的《极左经历》拜读了。首先我喜欢吴君脱光了的文风,论点论据每个逻辑环节都明摆在那儿,很为读者着想,也便于交流,和你发来的那些云雾文章真不能同日而语。再者,号称自我解剖的人不少,真拿自己当麻雀的不多,多的是雕像。而吴思的自我解剖很认真,尽管“我”已“昨非”,这种坦诚的态度值得钦佩。就冲这两点,我就不讲客气,提点意见。     吴从激励角度论证“极

黄纪苏:灯都灭了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185 鲜花数:64

灯都灭了黄纪苏(载《凤凰周刊》2010年第19期)
去南方出差,晚上无聊打开电视,忘了是浙江还是江苏台,正在播一个男女相亲节目。我一般不大看电视,但只要看到这类节目一般都会看完。要了解世道人心的变化,最便捷最实惠的莫过看男的都想娶谁,尤其是女的都爱跟谁了。这类节目不一定可靠,但起码比社论党章可靠。直到2007年党章的头一句话都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实即便是毛时代,女的找男的,工人也不是首选,更别说农民了。不过毛时代普通劳动者

黄纪苏:与友人论为汪精卫翻案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536 鲜花数:27

与友人论为汪精卫翻案
黄纪苏
    章诒和女士说汪不是白鼻小丑,我也不认为是,他比那复杂。反过来说,有才、有貌、有好动机、有好历史也并不妨碍一个人成为汉奸。写过“慷慨歌燕市”的人落水变节,谁不惋惜?钱钟书是惜“佳人做贼”,章似乎是以为既是佳人就不是贼,立场迥然,钱不会做章的同盟军的(看看杨绛先生最近对张爱玲的评论)。
    汉奸的标准当然不是绝对的,时间是一个因素——顺治时降清跟乾隆时做顺民不能

黄纪苏:你不吃亏,谁吃亏--再说几句《东风雨》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74 鲜花数:14

你不吃亏,谁吃亏——再说几句《东风雨》 前些天写了篇《东风雨》的观后感,其中对创作者的用心能否为当今观众所理解表示了怀疑。文章发给了一些朋友,徐大姐(浩渊)回信说,一般人看了这片子,“更容易感到为正义的‘流血牺牲’,到头来是傻B行为,因为连目标都是假的”。她举了身边的例子,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它们能否代表“一般人”我说不好,因为没有统计数据,但凭直觉代表性不会太低。前几天参加一个《东风雨》的讨论会,会上也听到诸如“意义

黄纪苏:东风雨,把倒下的扶起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11 鲜花数:22

东风雨,把倒下的扶起黄纪苏
《东风雨》看着面熟,让我想起《色戒》。背景都是远去了的中日战争,场景都是旧油画一样的十里洋场,故事都是杀机四伏、鲜血四溅的特工活动,主角都是情生爱死的俊男俏女,扮演者都是娱乐业中的“发达”明星或“发展中”明星——从国际政治那儿蹭个词儿用用。其他如手法、趣味、以及艺术家们老爱说的“感觉”之类,这两部片子也颇多似曾相识之处。如果把它们拆散了,我是没有把握原样组装回去的,我可能会组装出另外两部

文化馆:变局中的变数

更新时间:2013-05-02 点击数:238 鲜花数:9

文化馆:变局中的变数黄纪苏  陶子
编者按:文化馆是我国现有文化体系中基层的文化组织。从2006年起,通过北京朝阳区文化馆的介绍,我们参与了文化馆的部分活动,在北京、天津等地走访了多家文化馆,也采访了多位文化馆馆长。文化馆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主要是想探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它作为一项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文化组织,对于中国未来的文化建设,能承担什么样的功能;二是这一基层组织在大的社会变局中的起伏波折,在这一过程中的挫败和实
 1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作者简介

作者黄纪苏: 社会学家、剧作家,现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曾经编创的剧本:《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切·格瓦拉》。史诗剧《切·格瓦拉》被评为2000年中国知识界十大事件之一。近著《中国不高兴》(合著)、《与精英保持距离》等,有广泛影响。

访问次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